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6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高考生物 (北京市专用),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1.(2016北京理综,4,6分,0.93)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 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五年高考,答案 B 球员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肝糖原用于供能,A项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 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进而使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增加,B项错误;射门动作的
2、完成需要神经与肌肉的协调,C项正确;球员的相互配合属于条件反 射,需要大脑皮层的调控,D项正确。,知识拓展 球员的相互配合离不开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调控下完成的高级神经 活动。,2.(2016四川理综,6,6分)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 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
3、少,答案 B 小肠上皮细胞内有自身的RNA,用吡罗红染液染色,无法确定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 RNA病毒感染,A项错误;人轮状病毒RNA为双链RNA,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时,会有氢键的断 裂和形成,B项正确;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被病毒侵染的靶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项 错误;患者严重脱水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 多,D项错误。,易错警示 注意小肠上皮细胞内有自身的RNA!,3.(2015课标,3,6分,0.718)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
4、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 A 输入动物静脉中的NaCl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细胞,A正确;由于处于 稳态的动物体内Na+的分布是细胞内液中含量少,细胞外液中含量多,故Na+只有少部分进入细 胞内液,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液中,C、D错误;细胞外液的增加量大于细胞内液的增加量,B错 误。,解题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Na+的分布和溶液的分配问题,试题非常新 颖,具有较大的区分度。应紧紧抓住“Na+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布情况”,以此作为突 破点解题
5、。,4.(2013北京理综,3,6分)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答案 A 本题综合考查生物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人体T细胞不具有分泌抗 体的能力,特异性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5.(2017课标全国,31,8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 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 压。回答下列问题:
6、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 进入组织 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 ,从 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 。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答案 (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内环境及水平衡调节。(1)当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 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2)胃肠腔内的渗透压 下降,增加了胃肠腔与血浆的渗透压差,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增加,进而
7、使血浆晶体渗透 压降低。(3)内环境为细胞提供了生存的液体环境,同时可为细胞提供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物质,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6.(2016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 B 人或动物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
8、失去少量水,细胞 内液的量减少,A错误;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引起骨骼肌纤 维吸水,体积增大,B正确;局部炎症会刺激人体一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该物质能增大毛细 血管透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局部水肿,C错误;正常情况 下,神经纤维内的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溶液中增加KCl浓度后,K+通过K+通道蛋白被动转运(外 流)受影响,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D错误。,疑难突破 形成静息电位时,K+外流是通过K+通道蛋白进行的,属于被动转运,只能从高浓度一 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7.(2015海南单科,18,2分)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
9、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答案 C 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A项正确;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和淋巴,B项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项错误;与组织液相比,血浆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项正确。,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8.(2015海南单科,16,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
10、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答案 D 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分泌促胰液素,A项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可分泌消化液,也 可从消化道中吸收营养物质,另外小肠上皮细胞还可与组织液进行营养物质的交换,B项正确; 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细胞内渗透压降低,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C项正确;蛋白 质的分泌属于胞吐,不属于被动运输,D项错误。,9.(2014课标,3,6分,0.709)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
11、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 A 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渗出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组织液的某些成分也可透过毛细 血管壁回流形成血浆,C、D正确;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使血浆中氧气浓度大于 组织液,所以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氧浓度不同,A错误;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通常维持动态平衡, 从而保证了组织液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10.(2014海南单科,27,9分)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 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
12、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 。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 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 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 的内环境是指 ,主要包括血浆、 、 。 (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 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 调节。,答案 (1)酸性物质过多,超出了机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限度 中和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 液体环境 组织液 淋巴 (2)神经和体液,解析 (1)机体血液中pH过低,会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为了除掉过多的 酸性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13、来维持pH的稳定。内环境 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 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肾上腺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这属于激素调节。,考点2 血糖平衡及调节 1.(2017北京理综,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 其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及识图能力。题图显示,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 能贮
14、存在ATP中,A正确;由图可知,Ca2+内流促使细胞释放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只能通过胞吐方式释放,B正确;由图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有利于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 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C错误;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D正确。,2.(2016江苏单科,15,2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 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
1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答案 C 据题干信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 减少”,推知该种病是由自身的胰岛B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导致的,D选项错误;胰岛素 由胰岛B细胞产生后分泌进入血液,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选项错误;在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能降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血糖,二者为拮抗作 用,A选项错误。,3.(2015天津理综,3,6分)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 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
16、胞团的分离培养 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胚胎干细胞来自早期胚胎(囊胚的内细 胞团)或原始性腺,A正确;将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使其血糖恢复 正常,说明患病小鼠体内缺少胰岛素而不是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B错误;移植后,小鼠体 内的胰岛素促进了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正确;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 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均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4.(2008北京理综,1,6分)下列有关
17、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脱氨基后转化产生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质 C.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D.肝糖原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答案 C 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只能经过糖酵解生成乳酸,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再 在肝脏中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等,间接地维持血糖的浓度。,解题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糖代谢及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的相关知识,在考试说明中属于第 层次的要求。题目要求考生通过选项所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并运用 所学相关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的考查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内 容。,5.
