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4 ,大小:1.66MB ,
资源ID:3473811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34738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ppt)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ppt

1、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知识目标】 1了解微生物污染的来源、途径,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的种类。 2熟悉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发生的基本条件、化学过程等。 3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初步鉴定、食品变质的症状与判断。 4掌握食品保藏与防腐杀菌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 1会对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合理加工、储藏、运输等,以防止和减少食品的腐败与变质。 2能对食品腐败变质进行初步鉴定。 3能对引起不同种类食品变质与污染的微生物、温度等原因进行分析。 4能对一些常见食品进行防腐与杀菌处理。,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以食品本身的

2、组成和性质为基础,在环境的影响下,主要由微生物的作用所引起;是食品本身、环境因素和微生物三者互为条件、互为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食品微生物污染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被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微生物的污染主要包括细菌及细菌毒素污染和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 一、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其途径 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烹调等各个环节,常常与环境发生各种方式的接触,进而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可分为土壤、空气、水、操作人员、动植物、加工设备、包装材料等方面。,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二、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一)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 (二)

3、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三)注意贮藏、运输和销售卫生,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实质上是食品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污染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变化,产生有害物质的过程。一、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糖元以及双糖和单糖等。这些成分可发生水解并顺次形成低级产物。 如单糖、醇、醛、羧酸直至二氧化碳和水。其主要变化指标是 酸度升高; 糖、醇、醛、酮含量升高或产气(CO2),有时带有这些产物特有的气味; 水果中果胶可被微生物所产生的果胶酶分解,使新鲜果蔬软化。,二、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肉、蛋、鱼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经过微生

4、物的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蛋白质被分解成多肽及氨基酸,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相应的胺类、有机酸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各种不同的氨基酸分解产生的腐败胺类和其他物质各不相同, 甘氨酸产生甲胺; 鸟氨酸产生腐胺; 精氨酸产生色胺进而分解成吲哚; 含硫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氢和氨、乙硫醇等; 胺类物质、NH3和H2S等具有特异的臭味。,三、食品中脂肪的分解食品中脂肪的变质主要是酸败,经水解与氧化产生相应的分解产物。在微生物或动植物组织中的解脂酶作用下使食物中的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可进而断链形成具有不愉快味道的酮类或酮酸,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处还可形成过氧化物,脂肪酸也可再分解成具有特殊气味的醛类和

5、羧酸即所谓的“油哈”气味。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及天然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芳香化合物含量高时,则可减慢氧化和酸败。,四、有害物质的形成 腐败变质的食品表现出使人难以接受的感官性状,如异常颜色、刺激气味和酸臭味、组织溃烂、发黏等症状。营养物质分解、营养价值下降。 同时食品的腐败变质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蛋白质类食品的腐败可生成某些胺类使人中毒,脂肪酸败产物引起人的不良反应及中毒。 由于微生物严重污染食品,因而也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菌存在的机会。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分为细菌毒素和真菌毒素,它们能引起食物中毒,有些毒素还能引起人体器官的病变及癌症。,第三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环境条件,一、食

6、品基质条件各种食品的基质条件不同,因此能够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种类也不完全一样。 (一)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微生物生长的适应性微生物是否能引起某种食品的腐败变质,首先取决于该种微生物所具有的酶系是否与该食品的营养成分相一致。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同的微生物对它们的利用能力是不同的。,1. 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 多数细菌能分解蛋白质,分解力强的细菌如芽孢菌属、假单孢菌属等。多数酵母对蛋白质分解能力较弱。许多霉菌都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霉菌比细菌更能利用蛋白质,如毛霉属、根霉属等。 2. 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比较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能强烈分解淀粉的细

7、菌仅是少数,主要为芽孢杆菌属。绝大多数酵母菌不能分解淀粉。许多霉菌可直接分解淀粉,如曲霉属、根霉属等。 3. 分解脂肪的微生物 分解脂肪的微生物种类不多,细菌中荧光假单孢菌的分解能力较强酵母中解脂假丝酵母具有一定的脂肪分解能力,霉菌中分解脂肪的种类较多,大部分霉菌具有一定的脂肪分解能力。,(二)食品pH与微生物生长的适应性各类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范围,食品pH值高低是制约微生物生长,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原料的pH几乎都在7以下。根据食品的pH范围,可将食品划分为酸性和非酸性食品两类:酸性食品:pH小于4.5的食品称为酸性食品。绝大多数的水果类食品都属于此类;在酸性食品中细菌

