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教学目标本课进行当代国际社会,当代世界的主题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等内容的教学,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如下:具体要求:知识方面::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联合国的主要机构。理解: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法的作用;按国际组织的目的任务、活动范围、组织主体的区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2、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运用: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能力方面: 联系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的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释国际重大政治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判断某
3、国的对外活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是非曲直,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问题,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历史地具体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联合国及其作用;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觉悟方面:正确认识国家利益的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的观念;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
4、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正确认识多极化的趋势和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努力;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2教学重点和难点1、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3、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4、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课时安排本课共 9 课时。第一节 3 课时,第二节 3 课时,第三节 2 课时,机动 1 课时。3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 政治
5、常识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2. 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复习前言与第一课有关国家、国家对外职能等问题,导出第五课国际社会问题。 )导入新课本课主要介绍有关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当代国际社会的主题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五课的内容,阅读的要求是粗读,即只读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搞清本课书的知识结构。(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第五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讲授新课(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请一个学生在地图上找“民主德国”的版图),(学生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同学们,咱们为什么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民主德国的版
6、图呢?因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统一成为新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以无法找到原民主德国的版图。教师再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如苏联)解体分裂了,有的国家(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了?我国政府为什么承认统一后的德国并与之保持外交关系?为什么也承认解体后的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并与其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引出课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法、外交政策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了本课内容,就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讲:一、当代国际社会概况(板书)1、国际社会的构成(板书) (1)国际社会的形成。(板书)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概念及
7、其演变,让我们首先简略回顾一下国际社会的形成过程:国际社会是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发展而形成,其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国家之间虽有一定交往,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多国家都处于闭关自守状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的发展,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改进,各国加强了联系,由于交往的需要,以国家为单位,形成了国际社会。今天,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2)国际社会的构成。(板书)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截止 2002 年,世界上共有194 个主
8、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 员(引导学生看世界地图。)4国际社会成员的第二类是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社会团体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集合体。提问:现代国际组织有哪些?为什么要成立这些国际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主要的国际组织,为下面讲国际关系做铺垫。)如: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阿拉伯国家联盟;欧洲联盟等。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板书)(1)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国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
9、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其次,在这些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各国政府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其它一切国家关系的基础。(2)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板书) 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包括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等。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板书)投影或用小黑板展示材料:材料一:国际舆论关
10、注的阿姆斯特丹条例于 1997 年 10 月 2 日,由欧洲联盟 15 国外长正式签署,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为欧洲进一步联合确定了方向,欧盟作为一个具有经济政治综合实力的“整体形象”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的重要的作用。材料二:我国和日本自 1972 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较好。日本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伙伴国。但 1989 年日本政府参与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为了打破西方对我国的制裁,我们对日本开展了大量工作。1990 年后,中日关系逐步恢复和改善,日本宣布解除第三批日元贷款的冻结,同意为我国 17 个项目提供第一期贷款。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国际关系中的什
11、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5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
12、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述材料中,欧盟 15 国之间正是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而加强合作。而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或冲突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唯有如此,在当代,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它们为着
13、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全作。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要通过同别国竞争、对抗、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有相应在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力量。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它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具体我们将在第二节第三框“当代的国际竞争”中学习(书 P153 页)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的一些国家,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使它们由原来的穷国一跃而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由
14、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在 19 世纪以前,人们评估国家力量的主要标准是以国家人口的数量为依据的。而在以后的年代,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军事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国家力量的关键指标。在当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战争因素受到遏制,因此,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数量已不再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取代它的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力量的关系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
