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50KB ,
资源ID:286085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8608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曹刿论战》练习题有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曹刿论战》练习题有答案.doc

1、初三语文 第 1 页 共 5 页曹刿论战练习题 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齐师伐我( ) ( ) (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

2、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 2、忠之属也( )3、公将鼓之( ) 4、公与之乘(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3、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6、再而衰 古义: 今义:7、必以情 古义: 今义: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初三语文 第 2 页 共 5 页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

4、、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神情与苏、黄不属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10、出自本文的一成

5、语是 ,意思是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七、阅读曹刿论战 ,完成第 14 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 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 ” 公

6、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初三语文 第 3 页 共 5

7、页(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_八、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57 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日: “ 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 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 曹刿论战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

8、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日: “公输子之意不 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 5词语理解。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遂逐齐师( ) 公问其故( ) 望其旗靡( ) 公输盘诎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例句:以牒为械 A

9、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 6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大国,难测也。 _(2)虽杀臣,不能绝也。 _7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_九、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 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10、可以一 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肉食者鄙(卑鄙)

11、 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初三语文 第 4 页 共 5 页C小大之狱(案件) D齐师败绩(大败) 9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10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 11简要回答问题。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有人说, “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_12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 C甲 文 认

12、 为 取 信 于 民 是 战 争 取 胜 的 先 决 条 件 , 乙 文 认 为 “人 和 ”是 取 胜 的 重 要 条 件 。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曹刿论战练习题参考答案七、1 A 2 (1)同“遍” ,普遍 (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3 (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初三语文 第 5 页 共 5 页(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4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5、于是 原故(原因) 倒下 “ 诎”通“屈” (

13、2)B“克敌制胜”的“ 克”与例句“克”相同。 “下不为例”的“ 为”与例句“为” 相同。6、(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 (保卫宋国的人)。 7、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 基本要求: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叙述恰当。 举例: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8A 9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的。福:解释为赐福也可。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 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12A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