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人民医院2010 年“三基三严”基本技能培训资料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处2010年2月2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1.全身状况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 、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2.皮肤3.淋巴结浅表淋巴结:头颈(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背后。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检查液窝淋巴结时应以手扶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手指平放于腹没
2、沟部由浅及深从上向下滑动触诊。淋巴节肿大应注意部位、大小、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二)头颈部1、眼1) 、眼睑,睑内翻,上睑下垂,眼睑闭合障碍,眼睑水肿。眼球运动检查: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2) 、对光反射:(1)直接: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变化。(2)间接:是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缩小,检查时应以手挡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有光照射而形成直接反射。3) 、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 1m 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指尖) ,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球约 10cm)正常人此时双眼内聚瞳孔缩小。2.口、咽部、扁桃体。(三)颈部(甲状腺、气管)1
3、、甲状腺视诊:检查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而向上移动。触诊:(1)前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食、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2)后触诊:一手食、中指施压于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食、中指在胸锁乳 突肌前缘触诊。2、气管检查方法,医师食、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上进行观察。(四)胸部体表标志:1、线:(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 (3)腋前线 (4)腋后线(5)腋中线 (6)肩岬线 (7)胸骨线 (8)胸骨旁线2、窝:(1)腋窝 (2)
4、胸骨上窝 (3)锁骨上窝 (4)锁骨下窝33、区:(1)肩岬上区: (2)肩岬下区 : (3)肩岬间区:两肩岬骨间与下角以上区域。4、角:(1)腹上角 (2)胸骨角 (3)肋脊角(五)胸部望诊1、静脉2、胸廊(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胸部畸形)3、乳房是否对称4、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六)胸部触诊1、呼吸运动2、触觉语颤3、胸膜摩擦感(七)胸部叩诊顺序由上而下 左右对比 上下对比肺上界肺下界肺移动度(八)胸部听诊:自上而下由胸前两侧背部,且要左右对比。 1、正常呼吸音2、病理性呼吸音3、罗音:干罗音 湿罗音4、听觉语音5、胸膜摩擦音(九)心脏视诊 1、心前区隆起与凹陷2、心尖搏动3、心前
5、区的异常搏动(十)心脏触诊1、心前区搏动2、震颤(也称猫喘)是用手触知的一种微细的震动感3、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节四助处较易触及)(十一)心脏叩诊:心浊音界右界: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开始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二肋为至,每肋均由外向内叩诊。左界:从心尖搏动外 2-3cm 处由外向内进行叩诊确定心界后,再依上移至第二肋。(十二)心脏听诊: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一区主动脉瓣第二区三尖瓣区。1、心率与心律2、心音 正常心音 异常心音3、心脏杂音4、心包摩擦音(十三)血管41、望诊颈静脉:颈动脉:胸腹部静脉:肝颈静脉回流征:用手按压病人右上腹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毛细血
