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掌握阅读信息复杂(包括分层设色、等值线等信息)的区域地图的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3.培养学生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建立辩证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信心。2.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1.了解区域的
2、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学难点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共 3 课时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课时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民居第三课时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一些具有明显地理环境差异的照片、图片,可以是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可以是人文环境的差异,便于上课时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导入新课师(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具有显著地理特征
3、差异的景观图片创设问题情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推测这三幅景观图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地区的景观,并且人类的活动会有什么差异?下面就请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问题探究。课件展示:(方法引导:科学的探究过程是指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过程,具体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证明观点、交流观点、形成新观点、产生新问题。 )师(提出假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假设。生三幅图大致反映了我国中纬度从西向东的自然景观,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会有非常大的差异。师(寻找证据)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能从以上三幅图中寻找到证据吗?生从景观图中的生物差异
4、情况来切入,尤其注意植被的差异。师(交流观点)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请代表来表达小组的共同观点。(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师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基本的共识是地理环境不仅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会产生影响,我们也注意到虽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地理要素表现出内在的协调性,地理环境特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我们把这样的表达一定空间尺度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称为区域。推进新课板书:一、区域(一)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层的空间单位。师区域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中国气候
5、类型图。思考如下问题:1.中国气候类型图划分出了几个气候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3.同一气候区内部的气候特征有什么特点?4.是否可以将下列的一些气候区合并为更高一级的气候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师以上我们讨论了气候区,但是还有各种区域,例如行政区、经济区、居住区等等,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区域的一些特性,1.区域的内部特性:(1)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和结构的一致性;(2)内部某些方面有相关性;(3)内部具有共同的职能。2. 区 域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具有级别。3.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板书:(二)特征:1.具有面积、形状、边界
6、等区位特征。2.内部性质相对稳定。3.具有不同的级别。师我们认识到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区域发展,下面我们再来对比探究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如何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板书: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师对比区域特征是地理学科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需要注意以下环节:第一,确定对比的区域;第二,明确所对比区域的空间尺度与空间位置;第三,明确所应对比的要素或主要内容;第四,阅读相关区域地图,获取信息,进行全面对比,综合分析。在区域对比中尤其要注意提高阅读区域图的技能水平,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进行严密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上图 1.1 和图
7、 1.2 两个区域图,对比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有何差异?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小组讨论)师请大家分小组来共同研究,首先确定将对比两个区域的哪些方面?在从两幅区域图上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论证,在组内交流,形成观点后,派代表来阐述。生略。师在区域对比中,阅读区域地图是最重要的地理技能,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阅读区域地图。师(教师进行方法引导)阅读区域图的技巧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1.确定区域的位置,可以通过海陆位置、经纬网、标志性地理事物,如城市、河流、湖泊等来确定和描述区域位置;2.判断重要地形特征、河流特征与气候特征。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图中,气候特征借助等温线与等降水量线来表达
8、。3.学会如何判断等值线,判断等值线的方法主要是:首先,确定地理数据表达的内涵与主要的数据范围,是气温还是降水量,是否为年均气温还是月均气温,属于何种热量带与干湿区等;其次,判读等值线的空间分布,也就是具体的数量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影响等值线分布的因素, 第三 ,判读等值线的疏密与弯曲的形态,推断影响其形态的因素。4.综合图中信息,描述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并从中推导出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的情况。师在进行区域地图的对比阅读时,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表格来填出从图中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依据信息来推断区域发展。(小组探究:小组同学合作填写下列表格。 )板书: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征 区域发展特点
9、 地理环境特征 区域发展特点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土地条件: 土地条件: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备注补充: 备注补充:(小组交流)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征 区域发展特点 地理环境特征 区域发展特点地理位置:北纬 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东部,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北纬4348,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土地条件: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水田为主;人均耕地少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少,生长期较短土地条件:生产力较高的黑土;旱地为主,集中连片;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商贸业发达。2. 农
10、业发展利用良好的水热条件,发展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到三熟,水产业较为发达。3. 利用良好的农业基础发展轻 工业 。4. 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进矿石等原料,发展重工业矿产资源: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1.农业一年一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旱作农业。西部发展畜牧业2.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3.成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备注补充: 备注补充:师在区域地图的阅读中我们遇到了如何来判读等值线图,下面我们就利用实例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一下等值线模式图的判读。课件展示:例题分析等值线图,完成 14 题。1.若为山区等高线分布图(abc),下列现象中最明显地显示 abc 的是 ()A.气温B.降水C
