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803KB ,
资源ID:2722144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7221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上半年离散数学(数学教育)复习概要.doc)为本站会员(dzzj20080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上半年离散数学(数学教育)复习概要.doc

1、2013 年 5 月12013 年上半年离散数学(数学教育)复习概要第一讲至第三讲更具体的要求:1集合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尤其是幂集的定义要理解清楚,会求一个集合的幂集;2关系的定义、关系的特点、会判断补关系、逆关系等;会判断一个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是否有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反自反性和反对称性这五个性质;3清楚关系的合成的定义,会计算两个关系的合成;4清楚自反闭包、对称闭包和传递闭包的定义与其求法;5清楚等价关系的定义,会判断并证明一个关系是否为等价关系;6清楚集合的划分的定义,并会利用一个等价关系对一个集合进行划分.第四讲至第七讲更具体的要求:1命题的定义及判定;五个逻辑联结词的定义及

2、其真值的判定;2会将日常语句符号化;3命题公式、解释的定义,真值表,会求一个公式在某解释下的真值;4会用真值表;会判断命题公式的类型;5熟悉基本的等价式与蕴涵式并能判定一些简单的等价式和蕴涵式;6会用多种方法证明等价式与蕴涵式;7知道析取范式、合取范式和主析取范式的定义,会求主析取范式.第八讲至第十一讲讲更具体的要求:1了解谓词、量词等基本概念;2会判断约束变量和自由变量;3熟悉谓词公式的定义;4会对给定的解释求公式的值;5熟悉基本的等价式;会应用推理规则证明等价式和蕴涵式;6了解图、树、二部图等及其基本概念和结论;2013 年 5 月27了解群的基本概念和结论,会判定一个代数系统究竟是不是群

3、,会求一个群的单位元或某元的逆元.第一讲:集合(课本第一章第一节)1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幂集的定义:设 A 是集合,A 中所有子集为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 A 的幂集,记为 . 例如 A=a,b,c,则 A 的幂集A,2,abcacbc显然 有 个元素.A38例 1:设 A 是以空集 作为惟一元素的集合,P(A)表示 A 的幂集,集合,则有( )()BPA B C D E ,B,B答案:A,B,C,D. 由题知 ,则 , .(),PA(),PA例 2: 设 B= ,则其幂集为_. ,例 3: 设 B=a, ,则其幂集为_. ,a第二、三讲 关系(课本第一章第二节)一、基本概念1设

4、A,B 是集合,则 .(,)|,ABxyAB2二元关系:称集合 的一个子集 R 为集合 A 与 B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简称为关系. 2013 年 5 月33对于 ,如果 ,则称 x,y 有关系 R,记为 xRy;,xAyB(,)xyR若 ,则称 x,y 没有关系 R,记为 .xy4若 A=B,则称 R 为 A 上的二元关系.5例如 A=a,b,c, 则 R=(a,a),(a,b), S=(a,b),(b,c),(c,b)是 A 上的二元关系.6自然数集上的“ ”关系是指集合 ;(,)|,xyNxy自然数集上的“ ”关系是指集合 .|7关系的特点:(1) 的任一个子集都是 A 上的关系;A(2)

5、若|A|=n,则 A 上的关系有 个;2n(3)A 上的 3 个特殊关系:空关系 、全域关系 、相等关系AE;(,)|Ix(4) ;(R 的补关系)R(5)序偶(a,b)=(c,d)的充要条件是 a=c,b=d.8补关系:例如自然数集“ ”的补关系是“ ” ;“”的补关系是“ ”.9逆关系:设 R 是集合 A 上的一个关系,令 ,1(,)|,RyxAyxR称关系 为关系 R 的逆关系.110 例如 A=a,b,c, R=(a,a),(a,b),则 ;自然数集“ ”1(,)ab 的逆关系是“ ” ;“ ”的补关系是“ ”.二、特殊关系1集合 A 上的关系 R 称为自反的(反身的) ,如果对于 每