6、管搏动征:用手指压迫病人指甲床未端,或以一清洁玻片轻压其口唇粘膜,如见有红、白交替的节律性微血管搏动观象。称为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2、触诊 (桡动脉、颞动脉、耳前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用食、中、无名指的指尖互相靠状放于被触及的动脉处。3、听诊:(1)枪击音:在肱动脉或股动脉处用听诊器胸件听到嗒嗒的声音表示有主动脉关闭不全,有时在甲亢,贫血,高热病人亦可听到。(2)正常动脉音:正常时可在颈动脉与锁骨下动脉听到相当于第一或第二心音的两个声音。(3)病理性动脉杂音:甲亢病人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在主动脉病或动静瘘时,主动脉瓣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时。(十四)腹部望诊:1、腹部外形 腹部隆
7、起 腹部凹陷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4、蠕动波5、腹部皮肤(皮肤、色素、条纹、疤痕、脐部、疝)腹部分区:九区 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与正中线交叉点之间的中点各引一垂直线,两侧第 10 肋骨软骨下缘(肋弓下缘)联线。(十五)腹部触诊: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点 阑尾点 右髂前上棘至脐部连线外 1/3 与 2/3 交界处。 胆囊点 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3、腹部肿块(部位 大小 表面形态 硬度 压痛 活动度 搏动等)4、波动感(液波振颤)5、肝脏触诊6、胆囊触诊7、脾脏 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点至脾尖之间距离及下缘距离,超过正中线时脾右缘与正中线的距离。8、肾脏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与腹直
8、肌外缘交界处中输尿管点:两髂前上棘连线与通过耻骨结节作垂直线的相交点。9、膀胱10、 胰脏(十六)腹部叩诊:51、肝脏及胆囊2、脾脏:左腋中线第 9-11 肋间叩到脾浊音3、胃泡鼓音区:(Traube 氏区)上为肺的下缘 、右为肝脏、 左为脾、下为助弓。4、肾脏叩诊(叩击痛)5、膀胱叩诊6、腹水的叩诊(十七)腹部听诊:1、肠鸣音2、震水音3、心血管音(十八)脊柱、四肢、肛门1.脊柱检查(1)脊柱弯曲度(2)脊柱活动度(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检查3.肛门指诊(十九)深、浅层反射1、深层反射(1)二头肌反射:(颈 5、6):病人上肢肘部稍屈曲,并使前臂稍内旋,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病人的肱
9、二头肌腱上,用叩诊锤叩打该拇指,表现为前臂呈快速的屈曲动作。(2)三头肌反射:(颈 7、8):病人上肘部屈曲,检查者托住其前臂及肘关节。用叩诊锤叩打尺骨鹰咀上方 1、5-2 厘米处,表现为前壁有伸展运动。(3)桡骨膜反射:(颈 5、7):病人肘关节半屈曲、前臂稍外旋,腕关节自然下垂,检查者以叩诊锤叩击挠骨茎突上方,反应为前臂旋前及肘屈。(4)膝反射(腰 2-4):坐位时病人小腿自然下垂,卧位时,检查者用左手在病人腘窝部托起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曲,叩击膑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反应为小腿伸展运动。(5)跟腱反射:病人仰卧位,膝半屈,下肢外展外旋,检查者手扶持病人的脚趾稍向曲,或病人跪于椅上或床上,膝
10、关节部呈直角屈曲。检查者一手扶脚使期跟腱稍被牵引,用叩诊锤叩打跟腱,反应为足向跖面屈曲。(6)霍夫曼(Hoffmann)征:检查者左手气握住病人前臂近腕关节处,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病人中指,向前上方提拉,用拇指的指甲急速弹刮病人中指指甲。阳性为病人拇指屈曲内收,手指末节屈曲动作。(7)阵挛(clonus)膑阵挛:病人下肢伸直,检查者用食指及拇指持膑骨上端,并用力快速推动数次,且保持一定推力,髌骨有节律上下运动为髌阵挛。踝阵挛:病人仰卧位,下肢的髋关节稍屈曲,医生一手握住病人小腿,一手握住病人脚趾,用力使踝关节背曲,有节律的伸屈运动为踝阵挛。2、浅层反射(1)角膜反射:嘱病人睁眼,被检查的一侧眼球
11、向内注视,医生用细棉絮从旁边轻触角膜,则引起眼睑急速闭合。6(2)腹壁反射:病人取仰卧位,使腹壁完全松驰。用较光锐的器具如(如竹签)在壁上轻轻划过。正常时看致到该处腹壁肌收缩。两侧均有上、中、下部。 (胸 7-8,9-10,11-12)(3)提睾反射:用竹签轻划男性病人大腿内侧上方皮肤,同侧睾丸收缩上提(腰髓1-2 节)(二十)锥体束病理反射1、巴彬斯基(Babinski)征:用竹签由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前轻划,到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阳性为拇趾背曲,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2、奥贲汉姆(Oppenhiem)征:检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沿病人的胫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推动。阳性反应同上。3、戈尔登(Gord
