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外疝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2014年8月21日,病史介绍,患者杨某某,男,88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包块1+年、疼痛1小时 ”于2014-08-08入院.患者1年前发现右下腹部腹股沟区包块当时约2.02.0CM大小,以站立、咳嗽后包块反复出现。当时因年龄大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包块未诉疼痛等不适一直未给予治疗。入院前1小时,病员右侧腹股沟区包块再次突出,并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不伴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便秘等,当时在我院门诊急诊就诊,经,我科会诊后腹股沟区包块经手法复位还纳入腹腔(腹股沟区包块嵌顿约1小时),还纳后疼痛减轻,此后站立或用力时反复出现包块,平卧后
2、包块可还纳回腹腔,急诊科以“右侧腹股沟疝”收入我科。于2013年10月安装心脏起搏器(具体情况不详),1984年做过胆囊切除术(具体情况不详),做过白内障手术(具体情况不详)。由急诊科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急性面容,表情痛苦,语言不清,精神尚,可,入院测T 36.6 、P 60次/分 、R 18次/分、 BP 150/60mmHg ,查体:患者站立后,腹股沟区可见约3.0*3.0CM大小包块,质软,可用手还纳于腹腔。无明显压痛等不适。未进阴囊。卧位时:腹部对称,外形平坦,无皮疹,呼吸运行正常,无静脉曲张,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腹壁无紧张无压痛或反跳痛,腹部无包块。医嘱起一级护理、持续吸氧及心电监
3、护并予以右侧腹股沟区食盐加压,静脉补液治疗等。于2014-08-15行右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前置入尿管困难,遵医嘱暂不导尿,,术毕送入ICU继续治疗。于2014-08-16由ICU平车送入我科,神志清楚,切口敷料清洁固定,予以食盐加压包扎切口,软毛巾托起阴囊,四肢轻度水肿。医嘱起一级护理、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静脉补液治疗等。病员自解小便困难,查体:膀胱膨隆,请泌尿科会诊,由泌尿科医生置入尿管。,一 概 述,腹外疝的定义腹外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包块,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腹壁薄弱或缺损 是形成腹外疝的解剖基础。
4、 (1)先天性因素 (2)后天性因素 2.腹内压增高 是引起或诱发腹外疝形成的重要因素。,病 因,腹壁强度降低: 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腹股沟管、股管、脐环等处;腹白线发育不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老年、久病等。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搬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婴儿经常啼哭等。,【病理解剖】典型的腹外疝是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1.疝门也称疝环,是疝突出体表的门户,为腹壁薄弱或缺损处,是腹外疝命名依据,如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等。,2.疝囊 是壁层腹膜从疝环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可分颈、体、底三部。疝囊颈由于受进出疝内容物的摩擦而增
5、厚变白,是高位结扎疝囊的重要标志。3.疝内容物 是进入疝囊内的腹内组织或脏器,最常见疝内容物是小肠其次是大网膜。4.疝外被盖 指覆盖在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通常是由筋膜、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构成。,【病理类型】 1.易复性疝 疝内容物很容 易回纳入腹腔的疝,称为可复性疝。 其特点:当病人站立、行走、举重、 咳嗽及排便等腹内压增高时, 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在腹壁 上出现包块;而当平卧休息 或用手推送疝块时,疝内容物 可回纳腹腔,腹壁上出现包块 便消失,故俗称“疝气”。 临床上最为常见。,2.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 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的疝, 称为难复性疝。其特点: 无论病人是在站立、劳动 等腹内压增高
6、的情况下, 还是在平卧或用手推送 疝块等情况下,疝块均 不消失。引起的原因常 是疝内容物与疝囊壁发生 了粘连。,3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疝。,4.绞窄性疝:嵌顿疝未能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窄性疝。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肠壁失去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变黑坏死。,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二、 腹
7、股沟疝,概述 凡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区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形成的疝,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在各类疝中的发病率最高,约占腹外疝的90%以上,且多发生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凡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的内环进入腹股沟管,再从腹股沟管的外环突出于体表者,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 凡腹内脏器或组织从直疝三角区突出于体表者,称为直疝。 凡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股环、股管而自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疝囊经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
8、不进入阴囊。,分 类,双侧腹股沟直疝,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在耻骨结节上外方形成 的一个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环或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腹股沟管解剖,直疝三角,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海氏三角)是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三角区。 该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比周围薄,故易发生疝 由该处发生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
