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科技与人文大观艺术百花园(上)音 乐 1.震 撼 灵 魂 的 唯 有 音 乐人民音乐家洗星海曾动情地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 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无论你在欣赏音乐,还是在演唱、演奏,音乐都是用声音作为表现手段 的艺术。它以声音为物质材料,通过作曲家的构思,将旋律的起伏,和声的 张弛,音色的变化巧妙地创作出美的旋律、美的和声、美的节奏,通过美的 音色构成了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形象,来表达人的情感。可见音乐是音响的 艺术,时间的艺术,表演的艺术。是你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音乐作品(特别是器乐作品)不像文学作品那样,能用具有明确概念的 文字来具体描述某种情感,
2、它只能通过不同的节奏及不同高低不同强弱的音 响来引起人的情感体验。罗马尼亚音乐家艾涅斯库曾说过:“音乐是最简单 的,甚至是原始的情感表现方法 我认为音乐是表达内心感受的各种微妙 变化的唯一方法。”匈牙利钢琴大师李斯特也说过:“音乐能直接表达感情 的内容和深度。”这就是音乐所特有的音响的魅力。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或者说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我们也知道, 绘画艺术在时间中凝固不变,而音乐则在时间中变化起伏,在时间中展现。 音响动态的时间艺术,是音乐作品的独特本质和感受基础。每一首乐曲的呈 示、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音乐内容的陈述过程。作为时间艺术的 音乐,由于音响材料层出不穷,无论是演唱还
3、是演奏,音乐总是随着时间的 流动而转瞬即逝。因此,它要求演唱、演奏者、欣赏音乐者,应具有较强的 音乐记忆力,尤其是对旋律的记忆能力,这样才能把握音乐时间的脉搏,才 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它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 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要展现完美的音乐艺术形象,就必须通 过音乐艺术实践,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演唱或演奏)和音乐欣赏。作曲家运用各种音乐语言要素谱出的乐曲只是对音乐形象的初步呈现, 当表演者依照曲作者的情感去体验、分析、感受音乐后,才能使音乐作品的 思想内容和艺术美得以充分显示,才有可能为广大音乐欣赏者所感受,才能 产
4、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当然,除作品本身的质量以外,表演也在相当程度上 体现和决定着音乐艺术的价值,这种价值直接与表演者的音乐修养和技巧水 平息息相关。可见各种不同的音乐艺术形象是靠其特有的演唱、演奏所产生 的音响来加以铸造构成的。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说过:“当一个人愿意聆听音乐时,当音乐的柔 和甜美和忧郁的气氛通过他的听道进入他的灵魂时 他的全部生命就沉浸 在歌声的颤动和欢快之中。”正像人们所说:音乐好像是条河,河水激起动 人的波。时间的河,声音的河,感情的河,心灵的河,音乐河水波连波。直 接震撼灵魂的唯有音乐。2.走 进 音 乐 的 殿 堂浅 谈 音 乐 欣 赏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可以说男女
5、老幼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欣赏 着音乐。音乐艺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它是用“以美诱人、 以 情 动 人 ”的 方 法 来 争 取 听 者 的 内 心 共 鸣 的 。 当 作 曲 家 创 作 出 来 的 音 乐 作 品 , 通过演唱或演奏把它变成了实际的音乐音响,欣赏者再通过倾听音乐音响并 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这时就欣赏到了音乐。所以欣赏音乐本身 就是一种获取音乐作品中感情信息的过程。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不断聆听音乐音响的过程。人们每天都在电视、广播 中听音乐。无论是车站、码头,还是剧院、商场、医院,到处都会有音乐音 响 伴 随 着 你 。 然 而 , 聆 听 音 乐 也 是
6、 一 种 才 能 , 它 同 其 它 任 何 才 能 或 天 赋 一 样 , 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去获得它。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是以表现内心感情为主的艺术,它以音响为材料, 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图景是通过欣赏者的想象和 生活联想,在音乐音响的启示下“闻乐而思”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由于人们 的欣赏水平不同,自然会各有所见、各有所闻、各有所得、各有所感。正如 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 的人。”还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 此,要想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理解具有深刻内容的经典名曲,则需要 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
