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社会统计习题答案,中国民航大学 耿建华,经济社会统计习题答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统计 第三章: 企业(产业)活动统计 第四章: 公共部门统计 第五章: 金融统计 第六章: 对外贸易统计 第七章: 住户活动统计 第八章:社会发展统计评价,绪论答案,第一章 绪论 一、简答题 (一)统计统计是指对社会现象数量方面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工作过程的总称。 (二)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三)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绪论答案,(四)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
2、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依据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对全部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全部研究对象认识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五)典型调查所谓典型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做周密系统的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统计调查方法。,绪论答案,(六)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总体的各个单位,都一一进行登记调查,称为全面调查。 (七)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登记调查,称为非全面调查。 (八)经常性调查随着调查对象情况的变化,随时将变化的情况进行不断的登记,这种调查方法称为经常性调
3、查。,绪论答案,(九)一次性调查间隔一段较长时间对事物变化所进行的调查称为一次性调查。 (十)社会社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总体。狭义的社会是指生产关系总和起来的总体。 (十一)社会经济统计运用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现象进行调查、整理与分析,从中认识经济社会状况和发展的过程(活动)。 (十二)统计调查方案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查阶段的具体化。是指为了搞好统计调查,在统计调查之前,对统计调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所做的通盘考虑和安排。,绪论答案,二、问答题 (一)什么是统计?从广义上理解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各个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统计(STATIS
4、TICS)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它包括:统计工作(STATISTICAL WORK)、统计资料(数据)(STATISTICAL DATA)和 统计学(STATISTICS)。 上述三种涵义的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作是统计实践活动;统计科学是统计工作的理论概括,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统计工作与统计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经济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几个特点?经济社会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即研究大量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绪论答案,1、 在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社会现象的; 2、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具有总体性的特点; 3、研究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和具
5、体条件的社会现象;具有具体性的特点。 4、研究社会现象具有变异性: (1)总体的各个单位存在着变异; (2)这种变异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如何理解统计学的内容体系?经济社会统计,又可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它是由经济与社会两部分统计所组成。经济统计,主要是以反映经济变化为主要内容的统计,如企业统计、商业统计、金融统计、对外经济统计、物资供应统计等;社会统计,主要是反映社会变化和状态为主要内容的统计: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统计、住户统计、公共部门统计、社会发展统计等。,绪论答案,(四)经济统计与社会统计主要区别是什么?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研究对象和角度的不同:经济统计研究是以经济生产为中心;社
6、会统计研究是以人为中心。 (五)经济社会统计的功能是什么?信息功能、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 (六)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何意义?统计调查,是指把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按照预定的要求和科学的方法,对反映这个整体的各个有关标志的数值有计划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统计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统计研究的基础,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绪论答案,(七)统计调查都有哪几种分类? 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对象的登记时间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4、按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 (八)什
