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诗歌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盛唐时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远大抱负。后又有在居之不易长安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帝都,走向民间,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以至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不幸晚年,带着深深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高峰,而盛唐诗则是这高峰顶点。从公元 712 年到年,即唐玄宗初年到唐代宗初年这半个世纪,历史上称为盛唐。这一时期诗创作十分繁荣,杰出诗人如杜甫、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多人,都写出了许多传世名篇。而李白是生活在这一时期伟大浪漫主义
2、杰出者,被尊为“诗仙”。“昔年有狂客,号为谛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名声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喔,流传必绝伦。”(寄李白十二韵杜甫)则既是对李白积极称赞,又对李白诗歌后世影响做了预言。明代诗人方孝孺更是把李白推向了极致:“泰山高兮高可兮,沧海深兮深可涸;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人孰窥其作?我言李白无古双,至今采石生辉光。”李白是中国最深入人心伟大诗人之一。他最让人诗兴焕发,才华灵动,神气飘逸,心胸俊爽。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顶峰。李白,正是站在这顶峰上一颗奇松。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 701 年,唐诗代表人物甚至也是中国整个诗歌代表人物李白诞生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众所周知故事
3、,这也就是李白悟出深奥道理。据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这都说明,他早期受过很好教育,但由于蜀地边境,接受并非正统儒家教育,而掺杂有道教等其它思想。文化环境及其早年所受教育对李白神仙道教信仰形成有极其重要影响。大约在其 18 岁时,他曾隐居大匡山读书,并师从赵蕤学习纵横术,因此,在李白思想中,我们还可看出其纵横家思想一些痕迹。由于他不满足于向书本学习,所以他还重视向社会学习,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防东鲁,走山西走遍了祖国大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知识领域,为他诗篇提供了书写不完素材。这样漫游使得.李白有着经济天下志向,抱负远大
4、。当时李白不屑于走科举致仕常规道路。他希望以“终南捷径”致仕,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其中最大目就是结交权贵,希望得到权贵荐举。甚至,他与故相李圉师孙女结合,也可能有其政治动机。李白四处漫游终于使他名动京师,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李白。也就是在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他入京,供奉翰林。让他专门在宫廷里作诗文。李白本以为他那治理天下宏伟意愿很快可以实现,但腐败朝政使他清醒认识到,皇帝根本没有认真听讲过他治国策,只把他作为“帮闲”文人对待罢了。那些达官显贵更是把他当作眼中钉,处处与他作梗,李白极为失望,主动要求离开朝廷。于天宝三年(744)年被玄宗“赐金放还”。又开始了漫游和创作生涯,由此,为他写下了许
5、多脍制人口.万古传涌诗篇打下了基础。李白曾经两次与杜甫相遇,两位伟大诗人友谊,也促使了他们诗风相互感染,李白为长辈(长 11 岁)还不觉明显,而杜甫为晚辈,对这位诗坛泰斗“又合于刘,刘决,次合于鲁一妇人。”(魏颢李翰林集序),因此诗歌创作情感更为激愤。后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辚幕府,蒙冤入狱,流放途中遇赦返回。宝应元年(762)中秋,他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风中,一代诗仙凄凉地离开了人世。李白对于自己政治才能,李白是到死都没有怀疑过。李白自信造就了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综观李白诗歌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李白诗歌现存九百
6、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悲愤;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和神奇之笔描绘祖国壮丽河山。尽管李白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纵酒欢歌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昂扬向上精神,是他诗篇得主旋律。从李白创作诗歌来看,主要表现为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描述。李白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狂飙和喷溢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同时,他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
7、,奇之又奇。诗歌中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有更多更广阔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高洁人格。 一、李白诗歌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李白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魅力。正如许多伟大作家一样,在李白全部作品中,也包含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方面因素,但就他主导倾向而言,他却是一个积极浪漫主义大师。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他虽然也接受了诗经现实主义影响,但对他影响更深却是楚辞中屈原作品。李白和屈原有相似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