12、on)征:挤压腓肠背外侧时有巴彬斯基征反应者为阳性。4、夏达克(Chaddock)征:用竹签划足背外侧时有巴彬斯基征反应者为阳性。 (二十一)脑膜刺激征1、颈强直:被动屈颈时有明显抵抗者。2、克尼格征(Kernig):病人仰卧位 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然后用手抬高小腿,在 135 度以内出现抵抗或沿坐骨神经发生疼痛者为阳性。3、布鲁辛斯基征(Brudzinski):病人仰卧,两下肢自然伸直,然后被动向前屈颈,如膝关节与髋关节有反射性屈曲者为阳性。拉塞克(Lasegue)征:病人仰卧、双下肢伸直,抬高一侧下肢,若在 30 度内沿坐骨神经有疼痛时为阳性。基本操作技能(一)手术消毒区(举例
13、胃手术)腹部手术:由双侧乳头至耻骨联合部(下腹部手术下至外阴部及股上端)两侧至腋前线,用松节油或汽油洗净脐孔污垢。消毒钳子使用规则:1、持物钳经消毒后,倒立浸泡入盛满消毒液的广口杯或瓶中,以保持无菌。2、广口瓶中只能放一把持物钳,以免取用时碰脏。3、消毒液应浸泡至持物钳关节上 23cm。4、取、放持物钳时,钳子前端不可碰到杯(瓶)口,手不能触到钳子的浸泡部分。钳子前端始终保持向下,以免消毒液来回流动,以致污染无菌钳端。5、不可用无菌持物钳敲打安瓿或作他用。6、如碰脏或污染,须重新灭菌后,才能放回杯(瓶)中。7、无菌持物钳不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用后立即放回。8、消毒液每周更换 2 次。持物钳每日
14、高压蒸汽灭菌 1 次。9、无菌持物钳应绝对保持无菌,不应与已开始手术的手术器械及物品接触,更不应拿持物钳穿过走廊到其他房间取物。有条件医院手术室应每天更换无菌持物钳与容器。(二)伤口换药1、换药前准备:向病人做作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合作;换药时需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并洗手;了解伤口情况,准备换药所需物品。一般准备无菌换药碗 2个、有齿及无齿镊各 1 把(或血管钳 2 把) ,适量碘酒及酒精、盐水棉球、纱布、油纱条等,必要时备橡胶引流管、刮匙、剪刀、探针等。2、换药操作要点:顺伤口长轴轻轻揭开固定的胶布及外层敷料,然后用镊子揭7去内层敷料或引流纱条,将旧敷料置于空换药碗内,敷料与创面粘连紧时
15、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再揭除;以碘酊、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如皮肤上留有较多纱布痕迹时,可用松节油或汽油擦洗干净;用盐水棉球轻轻沾吸去除伤口内的分泌物、脓液、坏死组织、线头及其他异物;根据伤口情况选用引流物。伤口较浅常用凡士林纱条,伤口较小较深时,将凡士林纱条送达伤口底部,但不能填塞太紧。伤口分泌物较多时,可用胶片、胶管引流或负压吸引;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创面,用胶布或绷带固定。3、换药时注意事项:若有几个伤口换药时,先换清洁伤口,后换一般感染伤口,最后换有特异性感染的伤口。为特异性感染的伤口换药用过的物品,必须另作消毒处理;若换药当天需进行手术,严重感染或特异性感染伤口的换药应放在手术后进
16、行,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换药所用的两把镊子(血管钳) ,一把用于夹持无菌敷料,另一把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两把不可混用;换药时操作应轻柔,盐水棉球应轻轻沾吸创面分泌物,不可来回擦拭,以免损伤创面肉芽组织;换药后应洗手,然后再换下一个病人;引流物的种类较多,可分别置于切口、体腔(如胸、腹腔)和空腔脏器(如“T”形管、十二指肠造瘘管等) 。要经常检查引流物有无阻塞、扭曲、渗漏等情况,并观察记录引流量和颜色,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引流物在体外的部分应妥善固定,防止落入体内或脱出。待引流量减少后,方可拔除。胶片引流一般在术后 12 天拔除。胶管、烟卷式引流于术后 35 天拔除。其它引流管视具体情况决定拔除的时
17、间。(三)戴无菌、整理手套1、戴干无菌手套:先穿手术衣,后戴手套;如先戴左手套,其顺序为右手拿住手套反折部之内面,取一双干手套,左手先伸入左手套,戴手套的左手伸入右手套反折部之外圈内,然后右手伸入手套。如先戴右手套则顺序相反;将手套的反折部位拉到袖口之上,不露出手腕;双手可先沾少许滑石粉以利戴手套。注意在未戴手套之前,手不能接触手套外面;用无菌盐水彻底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2、戴湿无菌手套:手先消毒后,先戴手套,后穿手术衣;从盛手套的盆内取出湿手套一双,盛水于手套内;如先戴左手套,则顺序为左手先伸入左手套,稍抬高左手,让积水顺腕部流出,然后已戴手套的左手伸入右手反折部的外圈,右手伸入戴右手套,抬
18、起右手,使积水顺腕部流出。如先戴右手套则顺序相反;穿好手术衣,将手套反折部位拉到袖口上,不可露出手腕。(四)穿、脱隔离衣1、穿隔离方法:先将帽子、口罩整理戴好。一手小心自衣架取下隔离衣(手持衣领) 。右手持领边,左手伸入袖内,举手使袖轻轻抖至臂上(防止触及面部) 。以左手持领外面,右手伸入袖内,轻轻将袖抖上。将领部短带打结扣紧或扣好领扣,注意勿使污染。系好袖带或扣好袖扣。双手将隔离衣背后边缘对齐,向左折叠多余部分,以一手压着,将腰带在前打活结。2、脱隔离衣需重复穿用的隔离衣脱方法: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带,并挽到肘部袖袢处以免下垂。或将袖带挽入袖上小袢内。将隔离衣袖从外面轻轻往上拉,