7、。就像只有识字的人才可能阅读文学作品一样,文学是 通过文字的描绘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音乐和文学的表现形式不一样。音乐是 以万物为主题的旋律,它那奇妙的音调将会把我们唤醒,去向往更加高尚、 更加热情的生活。因此,欣赏音乐,除了识谱外,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生 活经历。因为理解力本身是与知识和阅历密切相关的,如同金字塔的底盘, 基础越宽广,尖端才会越高。如果欣赏者的知识修养水平较高,生活体验较 丰富,视野就会比较开阔,理解音乐也会更深刻。每首音乐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各不相同,社会价值也不同。有的富于哲 理 性 , 有 的 突 出 抒 情 , 有 的 侧 重 于 大 自 然 的 描 绘 , 有 的 还 充
8、 满 摇 滚 乐 的 激 情 每部音乐作品都各有不同的形象和特色。因此,无论表现哪些方面的 内容,如果欣赏者能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能体会到作者所要 表达的情景,所要阐明的道理、观念,并能引起欣赏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就 会达到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也就会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 所以说“思想和情感”也是欣赏音乐的条件。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欣赏音乐则必须细心倾听音乐的音响效果。多听是 音乐欣赏入门的先导,只有仔细地倾听,去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内涵,去 感受乐曲的整体结构,才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它的思想情感,才可能去更 好地欣赏音乐。音乐欣赏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但要提高自己的音乐欣
9、赏能力,就要 有系统、有目的的由浅入深地去选择欣赏曲目。可先选声乐作品进行欣赏。 因 为 在 声 乐 作 品 中 , 音 乐 是 由 旋 律 与 歌 词 结 合 在 一 起 来 共 同 塑 造 艺 术 形 象 的。歌词能比较明确、具体地表现出作品的内容,便于人们去理解。而器乐作品,特别是无标题的器乐作品没有文字。因此,欣赏者若不具备一定的音 乐知识和欣赏水平,要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就比较困难。这时,欣赏者 一方面可通过反复聆听乐曲,加深对乐曲的体会,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先 了解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曲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乐 曲 的 内 容 。 特 别 在 聆 听 音 乐
10、时 , 应 想 得 多 一 些 , 想 得 广 一 些 , 想 得 深 一 些 , 想 得 远 一 些 。 使 自 己 置 身 于 某 一 特 定 的 环 境 中 , 有 此 人 、 此 时 、 此 地 、 此 情 、 此景、此意的种种联想,才能从音乐中品尝其中的奥妙,使你宛临其境,似 见其人,感知其情。对于青少年来说,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对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 内容应有所不同。小学生处于初级教育阶段,知识比较浅薄。他们的思维比 较单纯、幼稚、简单,但他们充满着好奇心。因此,小学生欣赏音乐应注重 选择娱乐性、趣味性的乐曲。如生动有趣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管弦乐 曲动物狂欢节、龟兔赛跑以及在钟
11、表店里等等,都会引起小学 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通过不断欣赏聆听,启发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丰富 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创造力。随着欣赏能力的提高,他们 对音乐欣赏也会逐渐有所要求。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了一定 的音乐修养,并懂得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时候,他们就会静心 去听,认真去想,便会利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主动去感受音乐、理解音 乐和表现音乐。他们会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欣赏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最有 力的手段。随之,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到艺术表现便会有所分析、 评价和追求,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在欣赏音乐过程中,他们不仅 去听、去想、去感受、去理解、去
