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利弊谈探索与思考毒权专业技术人 jl黪性魄业刺後邓一飞程军李洪(浙江林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近几年来,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隐性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种现象,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隐性就业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什么影响,高等学校应采取哪些相应措施,等等,都已成为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的内涵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是指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以获取经济收入为目的,在本职工作岗位以外,通过市场调节,与劳动生产资料隐蔽结合,参与与教学无关的社会劳动并获取收入而政府对其无法进行有
2、效管理的就业状态.诸如在校外兼课,兼职,进行咨询服务,从事业余翻译,家教等工作,乃至经商,炒股等.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在高校中的“在职“ 与在市场经济中的“ 就业 “相结合这种途径实现了其最大化目标.(二)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现象的产生.高等学校人才集中,学科门类齐全,研究领域广泛.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强大力量.我国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迫切需要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科学技术问题.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许多劳动者迫切需要提高自己及下一
3、代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所以,近年来,高等学校特别强调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注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与社会建立横向联系.如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咨询,进行技术转让,成果推广,承担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等.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隐性就业的形式,可以进一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科学知识的需求.同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受中国林业教育)2003 年第 3 期过多年的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劳动力成本高,但长期以来工资待遇偏低,住房条件差;而且靠吃“皇粮“ 的高教界的收入与产业部门之间已出现了越
4、来越大的差距.这种反差驱使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寻求其他的收入来源,以求得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的均衡.市场经济对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迫切需求,又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这种意愿的机会.因此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社会上较容易地找到高收入的第二职业.同时,高校技术人员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可以有比较宽余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在客观上也为其隐性就业带来便利.隐性就业是完全靠“自由流动 ,双向选择“ 的市场机制调节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富余的闲暇时间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使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给成为可能.而市场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渴求,也形成了有很大缺口的劳动力需求市场.于是,高校专业技术人员与
5、市场经济接轨,双方在价格信号的调节中实现自己的意愿.其中,货币收入成为他们隐性就业的原动力.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激励一约束机制的疲软导致了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劳动力供给不充分.我国高校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内部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这使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学校办学效益不高,缺乏活力.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一约束机制是通过两个层面建立的,一是配置问题,二是福利,待遇,晋升问题.人员配置是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配置不同素质的人但现实中,由于缺乏人才的综合测评和考核体系,人员的使用不能体现人尽其才,所以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同时,长期以来平均主义的偏好使高校内部
6、缺乏能够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不考虑工作效益和贡献的大小,在福利发放时仅以出勤,课时等简单的时间指标为依据,从而难以体现出专业技术人员“质 “的差别;在职务晋升时,“论资排辈“,“轮流坐庄“,为“免费搭车“者提供了契机,庇护了落后的低效率,极大地伤害了先进的高效率.11探索与思考(三)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的利与弊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已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十分普遍而又必须面对的现实.隐性就业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讲,无疑是有利的,但从高校和社会的角度看,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1.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就业体制的市场化在我国经济
7、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各领域都需要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高校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第二职业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人尽其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隐性就业过程是自觉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在隐性就业中,劳动力供给者专业技术人员与劳动力需求者双方各自目标的达成和工资水平的确定,完全是市场化的结果.在隐性就业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并通过搜集各种市场信息自谋第二职业,以获取满意的工资收入或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劳动力需求者也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到人才市场猎取最佳人选.专业技术人员
8、多元化的隐性就业模式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而僵化的就业模式,从而促使就业模式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同时,由于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的行业多属高新科技开发利用及金融,证券等领域,且多集中于第三产业,所以这无疑对促进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数量大大超过经济发展的需求,但在人力资源结构上,低层次行业所需的劳动力过剩,而高层次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社会财富的增长不仅仅依靠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简单投入,更多的是依赖这些要素的集约化运用.如果不对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9、力资源的知识,技能等人力成本也会发生折旧,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隐性就业,实质上是对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利用,对提高社会总体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全社会的“资源共享 “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隐性就业,不仅使市场经济部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原本稀缺的高层次人才,而且通过共享这些专业人员在“本职“ 和“兼职“岗位上积累的经验和信息,使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以进一12步提高,使其对社会的贡献更大.2.消极的影响首先,高校隐性就业者在高校“在职“ 享受高校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并占有一定数量的编制,这使大批优秀的热爱教学工作的人员因无编制而无法进入高校.其次