11、.气压D.太阳辐射答案:C2.若为大陆或海洋 7 月等温线(abc)分布图,图示区域表示的是()A.北半球海洋B.北半球大陆C.南半球大陆D.南半球海洋答案:D3.若为等潜水位线(abc) ,则河流流向及补给关系是()A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B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C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D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答案:B4.若为北半球 500hPa 等压面高度分布图(abc) ,有关近地面天气系统及天气的不正确叙述是()A该地区近地面为一低压槽BB 近地面形成一个冷锋天气CA 近地面风向为西北风D此时 C 处近地面正在进行一次降水过程答案:D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 。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 3 个阿拉伯
12、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资源,数字 14 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完成 56 题。5.关于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四川盆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劣势与各区域农业发展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最大的优势是光照,应该将光照转化为热量,发展大棚农业、生态农业B四川盆地的水源充足,无需发展节水型农业C西北内陆水源不足,不能发展灌溉农业D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均能发展“阳光农业”答案: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图中看华北平原实际上并没有水资源短缺问题B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资源最大的差异在热量资源C我国南方地区与东北北部光照资源并不十分充足的原因是相同的D四川盆
13、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优势是热量条件好答案:B生 略【知识拓展】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长三角” “珠三角”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均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长三角渐渐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领跑者,相比之下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受到严峻的挑战,下面来具体对比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已抢先一步、独领风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经济水平都有长足提升。总体上看,长三角经济实力最雄厚,发展较快,其次是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长三角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无论从绝对值还是从增速上来看,都已位居三大经济圈之首,逐渐成为三大经济圈的领跑者
14、。事实上,自 2003 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学界和有关媒体关于长三角是否已经超过珠三角的讨论便不绝于耳。(1)从生产总值角度看,长三角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均远大于珠三角和京津冀,而绝对值比后两者之和还多。人均生产总值珠三角则明显优于长三角、京津冀,为长三角的 1.2 倍,京津冀的 2 倍。(2)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由于北京的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在生产总值中占 61.4%的绝对优势,从而使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略高于第二产业,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长三角和珠三角则均为“二三一”结构。(3)在需求层面,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人均社
15、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序: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人均出口额由大到小排序: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其中出口方面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较大。(4)在经济外向度方面,从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京津冀的现实发展程度则相差较远。 “其中长三角经济外向度继续大幅度提高,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都以 5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增速也略高于珠三角。 ”同时,长三角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在规模上(出口略低)均已超过珠三角。这表明,外资投资的热点正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转移,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正在弱化,长三角将
16、逐渐取代珠三角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2.三大区域的三大核心城市发展的对比在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中,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最具竞争优势,明显领先于该区域内的其他核心城市。根据 2003 年的数据,上海的经济总量最大,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远大于其他三个城市,投资和消费需求、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也居首位。相比之下,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广州、京津冀的核心城市北京和天津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有时不是非常明显。从 2004 年 1 月至 9 月的数据来看,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遥遥领
17、先于其他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位居榜首。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第二位。而北京与广州的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大致相当。广州的突出优势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几大城市中最高。北京在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几方面逊色于上海,居第二位,但其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在几大城市中最高。天津的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北京和广州,出口额也较高,显示出其较强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势头良好的对外贸易。“与 2002 年相比,三大经济圈的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都略有上升,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一半,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国的 3/4。 ”三大经济圈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正在进一步加大。师请同学思考:影响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什么?结合这两个问题写一篇地理环境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小论文。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区域,了解区域寻求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对比法,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形成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缜密的地理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