6、个 ,都有xA.xR2对于自反性,有 3 个命题是等价的:(1)R 是自反的;(2) ; I(3) 是自反的.12013 年 5 月43集合 A 上的关系 R 称为对称的,如果 xRy,则有 yRx,其中 .,xyA4对于对称性,有 2 个命题是等价的:(1)R 是对称的;(2) .1R5集合 A 上的关系 R 称为传递的,如果 xRy, yRz,则有 xRz, 其中.,xyz6集合 A 上的关系 R 称为反对称的,如果 xRy, yRx,则必有 x=y, 其中.,7对于反对称性,有 2 个命题是等价的:(1)R 是反对称的;(2).(注意这里若 ,也有 ,即若 ,1ARI11ARI1R也称

7、R 是反对称的).8集合 A 上的关系 R 称为反自反的,如果对于每个 , 均不成立.xx9对于反自反性,有 2 个命题是等价的:(1)R 是反自反的;(2).AI10 任意集合 A 上的相等关系 是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AIx的,传递的.11 设集合 A=a,b,c,R=(b, b), (a, c), (b, c), (c, b).(1) 因为 ,则 R 不是自反的;(,)a(2) 因为 ,则 R 不是反自反的;b(3) 因为 ,故 R 不是对称的;(,),()c(4) 因为 ,而 ,故 R 不是传递的;a(,)ab(5) 又 ,但 ,故 R 不是反对称的.(,),()bcRc12

8、自然数集 N 上的“ ”关系是自反的,反对称的,传递的 .13 自然数集 N 上的“ ”关系是传递的.例 1:设 , 上的关系 ,,234A(1,)3,(2),(31),4(,)R则 是否具有(使用“T”表示具有,使用“F”表示不具有):RA 自反性 ( ) B 对称性 ( ) C 反对称性( ) D 传递性( )2013 年 5 月5解答:TTFF. 例 2:设 , 是 上的关系,则 具有性质:自反的,对1,23A(1,2)3RAR称的,传递的,反自反的,反对称的这五条中的哪几条:_例 3:设 A=a, b, c, d, A 上的关系 R=(a, a), (b, a), (d, b), (a

9、, c), (c, d),S= (b, a), (c, b), (a,b), (c, d)。试判定 R,S 分别有什么性质?(即具有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这五个性质中的哪些性质)解:R 具有反对称性;S 具有反自反性三、关系的乘积(合成)1设 R, S 是集合 A 上的两个关系,令,(,)|,RxyAzxRzSy且 存 在 使 得则称 为关系 R 与 S 的乘积或合成.2会计算集合上的两个关系的合成.例 1:设 A=a, b, c, d, A 上的关系 R=(a, a), (b, a), (d, b), (a, c), (c, d), 求 .2R解: 2 22 2(,)(,

10、);(,)(,);,;,;()().aRabaRbadbdcdcc故 (a,a),(b,a),(d,a),(c,b),(a,c),(b,c),(a,d).2R例 2:设 A=a, b, c, d, A 上的关系 R=(a, a), (b, a), (d, b), (a, c), (c, d),S= (b, a), (c, b), (a,b), (c, d)。2013 年 5 月6求 .RS解: (a,b), (b,b), (d,a),(a,b),(a,d)。四、闭包1设 A 是非空集合,R 是 A 上的二元关系,R 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满足如下条件:(1) 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

11、的) ;(2) ;(3)对 A 上任意包含 R 的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关系 ,都有 . RR 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和传递闭包分别记为 ,他们分别是包含(),()rstR 的最小(是指元素个数最小)的自反关系、对称关系和传递关系.2定理 1.2.5:设 R 是集合 A 上的关系,则(1) ;()ArI(2) ;1s(3) .1()itR3例如 A=a, b, c, 设 R=(a, c), (b, c), (b, b), 则R 的自反闭包()(,),()(,),()(,),(),();ArIabcbacabcabc R 的对称闭包 1()(,),()(,),()(,),(),().S4自然数集

