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工程学院 2015 届毕业生就业方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院 201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就业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2015 年毕业生工作的实际,以“提升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联合”的就业措施,强化就业援助,提升择业素质等,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特此制定我院 201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方案如下:一、2015 届毕业生基本情况2015 届毕业生共有 7 个本科专业,13 个毕业班,毕业生总人数 395 人。计算机专业 48 人,软件专业 50 人,网络专业 50 人,电信专业 81 人,通信专业
2、 109 人,光信息专业 30 人,信安专业 27 人。二、就业方案实施背景:1、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热点,就业指导建设利国利民毕业生作为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就业局面。高校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基于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培养质量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展现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窗口,同时它更标志着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各项管理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的水平。2、高校毕业生就
3、业形势严峻,创新就业指导方案迫在眉捷2014 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 727 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在 70左右,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历年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 900 万人以上。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和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3、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堪忧,强化就业指导刻不容缓根据近几年学生毕业
4、情况的调查,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不愿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不愿到中小型企业从事基础工作;不愿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外省地区就业和发展,个别同学甚至只把目标锁定在某一个城市。还有不少的同学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选择了放弃,或者是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这样的情况发生主要是学生普遍认为 “专业不对口,不能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或薪酬待遇不能满足个人要求”。三、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作为学院的核心工作来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以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学生,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教学改革。1、全程化+全员化+ 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运行模式
5、为加大保障就业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学院建立了“领导主抓、教研室配合、就业辅导员统筹、班主任主体落实、全员参与”的院内就业组织运行模式,四级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强化就业指导,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教育多样化,指导程序规范化,促进毕业生实现从学生向高素质职业人的转变。学院成立了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组建一支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在内的全方位的就业咨询与服务体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是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委员会主任由张水平院长亲自担任,党委书记黄支民、院长助理汪峰、副院长廖列法任委员会副主任,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听取学院相关负责
6、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汇报,制定与具体组织实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咨询与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根据各个专业特色,为毕业生提供专家化咨询服务,建立就业一对一帮扶指导机制,与毕业生沟通交流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强化全员就业氛围。学院就业工作指导中心各专业辅导员指导教师学生做到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相互支持、运转有序,实施目标和量化管理,落实奖惩措施,形成层层有人抓就业,方方面面有人服务就业的局面。就业指导课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的
7、有效方法。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程化指导,对毕业生和非毕业生都进行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全方位的、完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一方面,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采用课堂讨论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模拟面试法、优秀校友访谈法、专题讲座法、实地参观法、焦点问题辩论法、视频资料播放法等教学形式,使课程增强针对性,富有创新性。另一方面,开辟就业指导“第二课堂”。通过组织成功人士职业生涯访谈、优秀毕业生回访、就业指导报告会、模拟招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巧与规划意识;通过举办学生素质拓展
8、训练营、职场训练营等拓展实训活动,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通过开通朗途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导航等网络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测评与规划,拓宽对学生的就业服务领域。2,行业互动+实践基地依托+网络拓展+创业基地的四方联动就业市场运行模式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加强与信息行业、电子行业等单位的合作交流,巩固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市场。院领导亲自带队,积极与企业走访互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重点建设,强化实践基地依托,加强与就业基地互动交流,使实习基地成为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举办网上招聘会,强化网上就业指导,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
9、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建立创业基地。形成行业互动+实践基地依托+网络拓展 +创业基地的四方联动就业市场运行模式,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1)巩固行业市场,促进行业互动一是充分利用学院学科优势,通过 IT 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加强与 IT行业等单位的合作交流,巩固原有的行业阵地,依托企业联络各地校友会,拓宽就业渠道。二是构建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相结合的就业市场开拓模式,实行“2+1”合作培养。即与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合作培养毕业生,企业提前 1 年选拔在校毕业生并签订就业意向书,为签约学生提供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资助和良好的实践教育条件,让学生走进企业,有机