19、以露出腕部(不得露出工作服) 。双手浸入 0、1%过氧乙酸液中 12min,并用清水冲净擦干。解开领带或领扣,将两袖轻轻抖下过手,右手从左袖内面将左袖拉下,使领过肩8下。左手在袖内拉下右袖。右手持领,左手脱出衣袖。将领边内面向外对齐,一手持衣领,另一手将隔离衣后缘对齐,并对折一次,使衣服清洁面向外。将领扣挂一衣钩,以备下次使用。(五)穿、脱手术衣1、拿取手术衣后,应面对手术区,并与周围人员与物品保持一定距离再穿,以免碰脏手术衣。2、双手拿住手术衣两肩部,抖开手术衣,然后稍抛起顺势将两手同时伸入袖筒内,也可分别先后穿入袖筒。3、由巡回护士在身后帮助穿衣,并依次系好背部的带子和腰带,全遮式手术衣腰
20、带由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传递给术者自己系扎) 。4、再戴干手套(湿手套则先戴)将手套口反折部上翻至袖口上。 5、注意点有:穿好手术衣后,双手半前伸置于胸前,避免触碰周围的人或物。靠近器械台等待手术开始。如因故不能马上开始手术,应以无菌巾包盖双手,置于胸前。不可将手置于腋下、上举或下垂。如手套或手术衣碰及周围的人或物以致污染,或手套有破口,必须随时更换。6、手术完毕,手套未破,连续施行另一手术时可不重新刷手,脱手术衣方法是,先将手术衣自背部向前反折脱去使手套的腕部随之翻转于手上,然自用右手扯下左手手套至手掌部再以左手指脱去右手手套,最后用右手指在左手掌部推下左手手套,脱手套时,手套外面不能接触皮
21、肤。(六)胸腔穿刺术 1、患者反向坐于靠背椅上,双手臂平置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重症患可在病床上取斜坡卧位,病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以张大肋间。2、穿刺部位宜取胸部叩诊实音处,一般在肩胛线和腋后线第 78 肋间,或腋中线第 67 肋间或腋前线第 5 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宜根据 X 线或超声检查所见决定穿刺部位并标记。3、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穿刺部位依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应逐层浸润达壁层胸膜。4、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如无阻塞将针尾乳胶管用止血钳夹紧。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沿下位肋骨之上缘垂直缓慢刺入,然后接注射器,放开钳子即可抽液。助手
22、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胶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腔。5、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七)腹腔穿刺术1、嘱患者先排空尿液,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斜坡卧位,背部铺好腹带。腹水量少者,则采取侧卧位。2、穿刺点可选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宜避开白线) ,或脐与髂前上棘联线的外 1/3 处(通常选择左侧) 。3、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达壁层腹膜。用穿刺针逐步刺入腹壁。待进入腹腔后,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少许腹水置无菌试管中,以备送检。4、放液速度不宜过快,放液量不宜过多。5、放液完毕,取出穿刺针,局部涂以碘酊及乙醇,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固定,再
23、缚9腹带。(八)腰椎穿刺术方法1、患者侧卧硬板床上,背部与床边垂直,头向胸前弯曲,腰向后弓起,双膝向腹部屈曲。2、确定穿刺点:常选第 3、4 腰椎间隙为穿刺点(两侧髂嵴连线和脊棘线交点为第3 腰椎间隙) 。3、局部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4、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从棘间隙与脊柱呈垂直方向,针尖斜面向上慢慢刺入,切忌左右偏斜。中途如触及骨质,可将针头稍稍退出,然后稍偏头部方向前进,穿过黄韧带及硬脊膜时,常有落空感,此时拔出针芯,即可见脑脊液流出。5、立即接上测压管,让患者放松身体,可见脑脊液在测压管内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液面随呼吸轻微波动,记录此脑脊液的静水压,即为初压) 。
24、6、移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 25ml,分送常规、生化、免疫学检验、必要时送细胞培养、真菌检验及细胞学检查。 7、采集脑脊液后,再接上测压管,测试脑脊液终压。然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涂上碘酊,覆盖以无菌纱布。 (九)骨髓穿刺术 检查包括(细胞学、寄生虫学、细菌学)方法1、部位选择髂前上棘穿刺点 位于髂前上棘后 1-2cm。髂后上棘穿刺点 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胸骨穿棘点 在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二肋间隙部位。腰椎棘突穿刺点 腰椎棘突突出处。2、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点取仰卧位,棘突穿刺时可坐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穿刺点取俯卧位。3、常规消毒,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利