7、么是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区别它们的原则是什么?对调查对象总体的各个单位,都一一进行登记调查,称为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登记调查,称为非全面调查。原则是“需要与可能”的原则。,绪论答案,(九)什么是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采用两种调查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随着调查对象情况的变化,随时将变化的情况进行不断的登记,这种调查方法称为经常性调查;间隔一段较长时间对事物变化所进行的调查称为一次性调查。采用两种不同的调查方法其核心依据是经济社会现象的两种不同变化:一种是流量,一种是存量。 (十)什么是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法?对调查对象直接进行实测、观察的方法;以报告、以及表格等方式进行调
8、查的方法;以实际采访的形式进行的调查。 (十一)什么是统计调查方案?它包括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查阶段的具体化。是指为了搞好统计调查,在统计调查之前,对统计调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所做的通盘考虑和安排。,绪论答案,基本内容包括: 1、统计调查的任务和目的;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 、调查表;4 、调查时间(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资料的时间)5 、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十二)社会统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社会统计,主要是反映社会变化和状态为主要内容的统计: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统计、住户统计、公共部门统计、社会发展统计等。 (十三)经济统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是以反映经济变化为主要内
9、容的统计,如企业统计、商业统计、金融统计、对外经济统计、物资供应统计等;,绪论答案,三、单项选择题 (一)统计的定义从广义方面来讲,包括(1) 1、统计资料、统计学和统计工作;2、统计方法、统计资料和统计理论;3、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理论;4、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方法。 (二)对某学校的全体学生进行身体检查,这里的每一个学生是(2) 1、调查对象;2、调查单位;3、调查标志;4、填报单位。 (三)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采用的原则是(1)。 1、需要与可能的原则;2、理论与实际的原则;3、调查与分析的原则;4、客观与主观的原则 (四)统计调查按其组织方式分为(3) 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10、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3、专门调查与统计报表;4、采访、报告与直接观察,绪论答案,(五)某市组织一次物价大检查,要求7月1日7月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是(2) 1、调查时间;2、调查期限;3、标准时间;4、登记时间。 (六)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4) 1、标志在总体中具有的地位; 2、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单位; 3、反映事物属性和差别的单位; 4、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七)社会统计的核心问题是(2) 1、社会机构;2、以人为本;3、经济活动;4、社会问题 (八)担任社会统计的核心部门是(1) 1、政府;2、社团;3、大众;4、企业,绪论答案,(九)政府统计上级的
11、最高机关是(1) 1、国务院;2、党中央;3、人民代表大会;4、全国政协 (十)经济统计的核心问题是(1) 1、生产为本;2、以人为本;3、经济发展;4、社会问题 (十一)经济社会统计的数据来源主要有(2)渠道; 1、一个;2、两个;3、三个;4、四个 (十二)经济社会统计涉及的当事者为(3) 1、一个当事者:调查者;2、两个当事者:调查者和被调查者;3、三个当事者:调查者、被调查者和资料使用者;4、以上三个都行。,绪论答案,四、多项选择题 (一)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1)(3)(4)( )( )。 1、全面性;2、周期性;3、准确性;4、及时性;5、连续性 (二)统计调查中属于专门组织的调查
12、有(2)(3)(4)(5)( )。 1、统计报表;2、普查;3、重点调查;4、抽样调查;5、典型调查。 (三)统计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的内容是(1)(2)(3)( )( ) 1、数量表现;2、数量关系;3、数量界限;4、总体指标;5、全面调查。,绪论答案,(四)按调查对象的登记时间分(1)(3)( )( )( ) 1、经常性调查;2、全面调查;3、一次性调查;4、统计报表;5、典型调查 (五)经济社会统计调查涉及三个方面当事人是(1)(2)(4)( )( )。 1、被调查者;2、数据加工者;3、领导管理者;4、数据使用者;5、生产劳动者。 (六)典型调查是(1)(4)( )( )( ) 1、
13、专门调查;2、一次性全面调查;3、经常性全面调查; 4、一次性非全面调查;5、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七)经济社会统计的功能是(1)(3)(4)( )( )1、信息功能;2、统计功能;3、咨询功能;4、监督功能;5、理论功能,绪论答案,(八)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主要内容是(1)(2)(3)(4)(5) 1、 统计调查的任务和目的;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 、调查表;4、 调查时间;5 、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九)普查是(1)(4 )(5 )( )( )。 1、一次性调查;2、经常性调查;3、非全面调查;4、全面调查;5、专门调查 (十)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直接来源的渠道是(1)(4)( )( )(
14、 ) 1、统计调查;2、统计分析;3、统计整理;4、科学实验;5 、统计设计 (十一)统计从广义上理解包括(1)(2)(4)( )( )等内容。 1、统计资料;2、统计工作;3、统计史;4、统计理论;5、统计分析,绪论答案,(十二)统计的“四环”结构包括( 1)( 2)(3 )(5 )( ) 1、科技;2、社会;3、经济;4、文化;5、环境。 (十三)金融统计包括的内容为(2)(3 )(4)( )( ) 1、政府财政统计;2、信贷收支统计;3、货币供应量统计;4、金融市场统计;5、对外经济活动统计。,绪论答案,五、填空题 (一)经济社会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大量经济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具体表现为三个