8、受抑制,酵母菌和霉菌可正常生长。 非酸性食品: pH大于4.5的食品。几乎所有的蔬菜和鱼、肉、乳等动物性食品都属于此类。在非酸性食品中细菌最适宜生长繁殖,大多数酵母菌和霉菌也能生长。,大多数细菌最适生长的pH值是7.0左右。 酵母菌和霉菌生长的pH值范围较宽, 细菌生长下限一般在4.5左右,pH值3.34.0以下时只有个别耐酸细菌,如乳杆菌属。 故非酸性食品适合于大多数细菌及酵母菌,霉菌的生长,酸性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酵母和霉菌的生长。 在食品变质的同时,pH发生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以蛋白质为主要营养成分非食品,变质过程中伴随pH升高; 以碳水化合物、脂肪为主要营养的食品,变质过程中伴随pH升

9、高; 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均衡的食品,多表现初期pH降低,后期pH升高。,(三)食品的水分活性与微生物生长的适应性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需要有一定的水分。 食品中的水分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与食品中的极性成分结合的结合态,另一种是游离态。 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是游离态水的含量,采用水分活性(Aw)来确定反应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与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关系。 不同类群的微生物生长对Aw值要求不同。大多数细菌生长所需的Aw值在0.9以上;酵母菌需要的Aw值比细菌要低一些。 表8-1、8-2对照列出常见食品的Aw值和主要致腐菌类群引起食品变质时要求的最低Aw值。,二、食品的外界环境条件,(

10、一)环境温度,(二)气体状况 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氧气的依赖程度不同。在无氧的环境中,能够生长繁殖的有酵母菌、厌氧和兼性厌氧细菌,在有氧环境中,霉菌、放线菌和绝大部分细菌都能生长繁殖。 新鲜食品原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具有抗氧能力,使动植物组织内部保持一段时间的少氧状态。因此新鲜食品原料内部能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 但食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如加热可使食品中含有的还原性物质破坏,同时也可因加工使食品的组织状态发生改变,这样氧就可以进入到组织内部。,第四节 食品变质的症状、判断及引起变质的微生物类群,一、罐藏食品的变质罐藏食品是食品原料经过预处理、装罐、密封、杀菌之后而制成的食品,

11、通常称之为罐头。依据pH的高低可分为低酸性、中酸性、酸性和高酸性罐头四大类(表8-4)。低酸性罐头是以动物性食品原料为主要成分,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而中酸性、酸性和高酸性罐头足以植物性食品原料为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罐藏食品腐败变质是由罐内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的来源有两种情况: 1杀菌后罐内残留有微生物 2杀菌后发生漏罐 (二)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外观类型合格的罐头,因罐内保持一定的真空度、罐盖或罐底应是平的或稍向内凹陷,软罐头的包装袋与内容物接合紧密。而腐败变质罐头的外观有两种类型,即平听和胀罐。,1. 平听 平听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平酸腐败:又

12、称平盖酸败。罐头内容物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变质。呈现浑浊和不同酸味,pH下降,但外观仍与正常罐头一样。 主要的平酸菌有: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多数情况是由于杀菌不彻底引起的;在杀菌后,由于罐头密封不严,引起的二次污染。 (2)硫化物腐败:罐头内产生大量黑色的硫化物,并产生臭味,罐头外观一般保持正常或出现隐胀或轻胀。 由致黑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该菌为厌氧性嗜热芽孢杆菌,生长适温为55,能较快地分解含硫氨基酸而产生硫化氢气体。,2. 胀罐引起罐头胀罐现象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 化学或物理原因,如罐头内的酸性食品与罐头本身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罐内装

13、的食品量过多时,也可压迫罐头形成胀罐;排气不充分,受热后也可胀罐。 微生物生长繁殖,引起罐头胀罐的主要微生物有: (1)TA菌 (2)中温需氧芽孢杆菌 (3)中温厌氧梭状芽孢杆菌 (4)不产芽抱的细菌 (5)酵母菌 (6)霉菌,二、果蔬及其制品的腐败变质,水果与蔬菜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水分、碳水化合物、较丰富的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水果的pH大多数在4.5以下,而蔬菜的pH一般在5.07.0之间。 (一)微生物的来源 果蔬的内部组织 果蔬表面,(二)果蔬的腐败变质 原因:新鲜的果蔬表皮从表皮外覆盖的蜡质层可防止微生物侵入。当这层防护屏障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的刺伤时,微生物便会从伤口侵入其内进行生