18、(2015广东理综,2,4分)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促进肝糖原分解 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 A. B. C. D.,答案 B 本题考查胰岛素的结构、功能等知识。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是以碳链 为基本骨架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其功能是降低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的途径 有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肌糖原和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B正 确。,6.(2014海南单科,14,2分)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 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 A.红细胞吸水增
19、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答案 D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失 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故选D。,7.(2017天津理综,8,12分)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回 答:(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
20、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 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 了炎症因子对 GLUT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 胰岛素含量 。,答案 (1)神经递质 信息交流 (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 性、坏死 (3)加强 下降 偏高,解析 本题考查了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依据图示显示(、),胰岛素受体的激活可 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 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2)题图显示,胰岛素受体被激活后,抑制了神经元 凋亡,也抑制了神经
21、元释放炎症因子,从而抑制其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题图显示, 炎症因子对GLUT具有抑制作用,若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则导致InR对炎症因子的抑 制作用降低,从而导致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作用增强,最终导致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降低。因糖尿病人的InR敏感性降低,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糖尿病人体内的胰岛素含量偏高。,方法技巧 图示信息的解读 信息型试题的答案有两个来源:教材和题目背景信息。试题信息有曲线、表格、流程图等多 种形式。分析流程图时要注意按图示箭头方向逐步分析,同时本题应注意流程图中的促进和 抑制作用及不同过程间的相互影响。,8.(2014安徽理综,30,14分)胰岛
22、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 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 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测 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 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 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下方的 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
23、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 变化趋势的曲线图。,(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 ,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 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 素的主要步骤:获取胰岛素A、B链基因,构建 ,将其导入 的大肠杆菌,筛选可稳定表达的菌株。,答案 (1)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2)等体积生理盐水 稍低 (3) 如图所示(4)抗原 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感受态,解析 (1)同种神经递质与不同种的细胞上的不同受体结合引起的效应不同。(2)作为空白对 照组,另一组应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低血糖是诱导胰高
24、血糖素分泌的重要因素,故血糖应维 持稍低的水平,实验结果才会更明显。(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直接把时间对应的血糖浓度点标 出,连接成线,即可得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图;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一种激素,其浓度比血糖浓度 低,随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血糖浓度下降是由胰岛素浓度升高所致,所以胰岛素浓度的峰值 应落后于血糖浓度的峰值,随血糖浓度的降低而降低,然后再维持不变。(4)由于胰岛B细胞与 某些病毒有相似的抗原,自身免疫系统不能分辨二者,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 型糖尿病;基因工程的步骤包括: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 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大肠杆菌常用Ca2+
25、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以利于目的基 因的进入。,9.(2017课标全国,31,10分)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 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 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 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 。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 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 , 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 。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
26、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 。,答案 (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 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解析 本题通过探究实验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的有关知识。(1)给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 注射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可使小鼠体内的血糖水平进一步下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2)(3) 为缓解低血糖症状应给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血糖浓度;给D组直接注射营养物质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从而恢复正常。,解后反思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的理
27、解与相关 知识的识记。,10.(2016课标全国,30,9分)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 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 ,其原因是 。 (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 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 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 。,答案 (1)高(2分) 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 进食后则相反(3分) (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4分
28、,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及利用题干信息的能力。(1)人体在饥饿且无外源 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为维持血糖平衡,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降低;而进食 后,因糖的吸收血糖浓度升高,使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分泌量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所以饥饿 时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比值高于进食后二者的比值。(2)分析题中信息可知:注射葡萄糖 溶液既可以满足能量需要,又可以通过减少因脂肪酸的分解而产生的酮体,来维持内环境pH的 相对稳定。,疑难突破 正确分析饥饿时和进食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含量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考点3 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1.(20
29、17课标全国,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 理现象是 (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 C 本题重点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的内容。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生理盐水, 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错误。注射后血浆量增加,机体通过肾脏等排出 NaCl与水后恢复到注射前的正常水平,B错误,C正确。,审题方法 抓住静脉注射
30、的生理盐水是人体的等渗溶液,其不改变机体血浆渗透压来作答。,2.(2017江苏单科,15,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答案 B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饥饿时,肝 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故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B 正确;因寒冷环境中,人体与外界 温差较大,故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中的,C 错误;肾小管细胞为抗利尿
31、激素作用 的靶细胞,其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即 其能选择性地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D错误。,知识总结 人体寒冷与炎热环境中产热量、散热量及尿量大小的对比 人体散热量主要取决于人体与环境的温差大小。炎热环境中人体与环境温差较小,故散热量 较少。因人体只有在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状态下,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故寒冷环境中的产热 量与散热量均大于炎热环境。因寒冷环境中人体物质氧化分解的速率快,即物质氧化产水多, 而排汗少,故寒冷环境下尿量大,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低。,3.(2016江苏单科,16,2分)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
32、和血 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答案 B 正常人快速饮用1 L清水后排尿量先增加再减少,血浆渗透压先降低再恢复正常,分 别对应曲线a和c;正常人快速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排尿量稍微增加,分别 对应曲线b和d,A项、C项错误;由于生理盐水和血浆的渗透压近似相等,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 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D项错误。,解
33、后反思 准确分析饮用清水与生理盐水后正常人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4.(2016课标全国,3,6分)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使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A正确;肾小管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水分的,B错误;摄盐过多后,细 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
34、体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可通过增加饮水量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 恒定,C正确;饮水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尿生成量增 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正确。,知识归纳 机体主要是通过调节饮水量和尿生成量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的;水分 的跨膜运输方式只有被动运输。,5.(2016上海单科,14,2分)导致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答案 C 由图中曲线可知,ab段体温下降,原因可能为吹电风扇或处在寒冷环境中,非自主颤 栗和骨骼肌收缩都会