15、方面,它们是1、数量表现;2(数量界限);3、数量关系。 (二)统计总体的各个单位能够加总的前提是因为被加总的各个单位都具有相同的(质的规定性)。 (三)研究大量经济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具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社会层面: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方面;另一个经济层面:以(经济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面。 (四)经济社会统计的功能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它们是:1、信息功能;2、(咨询功能)和3、监督功能。,绪论答案,(五)统计学为经济社会统计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统计与社会各学科为经济社会统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六)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分为:经常性调查 和(一次性调查)。 (七)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采用
16、的原则是:(需要与可能的原则)。 (八)普查的特点是:1、(指标多);2、(范围广);3、 时间性强;4、工作量大。 (九)重点调查的前提是(必须有重点单位)。 (十)统计的调查的时间是:1、资料所属的时间和2、(调查资料的时间)。,绪论答案,(十一)经济社会统计调查涉及三个方面的当事者:一是被调查者;二是(调查及数据加工者);三是数据使用者。 (十二)四元社会经济结构包括的元素是:1、社会;2、经济;3、科技;4、(环境)。 (十三)经济社会统计的数据直接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统计调查;一个是(科学实验)。,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一、简答题 (一)人口数是指在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
17、的个人总数。 (二)户籍人口数是指某一个时点户口在某地的全部人口数。 (三)现有人口数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在某地的全部人口数。 (四)常住人口数是指经常或久居某地的人口数。 (五)时点人口数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人口总数。,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六)平均人口数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所有时点人口数的平均值。 (七)人口密度是指在某一地区人口数与当地土地面积的比值。 (八)人口性别是指在某一时点和地区内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的比值。 (九)抚养系数(负担系数)是指在某一时点和地区内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 (十)年龄构成是指在分组的基础上,各种年龄人口数占总体人口数的比值。,人口规模与
18、构成统计答案,(十一)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又称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十二)文盲率是指15岁以上文盲人数占15岁以上人口总数的比值。 (十三)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口数。 (十四)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中死亡的人口数。,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十五)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某年人口自然增长量与年平均总人口数的比值。 (十六)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16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参加和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数。 (十七)失业人口是指处于劳动年龄内(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有就业可能,并正在寻找
19、工作的人口。 (十八)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数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值。,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二、问答题 (一)人口统计的意义是什么?1、社会发展的前提2、社会发展的目的3、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人口统计的种类都有哪些?户籍人口数统计、现有人口数统计和常住人口数统计。 (三)人口统计包括哪些内容?人口规模统计、人口构成统计、人口自然变动统计、人口机械变动统计、人口总人数统计和人力资源统计。,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四)区分常住人口、现有人口和户籍人口有何实际意义?在中国,长期以来实行户籍管理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在过去的年代对加强人员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一般情况下,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是一致的。改
20、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的流动性的加大,人的居住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人口统计的准确性带来了问题。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人口的变化,区分常住人口、现有人口和户籍人口具有重要意义。1、反映人口各种构成;2、反映人口的比例关系;3、准确反映人的各种变化;4、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五)如何统计一个地区人口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统计一个地区的人口情况,可以反映人口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反映人口的绝对规模,首先考虑人口现象是一个存量指标;其次,要考虑时间的截点,注意在各个时点上的人口变化;再次还要考虑人口的各种状态;最后研究人口所在的区域。相对规模是建立在绝对规模的基础上的。既要研究