8、同样有着不满现实反抗精神,也有着可以媲美高贵品质和艺术天才。以这些共同特点为基础,他必然会走上屈原所开辟积极浪漫主义道路,并根据他自己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对它有所丰富和发展。李白继承并发展了屈原传统,他把自己“安社稷”、“济苍生”政治理想和道家愤世嫉俗精神以及游侠思想中反抗强暴、救弱扶倾精神结合起来,对祖国表示了热爱;对被压迫被损害人民表示了真挚同情;对封建制度所孵育出来黑暗现象表示了深刻憎恨和愤怒;对统治阶级中权贵们表示了强烈反抗和蔑视他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确比屈原具有更广阔内容。在表现手法上,他也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并使之发展,特别是汲取了民间诗歌中夸张手法,在创造性地运用中加以提高,使
9、这一表现手法益臻完美。在描写对象上,他所接触到题材也比屈原更为广阔,因之,他对于浪漫主义手法运用范围,也就更加广泛。他不仅在抒写“自我”和寻仙、梦游等易于施展浪漫主义手法主题上采取了这种手法,就是在反映战争以及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主题上也常常采取这种手法,以驰骋他“想落天外”想象力。他是通过这样幻想境界来表达自己对敌人残暴、丑恶憎恨和对人民苦难同情。李白有壮浪放旷青年时代,在青年时代,沐浴盛唐时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感情,同时,李白又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远大抱负。但是由于后来长期云游又在居之不易长安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帝都,走向民间,
10、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写下了不朽诗篇。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不幸晚年,带着深深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李白一生是浪漫。他张扬自我,豪放不羁,洒脱乐观,如一位飘逸不群仙子出于浊世而不染。无论有几多矛盾几度挫折,他仍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豁达,等待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享受长安城锦绣繁华要以摧眉折腰为代价,可李白还是愿意钟情于:“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可他一生又是怀才不遇,以至于浪迹天涯,抱酒而歌。也许就象财富容易招来盗贼,过多才华免不了挫折和落魄 -但如此丰富生命,却如此狼狈生活,不免让人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白
11、心很大,诗绝不是他心目中人生主题,诗只是他人生一种品质。“五岳归来不看山”人当然不会真正爱山,李白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或许其中也有些许无奈,于是乎发出“余风激兮万世”感慨了。李白一生思想上渴求入仕做官,人事上却几次难以遇合,在行为上功名强烈直至乞求权贵,在情感上凹凸不平愤世疾俗。在他留下 1000 多首诗歌中,充满了浪漫气质夸张之词,豪言壮语中时时表现出“平交王侯”幻想,对现实不满集中于从政之志无法实现上,痛恨厌恶只是阻塞了他上进之路小人,而对皇帝、权贵则是慧眼没识他才干。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地蔑视和抨击;他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向往和追求,
12、却又无法与腐朽势力及利欲之徒同流合污。因为李白浪漫,所以他饮酒诗句中总洋溢着劝饮行乐,开朗乐观情调。可铁现实总无法成就浪漫理想,不痛苦是不可能,即使是在饮酒时。诗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可以让人看到他压抑在内心苦闷挣扎。即使是轻松自娱“对影成三人”也蕴含了一份孤独与无奈。李白与酒是他生命真实写照 ,只有“醉”才能使他忘记自己命运多舛、痛不欲生;进入醉酒幻境才能摆脱现实带来痛,诗人浪漫而坚强,饮酒时总会含笑而歌,但真感情在不经意间流露使他本欲掩饰痛苦欲盖弥彰了。在我看来,他作饮酒诗,在诗中他仰天大笑,他越纵情欢歌,这些都是诗人埋葬痛苦坟墓。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个性在盛唐诗人
13、中,李白诗歌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诗歌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统一。李白诗篇自我表现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极高感染力。另外,极度夸张,贴切比喻和惊人幻想,让人感到却是高度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忧思和不绝愁绪所感染。李白这一艺术手法还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李白绝
14、句,大都写得清新自然,而又含蓄丰富,有无尽情思。其风格有清丽宁静、有洒脱自然,有俊逸爽朗。不论何者,大都能以气贯注,有鲜明个性。李白诗主要是“以气为主”,气奇、气逸、气壮、气骨、气象、气势。尽管古人对气理解和用法不完全相同,但大致说来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艺术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说李白诗以气胜,就是着眼这方面。我们读李白诗都有一种与云比天高,与历史等量气回荡着,使人不得不镊胜于他力量。李白诗,总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析而论之,有气骨,有气象,有气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