15、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罗斯虽然至今仍保持其军事大国地位,由于其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国力已今非昔比,就是有力的佐证。巩固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况,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思考下列问题:请分析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的原因。课后作业:完成“每课一练”6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 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什么? 2. 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有利于引出主权国家构成因素及基本权利。 )导入新课(录像:播放 1997 年 7 月 1 日在香港举行的政权交接大典盛况,约 3 分钟。)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在香港悬挂了 156 年的英国
16、米字旗终于落下,取代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这些意味着什么?香港回归以前是否是一个国家?(播放录像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中的主权和政权的有关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板书)1、主权国家及其权利(板书)(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板书) 当今世界 193 个主权国家,不管其性质如何,都由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人口,即定居于一个国家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的基本要素。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现代国家领土
17、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海、领水、领空和活动领土的整体。领陆不单指一国之陆上地面而言,且包括地下无限深度的一层;领海指领土或内湖与公海之间,隶属于沿岸国统治权之海面,领空指国家领土和领海上空,领水指一国所属之水面;活动领土亦称为浮地领土,即凡属本国之船舶与飞机等,虽然驶于本国领域范围之外,仍视同本国领土。领土是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其存在的依据。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它的特征。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政权,即通常所说的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
18、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7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书 P136-137 页有关的内容。 投影二时事资料:材料一:1990 年 4 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
19、会议正式通过并颁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次经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全国人大还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并组建驻港部队以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材料二:1997 年 8 月 17 日,日本官房长官,在朝日电视台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中所谓“周边地区”理所当然包括台湾海峡,中国政府迅速对此作出严重关切,并要求日本政府对此作出明确澄清。设问:以上材料表明中国行使哪些主权国家基本权力?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这些权力都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第一,独立权。
20、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是指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独立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二是国家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时不受外来干涉的排他性。如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不允许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这是独立权的体现。国家的独立,既是政治上的独立,也是经济上的独立。如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按照实际作出的确保中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决策。第二,平等权。国家平等与国家主权密切相关,国家平等是指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而不分国家的大小、强弱,也不分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各国在国际会议上享有一票投票权,在外
21、交权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第三,自卫权。是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防备可能来自外国的侵犯。另一方面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武力自卫。第四,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管辖权主要包括领域管辖权和国籍管辖权。提问:上述材料 1)2)中,中国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力?(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义务,哪些国家不承担义务,必然受到国际社会的遣
22、责和制裁。2、国际法及其作用(板书)在国际社会中,有的国家侵犯别国的权利,有的国家不履行国际义务,这就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正确处理、调节国家间的8关系的需要,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国际法的含义。国际法又叫“万国法”或“万国公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有国际组织。国际法的制订者是国家,但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而是国家间通过协议来制订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建立规章制度。国际法的产生。国家产生之后,国家间必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为使国家之间的各种
23、关系正常发展,必然要有对各国有约束力的法规,以调整各国的关系,而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了各种原则、规则、规章制度便形成了国际法。因此,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产生于古罗马的“万民法”调整的是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国际法的前身。1648 年签定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确定了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签定的国际联盟条约成为现代国际法形成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成立,使国际法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联合国成立 56 年来,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公约,如维也纳外交公约、维也纳
24、领事关系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还建立了国际法院,裁判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调整现代国家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的法律规范。国际法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理解。(投影公约的有关内容)公约首次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不超过 12 海里的领海,在该区域内享有主权;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与领海宽度相等的毗连区,并有权在此海域内行使必要的管制。公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确定了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在此区域内,沿海国家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其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有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
25、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事项的管辖权。公约还规定了大陆架制度以及国际海底区域(深海、大洋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确立辨明国家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国际关系的主体,除了主权国家以外,还有国际组织。设问:你所知道的国际组织有哪些,它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什么作用?9(学生议论,教师总结。)从同学
26、们的发言内容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关心国家大事,对联合国、欧盟、北约、国际币基金会、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组织的情况有所了解,但对这些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3、 当代国际组织概况(板书)国际组织的含义。 (板书) (挂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围绕国际组织的名目、数目、职能、范围或所在地等边阅读课本边看地图,了解国际组织的概况、含义。)国际组织是指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据统计共有 2 万多个。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而且规模呈