21、空间的人口区域的相对影响,例如,研究空间的人口密度,还要考虑人口结构带来的比例影响,如性别比例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在时间变化过程中某一个地区人口变化的趋势,构建人口统计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六)人力资源的构成都包括哪些内容?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它包括两部分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现役军人;非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在校学生、待学人员、家务劳动者、无劳动能力着和其他非劳动力。 (七)什么是就业率、失业率?就业率是指劳动人口数与经济活动人口数的比值。和就业率相对应的就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数与经济
22、活动人口数的比值。,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八)就业人口都有哪些要求?就业人口的要求是:1、年龄要求:必须满16周岁以上;2、技能要求:具有劳动能力和技能;3、经济要求:通过劳动获取收入;4、时间要求:劳动时间1小时以上;5、意愿要求:有想参加劳动的主观要求;6、社会要求:不包含家务劳动。 (九)人力资源统计有哪些特点?1、人力资源既要有量的规定性,又要有质的规定性;2、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3、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4、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三、单项选择题 (一)人口总量是一个(1)。 1、时点指标;2、时期指标;3、既可以是时点指标,也可以是时期指标;4、以上
23、都不对。 (二)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关系更密切的人口现象是( 2 )。 1、总人口;2、现有人口;3、常住人口;4、新出生人口 (三)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的关系是(2)。 1、现有人口=常住人口 + 临时外出人口- 临时寄居人口 2、现有人口=常住人口 - 临时外出人口+ 临时寄居人口 3、常住人口=现有人口+ 临时外出人口- 临时寄居人口 4、常住人口=现有人口- 临时外出人口 + 临时寄居人口,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四)人口自然增长率中的分子是(4 ) 1、出生人口;2、增加人口;3、减少人口;4、净增减人口 (五)劳动适龄人口是指( 4 ) 1、16岁以上人口;2、16岁60岁的人
24、口;3、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4、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六)某地期初人口为300万人,期内净迁入人口为12万人,则该地区净迁移率为( 4 )。 1、19.6;2、38.5 ;3、39.2 ;4、40 (七)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 3 )。 1、劳动年龄人口;2、正在工作和暂时失去工作的人口; 3、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适龄人口;4、社会劳动者,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八)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和社会劳动者总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1 )。 1、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大于社会劳动者总数; 2、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小于社会劳动者总数; 3、
25、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等于社会劳动者总数; 4、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九)人口密度指标是属于(3 )。 1、绝对指标;2、平均指标;3、强度相对指标;4、动态相对指标 (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过( 4 )人口普查。 1、三次;2、四次;3、五次;4、六次,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十一)人口性别比它是一个( 3 )。 1、结构相对指标;2、动态相对指标;3、比例相对指标;4 强队相对指标 (十二)人口构成统计的核心问题是( 3 )。 1、确定人口的数量;2、了解人口的变化;3、对人口进行科学的分组;4、人口的时间变化 (十三)抚养系数的分母是( 2 )。 1、全部年龄人口;2、劳动年龄
26、人口;3、经常人口数;4、平均人口数,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四、多项选择题 (一)人口从性质范畴考察有( 1 )( 2 )( 4 )( )( )。 1、常住人口;2、临时人口;3、平均人口;4、现有人口;5、总人口 (二)人口变动统计包括( 1 )(2 )(3 )(4 )( 5 )。 1、人口出生统计;2、人口死亡统计;3、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4、人口迁移统计;5、人口迁出统计 (三)人口构成统计的内容包括( 1 )( 2 )( 3 )( 4 )( 5 )。 1、人口的性别构成;2、人口的年龄构成; 3、人口的经济构成; 4、人口的出生构成; 5、人口的社会构成,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四
27、)劳动适龄人口包括( 1 )( 3 )( )( )( )。 1、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2、无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3、16岁以上人口;4、18岁以上人口;5、全体人口。 (五)社会劳动者包括( 1 )(2 )(3 )( 4 )(5 )。 1、企业合同工;2、临时从业人员;3、由国家分配的在职人员;4、自谋劳动者;5、事业单位招聘的人员。 (六)人口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 )( 2 )(3 )( 4 )( )。 1、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2、人口死亡与出生统计;3、人口变动与增长统计;4、人力资源与利用统计;5、以上都不是。 (七)人口年龄的类型可分为(1 )( 2 )(3)( )( )