10、地将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专业特色工作室,提高自身竞争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教学过程能够将课堂教学、课题、实践等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强化了以过程教学、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更注意学习的过程和动手能力,使人才培养凸显实践能力强,备受企业青睐。四是重点推荐行业一线单位。计划每年举办多场行业推介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知名校友、单位负责人来校,重点推介知名企事业单位,鼓励毕业生到行业一线建功立业。(2)主动服务,扩大区域合作以调研服务促就业,由院领导带队,分赴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向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问
11、卷,跟踪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和 IT 类企业特点。广泛参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大型人才交流会,深入了解区域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健全毕业生推荐反馈机制。在毕业生实习就业重点区域建立外派机构,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3)有形与无形并重,拓展网络途径学院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优势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阵地,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建设好企业网上视频面试系统许多用人单位对学院各方面工作都很熟悉并且长期选用学院的毕业生,直接来校面试会增加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学院拟在现有基础上,全面建立远程可视面试系统,为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地选聘学院毕业
12、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该系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组合电脑、摄像头、耳机、麦克风等设备,通过网络软件搭建远程可视面试平台,使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与异地的面试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引进职业测评网络系统和职前教育网络系统引进了职业测评网络系统和职前教育网络系统,实现就业信息、就业咨询、数据统计、职业测评、职业指导的网络化。职业测评系统主要由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职业能力测验等部分组成,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对职业的兴趣,了解个人在职业发展中所重视的价值观以及驱动力,了解个人的基本或特殊的能力素质,了解个人与职业相关的个性特点等,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意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13、和发展个性,明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促进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校友资料信息库,建立健全“校友资源信息系统”收集并建立校友信息库,在校园网上设立校友论坛, 构建一个在校生、校友、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校友联系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推动学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技术服务、就业指导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信息系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就业质量评价工作。实施“校友帮扶”计划,开展“一名校友提供一个就业岗位”的活动。推进网络化管理,举办网上招聘会,强化网上就业指导。建设开通毕业生就业指导信息网,集教育、管理于一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查询
14、与发布、数据统计、政策咨询与指导等实现网络化。吸引实习生、毕业生成为网站会员,招揽企业单位注册来招聘实习生、毕业生上岗。通过网站发布就业信息,指导毕业生在网上投递电子求职材料。计划每年开展“网上招聘周”活动,定期举办网上招聘会,使学生通过网络招聘顺利就业。计划建立大学生职业促进服务站,通过网络视频直播为大学生进行职前辅导,开通“毕业生网络绿色通道”,定期发布毕业生需求信息。(4)鼓励创新,培育创业市场争取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开班学院的 SYB 创业培训班,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团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对校内外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加强对信息学院学
15、生创业意识的培养。3、鼓励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1)鼓励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扩宽就业渠道。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考研率,考公务员率,学院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针对选择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由专业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搜集传递信息,召开各种讲座、交流会等。切实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在班级、寝室中树立学习标兵,广泛开 展“赶、学、比、超”活动, 大力弘扬团体学习风气,以“高水平治学,高品位做人,高素质成长”为目标,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极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坚决制止一些学习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学习心态,帮助学
16、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狠抓学习纪律的落实和执行。做好考研、考公务员学生的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学生成才成长为目标,对学生考研、考公务员进行全程化、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老师帮助学生分析考研形势、自身在考研学习方面的缺点和长处,扬长避短,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备考;开展“备考加油站”活动,让考研、考公务员成功的学生做经验交流,讲述自己备考道路上的经历,分析本专业的考研情况,考研调剂,如何备考,备考阶段心理状态的调整等,起到传、帮、带作用。让学生们更好地认清当前形势,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走弯路。(2)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
17、层就业的策略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鼓励和引导他们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就业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人才资源优化配制工作,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落实政策 ,为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造良好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科技活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创业基地;鼓励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积极聘用大学毕业生等。有效的政策可以解除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没保障”、“下了基层上不来”的后顾之忧。 同时,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问题,首先应该对他们进行“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
18、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自己的人生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国家的利益相融合,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面向基层就业,正是把自己的人生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的最好结合点,是实现自己理想和目标的最好选择。应引导他们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四、各专业 2015 年预期就业目标 总体目标:各专业 2014 年 12 月 31 前,就业率达到 30%左右;2015 年5 月 15 日前,就业率达到 80%;2015 年 6 月 25 日前,就业率达到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