14、长繁殖,使果蔬腐烂变质。 微生物种类:霉菌、酵母菌和少数的细菌。 现象:外观上出现深色斑点、组织变软、变形、凹陷,并逐渐变成浆液状乃至水液状,产生各种不同的酸味、芳香味、酒味等不能食用。 果蔬贮藏:在低温(010)的环境中贮藏,可有效地减缓酶的作用,对微生物活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 贮藏期的长短受温度、微生物的污染程度、表皮损伤的情况、成熟度等因素影响。,(三)果汁的腐败变质,1、引起果汁变质的微生物 主要是酵母菌,其次是霉菌和极少数细菌。 苹果汁:假丝酵母属、圆酵母属、隐球酵母属和红酵母属。 葡萄汁:柠檬形克勒克氏酵母、葡萄酒酵母、卵形酵母、路氏酵母等。 柑橘汁:

15、越南酵母、葡萄酒酵母和圆酵母属等。 浓缩果汁:鲁氏酵母和蜂蜜酵母等。 鲜榨果汁:交链孢霉属、芽枝霉属、粉孢霉属和镰刀霉属中的一些霉菌。 贮藏的果汁:青霉属最为常见,如扩张青霉和皮壳青霉。另一种霉菌是曲霉属,如构巢曲霉、烟曲霉等。果汁中生长的细菌:乳酸菌,如乳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等。,2微生物引起果汁变质的现象微生物引起果汁变质一般会出现浑浊、产生酒精和导致有机酸的变化。 (1)混浊 除了化学因素外,造成果汁浑浊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而造成的,有时也由霉菌而造成。 (2)产生酒精 引起果汁产生酒精而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常见的酵母菌有葡萄汁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等。 (3)有机酸的

16、变化,三、 糕点的腐败变质,(一)糕点变质现象和微生物类群 现象:糕点类食品由于含水量较高,糖、油脂含量较多,在阳光、空气和较高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易引起霉变和酸败。 微生物类群:主要是细菌和霉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黄曲霉、毛霉、青霉、镰刀霉等。 (二)糕点变质的原因分析 生产原料不符合质量标准 制作过程中灭菌不彻底 糕点包装贮藏不当,四、乳及乳制品的腐败变质,(一)微生物的来源及种类 刚生产出来的鲜乳,总是会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而且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还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使乳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多。 1来源 乳畜的乳房内 挤乳过程中环境,器具及操作人员

17、2种类 主要是一些细菌,酵母菌和少数霉菌。 乳酸菌 胨化细菌 脂肪分解菌 酪酸菌 酵母菌和霉菌 产碱菌 酵母和霉菌 病原菌,(二)鲜乳的腐败变质 乳中含有溶菌酶等抑菌物质,使乳汁本身具有抗菌特性。但这种特性延续时间的长短,随乳汁温度高低和细菌的污染程度而不同。在这段时间内,乳内细菌是受到抑制的。当乳的自身杀菌作用消失后,乳静置于室温下,可观察到乳所特有的菌群交替现象。在100的环境中,鲜乳的腐败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图8-1)。,图8-1 鲜乳中微生物活动曲线,1抑制期 在新鲜的乳液对乳中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在杀菌作用终止后,乳中各种细菌均发育繁殖,由于营养物质丰富,暂时不发生互联或拮

18、抗现象。这个时期约持续12h左右。 2乳链球菌期 鲜乳中的抗菌物质减少或消失后,存在于乳中的微生物迅速繁殖,其中以乳酸链球菌生长繁殖居优势,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使乳中的酸性物质不断增高。抑制了腐败菌、产碱菌的生长。 3乳杆菌期 当乳链球菌在乳液中繁殖,乳液的pH值下降至 4.5 以下时,由于乳酸杆菌 耐酸力较强,尚能继续繁殖并产酸。在此时期,乳中可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大量乳清析出,这个时期约有2d。,4真菌期 当酸度继续下降至pH值3.03.5时, 绝大多数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 而霉菌和酵母菌尚能适应高酸环境, 并利用乳酸作为营养来源而开始大量生长繁殖。由于酸被利用,乳液的pH 值回升,逐