12、学习、去追求、去表现音乐,他们还可以 在美好的音乐天地中尽情遨游。3.文 字 谱 和 符 号 谱音 乐 记 谱 法记谱法就是以书面形式用文字和符号将音乐音响的高低、长短、强弱及 声部的组织记录下来的方法。掌握记谱法是十分必要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在音乐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记谱法。 有演奏古琴用的古琴谱,演奏琵琶用的琵琶谱,演奏扬琴用的扬琴谱,管弦 乐队用的总谱及在我们曾广泛流行过的用“工、尺”等字样标记唱名的工尺 谱,中古时期的纽姆谱和普遍使用的简谱、五线谱等等。记谱法多种多样。 记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有的用文字,有的用符号把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记 录 下 来 , 变 成 了 可
13、演 唱 、 演 奏 用 的 乐 谱 。 由 此 看 记 谱 法 有 文 字 谱 和 符 号 谱 。 同学们熟知的简谱和工尺谱属于文字谱。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五线谱及西 欧 9 世纪发明的纽姆谱属于符号谱。在 历 史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 各 种 记 谱 法 也 伴 随 着 音 乐 的 发 展 而 发 展 。 1991 年 秋天,中国自费访问学者吴道恭,在意大利欧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论 六线谱,使记谱法领域又增添新的成员。论六线谱被专家认为是“中 西方文化的完善结合”,是“当代音乐记谱体系的革命性突破”。这就意味 着六线谱将比其它记谱法更为完美。意大利国家专利局批准了这项“重要发 明”的
14、专利。巴黎和纽约正在分别筹备出版这本专著的法文版和英文版。我 们期待着这一新的记谱法。学习和掌握记谱法非常重要。因为乐谱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具体体现, 是 演 唱 、 演 奏 者 领 会 作 曲 家 的 创 作 意 图 , 进 行 二 度 创 作 的 途 径 和 依 据 。 因 此 , 无论是作曲家,还是表演艺术家,都需要正确掌握记谱法。4.音 乐 中 使 用 的 五 条 平 行 横 线五 线 谱五线谱是用来记写音符与休止符等各种音响符号的五条平行横线。这五 条线上线与线之间所形成的四个间上都分别代表一定高度的音。线与间的位 置高,记的音就高;位置低,记的音就低。这 5 条线和间的名称自下而上为
15、 第 1,2,3,4,5 线和第 1,2,3,4 间。若要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就需要在五条线的上或下加记临时短横线。 五线谱的上、下加线一般不超过五条,且上、下所加的线要各自断开,不可连接成长线。 各线、间的音只是相对高度,若要确定音在线或间上的准确高度,就必须在五条线的左端记写谱号。谱号有三种: 高音谱号 低音谱号 中音谱号记 写 高 音 部 音 乐 时 用 高 音 谱 号 。 记 写 时 从 第 二 线 开 始 并 四 次 通 过 第 二 线,表示小字一组的 g音在第二线上,确立第二线为音名 G 的位置(所以 高音谱号又称 G 谱号),从而确定其它各线、间的高度和音级名称。记写低音部音乐时
16、,用低音谱号。低音谱号表示小字组的 f 音记在五线 谱的第四线上。记写时从第四线开始并两次通过第四线,且在第四线的上、 下方各记一个小圆点,确定第四线为音名下的位置(所以又称下谱号),从 而也确定了其它各线、间的高度和音级名称。中音谱号是为记写中音部音乐用的。这是一个可移动的谱号,谱号的中 心永远是中央 C 的音高位置(又称其为 C 谱号),可以记写在五线谱的任何 一线上。当 C 谱号的中心在第三线上时,叫中音谱号(又称 C 三线谱号); 当谱号的中心记在第四线上时,叫次中音谱号(又称 C 四线谱号)。谱线添加谱号后称为谱表。记有谱号的谱表,其线与间上的各个音不仅 有了高低上的比较关系,同时还
17、具有固定的、绝对的高度。用固定的字母表示七个基本音级的名称叫作音名,即“C、D、E、F、G、 A、B”,这七个音分别叫作“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音名在键盘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因为在钢琴上 52 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 基 本 音 级 的 名 称 , 这 样 , 为 了 区 分 音 名 相 同 而 音 高 不 同 的 各 音 , 就 将 CDEFGAB 分成了几个音组,用不同的字母写法加以标记。5.“ ”和 “b”号用 来 调 整 音 级 组 织 关 系 的 记 号调是指一首乐曲在演唱、演奏时的调高。 简谱中,记在乐曲左上方的“1=G”,或“1=E”就是乐曲