25、多卡因或 1%普鲁卡因。用普鲁卡因者应术前作普鲁卡因皮试,无过敏者才能用)4、将骨穿针固定器调整为适当长度, (胸骨应小于 1cm,髂骨为 1.5cm) ,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穿刺点,右手持针沿骨面垂直刺入,当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5、拔出针心,接 10ml 或 20ml 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取 0.10.2ml 涂片,1-2ml送培养。6、抽吸完毕,左手持无菌沙布置于针孔处,右手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 1-2 分钟,再用沙布加压固定。(十)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1、指压法:用手指压迫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达到止血目的。如头颈部大出血,可压迫一侧颈总动脉、颞动脉
26、或颌动脉;上臂出血可根据伤部压迫腋动脉或肱动脉;下肢出血可压迫股动脉等。2、加压包扎法:一般小动脉和静脉损伤出血可用此法止血。方法是先将灭菌纱布或敷料填塞或置于伤口,外加纱布垫压,再以绷带加压包扎。包扎的压力要均匀,范围应够大。包扎后将伤肢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和减少出血。3、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 12 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或绷带充填其中,再加压包扎。此法止血不够彻底,且可能增加感染机会。104、止血带法:一般用于四肢伤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使用止血带时接触面积应较大,以免造成神经损伤。止血带的位置应靠近伤口的最近端。止血带中以局部充气式止血带最好,其副作用
27、较小。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使用橡皮管、三角巾或绷带等代替,但应在止血带下放好衬垫物。禁用细绳索或电线等充当止血带。使用止血带应注意以下事项:不必缚扎过紧,以能止住血为度;应每个 1 小时放松 12 分钟,且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4 小时;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有显著标志,并注明启用时间,优先后送;松解止血带之前,应先输液或输血,补充血容量,打开伤口,准备好止血用器材,然后再松止血带;因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远端肢体已发生坏死者,应在原止血带的近端加上新止血带,然后再行截肢。(十一)清创术清创术步骤及注意点:1、解除急救包扎,创口内暂时填塞无菌纱布,创口周围先用肥皂、清水(必要时用汽油或乙醚)洗去皮肤的血
28、渍和污垢,剃除毛发。然后取出填塞物,清除创口内异物,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口数次,拭干后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创口,用碘酊及乙醇消毒创口周围皮肤并铺以无菌巾。 2、除大出血外,不应在缚止血带下清创,以免影响对组织活力的辨别。3、充分切开皮肤和深筋膜,彻底暴露伤道。切开方向须与肌纤维、大血管和神经的走向一致,必要时在深筋膜切口两端各加一横切口,以解除其张力。4、沿创口边缘切除皮肤(一般不超过 0.20.6cm)及皮下组织,注意勿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头皮、面部及手部的皮肤除确已坏死者外,应尽量保留。凡已失去活力的组织,均应全部切除。5、清除伤道内一切肉眼可见的异物,如致伤异物已进入深部组织,不宜寻找时间过
29、长,以免损伤过多健康组织或扩大污染范围。6、如发现神经或肌腱损伤,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缝合或作定位缝合。7、彻底清创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以清除一切微小异物、血块、组织碎片,并仔细止血。(十二)脊柱损伤的搬运1、搬运病人应就地取材,如用硬质平板提架、门板、木板床等。2、胸腰椎损伤病人宜 3 人一齐平托,一人抬肩,一人抬腰背部,一人抬下肢同时动作,保持病人躯干在伸直姿势,勿使躯干扭转或旋转。3、如无硬板而用软毯抬送时宜使病人俯卧。切忌一人背送或一人抱头一人抱腿,致使脊柱屈曲,加重损伤。(十三)电除颤1、接通电源2、首先通过心电图确认存在室颤3、打开除颤电源开关,选择按扭应置于“非同步”位置4、电极板涂上导电糊或包上浸有盐水的沙布5、按下“充电”按钮 将除颤器充电到 300J6、将电极分别置于胸右缘第二肋间及左腋前线第五肋间或左背肩胛下角部。7、按紧放电按钮8、放电后立即观察患者心电图9、除颤完毕,关闭除颤电源。(十四)简易呼吸器的使用111、简易呼吸器的连接,口罩、呼吸囊,单向呼吸活瓣,衔接管。2、使用时要接上氧气。3、将简易呼吸器的口罩紧贴于患者口鼻上或将呼吸器与气管插管套管相接,然后间歇,有节律的挤压呼吸囊(16-18 次/分) 。4、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