19、渐接近中性。 5腐败期(胨化期)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乳中的乳糖已基本上消耗掉,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此时能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细菌开始活跃,凝乳块逐渐被消化,乳的pH值不断上升,向碱性转化,同时并伴随有芽孢杆菌属,假单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腐败细菌的生长繁殖,于是牛奶出现腐败臭味。,鲜乳的腐败变质还会出现产气、发黏和变色的现象。 气体主要是由细菌及少 数酵母菌产生,主要有大肠杆菌群,其次有梭状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异型 发酸的乳酸菌类、丙酸细菌及酵母菌。这些微生物分解乳中糖类产酸并产 CO2 或 H2。 发黏现象是具有荚膜的细菌生长造成的,主要是产碱杆菌属,肠杆菌属和乳酸菌中的某些

20、种。 变色主要是由假单孢菌属、黄色杆菌属和酵母菌等的一些种造成的。,(三)乳制品的腐败变质1. 奶粉在奶粉的制造过程中,原料乳经过净化、杀菌、浓缩、干燥等工艺,可使原料乳中的微生物数量大大降低。特别是制成的奶粉含水量很低,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甚至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还会逐渐减少,残留的微生物主要是一些芽孢杆菌,所以奶粉能贮存较长时间而不变质。 但如果原料乳的微生物学品质很差,微生物含量过高、生产工艺不完善、设备不精良、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不仅原料乳中的微生物不能完全杀死,而且还会造成微生物的再次污染,使奶粉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并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奶粉中常见的病原菌是沙门氏菌和金黄色

21、葡萄球菌。,2淡炼乳淡炼乳是将消毒乳浓缩至原体积的2/5或1/2而而制成的乳制品。其固形物在25.5%以上。由于淡炼乳水分含量较鲜乳大大降低,且装罐后经115117高温灭菌15min以上,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灌装淡炼乳成品应不含病原菌和在保存期内可能引起变质的杂菌,可以长期保存。 如果加烘灭菌不充分或罐体密封不良,会造成微生物残留或再度受到外界微生物的污染,使淡炼乳发生变质。 表现有凝乳、产气、苦珠乳等。 病原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增热芽孢杆菌在淡炼乳中生长可造成凝乳;一些耐热的厌氧芽孢杆菌可引起淡炼乳产生气体;刺鼻芽孢杆菌和面包芽孢杆菌等分解酪蛋白使炼乳出现苦味等。,3. 甜炼乳甜炼乳是在消毒乳

22、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经加热浓缩至原有体积的2/51/3,使蔗糖浓度达40%45%,装罐后一般不再灭菌,而是依靠高浓厦糖分形成的高渗环境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如果原料污染严重或加工工艺粗放造成再度污染以及蔗糖含量不足,可使甜炼乳中微生物生长而引起变质。 芽孢杆菌、微球菌、葡萄球菌、乳酸菌等生长使炼孔变稠不易倾出,当罐内残存有一定的空气,又有霉菌污染时,会出现白、黄、红等多种颜色的形似钮扣状的于酪样凝块,并呈现金属味、干酪味等异味。在甜炼乳中生长的霉菌有匍匐曲霉、芽枝霉等。,五、肉及肉制品的腐败变质 (一)肉及肉制品中微生物的来源 1屠宰前: 畜禽体表、被毛、消化道、上呼吸道等

23、器官; 患病的畜禽其器官及组织内部 2屠宰后: 在使用非灭菌的刀具放血时,将微生物引入血液中的,随着血液扩散至胴体部位。 在屠宰、分割、加工、贮存和肉的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二)肉及肉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 肉及肉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其中大部分为腐败微生物,有时还可能有病原微生物。,(三)鲜肉的腐败变质在适宜条件下,污染鲜肉的微生物可迅速生长繁殖,引起鲜肉腐败变质。 细菌吸附鲜肉表面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可逆吸附阶段,即细菌与鲜肉表面微弱结合,此时用水洗可将其除掉; 第二个阶段为不可逆吸附阶段,细菌紧密地吸附在鲜肉表面,而不能被水洗掉,吸附的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