18、的调,它确定乐曲的高度为 G 调或 E 调。 李重光先生曾给“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即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在五线谱中,音列的任何一个基本音级或变化音级都可以作为调,这就形成了许多音高位置不同的调。 每个调都有代表这个调的调号。 没有升 () 、 降 (b) 记 号 的 , 叫 C 调, 它 是 由 七 个 基 本 音 级 所 构 成 的 , 也 称 它 为 “基本调” 。 用升()号表示的叫升号调。由基本调C 调开始,向上按照纯五度连续相生, 便可得到一个升号的 G 调, 二个升号的 D 调, 三个升号的 A 调用 降 ( b) 号 表 示 的 叫 降 号 调 。
19、降 号 调 是 由 基 本 调 ( C 调 ) 开 始 向 下 按 照纯五度连续相生,依次可得到一个降号(b)的 F 调,二个降号的 bB 调,三 个降号的 bE 调 及七个降号的 bC 调。在以上升号调和降号调中,用来调整音级组织关系的变音记号(、b) 都是按一定次序和位置写在谱号后面的。升号调中,“”号的书写顺序是 按照 F、C、G、D、A、E、B 出现的;降号调中,“b”号则是按照 B、E、A、 D、G、C、F 的位置先后出现的。可见升号调与降号调中的“”号与“b” 号产生的次序是对称的,也是相反的。6.一 枝 独 特 的 花劳 动 号 子号子,是中国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劳动号子,则是和
20、劳动节奏密切结 合的民间歌曲。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之中。劳动号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产 这 一 最 基 本 的 实 践 活 动 中 创 造 了 音 乐 。 据 淮 南 子 记 载 : “今夫举大木者, 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动劝力之歌也。”它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 即是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直接与生产劳动节奏相结合的民 歌 。 多 种 多 样 的 劳 动 , 产 生 了 多 种 多 样 的 劳 动 号 子 。 如 在 打 夯 、 打 硪 、 伐 木 、 采石、装卸、扛抬、车水、打麦、舂米、摇橹、拉网、拉纤、挑担等各种劳 动 中 都 有 和
21、它 的 劳 动 节 奏 紧 密 配 合 的 劳 动 号 子 。 为 此 , 也 产 生 了 不 同 的 曲 调 、 节奏和歌唱形式。在不同的劳动号子中,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劳动者的劳 动情绪、生活情趣及斗争力量,同时它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 动热情和解除疲劳的作用。一般说来,劳动号子的节奏律动感很强,而且节奏比较固定并与劳动的 节奏紧密配合,因此,其音乐形式直接受劳动条件的制约。劳动负荷重的号 子,音乐节奏比较固定;劳动负荷较轻的号子,音乐节奏则比较灵活,适于 边唱边劳动。比如打夯号子的节奏就较为规整有力;挑担号子的节奏则短促 轻捷;而平水划船号子的节奏长而舒展,旋律逶迤起伏等等。劳
22、动号子的音乐性格坚毅质朴,音调粗犷豪迈,表现力丰富。多采用领 唱与齐唱或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领唱者都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唱的曲调也 比较高扬舒展,富有号召性;齐唱的曲调则深沉有力,节奏性较强,常常伴 有 劳 动 呼 号 式 的 衬 腔 。 歌 词 大 都 为 劳 动 呼 号 , 有 歌 词 内 容 与 劳 动 内 容 一 致 的 , 也有即兴编唱的,很少实意词。这种领腔与和腔的交替进行,促进了集体劳 动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便于行动一致,提高劳动效率。在不少的劳动号子 中,还有优美舒展的旋律片断,可以减轻劳动中的疲劳。各地地理环境不同,劳动习惯的不同,劳动号子的形式多样,内容也较 为 广 泛 ,
23、音 乐 风 格 各 具 特 色 。 如 山 东 有 黄 河 硪 号 、 安 徽 有 板 车 号 子 、 东北有 林 区 吆 号 子 、 四 川 有 川 江 船 夫 号 子 、 上 海 有 码 头 扛 棒 号 子 、 浙江有远洋渔业号子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技术的发展,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为现代化 的机器生产所代替,劳动号子也日渐减少,但它那丰富的音乐素材和独特的 音乐特征仍为许多作曲家所吸取。不知你是否喜欢。7.无 法 用 语 言 代 替 的交 响 诗在音乐中,交响诗是一种具有叙事性、抒情性及戏剧性的单乐章的管弦 乐曲。它在创作构思上是和体现某一哲学思想或诗意,以及一定的文学内容 相联系
24、的。也称为“音诗”,属于标题音乐范畴。交响诗这一体裁是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的。他认为“标题能够赋 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 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交响诗形式上 不拘一格,可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交响诗常以诗歌、戏剧、绘画 及历史事迹等为题材,广泛运用单一主题贯穿、变形的发展手法和以灵活的 奏鸣曲式的单乐章来代替传统交响乐中性格不同、主题各异的四个乐章,塑 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标题交响音乐和诗歌联系起来便称 交响诗。另有交响音画、交响童话、交响叙事曲、交响幻想曲及交响传奇曲 等体裁也都属于交响诗的范畴
