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9.89KB ,
资源ID:276284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7628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曾子易箦》古文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文库大全)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曾子易箦》古文赏析.docx

1、 曾子易箦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曾子易箦的宗旨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暴露“礼”的崩坏,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礼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曾参是以身护礼的典范。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讲,以曾参为榜样,那是迂腐至极的。但抛开曾参所守“礼”的内容,他那种严于律己,知错必改的精神,也是令人感动的。 “【原文】曾子易箦出处:礼记檀弓上曾子(1)寝疾(2),病。乐正子春(3)坐于床下,曾元、曾申(4)坐于足,童子隅(5)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6),大夫之箦(7)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8)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9)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曾元

2、曰:“夫子之病革(10)矣,不可以变(11)。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2)。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13)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14)席未安而没(15)。【注释】(1)曾子:即曾参,孔子弟子。(2)寝疾:病倒,卧病,此偏向于病倒。寝,睡卧。疾,小病。(3)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4)曾元、曾申:都是曾子的儿子。(5)隅:名词作状语,在角落。(6)华而睆(hun):华美,光滑。(7)箦(z):席子。(8)瞿然:惊叹的样子。(9)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10)革:通“亟” ,指病重。(11)变:在此指移动(12

3、)姑息:无原则的宽容(13)正而毙谓合于正礼而殁。(14)反:同“返” 。(15)没:同:“殁” ,死。【白话翻译】曾子卧病不起,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的下首,曾元、曾申坐在曾子脚边,一个少年童仆手执烛火坐在墙角。童仆说:“又华丽,又光亮,这是大夫用的竹席吧?”子春说:“住嘴!”曾子听到他们的话,显出吃惊的样子说:“哎呀!”那童仆却又说了一句:“又华丽,又光亮,这是大夫用的竹席吧?”曾子说:“是啊!这是季孙赏赐的,我因病没能将它换下来。元,扶起我来,换去这张席子。 ”曾元说:“您已经病危了,不可以挪动身子。希望能等到天明,再请让我们为您换去席子。 ”曾子说:“你对我的爱护,还不如这位童仆。君

4、子爱护人,就用德行来要求他;小人爱护人,只是让他获得一时的安逸。我还会有什么要求呢?我只有能合乎礼制地死去,心里才满足啊!”于是,曾子被扶下床,大夫用的竹席被撤换下来。曾子又被扶回换过的席子上,还没躺好就死了。【赏析】本文选自礼记的檀弓上 。本文选取一个场景,用短短二百来字,就极为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 4 个人物:天真无邪的童子、心疼父亲而为人老实的曾元、乐正子春、恪守礼法的曾子,作者的文字表述能力非常强,文章的构思也见匠心。曾子谨守礼仪的行为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他认为病死在季孙所赐的大夫享用的箦上是非礼的,故死前坚决要换掉。全文叙事清晰,详略有致。曾子所处时

5、代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交替之际。将只有大夫级别才能享用的箦赐给不够大夫级别的人使用,这对于赐予者鲁国执政的大夫季孙和受赐者曾子两方面来说,原来都属非礼的举动,不过在当时已不足为怪。然而,曾子在临死前却似乎猛然醒悟,为了身后的“名声” ,他坚决将箦从自己身下撤换出来。本文宣扬的是曾子恪守礼制的精神,只是读来未免给人造作的感觉,既然临死前坚决不要,当初为何会轻易接受呢?【讲解】札记,檀弓上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曾子卧病在床,弟子和儿子均在一旁服待,无意中执蜡烛的家童发现曾子身下是一张漂亮的“大夫之箦” 。便脱口赞颂席子光滑。家人忙制止,不料曾子神志尚清醒,忙起身说:“这是大夫等级才能使用的席子,

6、我的职位是不能享受此席的。马上换掉。 ”于是,人们忙着换掉这张席子,曾子安稳地躺下不久就死去了。这就是“曾子易箦”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在儒家可谓是一位显赫的人物。虽然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曾子此举可谓是“君子爱人之举” ,但对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来说,临死依然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可谓是后人推崇和学习的楷模。一张光滑的席子却映照了一代贤哲的品质。做人的标准非一两句话能诠释清楚的,简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规则。譬如不许国家公务员借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不许领导干部者以权谋私但是,现实生活中,当某些人躺在本不属于他的席子上时,他们并无愧色甚至从容而镇定。中国现代语言中“自觉”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其实, “自觉”是一道规则的底线。我们不是经常提倡“要自觉遵守”吗?看起来, “自觉”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显得是那么的重要。做人准则该是一面招展的旗帜,不要将它举在手上,它应该长久地矗立在你的心灵之巅。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