24、加。 试验表明,不能分解蛋白质的细菌难以向肌肉内部侵入和扩散,而能分解蛋白质的细菌,可向肌肉内部侵入并扩散。,1有氧条件下的腐败 在有氧条件下,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引起肉类的腐败表现为: (1)表面发黏。肉体表面有黏液状物质产生,会出现拉丝观象,并有臭味产生。此时含菌数一般可达10 7个/cm2。 (2)变色。微生物污染肉后,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H2S,H2S与肌肉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反应形成绿色的硫化氢血红蛋白,这类化合物积累于肉的表面时,形成暗绿色的斑点。还有许多微生物可产生各种色素,使肉表面呈现多种色斑。(3)产生异味。脂肪酸败可产生酸败气味,主要由无色菌属或酵母菌引起,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时产生

25、挥发性有机酸也带有酸味,放线菌产生泥土味,霉菌能使肉产生霉味,蛋白质腐败产生恶臭味。,2无氧条件下的腐败在室温条件下,一些厌氧的棱状芽孢杆菌开始生长繁殖,分解蛋白质产生恶臭味。牛、猪、羊的臀部肌肉很容易出现深却变质现象,有时鲜肉表面正常,切开时有酸臭味,股骨周围的肌肉为褐色、骨膜下有黏液出观,这种变质称为骨腐败。在厌氧条件下,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引起肉类腐败变质的表现为: (1)产生异味。由于梭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以及乳酸菌等作用,产生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杯脂肪酸,而形成酸味,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粪臭素、氨和胺类等异味化合物,而且呈现异臭味,同时还可产

26、生毒素。 (2)腐烂。腐烂主要是由校状芽孢杆菌属中的某些种引起的,假单孢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中的某些兼性厌氧菌也能引起肉类的腐烂。,(四)肉制品的腐败变质,1熟肉类制品 来源:加热过程中带有芽孢的细菌可能存留下来。在熟肉制品上存在的其他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常是热加工后的二次污染菌。 现象:熟肉制品腐败可出现酸味、黏液和恶臭味。若被厌氧校状芽孢杆菌污染,熟肉制品深部会发生腐败,甚至产生毒素。 2 腌腊制品 腌制肉中微生物的分布与腌制肉的部位和环境条件有关,一般肉皮上的细菌数比肌肉中的细菌数要高。 当pH6.3时,则以微球菌占优势。 弧菌具有一定的嗜盐性,并能在低温条件下生长,有还原硝酸盐和

27、亚硝酸盐的能力,在pH5.96.0以上时生长,在肉表面生长形成黏液。,3香肠和灌肠制品 来源:在加工过程中,分布在肉表面的微生物及环境中的微生物会大量扩散到肉中去。 生肠类制品,如中国腊肠虽含有一定盐分但仍不足以抑制其中的微生物生长。酵母菌可在肠衣外面形成粘液层,微杆菌能使肉肠变酸和变色,革兰氏阴性杆菌也可使肉肠发生腐败变质。 熟肉肠类是经过热加工制成的产品,因此可杀死肉馅中微生物的营养体,但一些细菌的芽孢仍可能存活。 熟肉肠关制品发生变质的现象主要有表面变色和绿蕊或绿环。前者是由于加工后又污染了细菌,而贮存条件又不当,细菌繁殖所致,后者则是由于原料含菌数过高,加工处理不当,没有将细菌全部杀死

