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城市的探讨对于理想城市,虽然古今中外不少先驱者有过各种颇具启发性的设想和论述,但是人们的认识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纵观我们现在城市建设的状况,确实令人十分担忧。由于当今社会正处在一种急速发展的阶段,为了急于为城市冠以现代化的形象外表,加快城市化进程,许多城市都在本着为了“城市美化运动”而大肆进行城市建设。通过新建、乱建,这种只从局部不顾整体的做法给城市带来了许多缺陷:城市空间杂乱无章、支离破碎,整个城市发展无秩序遵循可言,处于一种任其发展的自由散漫的恶性循环状态。我认为,在中国, “理想城市”的实现首先是“人” 。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还是
2、从本土资源和现实出发,激发市民最广泛的参与才是真正的理想之路。人的因素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想想看,现在所面临的一切,大部分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引发的“问题” 。离开了人,城市就不复存在,可见人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城市的所有问题也都是由人引发产生的,在中国,城市最缺的不是知识、历史,也不是硬件的基础建设,而是城市的“精神文化”世界观与城市的“软实力” 。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可以快速地建立起来,而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能的“软实力”才是最难建立的。它应该包括:文化价值观、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企业管理水平等等。一个具有高
3、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环境质量优良、政府管理有方、干净、安全、舒澎美观的现代化城市,才是今天我们可以认识和追求的“理想城市” 。然而这样的城市必须通过“和谐的秩序”来实现:在城市规划中努力去创造一种合理化的秩序,通过秩序的约束作用来达到组织社会功能的目的,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性较强的、完整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处于一种自然的活力当中。当理想城市文化要素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汇入和谐的思想中、设计中,一种理想城市就诞生了。例如,城市规划时重视社区的“自治管理” ,建立完善的基层组织,创造社区内部互助、和谐的气氛,提高公众参与性,提高全体居民对继承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对自然的热爱,对老、幼的关心及对社会道德、教育、理想等问题的讨论。只有人民精神文明的提高,才能在城市规划中去考虑如何防止城市病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发生了才想着如何迅速、彻底地将它解决。理想的城市,我们可以通过理想的城市理论来塑造出我们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精神和理想的市民。反过来,有了理想的市民才能让理想的城市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