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372.50KB ,
资源ID:289103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8910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软件平台化研发的策略.doc)为本站会员(tangtianxu2)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软件平台化研发的策略.doc

1、软件平台化研发的策略1 概述软件是公司创新产品之源,基于平台化架构研发的软件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缩短新产品的研发时间。所谓“平台”是指实现信息处理功能的计算环境,是一套基础设施,用来支撑公司产品各种测量与分析及管理应用,并为这些应用提供一个标准的运行环境。软件平台可以裁减和组合,并通过标准化应用编程接口(API)为各种不同应用提供服务。平台一般具有以下特性:(1)开放性:“ 平台”的实现应严格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和信息格式,通过最大限度的软件重用和数据共享,提供标准的服务和统一的编程接口,以实现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互操作,实现软件和用户在不同档次的软硬件环境之间的移植。注:“平台”一般

2、由高级技术人员研制;而用户一般为工程实施人员。(2)可移植能力:“平台”的构成应能使软件和用户,方便地从一个硬件或软件环境转向另一个硬件或软件环境中使用。(3)安全保密能力:“平台”应根据共性的安全需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确定“平台”的安全框架,实现基本的安全机制和基本的安全服务,建立公共的安全基础设施,使得基于“平台”的产品能按各自的安全需求,实现相应的安全功能,保障安全可信。(4)系统管理能力 :“平台”应有能力管理平台操作、资源和用户,实现系统配置、故障和性能管理。(5)互操作能力:“平台”的构成应能使两个或多个系统(部分)之间有效地互相提供服务、交换和使用数据。(6)可伸缩能力 :为

3、适应不同规模和不同处理负荷的需要, “平台”应具有适应工作负荷变化的灵活配置能力,使应用软件对系统规模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7)分布处理能力 :“平台”应提供远端过程计算和分布式对象处理的能力,使各业务、操作以及信息传送能够在指定的多个物理或逻辑分散的平台上实现。(8)网络化的处 理能力:“平台”应通过一组标准的通信接口,实现信息处理和细心你传送一体化,使网络中合理部署硬件,都有能力实现所要求的处理和操作。2 平台的技术参考模型用户信息交换通信操作系统服务软件工程服务用户接口服务数据管理服务数据交换服务图形服务通信服务中文化服务安全服务系统管理服务分布式计算服务应用平台网络服务信息服务人机

4、交互服务应 用 软 件人机交互服务信息服务网络服务系统服务应 用 编 程 接 口( A P I )外 部 环 境 接 口( E E I )应 用 支 撑 软 件人机交互服务信息服务网络服务系统服务应 用 编 程 接 口( A P I )应 用 编 程 接 口( A P I )图 1 平台的技术参考模型图2.1 应用支撑软件“平台”所属各应用支撑软件,一般是外购进入,它们除遵循相应的标准外,还提供有对外接口规范。2.2 应用平台2.2.1 软件工程服务应提供从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的支持环境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具,以及程序设计语言服务等。2.2.1.1 支

5、持环境2.2.1.2 程序设计语言2.2.2 用户接口服务用户接口服务通过人机交互服务 API 提供外观表示和运作方式的支持;通过人机交互服务外部环境接口向用户提供人机交互支持。2.2.3 数据管理服务对多个应用共享的数据进行独立管理的能力。2.2.4 数据交换服务为各种应用之间和应用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包括数据的描述、存储、访问和传送等)提供服务,通过定义数据格式以支持互操作。包括文档、图形、地理/空间、图像、视频、音频、大气/海洋等数据交换服务。2.2.5 图形服务图形服务应支持图形的产生和处理,包括二、三维图形对象的定义、显示、输入、输出、存储等,使图形处理独立于图形显示、硬拷贝

6、和输入设备。2.2.6 通信服务(1)应能屏蔽异种通信的差异、向应用提供可靠、安全、实时的端到端点对点的信息传输;(2)机外设备间应采用以 TCP/IP 为主、TCP/IP 和 OSI 协议集相结合的网络体系结构,机内单元之间采用串口直连;(3)能实现实时传输服务软件和网络安全服务的功能,并向上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2.2.7 操作系统服务操作系统是操作和管理应用平台的核心服务,它提供应用软件和应用平台之间的接口,支持应用软件的操作。操作系统服务包括核心操作、外壳和实用程序。2.2.8 中文化服务应在系统中提供一组服务和接口,支持基本汉字处理、中文风格人机界面等。2.2.9 安全服务平台必须为特