28、、老年型;、成年型;、年轻型;、少年型;、以上都是。,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八)人力资源是指具有( 1 )( 2 )( 4 )( )( )的人口的总和。 1、智力;2、体力;3、生育能力;4、劳动能力;5、活动能力 (九)人力资源的特点是( 1 )(2 )( 3 )( 4)(5)。 1、量与质的规定性;2、生物性;3、主观能动性;4、可再生性;5、社会性 (十)劳动力是指( 1 )( 2 )(4 )( )( )的人口。 1、16岁以上;2、有劳动能力;3、18岁以上;4、参加和要求参加;5、不受年龄要求 (十一)充分就业是指( 1 )( 2 )( 4 )( 5 )( )的人口的充分就业。
29、、符合年龄要求;、有劳动能力;、全部人员;、愿意工作;、正在寻找工作。,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十二)经济活动人口包括(1 )(3 )(4 )( )( ) 1、从业人口;2、在校学生;3、失业人口;4、现役军人;5、待学人员 (十三)人力资源的构成包括(1 )( 2)(3 )( 4)( ) 1、性别构成;2、年龄构成;3、城乡构成;4、教育水平构成;5、家庭构成。,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四、填空题 (一)人口的统计将人口分为:1、(户籍人口数);2、现有人口数;3、(常住人口数)。 (二)城市密度 = 城区居住地总人口 / (城市土地总面积) (三)人口按年龄分布分为:1、老年型、2、(成
30、年型)与3、年轻型。 (四)抚养系数是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 (五)育龄女性生育率是年出生人口与(育龄女性平均人口)的比值。 (六)人口增长数 =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七)劳动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体力和(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八)人力资源的构成分为1、(性别构成);2、(年龄构成);3、城乡构成;和4、教育水平构成。 (九)就业人口具有:1、年龄要求;2、(能力要求);3、时间要求;4、(欲望要求);5(经济要求)和6、法律要求。,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六、计算题 (一)某地区2010年期末人
31、口数为25万人,本期出生人口为2,000人,死亡人口为1000人;从外地迁入人口为7万人,迁出人口为3.1万人。求该地区2011年的期末人口数。 解: 期末人口数= 期初人口数+(本期内出生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 )+(本期内迁入人数-本期内迁出人数) 期末人口数= 25+(0.2- 0.1)+(7 3.1)= 29(万人),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二)已知适龄劳动人口为25万人,现役军人2万人,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4万人,不足龄和超龄参加社会劳动的在业人口5万人,服刑犯罪1万人,则丧失劳动能力和提前退休不再参加社会劳动人口数为多少?解; 已知适龄劳动人口为25万人,现役军人2万人,社会劳动
32、力资源总数为24万人,不足龄和超龄参加社会劳动的在业人口5万人,服刑犯罪1万人,则丧失劳动能力和提前退休不再参加社会劳动人口数为多少?劳动力资源= 经济活动人口(失业、就业和军人)+非经济活动人口(在校学生、待学人员、家务劳动者、无劳动能力和其他非劳动力) 丧失劳动能力和提前退休不再参加社会劳动人口数为=25 +5 = (24+2 )+(1+X) X= 3(万人),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三)某地区在2011年初有户籍人口500万人,长期外来人口120万人,长期外出人口40万人。 在2011年中,该地区人口变动情况为: 外出人口6万人(含暂时外出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万人中一半人户口迁出;
33、期初长期外来人口中有一半人报上了户口;外地暂住本地区人口10万人;外地区返回本地5万人;人口中死亡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死亡了一半人;全年出生人口40万人,其中长期和暂住人口所生的20万孩子中有一半人报上了户口;根据以下资料计算某地区期末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解:1、期末人口= 期初人口数+(本期内出生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 )+(本期内迁入人数-本期内迁出人数)又期末户籍人口=期初户籍人口数+(本期户籍人口中出生人数和长期人口中已报上户口的出生人数-本期内户籍死亡人数 )+(本期内迁入户籍人数-本期内迁出户籍人数)期末户籍人口= 500+(10-4+20)+(60 2)= 584(万人),
34、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2、期末常住人口= 期初常住人口数+(本期内出生常住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 )+(本期内迁入常住人数-本期内常住迁出人数)期末常住人口= 500 +(120-40)+(10-8+5)+(40-6)= 621(万人) 3、现有人口= 常住人口 + 外来暂住人口-暂时外出人口 现有人口= 621 +10-2 = 629(万人),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四)某地区2011年各月人口资料如下: 单位:万人计算该地区全年平均人口数 解:,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五)某地区2012年各月人口资料如下:单位:万人计算该地区全年平均人口数,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六)某地区2011
35、年人口资料如下:单位: 万人计算该地区全年平均人口数,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七)已知某地区有688平方公里,该地区平均人口为344万人。经统计该地区女性人口为171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55万,少年人口为102万人。15岁以上的人口为214万人,文盲人数为30万人。 试计算:1、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性比例;2、该地区的文盲率和抚养系数;3、判断该地区的人口类型。 解:1、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性比例 人口密度 = 某地区的人口数 / 该地区的土地面积 人口密度 = 344 / 688 = 5000(人/平方公里) 性比例 =男性人口数 / 女性人口数 性比例 = 173 /171 100=