27、扩大趋势。国际组织并非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国家产生后,世界各国的关系长期处在一种相对隔离状态,随着生产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的进步,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进入 19 世纪中期,国际协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合作日益加强,国家间出现了为某种特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如 1865 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4 年成立的万国邮政,是早期规模较大的国际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成立的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 年成立的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战后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海洋、宇宙等科学技术以及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巨大进步,使地地球上的空间距
28、离相对地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战后的这些发展,加速了国际组织的成长。可见,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际组织活动的依据。 (板书)提问:国际法上,国际组织主要是指国家之间的组织,那么,国际组织是否凌驾于国家之上?其活动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的组织,而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它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基础,不能违反国家主权原则而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任何事项。在国际组织内,各成员国主权平等。国际组织是以国家间多边条约为基础而建立的,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3)国
29、际组织的分类(板书)国际组织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治性的、专业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区域性的;还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展示下列图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国际组织的分类)当堂练习:请把下列国际组织的标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里:1)联合国;2)美洲国家组织;3)世界卫生组织;4)国际红十字会;5)阿拉伯国家联盟;6)欧洲联盟。10A 政治性 国际组织B 专门性国际组织C 政府间国际组织D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E 世界性国际组织F 区域性国际组织答案: A 1)2)5)6) B 3)4) C 1)2)3)5)6)D 4) E 1)3)4) F 3)5)6)4、国际组织的作用。 (板书)展
30、示几则国际组织活动方面的资料: 材料一:1995 年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长期代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关贸总协定,其 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目标的实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将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共同构成世界贸易秩序经济多边体系的三大支柱。真正成为“经济联合国”,并使世界贸易秩序得到更有效的管理。材料二:1997 年 6 月第三十三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在津巴布韦哈拉雷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大湖地区局势,塞拉利昂、索马里和安哥拉等国冲突,利比亚与美国、英国之间的冲突等议题。 材料三:1967 年 8 月 8 日,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
31、加坡、马来西亚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会后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1996 东南亚国家联盟在开展政治与安全合作、经济合作、职能机构间合作以及发展同东盟对话伙伴国的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实施东盟关于将东南亚地区建成一个和平、自由和中立的行动计划方面,也取得积极发展,由 10 个国家签署的东南亚无核区条约 ,于 1997 年 3 月开始生效。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1)国际组织的作用是复杂的,有积极的也有起阻碍或破坏作用,对各个组织的作用是要进行具体、辩证、历史的分析。2)大多数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是
32、发展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上述三个材料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课后作业:完成“每课一练”11第三课时导入新课:通过小结国际组织的产生、含义、分类及作用引入第二框题的学习。三、联合国(板书)1、联合国的创立和发展(板书)播放录像:联合国中关于联合国的创立、发展过程的内容。 (1)联合国的创立。 (板书) 从录像中可以看到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产物。提问:联合国的创立经过几个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联合国宪
33、章的通过,联合国正式成立。(2)联合国的发展。(板书) 联合国由 51 个创立国创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现在已拥有 191 个会员国。 2、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板书) (1)联合国的宗旨。 (板书)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它的内容共 19 章,111 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它的主要内容之一,联合国的宗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宪章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规定为联合国的首要目的。宪章序言提到“ 欲免后世再遭现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并把这一宗旨放在第一项的突出地位,说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二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
34、好关系。宪章规定,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它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发展各国友好关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三是促进国际间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宪章规定,广泛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合作,尊重全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不进行任何歧视,以消除引起战争的经济及其它原因,这是维持国际和平的重要条件。 四是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宪章强12调,联合国应该成为协调一切国家的行动,并使之进行协作的重要场所。 提问:联合国的这些宗旨,其主要的精神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联合国的宗旨概括起来就是:维护国际
35、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的这些宗旨,分别在其行动中体现出来,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联合国的原则。(板书) 为了实现联合国的宗旨,宪间的第二条规定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七项原则,即: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2)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4)禁止对其它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5)集体协作:6)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7)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同时指出:其中各国主权平等原则是其它各项原则的基础。堂上练习:1997 年 5 月,日本国会众议院议员西村真悟与日本冲绳县不垣市议员仲间均和两名摄影师共 4 人,非法登上了中国领土钓鱼岛,并
36、在岛上插上日本国旗举行所谓“慰灵式”,察看了 1989 年“日本青年社”在岛上非法设立的灯塔。中国政府对此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惩处肇事者,消除由此产生的恶劣后果和消极影响。请根据联合国的原则对上述材料进行评论分析。(讨论、提问、总结)(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制定的意义。(板书)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制定,表达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建立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发展各国平等合作关系的愿望。它是国际政治重大进步的标志,并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3、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板书) 播放录像:联合国中“联合国的机构”引导学生阅读 P142-143 页课文,加深对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
37、的认识。4、联合国的作用(板书) 联合国成立初期的作用。联合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的操纵下曾经做过一些违反宪章和各国人民意愿的不光彩的事情。后来由于美苏争吵不休,在安理会频繁使用否决权而使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无法解决。 60 年代以来,由于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会员国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起着多方面的重大作用。录像:联合国的作用 。(要求学生概括出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教师总结。 )(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中国与联合国(板书) 播放录