28、,成品又没及时冷藏,细菌大量繁殖所致。当肉肠表面潮湿,环境温度度高时更易发生变质。,4干制品肉干是瘦肉经过适当加工和干燥处理而制成的产品。肉于含水量一般在15%以下,Aw值在0.70以下,并置于干燥环境或装人不透气包装材料内贮存。因此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不能在其上生长,仅有少数霉菌,如灰绿曲霉偶尔可在肉干上缓慢生长。当肉干含水量增高,表面可发现霉菌生长并产生霉味。,六、禽蛋的腐败变质 (一)微生物的来源 在鲜蛋中经常可发现微生物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卵巢内: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卵巢在蛋黄形成时进入蛋中。常见的卵巢内感染菌有雏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等。 泄殖腔:禽类泄殖腔内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29、当蛋从泄殖腔排出体外时,由于蛋内遇冷收缩,附在匠壳上的微生物可穿过蛋壳进入蛋内。 环境:鲜蛋蛋壳的屏障作用有限,蛋壳上有许多大小为440m的气孔,外界的各种微生物都有可能进入,特别是贮存期长或经过洗涤的蛋,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环境中的微生物更容易借水的渗透作用侵入蛋内。,(二)禽蛋的腐败变质,禽蛋被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首先使蛋白分解。使蛋黄不能固定而发生位移。随后蛋黄膜被分解而使蛋黄散乱,并与蛋白逐渐相混在一起。这种观象是变质的初期现象。称为散黄蛋。 散黄蛋进一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氢、氨、粪臭素等蛋白分解产物,蛋液变成灰绿色的稀薄液并伴有大量恶臭气味,称为泻黄蛋。 有时蛋

30、液变质不产生硫化氢而产生酸臭,蛋液红色,变稠呈浆状或有凝块出现,称为酸败蛋。 外界的霉菌可在蛋壳表面或进入内侧生长,形成深色霉斑,造成蛋液黏着,称为翻壳蛋。 细菌、霉菌引起禽蛋变质的具体情况见表8-6。,第五节 食品保藏中的防腐与杀菌措施,一、食品的低温抑菌保藏 低温保藏是食品保藏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降低食品的温度不仅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活动,而且食品本身的酶活性及反应也受到抑制。 一般保藏温度越低,食品的保藏期就越长。但是温度过低会破坏一些食品的组织,而且除去热量和维持一定的低温费用相当高,所以在选择低温保藏的温度时,应从食品的种类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加以考虑。,(一)冷藏,冷藏就是在010

31、条件下保藏食品。 新鲜果蔬在收获后仍在进行生命活动,只要保持其正常的组织结构,对微生物的侵染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适当降低温度使其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水分蒸发,即可延长其保藏期。食品的冷藏温度越低,其保藏期越长,但不适当的低温会使果蔬受到冷害和冻害。 在冷藏条件下由于嗜冷菌仍能缓慢生长,经过一定时间后便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因此各类冷藏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藏期。不同食品由于初始带菌量及带菌种类、食品的基质条件和其他保藏条件等不同,其保藏期限从几天至几个月不等。肉、鱼类冷藏保藏期较短,而一些水果蔬菜类保藏期相对较长。,(二)冷冻保藏,将食品保藏在其冰点以下即称冷冻保藏。 一般冷冻保藏温度为-18,在这

32、样的低温下,微生物不能活动。同时水分活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纯水在-20时Aw仅0.8,低于细菌生长的最低Aw值。食品冷藏都尽量采用快速冷冻。 细菌的芽孢对冷冻及床藏的抗性最强,冷冻保藏后约有90%的芽孢们可存活。真菌的孢子也有较强的抗冻力,干燥的黄曲霉分生孢子经速冻和解冻后存活率可达75%。一般酵母菌和G+细菌的抗凉力较强,而G- 细菌的抗冻力较弱。 冷冻时的介质成分对微生物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影响。 在-18冷冻保藏的食品中,微生物已不能生长,但食品中原有的酶及微生物产生的酶仍有微弱的活性。一般冷冻保藏温度越低,保藏期就越长。冷冻保藏的食品保藏期可长达几个月至二年。,二、食品加热灭菌保藏,(一)

33、食品的巴氏消毒 一些食品当采用高温灭菌时会使其营养和色、香、味受到影响,所以,可采用巴氏消毒法,即采用较低的温度处理,以达到消毒或防腐,延长保存期的目的。 一般为为6263 30min或71 15min,也有用8090 1mim,以杀死食品中致腐微生物的营养体。 本方法多用于牛奶、果汁、啤酒、酱油、食醋等的杀菌。 所用设备有间歇式水煮立式杀菌锅、长方形水槽、连续式水煮设备、喷淋式连续杀菌设备。,(二)食品的高温灭菌 高温灭菌指灭菌温度在100121范围内的灭菌。 可分为常压灭菌法、加压蒸汽灭菌法。其中加压蒸汽灭菌在生产上最为常用,主要用于低酸性和中酸性罐藏食品的灭菌。 所用设备有两类:一类是静