36、100:101.6 2、该地区的文盲率和抚养系数 文盲率= 15岁以上文盲人口数 / 15岁以上人口数100% 文盲率= 30 /214 100% =14、01%,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该地区的文盲率和抚养系数抚养系数=3、判断该地区的人口类型该地区老年人口为55万人,占该地区人口344万人的比重为16.%;少年人口为102万人,占该地区人口的比重为29.65% 。按照联合国人口类型的标准,老年人比重大于10%,年少人口的比例小于30%,则该地区的人口类型为老年型。,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八)某地区在2011年初有人口500万人,在2011年中,该地区人口变动情况为: 外出人口16万人;
37、外地迁入本地区人口20万人;人口中死亡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万人;根据以上资料计算某地区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该地区的迁出率、迁入率和人口增长率。 解: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期末人口数= 期初人口数+(本期内出生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 )+(本期内迁入人数-本期内迁出人数) 期末人口数= 500 +(20 - 16)+(14 10)= 508 (万人) 平均人口= (期末人口数+ 期初人口数)/ 2 平均人口= (508+500)/2= 504(万人),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解: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14 / (500+508)/2
38、 1000 =27.78 人口出生率= 10 / (500+508)/2 1000 =19.84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27.78 19.84 =7.94 ,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答案,2、该地区的迁出率、迁入率和人口增长率,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一、简答题 (一)企业依照法律程序创立的法人单位。 (二)产业是在企业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 (三)工日一个工人(职工)工作一天的数量 (四)原材料原料与材料的合称为原材料 (五)能源能源是指能产生热能、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各种形式能量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
39、(六)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可在一年以上时间内持续使用的、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耐用性物质资产。 (七)企业总产值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总和(MPS)。 (八)企业增加值在新的核算体系(SNA)下,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价值的总和。 (九)流动资产是企业报告期所拥有的能够经常变动资产总和。,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十一)负债(liabilities)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十二)权益(owners equity
40、) 权益是所有者权益简称,又叫资产负债差额。是指企业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十三)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和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十四)出勤率是指出勤的劳动时间与制度规定的劳动时间的比例,反映了劳动时间实际可能被利用的程度。 (十五)出勤时间利用率它是指制度内实际时间与出勤时间的比值,反映了出勤时间实际被利用的程度。 (十六)制度时间利用率它是指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数与制度时间的比值,反映了在制度时间内实际被利用的程度。 (十七)产量产量,就是实物量。是以实物形态计量的企业产出。,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十八)价值量价值量,
41、就是产值。是以价值形态计量的企业产出。(十九)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实物资产。(二十)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具体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十一)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值、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二十二)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二十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
42、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十四)产品销售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自制产品和劳务所得利润 (二十五)应纳所得税是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相应税率计算的当期应向政府交纳的税收。 (二十六)企业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实现程度。,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二、问答题 (一)企业创立的条件是什么?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经济合同;3、独立核算盈亏,能够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 (二)企业活动从哪些方面去考察?第一:从实际经济活动的角度:创办企业的目的是