25、。李斯特共写有 13 首 交 响 诗 , 最 著 名 的 是 前 奏 曲 、 塔 索 、 英 雄 的葬礼、匈奴之战、哈姆雷特等。他的交响诗对后世的作曲家产 生 了 很 大 的 影 响 。 捷 克 作 曲 家 斯 美 塔 纳 就 是 在 李 斯 特 交 响 诗 的 启 发 和 影 响 下,首创了由多首交响诗构成的大型套曲的新体裁,并使这种新的形式、结 构同丰富的标题内容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他创作的我的祖国就是由六首 交响诗组成的大型交响套曲。套曲中的每一首交响诗都能独立成章,联系起 来又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它成为展示捷克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画卷。德沃 扎克根据捷克诗人爱尔本的民间叙事诗 花 束 集
26、创 作 了 一 组 民 族 交 响 叙 曲 , 即水妖、午时女巫、金纺车和野鸽。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 的库莱尔沃和勒明基宁四部曲则是取材于芬兰民族史诗英雄国 写成的交响诗。我国作曲家创作的交响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曲家 杜鸣心创作的祖国南海,着重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施泳康在上海音 乐学院作曲系毕业时写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及女作曲家章沪光的嘎达 梅林 都是取材于中国的民族民间故事; 还有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交响诗 刘 胡兰(田丰创作)及吕其明创作的白求恩,还有作曲家瞿维写的人 民英雄纪念碑、刘福安写的八一也都是中国现代交响诗的重要主题。 不知你欣赏过哪些交响诗?8.大 型 声 乐 套
27、 曲清 唱 剧“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咏 叹调、喧叙调)、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Oratorio”一词,原指 教堂中进行祈祷和讨论宗教事务的个人祈祷室,后来又指在祈祷室中演出的 音乐。中国过去曾译之为“神剧”、“圣剧”或“圣坛剧”等等。16 世 纪 末 期 , “清 唱 剧 ”起 源 于 意 大 利 的 罗 马 , 最 初 以 圣 经 故 事 为 题 材 , 演 员 都 是 粉 墨 登 场 演 出 。 1600 年 在 罗 马 上 演 的 埃 米 利 奥 卡 瓦 列 里 的 灵 魂 和 肉 体 的 表 白 是 历 史 上 第 一 部 清 唱
28、剧 。 到 了 17 世 纪 中 叶 , 清 唱 剧 逐 渐摆脱了舞台的束缚,开始发挥其自身的特点,改变成由一位喧叙调演唱者 解释剧情,并取消了布景、服装和表演,成为不化妆的音乐会作品,主要在 教 堂 或 音 乐 厅 里 演 出 。 同 时 , 17 世 纪 清 唱 剧 还 开 始 有 了 两 大 类 别 : 宗 教 清 唱 剧和世俗清唱剧。宗教清唱剧以作曲家卡里西米为代表,其名作所罗门的 审 判 和 耶 弗 他 具 有 18 世 纪 前 清 唱 剧 的 典 型 特 点 : 即 以 圣 经 故 事 为 题材,使用拉丁文。世俗清唱剧也是在意大利发展起来的,使用意大利文, 取材及形式则比较自由。此
29、外,清唱剧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受难曲。 受难曲是按新约四部圣史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载而谱成的音乐作品。在德国,许茨用新的风格创作了第一部真正的德国清唱剧耶稣降生的 故事 (1623 年 ) 。 其 后 , 又 有 两 位 清 唱 剧 大 师 崛 起 , 他 们 是 巴 赫 和 亨 德 尔 。 巴赫最著名的作品是圣诞清唱剧、马太受难曲;亨德尔最著名的作 品是 弥 赛 亚 、 以 色 列 人 在 埃 及 等 。 之 后 海 顿 的 创 世 纪 、 四 季 , 门德尔松的以利亚、圣保罗等都是优秀的清唱剧作品。现代作曲家 也常用清唱剧这一体裁用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或现实题材。清唱剧与歌剧的区别在于:清唱
30、剧虽然有角色的分配,但演员不化妆、 不表演、只歌唱,舞台上没有布景、灯光和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 出入场,没有幕间只有章节之分,长短也不规定,可以有十几章,也可以有 几十章。而且用解说来叙述故事情节。这些都是歌剧中所没有的。此外,清 唱剧还大量运用合唱形式。在我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黄自创作的长恨歌。黄自(19041938) 是 中 国 近 代 著 名 的 作 曲 家 、 音 乐 教 育 家 。 1924 年 , 黄 自 从 清 华 学 校 毕 业 后 即 公费留学美国, 曾先后在欧柏林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1929 年以管弦乐曲怀旧获音乐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在沪江大学任教