35、增加产热而造成体温上升;de段体温上升,原因可能为发热或剧烈运动,排 尿和汗液分泌都会散失热量而造成体温下降。,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读图确认信息“ab段和de段分别为体温下降和体温上升”,然后判 断选项中哪些为产热措施,哪些为散热措施即可顺利解题。,6.(2014北京理综,2,6分)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 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 我国北方冬天气温低,此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
36、节,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 肉收缩,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A正确;在低温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和 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B、C正确;此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 分泌增多,D错误。,7.(2011北京理综,5,6分)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 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答案 A 过量饮水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降低,进而导致细胞因吸水过多而肿胀。静 脉滴注高浓度的NaCl
37、溶液后,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可有效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使症状缓解。,8.(2018课标全国,31,8分)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 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 。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 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
38、,说明尿液中含有 。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 存在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答案 (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 葡萄糖 (3)下丘脑,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水盐调节。(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即垂体提取 液中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通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而减少尿 量。(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液体与肾小管腔内液体 渗透压差变小,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
39、 液体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因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不能对葡萄糖全部重吸收而导致尿液中 出现葡萄糖,故用斐林试剂进行尿糖定性实验会出现砖红色。(3)腹泻使机体大量失水而导致 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形成刺激,导致下丘脑分泌抗利 尿激素增加,从而引起尿量减少。,知识归纳 下丘脑的功能 (1)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 (2)传导: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处产生渴觉。 (3)合成与“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合成抗利尿激素。 (4)作为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9.(2018江苏单科,30,8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
40、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 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 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 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 ,激素乙通过 的途径作 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 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
41、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 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1)在人体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 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2)
42、在体温上升期,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骨骼肌收缩, 增加产热,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38.5 )。由图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 体温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3)在高温持续期,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当人体出现脱水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重 吸收水量增加,从而减少尿量。(4)在体温下降期,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并 通过增强汗腺分泌汗液来增加散热。(5)在体温上升期,可通过神经调节使心率加快,进而使心 脏血液输出量增加,而此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大,使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 高。,易错警示 在高温持续期
43、,如体温较长时间维持在39 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在体温上 升期,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10.(2017课标全国,30,9分)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 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 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 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 ,汗液分泌会 ,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 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 。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 (4
4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 ,分解代谢会 。,答案 (1)舒张 增加 (2)增加 (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 结果是由41 引起的 (4)增加 增强,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1)实验组的环境温度高于实验动物的体温, 由于机体的调节,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2)肾上腺髓 质分泌肾上腺素,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3)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加 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4)
45、将实验动物置于低温环境中,由于机体的调节,其体内的分解 代谢会加快,耗氧量增加,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知识拓展 既是激素又是神经递质的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由人和动物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和动物接受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 张等)时,会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从而使机体呼吸加快(需消耗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 速。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由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会使心脏收缩力上升,使心 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使皮肤、黏膜的血管收缩。,11.(2009北京理综,31,14分)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 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
46、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 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 ,耗氧量 ;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 的 中枢调控的。 (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和 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 态。,答案 (1)增多 增大 乳酸 (2)下丘脑 体温调节 (3)神经 免疫,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体温调节,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1)人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 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供氧不足时,肌肉组织细胞也进行无氧呼 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升高,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
47、(2)人体体温调节中 枢位于下丘脑。(3)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是一个体温调节的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参 与。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病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人体抵抗入侵的病毒 和病菌等,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所以此过程也有免疫系统的参与。,12.(2015广东理综,27,16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 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 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 在 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48、。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如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 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 、 ;过程的调节机制称为 。(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 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 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 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 ,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 。,答案 (1)脊髓(2分) 神经冲动(1分) 突触(1分)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2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分) 负反馈调节(2分)
49、(3)浆细 胞(1分) 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3分) 凋亡(2分),解析 (1)突遇冰水,躯干、四肢骨骼肌的战栗,是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传到脊髓相关神经 中枢做出的快速反应,此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或电信号)的 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经神经元间的突触结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 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分级调节 和反馈调节的共同控制。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 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增加肾上腺 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 丘脑和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此为负反馈调节。(3)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是通过浆细胞产生 抗体来实现的;细胞免疫中,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并与宿主 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为细胞凋亡过程。 以下为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