9、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典型的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站立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消失。疝内容物回纳后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斜疝疝块并不出现,出现者即为直疝。 难复性斜疝的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嵌顿性疝临床上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疝块回纳,并有明显触痛。 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可发生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及肠袢坏死穿孔,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临床表现,鉴别项目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儿童及青状年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 由直疝三角突出 进阴囊 可进入阴囊 不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
10、形, 半球形,基底宽上部呈蒂柄状 回纳疝块后压迫内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突出 手术检查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腹股沟斜疝直疝的鉴别,【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腹外疝一般应及早施行手术治疗,但对半岁以内婴幼儿、年老体弱或伴并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其方法是:用棉带、疝带或其他的压迫方法,阻止疝内容物突出。,2.手术治疗 是治疗腹外疝最有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婴幼儿腹外疝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2)疝修补术 是在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利用周围健康的组织来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如用联合肌健和腹股
11、沟韧带来修补腹股沟的薄弱或缺损处。 (3)疝成形术 当疝环周围组织薄弱或缺损严重,无法进行修补时,可用自身的组织(如腹直肌前鞘或游离的阔筋膜等)或高分子生物材料(如聚酯补片、聚丙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人工补片)进行修补。 (4)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疤痕小、恢复快等优点。,(三)无张力疝修补术 1.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 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 3. 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手术),3、嵌顿性疝的治疗对嵌顿性疝的患者,如嵌顿时间较短(在68小时以内),疝内容物无绞窄征象时,可试行手法复位,以后考虑手术治疗;
12、如手法复位失败或已发生绞窄性疝者,应紧急手术治疗。,冠心病定义,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是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力衰竭分级,1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可以进行常规运动,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
13、困难或心绞痛。 2二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3三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悸、疲乏、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4四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悸、疲乏、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这位病员属于心力衰竭2-3级,所以入院后一直卧床休息),心力衰竭分类,一、根据心脏的受损部位分类(一)左心衰竭主要是左心室搏出功能障碍,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机体的病理变化是由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肺部
14、淤血、水肿所引起。(这位病员属于左心衰竭)(二)右心衰竭主要是右心室搏出功能障碍,见于肺心病、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疾病,并常继发于左心衰竭。此时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三)全心衷竭左、右心都发生衰竭称为全心衰竭,见于:持久的左心衰竭可使右心负荷长期加重而导致右心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变如发生于全心、亦可引起全心衰竭。,心力衰竭分类,二、根据发病的速度分类(一)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机体来不及充分发挥代偿作用。常可伴有心源性休克。常见原因为急性心肌硬死,严重的心肌炎等。(二)慢性心力衰竭较常见,病人长期处于一种持续的心力衰
15、竭状态,并伴有静脉淤血和水肿。常见原因为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肺动脉高压等。,心力衰竭的并发症,1,急性心原性肺水肿 2,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60 岁以上的人有1 %的发生率,心功能不全伴发心房颤动发生栓塞性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 3,心原性休克由于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称为心原性休克。 4,心脏骤停为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心力衰竭的预防护理,如何减少心衰的发生,首先要预防冠心病,饮食方面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比如带鱼,蛋黄以及动物内脏和肥肉等,高脂饮食是引
16、起“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症的重要因素,要尽量避免;运动方面要多作有氧运动,心情方面要愉快而不过分激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出现发烧,贫血,甲亢等疾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呆在家里讳疾忌医。心衰患者一定要控制饮水量,过量饮茶喝咖啡,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衰患者可以适当地运动,循序渐进。重度心衰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低蛋白血症的病因,蛋白摄入不住或吸收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厌食 蛋白质合成障碍: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 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血浆,腹膜,尿,消化道 蛋白质分解加速: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皮质