15、阳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次寄他把自己心想象可以离开身体飞向远方,或随狂风,或随大雁,或随明月。这显示了李白诗歌非凡创造力,是多么新奇,这种写法是前人不敢想象。李白诗歌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热爱与追求。李白诗飘逸不群,他情怀不受拘束。他一再把自己比作大鹏,在上李悒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殊调”二字正好可以说明他不受世俗观念束缚,热爱自由,追求自由个性。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精神,李白在山水诗中表现也很突出,他笔下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江河,奇险挺拔,高出
16、天外峰峦,往往也是这种精神体现。.盛唐时代高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培养了李白乐观自信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李白都能以积极态度去对待。他代表作行路难其一就是有力地证明。李白经常写自己愁,写愁疾、愁颜、愁容、愁心、愁发、愁肠,也写愁猿,愁云。但和中唐孟郊、李贺愁比一比,和晚唐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和宋词里那类锁在小楼深院中闲愁比一比,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有一般浩然壮气充溢其间。李白气骨一向为人称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瘦。”“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都鲜明地表现了他气骨。蔑视权贵,从布衣骄傲和王侯相抗衡,以桀骜
17、不逊态度向社会庸俗挑战,显示了其人格力量。李白是一个满腔济世之志具儒家思想人,他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谢安等人自许,要求自己像他们那样施展才能“济苍生”,“安社稷”。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他一生没有放弃对理想追求,也没有丧失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东山高卧时起来”,这种强烈自信心和使命感,使他诗气象非凡。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自我,张扬个性这种强烈主观色彩。在他诗篇江上吟中,李白写道:“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突出自我,张扬个性这种强烈主观色彩。很多诗歌都是重激昂豪迈而少细致描述,有一种奔腾回旋动感。蜀道难大气磅礴, 一气呵成,而又回旋往复不能自己。将进酒以“君不见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头,整首诗势如万里黄河奔流不息,每次诵读总是荡气回肠。三、李白诗歌奇特想象和喷发式情感表达方式李白一生是孤独。因为他一生都处在一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景况中。因此他诗歌总是伴随着是政治上遭弃感和无归依感。李白少时就有很强功名事业心,“以当世之务自负”。这强烈济事观念,显然是来自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不过,李白不是一个普通本分读书人,它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非凡气质,即丰富想象力和脱离实际异想天开。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所写一首记梦游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这首诗作于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虽在东鲁家中居住,怡情养性,虚度时光,但李白有一
19、个不安定灵魂,他有更高更远追求,所以在诗中发出那样激越地呼声。而诗.中求仙访道,正是他想用远离现实办法来表示对权丞贵戚地鄙视和不妥协,是他不肯趋炎附势高贵品格体现。如果说政治上遭弃感和无归依感孤独心境,是诗人理想、诗人性格与环境冲突所造成话。那么,李白阳春白雪、旷世无知音寂寞与孤独感,则只能说来自诗人主体、诗人性格本身。这是诗人孤高傲世、目中无人、不愿与世同流孤独,我们姑且称之为自我放逐孤独。自我放逐孤独,尤其能显示出诗人性格力量与光辉。李白具有十分强烈自我意识。豪侠、浪漫个性,加之天赋才华,良好教育,使他常常有自命不凡特异感和优越感。寻找知音,又反映了李白强烈希世之年;而知音安在感叹,也反映
20、了世无同类孤独之感,当然也流露出阳春白雪骄傲。李白一些诗里,还表现初一种天地过客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正是因为诗人认识到生命与宇宙不可逆自然法则,才可能在这有限与无限,迁逝与永恒强烈对比中,感悟到这种苍凉孤独意识。他内心深处,常有无法派遣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直接影响到它诗歌,给他诗带来崇高感和悲感。虽然李白诗风格豪放已成定论,然而孤独意识给其作品带来崇高感和悲感,使其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了豪中见孤独,豪中见悲风格特点。洒脱不羁气质、傲世独立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感情,使李白诗抒情方式有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一旦感情兴发,这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
21、狂飚和喷溢火山,一发而不可节制。李白诗歌想象非常丰富瑰丽、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狂放精神。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还有诗人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所居群玉山、瑶台。通过丰富想象,以天边绚丽云彩飘逸和鲜花吐艳娇美,赞美杨贵妃天姿出色。“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瑞瀑流争喧豗,石水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诗人运用天马行空想象,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
