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60.50KB ,
资源ID:305741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30574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doc

1、1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 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57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 90。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

2、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 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 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南北半球划分:用 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 N 是北半球度数后面跟 S 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 20,一定在东半球大于 160,一定在西半球大于 20,小于 160,看度数后面跟 W 在西半球,跟 E 在东半球经纬网的应用:A 利用经纬网定位B 利用经纬网判方向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

3、,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 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 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 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2、根据南北极点,在图的边缘画出地球自转方向3、箭头所指方向为

4、东,箭尾所指方向为西C 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距离赤道上经度 1的实际弧长约是 111km任意经线上纬度 1的实际弧长为 111km任意纬线上经度 1 的实际弧长为 111cos 纬度 km2D 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其经度相等,纬度相反,数值相等2)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其纬度相等,经度相对,和为 180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E 最短航线原则: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近(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明确两点:一、最短航线球面大圆的劣弧段;二、球面大圆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1)、若两地都在赤道上,赤道便是过这两地的大

5、圆,最短航线,即为向正东或正西走。2)、若两地经度数之和等于 180,过这两地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极点。3)若两地经度数之和不等于 180,则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再向 东 ,最后向 东南 走。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北 ,再向 西 ,最后向 西南 走。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南 ,再向 东 ,最后向 东北 走。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南 ,再向 西 ,最后向 西北 走。(二)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 图上距离 公式略(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

6、越高。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比例尺相同:图幅越大,表示的地区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图幅越小,表示的地区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规律: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用原比例尺(放大的倍数+1)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用原比例尺(1-缩小的倍数)例如将 1/10000 的比例尺放大 1 倍,即比例尺放大到 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假设反映

7、的范围不变:图幅的变化就是比例尺变化数的倍数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 4 倍。假设图幅不变: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应为比例尺变化数的倍数平方分之一;如果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所示地区的范围是原图的四分之一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 图例和注记(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1)、判读规律: 数值大小: 海拔 20

8、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 V 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9、表示山谷 2)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A、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两点均在等高线上:相对高度=两点的海拔之差两点不在等高线上:任意两点的相对高度:(-1) d 相对高度 (+1) d(n 为两地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 为等高距)在等值线图,如果在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值线,对于其内部大小的判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A:100 米HA150 米B:0 米HB50 米陡崖的计算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 顶大+d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d h 底小4陡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 (1)d相对高度(+1)d(x 为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 为等高距)坡度的比较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

10、缓坡度与比例尺和等高距成正比,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等高距越大,坡度越陡通视问题:凸坡等高线高疏低密(不能通视)凹坡等高线高密低疏(能通视)均匀坡可以通视3)实际运用: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 0C/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等高线特征,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A 选点1、码头(港口):应选择海水较深(等深线密集)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避免航道淤积2、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3、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B 选线1.引水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2. 交通线要考虑距离远近;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避开地下溶洞、冻土,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为好C 选面农业生产布局: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等高线密集,地势较陡的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工业生产、居民区布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