17、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使蛋白质分解超过合成,而导致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除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外,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氮负平衡使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病人日益消瘦,严重者呈恶液质状态。胃肠道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减少,因而食欲差,疲乏、无力也是常见的症状。体力下降,反应逐渐迟钝,记忆力衰退。多有轻、中度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浮肿,严重时可出现胸水及腹水。还可有骨质疏松、机体抵抗力差等。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者可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体征,1、急性型 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
18、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没有什么危险。脾脏常不肿大。 2、慢性型 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可能性。,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的护理,1 体力活动要适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术后13个月应避免剧烈活动,可适当从事日常工作和家务活动,也可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低强度活动,嘱患者术侧肢体要避免大幅度活动,以避免脉冲发生器和导线发生移位。36个月后,体质好的中青年可恢复工作,老年患者如不合并其他严重
19、的心脏病,活动量以不出现气促、胸闷、胸痛和下肢浮肿为度。 2 日常生活指导:(1)衣服不可穿得过紧,避免对伤口或心脏起搏器造成压迫。(2)接触微波炉、遥控器,如自觉心率改变,应离开1.83m,一般起搏器会恢复正常工作。(3)教导患者必须按时按剂服药。(4)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心情要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戒烟酒,进食不宜过饱,保证充足睡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的护理,3教会患者自测脉搏:摸脉搏是最简单的系统监护方法之一,检查自己的脉搏就可以间接地检查起搏器的功能。指导患者及家属每日定时测量心率并做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就诊查明原因。术后监测脉搏应该保证每天在同样身体状态
20、下,如每日清晨醒来或静坐20min。若患者自觉胸闷、心悸、头晕、黑朦、自测脉搏缓慢或出现呼吸困难、双下肢肿胀,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出院时为患者制定封塑防水的保健卡,标明起搏器型号,安装时间,起搏频率,主治医生通讯号码,复查的时间安排. 4 安置起搏器的病人行外科手术时应避免用高频电刀及电凝器。,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的护理,5观察起搏器有无间歇起搏、起搏频率是否为调好的心率。有无过快、过慢现象,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6 家庭及工作环境的干扰:起搏器在设计上尽管专家也考虑了一些正常电器的影响,如家用电工具、微波炉、低功率电台等,仍要注意在维修电器时应按原设计进行维修,接地可靠,否则电磁波或微波
21、泄漏对起搏器有致命性干扰。另外,雷达、高压电场、移动电话,对起搏器均有影响,因此安装起搏器者应避免接近此类设备,【护理评估】,1.健康史 (1)了解评估病人有无存在先天或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的因素 。 (2)评估病人有无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 (3)了解病员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时间和术后情况 。 (4)了解病人以往胸痛的部位、性质、 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2身心状况 (1)躯体表现 1)腹股沟斜疝 2)腹股沟直疝 3)股疝 (2)心脏起搏器安置的部位和局部情况。,3、心理状况评估 因疝块长期反复突出而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同时由于病人及家属对腹外疝疾病的认识不足,担心治疗费用和手术治疗效果
22、,故病人多表现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状况。,护理诊断与措施:,P1疼痛 与疝块嵌顿及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转移病员注意力; 2、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3、使用手法复位使疝块回纳; 4、积极作好术前准备。评价: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护理诊断与措施:,P2焦虑 与疝块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和疼痛有关 目标:病人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措施:1、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嵌顿疝的原因及应紧急手术的重要性, 2、做好紧急手术的术前准备;3、作好病员心理护理。评价:病人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医护治疗。,护理诊断与措施:,P3.知识缺乏 与缺乏腹外疝等知识有关。 目标:病人能
23、知晓腹外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术后复发的相关知识 措施:1、向病员行腹外疝相关知识宣教。2、请病区其他相同病例的病员现身说法。评价:病人及家属知晓腹外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术后复发的相关知识,P4有胸痛的危险:与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目标:胸部疼痛缓解或消失 措施: 1、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病人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 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的发生。 3、 用药