12、 N 上的小于关系“ ”的自反闭包是 “ ”;5自然数集 N 上的不等关系“ ”的自反闭包是全域关系 ;NE6自然数集 N 上的空关系“ ”的自反闭包是相等关系 .I7整数集 Z 上的小于关系“ ”的对称闭包是“ ”;2013 年 5 月78整数集 Z 上的不大于关系“ ”的对称闭包是全域关系 .zEZ五、等价关系1等价关系:设 R 是非空集合 A 上的一个关系,若 R 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则称 R 是一个等价关系.2例子:设 A=a, b, c,R=(a, a), (b, b), (c, c), (a, b), (b, a)是 A 上的等价关系.3等价类:设 A 是一个非空集合, 是

13、 A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A 的一个非空集合 M 叫做一个等价类,如果(1) 若 ,则 ;,abab(2) 若 ,则 .M(即 a,b 属于同一个等价类当且仅当 )4商集:设 R 是非空集合 A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以 R 的所有不同的等价类为元素作成的集合称为 A 关于 R 的商集,简称 A 的商集,记作 ./A5划分:当 A 的子集簇 C 满足如下条件时,称 C 为 A 的划分:(1) 若 ,则 ;B(2) ;(3)对任意的 ,且 ,则 .,CBB6定理:设 R 是非空集合 A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则 A 的商集构成 A 的一个划分;反之,若 C 是集合 A 的一个划分,令,(,)|,xyxyC

14、属 于 的 同 一 个 等 价 类 则 是 A 的一个等价关系.CR7会判定等价关系.8 会对一个非空集合 A 的等价关系 R 给出 A 的一个划分.例子:设 , 上的等价关系 ,求对应于 的 的,abcd(,)IacRA划分.2013 年 5 月8解: ,(,)(,),(),(),.ARIacabcdacbd所以,对应于 的 的划分为 .,第四讲:命题与命题公式(第二章第一、二节)一、命题1命题:命题是指一句有真假意义的话,即是一句能辨真假的话. 常用大写字母 P,Q,R 等来表示.2句子分为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等,只有陈述句才可能是命题.3注 1:一个陈述句,它所表述的内容,可能

15、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不能是含糊不清的,只有这样的语句才能是一个命题.4注 2:一个句子本身是否能辨真假与我们是否知道它的真假是两回事. 也就是说,只要句子本身是有真假的,它就是命题.5命题的真值: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我们就说它的真值为 1;如果此命题是假的,就说它的真值是 0.也就是说,我们用 1 表示一个抽象的真命题,而用0 表示一个抽象的假命题.二、逻辑联结词1命题符号(原子)的定义:用大写的英文字母 P,Q.等代表一个抽象的命题,称为命题符号,或原子.2复合命题的定义:若干个原子通过逻辑联结词而构成的新命题称为复合命题.3五个逻辑联结词:否定( ) ,析取(或者) ( ) ,合取(并

16、且) ( ) ,蕴涵( ) ,等价( ).4否定( ):设 P 是一个命题,命题 “P 是不对的 ”称为 P 的否定,记为P, 读作非 P. 规定:非 P 是真的当且仅当 P 是假的 . 例如:P:广州是一个城市; 2013 年 5 月9P:广州不是一个城市.显然:P 是一个真命题,而 P 是假命题.5析取(或者) ( ):设 P, Q 是两个命题, ,命题 “P 或者 Q”称为 P, Q 的析取,记作 ,读作 P 或 Q. 规定: 是真的当且仅当 P, Q 中至少一个是真的.6合取(并且) ( ):设 P, Q 是两个命题, ,命题 “P 并且 Q”称为 P, Q 的合取,记作 ,读作 P