31、,第 二年开始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达八年,他的音乐作品在三十年代大多属高水 平 的 层 次 。 清 唱 剧 长 恨 歌 是 黄 自 在 19321933 年 间 创 作 的 , 内 容 取 材 于 白 居 易 的 同 名 长 诗 , 由 诗 人 韦 瀚 章 整 理 成 10 段 歌 词 。 这 部 清 唱 剧 的 意 图 , 一 方面是对统治阶级腐败政治的讽刺,指出政治不清明就会引起民族灾难;另 一方面则把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宫闱艳史美化为人间的爱情悲剧。至于 这部作品的写作动机是为当时的国立音专做合唱教材用,因此音乐着重于发 挥 合 唱 技 巧 , 有 较 高 的 艺 术 性 。 黄 自 原
32、 计 划 写 10 个 乐 章 , 但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后来只完成了 7 个乐章。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首沉郁激愤的男声合唱曲渔阳鼙 鼓动地来和一首精致优美的女声三部合唱曲山在虚无漂渺间。这部清 唱剧于 1933 年 11 月在国立音专的学生音乐会上作为一部完整的作品首次演出并获得成功。 从此,中国乐坛上也出现了清唱剧这一体裁。9.最 大 的 管 弦 乐 套 曲交 响 曲“交响曲”是一种大型乐曲体裁,是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能够充 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在古典派音乐中,交响曲 是最精美的表现形式,在整个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曲家们争相写 作此体裁以体现他们高超的
33、作曲技巧。“交 响 曲 ”构 成 的 基 本 规 律 是 这 样 的 : 第 一 乐 章 , 快 板 , 采 用 奏 鸣 曲 式 ; 第二乐章,稍慢或慢板,具有抒情风格特点,采用简略的奏鸣曲式、三部曲 式、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调性上通常是主调的对比调,在下属调式或关 系调上;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用带有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形式或诙谐曲(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是用此名称),复三段式,调性为主调;第四乐章, 又称“终曲”,采用快板或急板,在主调上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回旋奏 鸣曲式或变奏曲式。有时曲前冠以慢板的引子,曲后接尾声。“交响曲”(Symphong)一词源自希腊文,表示同时发响的声音;中世 纪
34、时,这个名词曾指任何两个音谐和的结合,稍后,它泛指声乐与器乐和演 的乐曲。 1619 年 , 有 人 曾 提 出 交 响 曲 应 当 是 不 含 有 声 乐 声 部 的 纯 器 乐 合 奏 的 作品,从此,交响曲开始摆脱声乐而专指器乐作品。后来,巴赫曾用这个词 代表他的三声部创意曲,海顿也曾称他的某部弦乐四重奏为“交响曲”。17 世 纪 后 期 , 巴 洛 克 歌 剧 的 意 大 利 式 序 曲 开 始 成 为 交 响 曲 的 母 体 。 它 的 形式便成了交响曲的基本形式“快板慢板快板”。这种歌剧序 曲在音乐会上被单独演奏,逐渐吸收了协奏曲、组曲、三声部奏鸣曲等形式 的 技 法 , 至 18
35、 世 纪 中 叶 , 成 为 独 立 的 器 乐 形 式 并 与 歌 剧 正 式 脱 离 关 系 。 以 后 海顿在第二乐章与末乐章之间加入一小步舞曲构成第三乐章,于是四个乐章 的交响曲在 18 世纪后期成为交响曲标准的形式 (也就是前面所述的乐章的基 本规律)。此外,海顿还确立了和声结构,运用调性变化构成戏剧效果,使 乐器组合趋于规范化。他一生共作有交响曲一百多部,被后人尊为“交响曲 之父”。古典时期,莫扎特也是重要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为交响曲的确立 和发展曾做出过重要贡献,比如他使乐曲主题对比变得强烈,扩大了展开部 规模,尽力保持不同乐章的平衡。他的 50 余部交响曲成为交响曲的经典之 作
36、。贝多芬则深化了交响曲这一体裁,他大大充实了乐曲的展开部与尾声, 扩大了乐队的编制,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了人声,获得成功,他以 诙谐曲代替小步舞曲等等,所有这些创作手法,使交响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 地步。同时,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又开创了浪漫主义交响曲的 新纪元。19 世 纪 以 后 , 浪 漫 派 作 曲 家 吸 收 了 前 人 的 经 验 , 并 在 内 容 、 形 式 、 技 巧 等许多方面都有了改革和创新。浪漫派交响曲较重视内容的表现而不把结构 要求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了配器的规模与色彩,特别在乐章的数目与安排 上及乐队编制上表现突出。音乐的文学性与标题性也日益深化。主要作曲家