22、迤、峥嵘、高峻、崎岖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山水画卷。同时也创造出博大浩渺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李白诗中想象更为非凡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句:“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干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螟。熊咆龙吟殷宕泉,粟深林兮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诗句通过奇橘瑰丽想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梦境仙界。这些想象之辞,奇幻之笔,或神奇,或瑰丽,或诞幻,或
23、壮美,无不都是天马行空,奇幻交织。又如:“西岳峥嵘可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西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丹)“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夜泊牛渚怀古)。“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李白诗歌奇特想象,常有异乎寻常衔接,常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贺
24、知章就曾赞他为“谪仙人”,因而李白有“诗仙”盛誉。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意象唐代统治者“以史为镜”崇实精神,士子们预世思想、历史回归感、抚迹漫游经历,当时宽松文化环境,使绵延已久咏史诗在唐代瓜熟蒂落。唐代山水诗词作为古典文学奇葩,不仅生动描绘了华夏山川风光,汇成千古江山历史艺术画卷,而且深刻表现了山水诗人崇高思想情怀。它洗濯心灵,陶冶性情,蕴蓄着宝贵审美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唐人自我陶冶而形成风景诗心和意象诗兴,最终影响到唐诗总体上注重景象生动时代特征。1.从文化观念与生活意态传承中山水性情,到诗学理论自觉中山水诗美(初唐);2.以清纯高远而富于审美质感山水形象,含融兼得于生活美和人格美主体意兴
25、(盛唐);3.伴随描写性与叙事性交织,增生出创意奇崛和巧慧别致(中唐);4.山水诗美晚唐格调,.宜在清雅水墨韵味与荒寒山水意境之间(晚唐)。而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瑰奇宏廓之美。李白诗歌美首先表现为瑰奇美。丰富比喻,大胆夸张,迥落天外想象为瑰奇之美涂上了一层光怪陆离色彩,而其内蕴则有远大理想,宽阔胸怀,雄伟气魄和渊博知识充实其中,蜀道难是这方面典型代表。第二,奔腾浩荡之美。他诗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气势和力量。这种一泻千里气势实质上主要是指李白诗中爆发式抒情。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第三,纵横变幻之美。李白是最富有想象力。他诗发想无端,纵横变幻,非常人所能预料,显示出极大
26、创造性。李白诗歌意象组合具有很大跳跃性。又如江上吟。第四,清水芙蓉之美。李白诗歌语言任情真率,似随口而出,毫不经意,却能出神入化,清新自然。如古朗月行。(一)、李白诗歌表现为壮美意象和壮丽想象力。李白诗中有许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庞大壮观事物颇为倾心,他喜欢吟咏对象常是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方阔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美诗歌意象。如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海云海间。长风儿万里,吹度玉门关”。“明月出天山,苍海云海问”。以凌空欲飞之笔,生动展现了一轮明月在云海苍茫、气势磅天山云雾间冉冉升起壮观景象。举目去,那浩浩长风从遥远天山吹来
27、,以不可抵挡之势横跃万里山川,一直吹到玉门关内。由天山明月、苍海云海、万里长风所构成境界是何其雄奇和阔大。又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西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首诗着重写出浩浩荡荡东流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夹江对峙天门山对汹涌奔腾楚江有巨大约束力和反作用。浩阔长江流经两山间狭窄通道时,激起了无数回旋,形成了波涛汹涌奇观丽景,境界何其开阔。“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御虚舟)。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待壮美!这些雄伟壮美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山道平野尽,汇
28、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还有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写一座顶天立地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云霞。远远看云,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白练高挂于三川之间,瀑布从高空直落,势不可挡。李白笔下这些山水景物,构成了雄伟壮丽意象。(二)、李白诗歌里亦不乏清新明丽优美意象。如“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风,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夜泊牛渚怀古)这些诗句写是牛渚夜景。牛渚夜景是碧海青天,万里无云,廖廓空明天宇和苍茫浩渺西江。这些都在夜色中溶为一体,在我们面