17、且 Q. 规定: 是真的当且仅当 P 和 Q 都是真的.7蕴涵( ):设 P, Q 是两个命题, ,命题“若 P,则 Q”称为 P 蕴涵 Q,记作 . 规定: 是假的当且仅当 P 是真的而 Q 是假的.PP8等价( ):设 P, Q 是两个命题, ,命题“P 当且仅当 Q”称为 P 等价 Q,记作 . 规定: 是真的当且仅当 P,Q 或者都是真的,或者 P, QPP都是假的.三、命题公式1命题公式的定义:命题逻辑中的公式,是如下定义的一个符号串:(1) 原子是公式;(2) 0,1 是公式;(3) 若 G,H 是公式,则 是公式;(),),(),(),()GHGH(4) 所有公式都是有限次使用(

18、1) , (2) , (3)而得到的字符串.2五种逻辑联结词的运算次序: ,即否定( )最优,析取(或者),( )次之,合取(并且) ( )再次之,然后蕴涵( ) ,最后是等价(2013 年 5 月10).3解释的定义:设 G 是命题公式, 是出现在 G 中的所有原子. 指定12,nA的一组真值,则这组真值称为 G 的一个解释 . 12,nA4公式 G 在其所有可能解释下所取真值的表,称为 G 的真值表. 5请写出 的真值表.,HGH例如: 的真值表为:G H0 0 10 1 11 0 01 1 16公式 G 称为恒真的,如果它在所有的解释下都是真的;公式 G 称为恒假的,如果它在所有的解释下

19、都是假的;公式 G 称为可满足的,如果它不是恒假的;(即至少在某种解释下是真的)7构造命题公式 的真值表,并判断其类型(恒真的,恒假的,()PQ可满足的)P Q ()P()PQ0 0 1 0 10 1 1 0 11 0 0 0 11 1 1 1 12013 年 5 月11例子:构造下列公式的真值表,并判断它们的类型(恒真,恒假,可满足):. RQP)(解: 构造真值表如下:P Q PR ()PQRG0 0 1 0 0 0 1 1 10 0 1 0 0 1 1 0 00 1 1 0 0 0 1 1 10 1 1 0 0 1 1 1 11 0 0 1 1 0 0 1 01 0 0 1 1 1 1

20、0 01 1 0 0 1 0 0 1 01 1 0 0 1 1 1 1 1所以上述公式是可满足的.第五、六讲 命题公式的等价关系和蕴涵关系 (第二章第三节)一、命题公式的等价关系1公式的等价:公式 G,H 是等价的,记为 G=H,如果 G,H 在其任意解释 I 下,其真值相同.2注 1:公式 G,H 等价的充要条件是公式 是恒真的.GH3基本的等价式如下:(1) ;()()()GH(2) ;(3) ; (等幂律),(4) ; (交换律)G2013 年 5 月12(5) ; (结合律)()(),()()GHSSGHS(6) ; (吸收律),(7) ; (分配()()(),()()()GH律)(8

21、) ; (同一律)0,1G(9) ; (零一律)(10) . (De Morgan 律)(),()HGH4证明下列等价式: .()()()构造公式 与 的真值表,可见 与GGH在任意解释 I 下,其值相同(真值表中第三列和第八列()()H对应相等).故它们等价,即 .()()()GHG H ()0 0 1 0 1 1 1 10 1 0 0 1 0 0 01 0 0 0 0 1 0 01 1 1 1 0 0 0 15证明等价式: .()()PQ证明:由同一律及分配律知 1()()().PQPQ6证明等价式有两种方法:一是如第 4 点所述证明在任意解释 I 下,两个公式的值相同;二是如第 5 点所

22、述应用已有的基本等价式证明.例子:证明等价式 .RPQRP)()()(证法一:令 G 表示 ,构造真值表如下:P Q R ()G2013 年 5 月130 0 0 0 0 0 0 00 0 1 1 1 0 0 10 1 0 0 0 0 0 00 1 1 0 0 1 0 11 0 0 0 0 0 0 01 0 1 1 0 0 1 11 1 0 0 0 0 0 01 1 1 0 0 1 1 1可看到第三列与第八列值相同. 即两者等价.证法二:()()()()()1.PQRPRR二、命题公式的蕴涵关系1定义:设 G,H 是两个公式,称 G 蕴涵 H(或称 H 是 G 的逻辑结果) ,当且仅当对 G