7、定的信息系统提供公共的安全基础设施,为各种不同的应用提供统一的安全应用编程接口,使特定系统可以根据该系统安全需求选择所需强度的安全机制和所需的安全服务。安全服务应用提供以下功能:(1)操作系统的安全服务应在 C2 级或 C2 级以上的基础上提供信息安全标记、用户安全标记和鉴别、强制访问控制等安全功能;(2)网络安全服务应提供鉴别服务(包括数据源和身份鉴别) 、访问控制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抗抵赖服务(包括源发方抵赖和目的方抵赖)和可用性等六类基本安全服务。(3)数据库安全服务应提供在商用数据库系统基础上的库内加密及库外加密功能,对国产化数据库系统应提供多级访问控制功能。(4)安

8、全管理应提供包括安全事件审计跟踪工具和安全评测工具再内的各种实用程序。其中,安全事件审计跟踪工具一般包括异常安全事件的监测、记录、报警和触发相关安全处理程序以及安全记录分析工具等。(5)安全服务可通过多种安全机制来实现,比如,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信息量填充机制、路由控制和公证机制等,这些机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2.10 系统管理服务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记帐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2.2.11 分布式计算服务支持分布异构环境下应用的协同工作,实现资源透明。2.3 应用编程接口(API)应用编程接口是“平台”上的特定应用与“平

9、台”服务软件之间、 “平台”内各层服务软件之间以及同层内不同服务软件之间的接口。采用标准化的、统一发布的公共API,对应用的可移植性、人机界面的一致性以及系统的互操作性提供有力的保证。这些公共 API 应用包括在“平台”的程序员手册、编程参考手册或相应文档中。2.4 外部环境接口(EEI)外部环境应包括与应用平台交换信息的三类外部实体,即:用户(人) 、信息交换实体(例如可移动盘等)及通信实体(例如电话线、网线、交换设备等) 。主要有以下三类接口,这些应包含在“平台”的程序员手册、编程参考手册或相应文档中。(1)人/机交互服务:定义了人与应用平台之间的物理交互接口。比如:显示器、键盘、鼠标、音

10、频设备等。(2)信息服务:它定义了应用平台与外部驻留存储服务之间的接口。它规定了标准格式和语法将保证数据可移植性和应用互操作性。(3)通信服务:它为应用软件及应用应用支撑软件与外部实体之间的交互服务提供接口。必须将协议的状态、格式和语法标准化。3 产品的组成原理3.1 硬件的接口公司产品硬件的接口主要有以下五类,具体见下图 2 所示。(1)人机交互接口:应提供键盘、鼠标与显示器等人机交互接口,键盘与鼠标接口一般为 PS2 或 USB 接口,显示器接口一般为 VGA 或 DVI 接口。(2)设备控制接口:应提供主控电脑与仪器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主要包括PCI、cPCI、LAN 与 USB

11、等接口。(3)程控总线接口:提供主控电脑或仪器设备控制器与仪器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一般包括 LAN、USB、GPIB、IEEE1394、PXI、VXI/MXI、LXI 与 RS-232 等接口。(4)开关部件接口:作为仪器设备与通用测试接口中的接收器之间的接口,一般应符合 GJB5936-2007 第 5 章的要求。(5)接收器夹具接口:作为通用测试接口中的接收器与测试接口适配器中的夹具之间的接口,一般应符合 IEEE1505 的规定。主控电脑测试控制器测试接口适配器开关部件开关部件仪器设备通用测试接口设备控制接口程控总线接口人机交互接口接收器夹具接口开关部件开关部件接口图 2 产品的硬件接口

12、示意图3.2 软件的组成软件组成见下图 3。操 作 系 统测 试 资 源 管 理测 试 管 理 平 台 软 件测 试 程 序 维 护信 息 综 合 处 理 测 试 任 务 执 行测 试 系 统 校 准测 试 诊 断 支 持 软 件应 用 开 发 环 境 办 公 处 理 软 件 数 据 库 系 统浏 览 器 软 件图 3 软件的组成示意图软件的功能结构模型见下图 4。用户接口测试管理平台软件维护服务 诊断推理服务测试程序测试程序测试程序信息管理服务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其他功能服务测试驱动程序输入 / 输出控制V X I 设备 P X I 设备 G P I B 设备 L A N 设备 U S B 设备

13、 串口设备 其他设备用户接口层测试管理核心层外围服务层测试驱动层仪器设备层图 4 软件的功能结构模型图(1)用户接口层:该层作为人机界面应完成与用户间的交互,应至少提供对话框、快捷键、菜单与命令按纽等人机交互方式。(2)测试管理核心层:该层应提供软件的核心构件,维护与管理核心构件之间的通信中枢,将底层的功能服务进行无缝融合并根据上层需求展现给用户接口。(3)外围服务层:该层主要完成具体应用的功能服务,包括测量控制、诊断推理、维护与信息管理等,这些功能服务应该是动态的、可扩充的,做到应用与具体硬件无关。(4)测试驱动层:该层作为测试程序与仪器设备、开关部件与被测件等相关资源进行特性的纽带,测试驱