38、像:联合国中有关中国与联合国的内容。 (教师总结):(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 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3(2)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 2758 号决议恢复中国大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始终不渝地为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中国一贯坚持国家不分“大小”、“穷富”一律平等的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际纠纷和争端,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中国对联合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3)同时,我国
39、人民也从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援。投影展示材料,教师结合观点讲解: 材料一:1990 年以来中国派遣了 1000 人次的工程兵、军事观察员和文职员,为和平解决柬埔寨等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二:1993 年月 1 月 29 日,安理会通过 804 号决议,要求安可拉冲突双方立即停火,恢复对话。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审议安哥拉局势时发言,呼吁外来势力不要介入安哥拉冲突,并提出,联合国及国际社会不应放弃政治解决安哥拉问题的努力。 材料三:1995 年 9 月,在北京胜利召开的举世瞩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妇女工作的重视,积极促进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 材料四:1979 年
40、 6 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签署合作协定。我国于 1972 年10 月开始参加开发署的活动。1975-1977 年、1979 年至今,我国连续当选为该署执行局(1994 年 2 月前为理事会)成员。我国与该署的方案合作始于 1978 年。截止 1998 年,我通过该署援助我在国内安排实施了 840 余个项目,总金额近 8 亿美元。涉及农业、工业、能源、交通、通讯、教育、卫生、金融、税务、社会福利、扶贫、妇女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外资等广泛领域。在改革开放初期和其后一段时间,我国际资金和技术渠道相对较窄的情况下,利用开发署的援助资金实施了涉及大中型企业改造和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的约
41、五百余个项目,为我国“七五“和“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6 年 9 月开发署第三次常会顺利通过了该署第四周期(1996-2000 年)援华方案“ 开发署-中国第一个国别合作框架“,核心资源约为一亿美元,主要用于扶贫、可持续农业及粮食安全、就业、宏观经济和企业改革及管理、教育卫生和妇女、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能源等五大领域。尽管第四周期的合作重点发生了变化,但仍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先领域。目前,该合作框架已执行过半,为我国 “九五“计划的实现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巩固新课请思考以下问题:1. 1989 年 12 月,联合国安理会主美国入侵巴拿马问题召开紧急会议,拟定了遣责美
42、侵略行为的决议草案。在表决进,美、英、法三国投反对票。 2. 1990 年 8 月 2 日伊拉克入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遣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我国代表对这些决议投了赞成票。1990 年 11 月 29 日安理会又通14过了第 678 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 1991 年 1 月 15 日之前仍不执行从科威特撤军等安理会有关协议。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持和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我国代表对这项决议投了弃权票。请分析说明:(1)为什么关于伊拉克问题的这些决议不是由联合国大会而是由安理会通过?(2)我国代表对这些决议投赞成票和弃权票的理由分别是什
43、么? 课后作业:完成“每课一练”第四课时复习提问1. 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当今世界存在着哪些类型的国家?绝大多数是什么类型国家?这个绝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2. 请同学们回忆高二哲学课讲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什么意思?(设计以上问题是为了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矛盾以及更容易理解课文中关于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以下材料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哪些方面的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材料);1. 据联合国 1995 年统计,过去的 50 年,世界财富增加了 7 倍,但全世界有 13 亿贫困人口,比 5 年前增加了 3 亿;最不发达国家已从 19
44、74 年的 29 个增加到 1994年的 48 个。 2. 中央外办主任刘华秋在题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04 年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工作的文章中说,2004 年的国际形势是“稳中有乱” ,但总体上是“ 稳大于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第一,没有出现类似伊拉克战争那样严重冲击大国关系的重大突发事件;第二,惟一的超级大国出于维护本国战略和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及大选的考虑,对对外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策略调整,采取了一些缓和大国关系的举措;第三,各大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磋商与协调增强。不过,刘华秋也指出:“国际形势中还存在局部战乱、冲突和你争我夺,有的本来可以不激化
45、的矛盾也激化了,闹得世界还很不安宁,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依然存在。恐怖主义的危害继续上升。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南北矛盾进15一步突出。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对战略资源、战略要地、战略通道和战略主导权的争夺趋于激烈。世界经济领域还存在诸多可以预测和难以预测的风险。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讲授新课:当代国际问题纷繁复杂,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难题,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粮食匮乏、疾病蔓延、毒品贩卖等,这些问题在困扰着世界的发展
46、和进步,而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下面讲: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主题(板书)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和平问题1、和平问题(板书) (1)什么叫和平问题。(板书) 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国家间和平以及国内和平等,因为和平的威胁来自战争,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请同学们先
47、阅读课本 146 页“资料卡”的例子,并思考为什么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由材料可知,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类进入 20 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 万多亿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果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无疑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同时,和平也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而当代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
48、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可以说,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现代化杀伤武器的发展使世界人民强烈要求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同时,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他们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 。例如(可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 ,80 年代首先从西欧开始掀起了反核运动;1988 年 11 月举行的 43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 1990-2000 年为根除殖民主义国际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要求和平的愿望,钳制了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
49、平。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想必大家还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16一件大事: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请学生讲述这一事件,教师也可以展示有关的相片等资料显示其巨大的破坏性) ,促使日本军国主义者投降和给这两个地区造成了严重“后遗症” 。可见,由于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威力,核大国如果发生核战争,只会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而不可能有胜利者。科学研究表明,一场核战争会给地球带来“核冬天”,其后果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灭绝。核战争的不堪设想的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不敢轻易发 动世界战争。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战后,帝国主义被削弱,法西斯主义彻底被打垮,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大批的民族独立国家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减弱;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互相渗透,使得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强,各国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加,维护世界和平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