23、,H 的任意解释 I,如果 I 满足 G,则 I 也满足 H,记作 .2注 1: 的充要条件是公式 是恒真的.3注 2:对任意的公式 P,Q,P=Q 的充要条件是 且 .PQ4基本蕴涵式:(1) ;,PQ(2) ;P(3) ;(因为(),()Q()()PQ2013 年 5 月14(4) ;(因为 .(),()PQPQ()()PQPQ5给定两个公式 G,H,要证 ,我们有如下几种方法:GH(1) 真值表法;(2) 证公式 是恒真的;(3) 利用一些基本等价式和蕴涵式进行证明;(4) 任取解释 I,如果 I 满足 G,往证 I 也满足 H;(5) 反证法,设结论假,往证前提假.6证明下列蕴涵式:

24、.()()PQ证法一:公式 的真值表如下:P Q PQ()()PQ0 0 0 1 10 1 0 1 11 0 0 0 11 1 1 1 1可见 是恒真的,所以 .()()PQ()()PQ证法二: ()()()()()1.PQP故 是恒真的,所以 .()()PQ()()Q证法三:利用基本蕴涵式(1)与(3)有: .()P证法四:设结论为假,即 是假的,于是 P 是真的而 Q 是假的,从而PQ是假的. 因此,结论成立.P例子:证明蕴涵式 )()()( RR2013 年 5 月15P Q R ()GPQRPR()()HPQRGH0 0 0 1 1 1 1 1 10 0 1 1 1 1 1 1 10

25、1 0 0 1 1 1 1 10 1 1 1 1 1 1 1 11 0 0 1 1 0 0 1 11 0 1 1 1 0 1 1 11 1 0 0 0 1 0 0 11 1 1 1 1 1 1 1 1第七讲 范式(第二章第四节)一、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1原子或原子的否定称为文字,例如 P, 等.2有限个文字的析取式称为一个子句;有限个文字的合取式称为一个短语.3定义:有限个短语的析取式称为析取范式;有限个子句的合取式称为合取范式.4例子:P, , , 是析取范式;而 P, ,QP()()QPQ, 是合取范式.()()R5定理 1 及如何求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二、主析取范式1设 是 n

26、个不同的原子,一个短语如果恰好包含所有这 n 个原子或12,P2013 年 5 月16其否定,且其排列顺序与 的顺序一致,则称此短语为关于12,nP的一个极小项.12,nP2共有 个不同的极小项.3例子:有 3 个不同的原子 P,Q,R,则 是极小项.,PQR4书本定义 2.4.5:主析取范式的定义5定理 2.4.2:对于命题公式 G,都存在等价于它的主析取范式 .6主析取范式的求法及应用例子: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 )()(PQP知识回顾:若 G 在一组解释下为真,则对应主析取范式中的一个 极小项,具体的作法如下:a) 在此解释中原子的真值是 1 时,极小项取它自身;b) 在此解释中原子的

27、真值是 0 时,极小项取它的否定.解:应用真值表法求其主析取范式.的真值表如下:()()()GPQPQPP Q ()QP0 0 1 0 10 1 1 0 11 0 0 0 01 1 1 1 1由上表可知 G 的主析取范式为: . 是可满足的.()()()PQPQ第八讲 谓词和谓词公式(第三章第一、二节)一、谓词1个体:可以独立存在的物体称为个体(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2定义 3.1.2(P57 ):设 D 是非空个体名称的集合,定义在 上取值于1, 0nD2013 年 5 月17的 n 元函数,称为 n 元命题函数或 n 元谓词.其中 表示集合 D 的 n 次笛卡n儿乘积.3谓词逻

