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06MB ,
资源ID:29793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979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无敌)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必修1).doc

1、1第一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必考)1(2016浙江选考模拟卷)瑶琳仙境(瑶琳洞)位于浙江桐庐县境内,是华东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下图为“瑶琳仙境景观图” ,图中 A 处岩石类型按成因分类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解析 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经流水溶蚀(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按成因分类属于沉积岩。答案 C2下图为某游客在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此岩石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解析 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答案 C(2016浙江选考模拟卷)2016 年 2 月 6 日台湾高雄市发生 6.7

2、 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 15千米。金刚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由碳元素构成的立方结构晶体,下图是地质循环图和金刚石照片。据此完成 34 题。3本次高雄地震的震源位于( )A下地幔 B软流层 C上地幔 D岩石圈4按三大岩石的成因和类型看,金刚石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第 3 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知识。陆地地壳平均厚度是 33 千米,海洋地壳平2均厚度是 67 千米。高雄地震震源深度 15 千米,震源在地壳内,不是地幔。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第 4 题,考查三大岩石的类型和形成。根据题目文字材料中“高温、高压”可知,金刚石是变质岩。再根据地壳物质循

3、环图的判读方法,推断出丙是岩浆、丁是岩浆岩、乙是变质岩,选 B 项。答案 3.D 4.B5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 本题主要是运用静态的图像来考查动态的地理问题,具体考查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由图可以看出,甲地褶皱后沉积岩层出现了侵蚀作用,部分岩层被侵蚀后出现了沉积岩层 I,最后岩浆侵入沉积岩层和沉积岩层 I,即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答案 D(2015浙江选考 9 月调测)图 1 为某地玄武岩石柱林

4、景观图。图 2 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代表内外力作用。读图回答 67 题。6玄武岩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7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 2 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解析 第 6 题,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第 7 题,图 2 中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为上升冷却凝固。答案 6.B 7.A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810 题。38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 B C D9如果是砂岩,则可能是( )A花岗岩 D石英岩 C大理岩 D板岩10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B有较多的气孔构造C由方解石组成D有明显

5、的层理构造解析 第 8 题,岩层侵入、岩层,其形成年代最晚。岩层是岩浆喷出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使岩层变质形成的,其形成时间也较晚。第 9 题,如果是砂岩,则可能为砂岩变质形成的石英岩。第 10 题,岩层为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喷出岩,常具有较多的气孔构造。答案 8.C 9.B 10.B图 1 是 2015 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 。图 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 分别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回答 1112 题。11关于图 1 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影响

6、B缺乏地表水渗漏严重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纬度低,海拔较高D地表“孤峰残丘”流水堆积作用1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图 2 对应正确的是( )A甲 c B丙 d C丁 e D戊 a4解析 第 11 题,根据材料,该地位于云南,纬度低,冬季气候温和, “孤峰残丘”多为溶蚀形成,该地可能位于喀斯特地貌区,渗漏严重,缺乏地表水;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地表“孤峰残丘”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第 12 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地是石灰岩地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所受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由图 2 可知,风化物在 a 外力作用下,经过固结成岩,形成戊沉积岩,D 对;丁是变质岩,e 是变质作用

7、;丙是岩浆,c 是冷却凝固作用;甲和乙是岩浆岩,b 是风化、侵蚀作用。答案 11.B 12.D据监测,某火山喷发时间约 8 个月,大多数时间火山灰(图中浅灰色部分)向东南方向飘去,火山灰几乎覆盖了整座山。据此回答 1314 题。13该火山最有可能位于( )A南美洲西海岸 B美国西海岸C东南亚 D意大利14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覆盖在地表的火山灰可转化为( )A沉积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解析 第 13 题,根据材料,大多数时间火山灰向东南方向飘去,说明该地盛行西北风,应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南美洲西海岸受盛行西风带影响。第 14 题,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覆盖在地表的火山灰沉积在地表

8、,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可转化为沉积岩,A 对;侵入岩、喷出岩属于岩浆岩,只能是岩浆冷凝形成;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答案 13.A 14.A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2)如果用 C、D 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3)岩石 A、B 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4)A、C、D 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简述其理由。5解析 第(1)题,仔细读图,联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由图可知 A 处的岩石分层分布,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具有

9、该特点,所以 A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第(2)题,根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原因可知,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由于 C、D 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所以 C 应标注在 B 岩石的下半部,D 应标注在 B 岩石的顶端(地表)。第(3)题,由于 B 属于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那么在其形成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而且埋藏地下,压力较大,即存在高温、高压条件,所以在岩石 A、B 接触地带,部分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第(4)题,根据岩石分类可知,A 岩石属于沉积岩,C、D 岩石属于岩浆岩;化石是动植物等的遗体、遗迹被埋藏而形成,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不可能存在化石,所以在 A 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答案 (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2)标注略C 标注在 B 岩石的下半部,D 标注在 B 岩石的顶端(地表)。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变质岩。(4)A 理由:A 是沉积岩,C、D 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