24、护理 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并注意用药反应。 4、 心理护理 专人守护病人,给予心理安慰,增加安全感。指导病人采取放松技术,缓解焦虑和恐惧。 护理评价:病员未发生胸痛。,护理诊断与措施:,P5.潜在并发症 术后阴囊水肿、术后切口感染及疝复发等。 目标:减少或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措施: 1、术后切口部位常规压沙袋(重0.5kg)24小时以减轻渗血;使用软毛巾托起阴囊; 2、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降低腹股沟区切口的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 3、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液。 评价:现病员尚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诊断与措施:,P6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循环瘀血、肺部感染及不能有效咳嗽排痰有关目标:病人呼
25、吸困难和缺氧改善或减轻。能做有效咳嗽与咳痰。 措施: 1、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端坐卧位 2、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4-6L /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3、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4、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5、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评价:病人呼吸困难和缺氧改善或减轻。能做有效咳嗽与咳痰。,护理诊断与措施:,P7体液过多 与静脉系统瘀血致毛细血 管压增高
26、及水、钠潴留有关 目标:水肿消退,出入水量基本平衡。 皮肤无破损 措施:1、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按病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病情允许时每周称体重2次。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单、衣服干净平整。观察病人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3、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下床时跌倒。4、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 评价:水肿消退,出入水量基本平衡,皮肤无破损。,【护 理 措 施】,1. 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一般护理 (3)病情观察 (4)消除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5)术前训练 (5)严格
27、备皮 (6)灌肠和排尿 (7)嵌顿、绞窄性疝病人急诊手术的术前护理 (8)安置心脏起搏器后护理(见前页),2术后护理 (1)卧位与活动 (2)饮食 (3)病情观察 (4)预防阴囊血肿 (5)预防切口感染 (6)防止腹内压增高 (7)康复指导,(1)卧位与活动 术后当天取平卧位,膝下垫软枕,第二天可改半卧位,行疝修补术者不宜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35天离床活动,行无张力疝修补者,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但要注意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和动作。,(2)饮食 一般病人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第二日进软食或普食,作肠切除及肠吻合者需肛门排气后进食,(3)病情观察 术后切口部位常规压沙袋(重0.5kg)24小时
28、以减轻渗血;使用丁字带或阴囊托托起阴囊,(4)康复指导:,教会病人及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学会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嘱病人随身携带硝酸酯类药物以备发作时急救。警惕心肌梗死。 生活指导:嘱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指导病人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和打喷嚏,防止让腹压增加的动作,定期复查心脏起搏器工作情况。,三、股 疝,概 念,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 (femoral hernia)。,临床表现,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一半圆形隆起,疝块往往不大。
29、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四、切口疝,概 念,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主要病因是腹壁切口感染、缝合技术、缝合材料、腹内压增高和全身性因素。 最常发生于腹直肌切口,并以下腹部切口多见;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治 疗,治疗原则是手术修补,手术要点是切除疤痕、显露疝环、回纳疝内容物、缝合修补。 对于较大的切口疝,可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四、脐 疝,概念: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 病因:小儿脐疝的病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成
30、人脐疝为后天性疝,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小儿脐疝多属易复性,表现为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囊颈一般不大,但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成人脐疝由于疝环狭小,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 治疗:非手术治疗:适于2岁之前的小儿,原则是在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手术治疗: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五、白线疝,概念:白线疝(hernia of linea alba)是指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的疝,绝大多数在脐上,故也称上腹疝。下腹部两侧腹直肌靠得较紧密,白线部腹壁强度较高,故很少发生白线疝。治疗:疝块较小而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修补。,小 结,腹外疝是腹部疾病中最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病人站立、劳动、行走、咳嗽、婴儿啼哭等腹内压增高时在腹部出现包块。当患者平卧或用手向腹腔推送,包块消失。当腹外疝发生嵌顿或绞窄时,常需紧急处理。护理时,术前应强调严格备皮和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后注意不能过早下床活动,预防切口感染,及时发现和配合医生处理各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促使病人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