28、辑包括命题逻辑.二、量词1全称量词:语句“对任意 x”称为全称量词,记作“ ”.x2存在量词:语句“存在一个 x”称为存在量词,记作“ ”.3设 是一元谓词,任取 ,则 是一个命题. 于是 是这样()Gx0D0()Gx()Gx一个命题“对任意 ,都有 ”.4对 的真值作如下规定:()x取 1 值 对任意 , 都取 1 值;()GxxD()Gx取 0 值 有一个 , 使 取 0 值.05设 是一元谓词, 是这样一个命题“存在一个 ,使得()x()xxD成立“. 对 的真值作如下规定:0GG取 1 值 有一个 , 使 取 1 值;()x0xD0()Gx取 0 值 对任意 , 都取 0 值.例子:设

29、 , ,则下列公式中, ( ,Dab(,),()1,(),()PabPb)的真值为 1.A B (,)xy,xyC D ,P(,)6定义 3.1.4:在一个由谓词、量词、逻辑联结词和括号组成的有意义的符号串(实际是指下一节将严格定义的公式)中,变量的出现说是约束的,当且仅当它出现在使用这个变量的量词范围之内;变量的出现说是自由的,当且仅当这个出现不是约束的.2013 年 5 月187例子: ,从左到右算起,变量 x 的第一、二次出(,)(,)(xPyQxzR现是约束的,第三次出现是自由的;变量 y, z 的出现是自由的.8定义 3.1.5:变量说是约束的,如果至少一个它的出现是约束的;变量说是

30、自由的,如果至少一个它的出现是自由. 例如上例中,x 既是约束变量也是自由变量,y, z 是自由变量 .9会判断一个变量的出现是约束的还是自由的.三、谓词公式1在形式化中,我们将使用如下 4 种符号:(1) 常量符号:用小写英文字母 a, b, c, .表示. 当个体名称集合 D 给出时,它可以是 D 中的某个元素;(2) 变量符号:用小写英文字母 x, y, z, .表示. 当个体名称集合 D 给出时, D 中任何元素可代入变量符号;(3) 符号函数:用小写英文字母 f, g,.表示. 当个体名称集合 D 给出时,n 元函数符号 可以是 到 D 的任意一个映射;12(,)nfx n(4) 谓

31、词函数:用大写英文字母 P, Q, R,.表示. 当个体名称集合 D 给出时, n 元谓词符号 可以是 上的任意一个谓词.12(,)nPx n2定义 3.2.1:谓词逻辑种的项,被递归定义为:(1) 常量符号是项;(2) 变量符号是项;(3) 若 是 n 元函数符号, 是项,则12(,)fx 12,ntt是项;ntt(4) 所有项都是有限次使用(1) , (2) , (3)生成的符号串.3定义 3.2.2:若 是 n 元谓词符号, 是项,则12(,)Px 12,ntt2013 年 5 月19是原子.12(,)nPtt4定义 3.2.3:谓词逻辑中的公式,被递归的定义为:(1) 原子是公式;(2

32、) 若 G, H 是公式,则 是公式;(),),(),(),()GHGH(3) 若 G 是公式,x 是 G 中的自由变量,则 是公式;,x(4) 所有公式都是有限次使用(1) , (2) , (3)生成的符号串.5定义 3.2.4:谓词逻辑中公式 G 的一个解释 I,是由非空区域 D 和对 G 中常量符号、函数符号、谓词符号以下列规则进行的一组指定组成:(1) 对每个常量符号,指定 D 中一个元素;(2) 对每个 n 元函数符号,指定一个函数,即指定 到 D 的一个映射;n(3) 对每个 n 元谓词符号,指定一个谓词,即指定 到0, 1的一个映射.6公式 G 在解释 I 下的真值记作 .()I

33、TG7定义 3.2.5:公式 G 称为是可满足的,如果存在解释 I,使 G 在 I 下取 1 值,简称 I 满足 G. 若 I 不满足 G,则称 I 弄假 G.8定义 3.2.6:公式 G 称为恒真的,如果 G 的所有解释 I 都满足 G.;公式 G 称为恒假的(或不可满足的) ,如果不存在解释 I 满足 G9例子:对公式 ,给出如下的解释 I:()(,)xPQxaD=2, 3; ; 2a32,(,3),2(,3)0101Q于是,公式 在 I 下的值为:()(,)Gxx.(),3(,2)()IITPQP2013 年 5 月20第九讲 谓词公式的等价关系与蕴涵关系(第三章第三节)1定义 3.3.

