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88KB ,
资源ID:27576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757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思考.doc)为本站会员(cjc220253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思考.doc

1、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思考.60?跨世纪 2008 年 12 月第 16 卷第 12 期CrossCentury,Deeember2008,Vol16,No.12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思考冯静娜(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摘要】通过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研究,浅析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状况,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 开放 ,流动 ,合作,竞争 “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关键词】高校;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中图号】G48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2006001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自实施以来,至今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1984 年

2、国家计委根据我国“面向“,“ 依靠“科技方针和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以及当时科技工作实际情况,开始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从 1984 年建设的第一批 1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凝聚和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大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建立在基础雄厚的优势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上.而高校在学科产生和发展上独有的优势,换而言之,大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高

3、校.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在学校中相当于学院一级的独立机构;在学校中挂靠某一学院,相当于学院中系一级的独立机构;在学校中依托某一学院,在学院中与原有的系结合在一起.目前,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运行中多采用第二种模式.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初期建设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历来是业界学者们探讨的话题之一.既有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学者对建设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有拥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准备进一步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学者的探讨.多数学者都认同国家重点实验室应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 的运行机制,并将此内容写入 2002 年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以文件形式

4、予以确定.1 运行机制的内涵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系统,“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各有明确的内涵 .“开放“既包含了仪器设备要对外开放,又涵盖了学术,项目,乃至人员(研究岗位)的开放.“流动“ 主要指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的流动.“ 联合“主要是指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人才,研究基础等优势,与其它国家重点实验室或优势研究组合开展联合研究,承担重大工程的基础研究和重大科学项目.“竞争 “是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竞争.总之,“开放“,“ 流动“,“联合“,“竞争 “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四个方面互相促进,相互制约.2 运行机制的

5、实际运行在明确运行机制的内涵的基础上,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实行,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遇到得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高校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这导致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难以得到严格落实.财务权的未相对独立,将导致运行机制中的开放,流动难以真正的落到实处.特别是在仪器设备的对外开放方面,由于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消耗等因素,必将形成仪器设备的有偿借用,但无相对独立的财务权.人事权的未相对独立,导致部分重点实验室难以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对重点实验室人员的开放,流动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由于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在申请立项时,多数是由学校某一优势领域通过整合而成,往往没

6、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大部分的研究人员是兼职性质的.这就给重点实验室的在建设中的实际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处于依托单位第三,四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研究人员往往具备双重身份,他们既是隶属单位(第三 ,四级单位) 的人员,又是实验室的人员.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果独立性不足,势必会造成实验室研究者的身份淡化.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往往在同个单位内身兼数职,这将会导致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一职务在多重身份中被弱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的精力在多项工作中被分散,以至重点实验室主任成为一个虚职,必将极大的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在建设过程中,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往往实现了同一个依托单位内的优势整合,而不重视与外单位的资源联合

7、.3 运行机制的保障.不实行“开放 “,相当于闭门造车 ,难以产生新的思路;只有“流动 “,才会带来新的活力;只有“联合“,才能谋求更大发展.要引导各个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发挥现有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国内外科技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力求通过广泛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增强实验室的自身活力,通过优质的服务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与学术地位.开放是流动,联合,竞争的前提条件,开放就意味着流动,没有“开放 “,优秀的人才引不进来 ,要淘汰的人员流不出去 ;没有“ 开放 “,就难以 “联合“,学科无法交叉;开放又是竞争的前提,流动的结果是引进竞争和形成人才流动竞争

8、机制,联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力争在竞争中胜出.同时流动,联合,竞争能促进开放,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的开放度,保证开放的持久性,真正的联合,以及多形式,多层次,内容广泛的竞争,才能有全方位,深层次,宽范围,多形式的开放.因此,它们既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又相互关联,相互匹配,共同发誓作用,保障和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效运行.要真正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 ,流动,联合,竞争 “,落实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体地位,需要逐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法人地位.法人地位的确立,必将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独立自主,切实有效地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顺利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最终使国家重点实验室走出一条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新路子.4 参考文献1牛爽,任蔚 ,高铭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一些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110111.2陈启愉,张凌 ,蒋嘉之.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虚拟团队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8):104106.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