37、有 : F舒 伯 特 、 F门 德 尔 松 、 R舒 曼 、 H柏 辽 兹 、 F李 斯 特 、 G马 勒 、 J勃拉姆斯,及俄国的柴科夫斯基、捷克的 A德沃夏克、芬兰的 J西贝 柳斯等人。20 世 纪 以 来 , 交 响 曲 依 然 是 音 乐 中 的 重 要 体 裁 , 不 少 杰 出 的 作 曲 家 都 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又有了各种探索及创新。10.中 国 儿 童 歌 舞 音 乐 的 创 造 者黎 锦 晖“小孩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不开不能开, 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呀。”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曾经被千万个儿童久唱不厌,以至于人们都认为这是一首民间歌谣。其实
38、不然。这首歌从歌词到旋律,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创作 歌曲,作者就是黎锦晖。黎锦晖不仅是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亦首开中国近 现代流行歌曲之先河,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他一直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 物。黎锦晖 1891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一户书香人家, 是一位没接受过系统正 规西洋作曲技法训练的靠自学成才的作曲家。由于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学习 古琴等民族乐器,这成为他日后音乐创作的丰富源泉。最初,黎锦晖是从事推广国语工作的,当他发现“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 手”时,随即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9 年时间里共写有儿童歌舞剧 12 部, 歌舞表演曲 24 部。黎锦晖善于掌握儿童的心理、生理、爱好等特征,并力图在艺术手法
39、的 运用上符合这些特征,因此他常采用童话体裁,通过寓言故事或象征手法来 表 现 主 题 , 把 美 丽 的 大 自 然 、 神 仙 、 动 物 都 社 会 化 、 人 格 化 。 以 “爱 的 教 育 ” 为核心来宣扬和提倡人道主义。如在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里, 作者赋于两只麻雀以人类共有的悲欢哀乐,去告诉儿童对弱小生命要同情、 爱 怜 , 从 中 体 现 出 “平 等 、 互 爱 ”这 一 深 刻 感 人 的 主 题 。 再 如 歌 舞 表 演 曲 可 怜的秋香,它描写了一位牧羊女从小到老孤苦凄凉的一生,从侧面控诉了 黑暗的社会,音乐、剧情都非常感人,正如作者所说,“若是唱得好,演得
40、好,确实可以使人流泪”。作为语言学家,黎锦晖十分重视运用通俗化、口语化的音乐语言表达儿 童天真活泼的感情,千变万化的语气提供了千变万化的旋律基础,歌曲唱起 来亲切、自然而且生动。比如本文开头的一段“小孩子乖乖”是四幕儿童歌 舞剧神仙妹妹中的第三场“老虎叫门”中的唱段,题为“引诱曲”。歌 词中运用 “乖 乖 ”、 “开 开 ”表 现 老 虎 又 哄 又 骗 的 情 景 , 而 小 孩 “不开不开” 的回答配以前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更准确刻划出小孩坚决拒绝、焦急又担 心的语气。黎锦晖的创作宗旨, “是 要 使 我 们 人 类 时 时 向 上 , 一 切 文 明 时 时 进 步 ”, 用“和平与互爱
41、的精神,造成平安快乐的社会”。因此,他创造出 “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这两种新颖形式。这些作品的迅速传播, 教育和熏陶了无数青少年学生并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歌曲所表现的人道主 义、民主主义精神常常被成长中的孩子铭记在心,发挥着艺术教育的良好影 响。在以后的创作中,黎锦晖历尽坎坷,三十年代他曾写过一些格调不高的 歌曲广泛流行在中国大地,为此在当时他就遭受到进步派与保守派的双重斥责。至“七七事变”之后,黎锦晖对自己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希望用一 种良好的工作表现,来取得他人对自己谅解”,于是投入到抗日救亡歌曲创 作的队伍中去。值得一提的是, 1930 年初,黎锦晖在上海曾一手组建明月歌舞团,
42、培 养出中国第一代的歌星,像周璇、白虹、严华、黎莉莉、王人美等人都出自 该团。解 放 后 , 黎 锦 晖 在 上 海 美 术 电 影 厂 任 作 曲 , 至 1967 年 病 逝 于 上 海 , 终 年76 岁。作为中国儿童歌舞音乐的创造者,他的功绩,将永载中国音乐史册。11.英 雄 赏 识 英 雄 , 英 雄 只 能 被 英 雄 理 解听 贝 多 芬 的 交 响 曲有人说:“每个时代都需要听到贝多芬那高昂的声音,每个时代都有自 己所理解的贝多芬。每个时代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音乐中感到一种向 上的冲力、热力,感到自身生命强有力的搏动。”不知你听过贝多芬的作品 没有?不知你从贝多芬的音乐中听