34、1:公式 G, H 称为等价,记作 G=H,如果公式 是恒真的.GH2公式 G, H 等价的充要条件是:对 G, H 的任意解释 I,G, H 在 I 下的真值相同.3定义 3.3.2:设 G, H 是公式,称 G 蕴涵 H,或 H 是 G 的逻辑结果,如果公式 是恒真的,记作 .G4公式 G 蕴涵 H 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解释 I,若 I 满足 G,则 I 必满足 H.5G=H 的充要条件是 且 .6两个基本等价式:(1) ;(2)()()xGx.()()x7证明等价式: .()()()xABxAxB证明: () ()()()().x第十讲 图 (第四章第一、二、六节)一、基本概念1图:称

35、G=(P.,L)为图,如果 P 是点的非空集合,L 是连接不同点对的边集合,并且任意一对不同点对之间最多有一条边. P(G)表示 G 的点集合,L(G) 表示G 的边集.2点相邻的定义3空图4完全图:若 G 中任两点之间恰有一条边,则称 G 为完全图. N 个顶点的完全图恰有 条边.1()2n5任意图 G,其边数|L(G)|满足 .10|()|()2Ln6度:设 G 是图, ,则 L(G)中以 v 为端点的边的条数称为点 v 的度,()vP2013 年 5 月21记为 .()Gdv7定理 4.1.1: 设 G=(P.,L)是有限图,设|L(G)| m,于是 .()2GvPdm8路、回路、简单路

36、的定义(P88 定义 4.1.4)9连通图:设 G=(P.,L)是图,若 G 中任意两点都有路相连,则称它是连通的.10 由几个(至少两个)点不交连通图构成一个新图,称这些点不交的连通图叫做新图的连通分支.11 二部图:若一个图 G 的点集 P 可以划分成两个不交子集 ,使得12,P中任意两点之间没有边, 中任意两点之间也没有边,则称 G 为二部图. 1P2这时,也记 G 为 .1(,)L12 定理 4.6.2:图 G 是二部图当且仅当 G 中所有回路(圈)的长都是偶数.13 若 G 是有 n 个顶点 m 条边的二部图,则 .24nm二、树及其等价命题1树:设 G=(P.,L)是图,如果 G

37、是连通的,且没有回路,则称 G 是树.2森林:无回路的图(可能不连通)也称为森林.3定理 4.2.1:如果 G 是图,则下列命题等价:(1) G 是树;(2) G 是连通的,且任意删去 G 中的一边,所得之图都不是连通的;(3) 对 G 中任意两点 u, v (u, v 是不同点),恰有一条从 u 到 v 的简单路;如果 G 还是有限图,设 P(G)的元素为 n,则下列命题也与上述命题等价:(4) G 不含回路,并且 G 有(n-1)条边;(5) G 连通,并且 G 有(n-1)条边.例题:一棵树有 2 个 4 度顶点,3 个 3 度顶点,其余是树叶(即度为 1 的点),则该树中共有( )片树

38、叶(即共有多少个点的度为 1).A 8 B 9 C 10 D 11解:设有 x 个点的度为 1,则有 23x=x+5 个点. 从而树的边数为 x+4,故有2013 年 5 月222(x+4)=2 4+3 3+x 1, 解得 x=9. 选 B.第十一讲 群 (第六章第一、二节)1交换律:P195 定义 6.1.2; 2. 结合律:P195 定义 6.1.3; 3. 定义 6.1.44分配律:定义 6.1.5; 5. 定义 6.1.7 6半群:定义 6.2.1 7. 群:定义 6.2.2 及定理 6.2.2. 8Abel 群(交换群):定义6.2.3 9会按定义判断一个代数系统是群或是 Abel 群;会求一个群的单位元和某元的逆元.二、考试题型选择题(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填空题(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判断题(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求解和证明,共 4 题,每题 10 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