34、止、卧式或立式高压杀菌锅,另一类是搅拌高压杀菌锅。 (三)超高温瞬时灭菌 超高温瞬时灭菌是指通过130150加热数杪钟进行的灭菌。 适合于液态食品的灭菌,如牛乳先经7585预热45min,接着通过130150的高温数秒钟。正预热过程中,可使大部分细菌被杀死,其后的超高温瞬时加热主要是杀死耐热性强的芽孢菌。 所用设备有片式和套管式热交换器,还有蒸汽喷射型加热器。,三、食品的高渗透压保藏,提高食品的渗透压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原理:在高渗透压溶液中,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大量外渗,导致质壁分离,出现生理干燥。同时,随着盐浓度增高,微生物可利用的游离水减少,高浓度的Na+ 和Cl- 也可对微生物产生毒害

35、作用,高浓度盐溶液对微生物的酶活性有破坏作用,还可使氧雄溶干盐水中,形成缺氧环境。因此可抑制微生物生长或使之死亡,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常用的有盐腌法和糖渍法。,(一)盐腌保藏 一般食品中盐浓度达到8%10%可以抑制多数杆菌的生长。 球菌被抑制生长的盐浓度在15%。酵母菌一般对盐较敏感。但有些酵母菌和某些细菌、霉菌一样具有耐高渗透压的特性。总体上讲,18%25%盐浓度才能完全阻止微生物的生长。 盐腌食品常见的有咸鱼、咸肉、咸蛋、咸菜等。 (二)糖渍保藏 糖渍保藏食品是利用高浓度的糖液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由于在同一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溶液中,离子溶液较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大。因此,蔗糖必须比食盐大4倍上

36、的浓度,才能达到与食盐相同的抑菌作用。 含有50%的糖液可以抑制绝大多数酵母和细菌生长,65%70%的糖液可以抑制许多霉菌,70%80%的糖液能抑制几乎所有的微生物生长。糖渍食品常见的有甜炼乳、果脯、蜜饯和果酱等。,四、食品的防腐保藏,具有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作用,并可用于食品防腐保藏的化学物质称为食品防腐剂。 (一)山梨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类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许多细菌也有抑制作用。 山梨酸类防腐剂的抑菌作用随基质pH下降而增强,其抑菌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未解离分子的多少,山梨酸类防腐剂在pH 6.0左右仍然有效,可以用于其他防腐剂无法使用的pH较高的食品中。 山梨酸及其钾盐的使用

37、范围及最大使用量为:酱油、醋、果酱类0.1%,果汁、果酒类0.06%,酱菜、面酱、蜜饯、山楂糕、水果罐头类0.05%,汽水0.02%。,(二)丙酸,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与水混溶。其钙盐、钠盐为白色粉末,水溶性好,气味类似丙酸。 丙酸及丙酸盐对人体无危害,为许多国家公认的安全食品防腐剂。 丙酸的抑菌作用没有山梨酸类和苯甲酸类强,其主要对霉菌有抑制作用,对引起面包“黏丝病”的枯草芽孢杆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细菌和酵母曲基本没作用。 丙酸类防腐剂主要用于面包防止霉变和发生“黏丝病”,并可避免对酵母菌的正常发酵产生影响。,(三)SO2和亚硫酸盐,SO2为气体,易溶于水,pH25时

38、以HSO3-占主要部分,pH大于6时以SO32-为主。 由于亚硫酸盐类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稳定等优点,所以一般都是用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盘,许多国家都允许用SO2和一些亚硫酸盐来保藏食品。 主要用于果汁、果酒和水果,可抑制酮酸杆菌、多种酵母菌和霉菌。 SO2的抑菌机制可能与其破坏蛋白质中的二硫键有关,具有强的还原力,使其环境的Eh降至好氧菌不能生长的程度。 SO2用于葡萄酒的最大使用量为0.025%,亚硫酸盐最大使用量为:用干葡萄酒、罐头、白糖、蜜饯、饼干是0.06%,冰糖、饴糖、糖果是0.04%。,(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及其钠盐用于腌肉生产中,可作为发色剂,并可抑制某些腐败菌和产毒菌,