43、到了什么?听:0333|1-|这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开头,也正是他的命运 交响曲留给我们的音乐魅力!虽说是几个简单的音符,然而那庞大的乐队 所进发出来的却是生命的运动、生命的抗衡、生命的呐喊!我们也仿佛感觉 到那是人类与命运的搏斗,是人类高贵的激情、内心的定力与时代精神相撞 击时所发出的崇高回响。或者说,它是人类博大的心胸、意志和精神。这精 神 就 是 坚 韧 不 拔 的 意 志 、 高 贵 的 热 情 和 向 着 预 定 目 标 不 断 挺 进 。 青 少 年 朋 友 ,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是多么需要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论中写下的最后一
44、 句格言:“凡是不可以直说的,对他就必须沉默。”而贝多芬的休止符就具 有不同凡响的胜似于有声的声音,它给我们留有无限想象力的、充满活力的 空 间 。 它 像 高 等 数 学 中 的 零 , 表 面 是 没 有 , 内 涵 却 极 丰 富 、 极 奥 妙 、 极 深 刻 。贝多芬作为一位进行哲学思考的伟大音乐诗人出现在西方音乐史上的真 正标志是 1803 年 完 成 的 英 雄 交 响 曲 。 尽 管 他 饱 尝 了 失 恋 、 耳 聋 、 悲 哀 和 彻底孤独的痛苦 然而,法国大革命影响了他,他心中的音乐烈火终于烧 掉了这一精神危机。他毅然表示,在他尚未把他感到的人生使命全部完成之 前,他决不
45、能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三十而立的贝多芬心中那团崇高而紧迫的 人生使命感,是英雄时代的英雄气概!英雄只能被英雄赏识,只能被英 雄理解。我们仿佛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中听到了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 召唤。我们从那雷霆万钧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志向,一种内在定力,一种顶 天立地的气概!奋发读书学习,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是我们的人生使命, 民族使命,时代使命,我们责无旁贷!1808 年 , 贝 多 芬 怀 着 对 大 自 然 无 限 热 爱 的 心 情 , 写 出 了 田 园 交 响 曲 。 在他的日记中曾写着:“比较一个人,我更爱一草一木。”这是他的内心暴 风雨和对宁静的渴求同自然界的暴风雨和雨后的平静相对照、
46、相汇合时的诗 意写照。只有内在的暴风雨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的暴风雨,自然界的暴风雨 也只有透过灵魂深处的暴风雨,才能显示出它的全部丰富的内涵。田园 交响曲用一种高于自然哲学智慧的语言告诫我们,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 分,而不是支配、征服大自然的一种踞高临下的外来力量。它不仅使我们领 略到大自然诗一般的美,更唤起我们对自然风光的爱。1817 年至 1823 年贝多芬又写出了交响曲史上的创举之作:第九交响 曲。在一片寂静的无声世界中,贝多芬唱出了“自由、平等、博爱”,这 首歌便是指欢乐颂,你喜欢吗?12.音 乐 源 于 生 活伯 牙 作 曲 的 故 事伯牙,是春秋战国时一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还是一位
47、出色的作曲家。 当时,人们都尊称他为“琴仙”。伯牙年轻时,师从成连先生学弹古琴,深得成连先生的厚爱。伯牙勤奋 好学,琴技进步很快。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演奏,还想学会作曲。有一次伯 牙习作一首描写海洋上狂风暴雨的曲子,写了几稿,总不满意,他便向成连 先 生 请 教 作 曲 的 秘 诀 。 成 连 先 生 却 抱 歉 地 说 : “我 只 能 教 你 弹 琴 , 对 于 作 曲 , 我自己也不懂。”但他看到伯牙那种渴望好学的神情,便带伯牙去求教方子 春先生。方子春先生是成连的老师,住在鲁国登州城外的蓬莱岛上,虽已古稀之 年,身体仍十分健壮。他听了成连先生的介绍,便慈祥地看着伯牙,直率地 说:“我可以
48、把作曲的秘诀告诉你,但你不能性急。”便推说有急事,需成 连先生陪他进城。伯牙独自一人住在岛上方子春先生家中。方子春先生的房 子坐落在山脚下,前面是一望无际、绿波滚滚的海洋,后面是直插云霄的山 峰。伯牙每天弹琴、爬山、在海边散步。面对着辽阔的海面和宁静的林间, 伯牙获得了许多新的感受,尤其欣赏那旭日东升的奇妙景色。有一天下午, 伯牙到海滨散步,在回家的路上,天空阴云密布,黑压压的,山林和海洋像 死 一 般 的 寂 静 。 忽 然 , 天 顶 仿 佛 裂 开 了 一 道 道 缝 , 一 条 条 银 蛇 在 云 端 里 飞 舞 。 顿时间闪电、雷声、风声、海浪声及山上的松涛声伴着倾盆大雨,猛烈地震
49、撼着天地。伯牙看到听到这宏伟的大自然的交响,神态异常,他兴奋地跑回 房中,拿出七弦琴,便调弦定音。这时,那激昂的旋律就像一股流不尽的泉 水,从他的脑海涌泻出来,一首描写急风骤雨的乐曲完成了。伯牙弹着自己 作 的 乐 曲 。 这 时 他 看 到 方 子 春 先 生 和 成 连 先 生 正 站 在 他 身 后 , 便 猛 然 站 起 来 , 握住方子春先生的手,激动地说:“我知道作曲的秘诀了!我知道作曲的秘 诀了!方先生,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时,方子春先生满脸含笑,望着 这位年轻人,一字一顿地说:“要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作出有丰富情感的乐 曲来啊!”伯牙弹琴不仅具有出色的即兴创作才能,还有着非常开阔的艺术胸襟。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有钟子期听伯牙弹琴的故事:“伯牙鼓琴,钟子 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