10、,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双重任务,要完成好这些任务,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和充实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为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打下坚实深厚的业务功底.学无止境,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空前增长,科学技术的综合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情况更是如此.但由于隐性就业的“灰色收入“ 远远高于名义收入 ,所以利益的驱动使隐性就业者对“兼职 “过分投入,而对“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本职“和“兼职“本末倒置,致使备课粗糙,批阅作业潦草,工作责任心低下.第三,高校技术人员隐性就业给比较安心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带来心理上的冲击,产生动摇军心的负作用,使高校专业技
11、术人员人心涣散,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第四,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他们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他们热衷于从事第二职业去赚钱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第五,高校隐性就业的流动性强以及收入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使许多纳税人逃避了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这不利于政府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降低了政府通过税收对个人收入的调剂力度.(四)应对措施为了避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隐性就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应对措施.1.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促使专业技术人员树立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创新观念;另一
12、方面在一定意义上也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消极影响.诸如过分强调功利,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等,都容易使一部分人产生无视国家和集体的需要而损人利己的行为.因此,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教育教职工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鼓励教师认真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2.加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管理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集中主要精力努力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和科研及其他工作任务,高等学校应加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管理.学校应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及相应的任务,安排科学合理的工作量,并对工作的中国林业教育)2003 年第 3 期探索与思考产攀舔籀缝畲壤弊寞用攘
13、术惑宋建英(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平 353000)现代教育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源泉,加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与生产,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几年来,我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为农村,林区,基层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一)我校产学研结合的具体做法1.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我校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特长,针对福建省一些边远地区的县,市,区经济不发达现状,综合考虑这些地区资源的
14、优势,决定以建立毛竹示范片和改造毛竹低产林作为科技扶贫的突破口,在科技扶贫工作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学生的职业能力.近年来,学校先后派教1i49 人次,分赴永安,将乐,建宁,周宁等边远林区,对当地乡,镇,村干部,村民及中级职称以上林业干部,各林业站,林场,采育场领导等共6078 人次就毛竹,中小径竹丰产栽培及开发利用,竹种资源调查与分类技术,山地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培训与实地操作咨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学校与周宁县林业局签订了毛竹丰产示范基地和科技友好合作协议,建立了 5000 亩毛竹高产示范片,在毛竹孕笋,出笋期间,派老师下乡蹲点,举办专题讲座和林间实践操作现场会,指导农
15、民掌握技术要点,使全县低产竹林恢复了生机,竹林的产量和质量得以提高,从而带动了全县竹类资源和竹产品的开发利用,推动了科技扶贫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教师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科技咨询活动,实现了同广大林农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农村的情况,树立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理念.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我校以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校与永安市林委共同承担了三明市科委的攻关课题永安竹类资源调查.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制作腊叶标本 150 份,鉴定出该市有竹类 l5 个属
16、76 种,发现了 3个新种和变种.该课题 1999 年通过三明市科委的科技成果鉴定,2000 年获得福建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底获得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摸清永安市竹类具体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3.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内部的劳动力市场第一,要建立激励一约束机制,在人员配置和使用上真正体现劳动力“质“ 的差别 ,并由此决定谁在岗,谁下岗.第二,要以严格的约束条件和考核指标体系决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或降职,降资.第三,要重视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本市场的衔接,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动性退出和被动性退出不再受限制,同时促进优秀人才自由流入高校.4.提高教职工的地位和待遇中国林业教育2003 年第 3 期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不少措施解决知识分子地位低和工资低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要完全靠国家财政来改善教师的待遇是不现实的.为此,除了国家通过工资改革使教师工资有较大幅度提高以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有偿服务,尽可能多地创造有利于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条件.尤其是要为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比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工资,住房,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只有教师的地位得到提高,待遇得以改善,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责任编辑柳小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