14、动程序应实现同功能仪器设备间的互换。(5)仪器设备层:该层应直接面向各类测试资源、仪器设备层的输入/输出控制一般应基于 VISA 函数库,做到仪器驱动器与程控总线无关。3.3 软件的接口软件的接口示意见下图 5 所示,一般有以下接口:(1)软件架构接口:该接口应为二次软件开发者提供通用方法,可约束影响自动测试软件操作的系统需求、软件协议和交互规则,并能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2)软件人机接口:该接口应遵循友好、一致的原则,一般应在人机交互界面的颜色、文字、控件、快捷键、菜单与帮助方面保持协调一致。(3)应用开发环境接口:视自动测试系统需求规定测试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接口,所选用的应用开发环境必须得到

15、所选用软件架构的支持。(4)测试程序文档接口:测试程序文档接口应有助于用户来理解测试程序的设计原理与测试操作过程。(5)诊断服务接口:应用于提供诊断推理所提供的基本服务。(6)运行时间服务接口:运行时间服务接口应规定测试程序执行期间调用测试程序的方法。(7)资源管理接口:提供测试程序与仪器设备资源分开的基本方法,应便于开发虚拟仪器,提高测试程序的可移植性。(8)仪器设备类接口:服务于测试过程或运行时服务与仪器驱动器之间,应有助于提高测试程序的可移植性。(9)开关部件类接口:服务于测试过程或运行时服务与仪器驱动器之间,应有助于提高测试程序的可移植性。(10)接口适配器类接口:服务于测试过程或运行

16、时服务与仪器驱动器之间,应有助于提高测试程序的可移植性。(11)仪器驱动类接口:一般应符合 VISA 规范。(12)仪器通信管理器接口:(13)多媒体格式接口:视功能需求用于规定与多媒体编辑工具和用户之间传递的超联结文本、音频、视频和三维物体模型信息的格式。(14)第三方软件接口:一般以文件形式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测试管理平台软件多媒体格式接口软件架构接口软件人机接口应用开发环境诊断推理服务其他测试支持软件第三方软件接口应用开发环境接口测试程序文档接口运行时间服务接口诊断服务接口应用开发环境应用开发环境测试程序文档应用开发环境应用开发环境测试程序V X I 设备 P X I 设备

17、G P I B 设备 L A N 设备 U S B 设备 串口设备 其他设备资 源 管 理 器资源管理接口仪器设备类接口开关部件类接口接口适配器类接口仪 器 设 备 驱 动 器仪器驱动类接口仪 器 通 信 管 理 器通信管理器接口图 5 软件的接口示意图3.4 信息交换3.4.1 内部各功能构件之间的信息交换(1)内容一般包括:仪器描述信息、测试适配信息、被测件描述信息、测试配置信息、测试描述信息、测试结果信息与诊断信息。(2)一般应通过测试管理平台软件提供的框架机制来进行交换,一般应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文档的形式存储;(3)内部不适合使用多种数据库来存储交换信息,应通过开放式数据库连接

18、 ODBC进行数据库访问,系统软件应使用结构化查询语句 SQL 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定义、操纵与控制。3.4.2 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1)内容一般包括被测件描述信息、测试配置信息、测试描述信息、测试结果信息与诊断信息。(2)信息交换处理应基于自动测试标注语言(ATML)格式,应符合 IEEE1671 的规定。3.4.3 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信息交换(1)内容一般包括被测件描述信息、测试配置信息、测试结果信息与诊断信息。(2)信息交换处理应符合 IEEE1671 的规定。4 软件平台化研制的注意事项在软件平台化研制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建立合理的框架结构,还要注意:(1)将不可变(或不易变的)功能模块做

19、好封装,按照标准的接口,以此作为搭建平台的基础。(2)将可变的,做好功能分解,一般使用封装的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实现;(3)将易变的,做好前台表现与后台处理之间的剥离,将后台处理进行封装。一要注意产品基线(即版本)控制。也就是要对当前成熟的予以固化,任何改变都要经过批准,严禁私自改变。具体控制点:(1)设计与测试文档要严格控制。(2)对运行依赖的硬环境(CPU、主板、内存、外设等)的厂家、型号等予以固化;(3)对运行依赖的软环境(操作系统名称、版本号、驱动等)予以固化;(4)对软件的实现语言、开发环境、调试环境、测试环境等进行固化;(5)对产品的现有功能进行原理固化。二要注意组织管理的质量控制。重点要注意如下控制:(1)平台设计开发人员最好不要直接面向客户个性化软件应用的开发;(2)平台设计开发不要由少数人(指两、三个人)完成;(3)不能测试本人设计开发的软件功能模块或代码;(4)平台的各功能模块构件之间要有清晰的接口关系,成熟的功能模块构件一定要安排专人做好封装(代码标准化、文档留档) 、通过测试。(5)适当鼓励平台设计开发人员,可以代码重用率作为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的质量目标予以考核。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