43、为市场生产产品;第二:从资本运作和经营角度:要在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第三:从经济效益和目的角度:要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三)三次产业是如何划分的?三次产业的划分 物S 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质N 第二产业: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电煤水 生 MA 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饮食业 流通部门 产 P三 第 仓储业、物资供应 (第一层次) 部 S次 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共事业 (第 二 门 分产 三 居民服务、旅游业、咨询服务业 层次) 非 类业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 (第三 服 物 方分 产 科研、卫生、
44、体育、福利 层次) 务 质 法类 国家机关、党政社会团体、 (第四 部 生法 业 军队、警察等 层次) 门 产部门,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四)企业劳动力的范围是如何划分的? 1、固定职工固定职工是指经国家劳动部门正式分配、安排或批准招收为固定职工的人员。2、合同制职工合同制职工是指在用工制度改革中,在国家劳动计划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考核录用的职工。3、其他职工其他职工主要包括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五)劳动力的时间构成如何分析?劳动时间可分成可利用的劳动时间、未利用的劳动时间和已利用的劳动时间。具体分析详见案例。,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六)劳动效率如何分析?劳动效率可分成出勤率、
45、出勤时间利用率和制度时间利用率。具体分析详见案例。 (七)固定资产如何进行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固定资产统计的重大意义:(1)时代划分的依据;(2)企业水平的依据;(3)行业划分的依据;(4)价值衡量的依据;(5)经济分析的依据。 2、固定资产的要求时间要求;价值要求; 3、固定资产的形态建筑物和机械设备,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4、固定资产的价值要求:固定资产总额(原值):是指一定时点上企业所拥有的各种固定资产的价值总和。固定资产净值;是指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减去历年固定资产已提取折旧的余额。 5、固定资产的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 6、固定资产变动统计固定资产变动统计分为两种状
46、况:固定资产实物数量的变化;固定资产价值数量的变化。固定资产的实物量变化:固定资产增加:购买、借来、租来等;固定资产减少:报废、转租、外借等。,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八)企业的产出都有哪些基本要求? 1、企业产出的统计是对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统计,未经企业加工的自然资源和或原材料的专售不属于企业产出统计的范畴; 2、企业产出的统计是对企业有效生产成果的统计,因此废品不属于产出统计的对象,对于虽然达不到质量标准但尚能在原用途上使用并能取得折旧收入的产品,可作为次品或等外品进行产出统计; 3、企业产出统计的原则是按市场价(出厂价)计价; 4、企业产出统计的时间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制订。即应在生
47、产发生的时点记录产出,而不是按照收到货款或支付货款的时点统计。,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九)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计算都有哪些要求? 第一,生产要求:必须是工业生产成果,非工业生产成果不能计入; 第二,时间要求:必须是核算期的工业活动成果,非本期的成果不得计入; 第三,结果要求:必须是企业内工业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在本期内本企业不再加工的产品。 第四,除此之外,增加值的计算,不但计算实物产品价值,还要计算服务价值。,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十)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都包括哪些内容?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
48、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企业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以及其他预提费用等。,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十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分析?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实现程度。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反映了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使评价企业扩张能力的核心指标。 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反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产品销售收入/ 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生产
49、成本及费用投入的经济效益,使评价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核心指标。 5、产品销售率:反映企业产品实现销售的程度。,企业(产业)活动统计答案,三、单项选择题 (一)企业是依据法律程序创立的( 3 )。 1、经济单位;2、基层单位;3、法人单位;4、机构单位 (二)民航属于三大产业中的( 3 )。 1、农业;2、建筑业;3、交通运输业;4、工业 (三)劳动力统计的原则是( 1 ) 1、谁发工资谁统计;2、在哪劳动哪统计;3、按隶属关系统计;4、以上都可以 (四)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 3 )。 1、两者都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2、两者不是一回事,他们之间没有关系;3、产业是同一类企业的集合;4、产业和企业之间是平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