39、还有助于形成特有的风味。 其中起作用的是亚硝酸。硝酸盐在食品中可转化为亚硝酸盐。由干亚硝酸盐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致癌的亚硝胺,而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的量无法控制,因而有些国家已禁比在食品中使用硝酸盐,对亚硝酸盐的用量也限制很严。 虽然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性己得到肯定,但至今仍被用干肉制品中。其主要原冈是它的抑制肉毒梭菌作用,并不是它具有发色作用和能形成特有的风味,前者要较高的亚硝酸盐浓度才有效,而后者只要很低的浓度就行。,(五)乳酸菌素,乳酸链球菌素是由2934个不同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无颜色、无异味、无毒性,为乳酸链球菌的产物。 对蛋白质水解酶特别敏感,对粗凝乳酶不敏感。其抗菌谱较窄,对G+ 细菌

40、(主要为产芽孢菌)有效,而对真菌和G- 细菌无效,G+ 细菌中的粪链球菌是抗性最强的菌之一。Nisin具有辅助热处理的作用。一般低酸罐头食品要杀灭肉毒梭菌及其旭细菌的芽孢,需进行严格的热处理,若加入Nisin则可明显缩短热处理时间,耐热处理中未杀死的芽孢,Nisin可以抑制其萌发。 现在许多国家允许在各种食品中使用,如罐头、果蔬、肉、鱼、乳等,一般用量为2.5100mg/kg。,五、食品的辐射保藏,对食品的辐射保藏是指利用电离辐射照射食品,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 (一)辐射保藏的原理 电离辐射对微生物有很强的致死作用,这是通过辐射引起环境中水分子和细胞内水分子吸收辐射能量后电离产生的自由基起作

41、用的,这些游离基能与细胞中的敏感大分子反应并使之失活。此外,电离辐射还有杀虫、抑制马铃薯等发芽和延迟后热的作用。在电离辐射中由于r-射线穿透力和杀菌作用部强,且发生较易,所以目前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r射线进行照射处理。,食品辐射保藏有许多优点: 照射过程中食品的温度几乎不上升,对于食品的色、香、味、营养及质地无明显影响。 射线的穿透力强,在不拆包装和不解冻的条件下,可杀灭深藏于食品(谷物、果实和肉类等)内部的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 可处理各种不同的食品,从袋装的面粉到装箱的果蔬,从大块的烤肉、火腿到肉、鱼制成的其他食品均可应用。 照射处理食品不会留下残留,可避免污染。 可改进某些食品的

42、品质和工艺质量。 节约能源。食品采用辐射保藏能耗为2.9107J/t,而冷藏为3.24108J/t,热灭菌为1.08109 J/t,脱水处理为2.52109 J/t。 效率高,可连续作业。,(二)影响辐射保藏的因素 1照射剂量 照射剂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灭菌效果。 2照射剂量率 即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照射剂量相同,以高剂量率照射时,照射的时间就短,以低剂量率照射时,照射时间就长。 3食品接受照射时的状态 在照射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品质好的大米,食味变化小,相反食味变化大。水分含量低时,对食品的辐射效应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比含水分高时要小。高氧含量能加速破照射微生物的死亡。,4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 病

43、毒耐辐射能力最强,照射剂量达10kGy时,仍有部分存活。用高剂量照射才能使病毒钝化。 芽孢和孢子对辐射出抵抗力很强,需用大剂量(1050kGy)照射才能杀灭。一般菌体用较低剂量(0.510kGy)就可将其杀灭。 酵母和霉菌对辐射的敏感性与非芽孢细菌相当。5其他 在照射食品时与加热、速冻、红外线、微波等处理方法结合,可以达到降低照射剂量、保护食品、提高辐射保藏效果。 (三)食品辐射保藏的应用照射食品时的剂量应根据照射源和强度、食品种类和照射目的而定(见表8-7)。,【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环境条件等、食品保藏中的防腐与杀菌措施5部分内容。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有土壤、空气、水、人及动物体、加工机械及设备、包装材料、原料及辅料,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有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注意贮藏、运输和销售卫生。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是食品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及形成了有害物质。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环境条件有基质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罐藏食品、果蔬及其制品、糕点、乳及乳制、肉及肉制品、禽蛋的腐败变质症状各不相同,引起变质的微生物类群的种类繁多。食品保藏中的防腐与杀菌措施有低温抑菌保藏、加热灭菌保藏、高渗透压保藏、防腐保藏、辐射保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