29、前展现是一幅空阔渺远,多么优美境界!还有庐山谣寄卢御虚舟中“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这些诗句写九叠云屏彩如锦绣般四布,彩云影子倒映在明净湖里泛出波鳞鳞红光。九叠云屏有三叠泉水势三折而下,好像银河挂在石梁上。翠绿倒影、绯红彩霞映衬着一轮红日。这些由屏风、云、明湖、银河、香炉、瀑布、翠影、红霞、朝日等景物已构成一幅非常清新明丽意象如赠孟浩然中“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些诗句中松云、明月、迷花、高山、清芬等景物也构成一幅优美意境
30、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肖溪行)。“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十三)。“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这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绿竹、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艺术风格。(三)、李白天性开朗,对白色透明体,有一种本能喜欢。李白喜欢皎洁缘故,他诗里使用最多色彩词是“白”。“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待御虚舟)“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
31、城”(送友人)。“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白波、白鹿、白水、白鹭洲、白帝等这些都是白色透明体。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如“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宴梅道士山房)。“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军行)。“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三首其一)。“燕草如碧丝,秦桑低
32、绿枝”(春思)。“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浪至此回”(望天门山)。“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秋浦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李白也甚喜欢金、青、黄、绿、紫等色彩事物。由此可见,李白天性开朗,喜欢是明丽色调,不喜欢灰暗色。(四)、“明月是我心”,明月是诗人伟大朋友。李白从明月那里获得了解放无尽空间,明月也因李白浪漫诗心而越发生动。明月是李白最伟大朋友。明月伴着李白,正从遥远唐代而来。李白称明月做“白玉盘”,“瑶台镜”,借以来解释人精神高洁而博大。所以当他感到了大志不得伸痛苦时候,可他并不感到孤独;当众官僚诬陷他,挤兑他,孤立他时候,他愤怒蔑视却也不感
33、到孤独,因为他与明月心心相印。正是月亮美好,洁净,明亮,给了他毅然超拔力量。“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万里关山,万里明月里,弥漫着是李白对穷兵黩武统治者滔滔控诉,对于老百姓苦难同情;“三杯抚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壮志难酬,生命易逝,那就让响遏流云豪情和青春永葆月色,飞扬在天地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种对于平民生活倾心和向往,不也透露着对于糜烂宫廷生活厌恶吗?而那首“床前明月光”,更是使明月与李白,在世代人们心间口上一起永垂不朽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振着硕大无比翅膀,李白在月光里遨游,毫无妨碍地穿行在茫茫宇宙间,俯檫着浩如烟海人类历史,他豪迈而又欢欣情绪,如
34、交接月光溢满在天地间。五、李白诗歌清新明快语言风格李白是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成就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达到浪漫主义艺术顶峰。他积极浪漫主义诗歌,无论在精神上和表现手法上,对唐代和后代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唐代韩愈就已经给以很高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代以后许多作者,如宋代苏轼和陆游,明代高启,清代龚自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影响,而取得不同成就。李白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快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基本色调。如听蜀僧浚弹琴中“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首诗语言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
35、不费力。即使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美。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郁愤情怀。语言自然奔放,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诚如清人赵翼所道“全以神运,自不悄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瓯北诗话。又如登金陵凤凰台中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写出了作者自己独特感受,抒发了忧国忧时情怀。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总之,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表现了他一生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艺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