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十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高考历史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 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 “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 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 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 被沿用
2、,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五年高考,答案 (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 全国各地通用。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 明做出贡献。,解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特点及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中“将新君即位后的第 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概括汉武帝改革前纪年方 法的特征,根据“创制了元封
3、年号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概括汉武帝改革后纪 年方法的特征。第(2)问,据材料信息,结合西汉初至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历史背景,从政治统治 和国家统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等方面归纳。,知识拓展 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新财经政策 (1)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利于消除割据 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2)推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消除分裂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3)颁布算缗、告缗令,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地主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 财政收入。,2.(2017课标,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
4、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 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 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 “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 “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 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 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
5、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答案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 要而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 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解析 本题以隋书的记载为切入点,全面考查考生解读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准确描述 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1)依据“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 死为生”,可概括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了刑罚;依据“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 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可概括出对之前的法律
6、兼收并蓄、择善而从;依据“删繁就简”“刑网 简要,疏而不失”,可概括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结合开皇律与前代法律和后世法 制建设的关系、开皇律与隋朝发展强盛之间的关系和对法律文明程度的影响,多角度分 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题方法 本题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答案,实际上是要求完全从材料中提取答案。 基本方法是熟读材料,将材料分句提取含义,进行合并,再用历史语言整理出答案。切忌离开材 料胡乱作答。,3.(2016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 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
7、,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 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 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 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 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 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 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 列。 摘
8、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 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 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解析 (1)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归纳时注意改革前后谱牒制度的不同,从不同中 概括出改革的内容。 (2)首先要认识到加强皇室地位的作用。其次要从政权稳定、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等角度简 析作用。,评析 本题沿袭全国
9、新课标卷的一贯风格,依然考查教材以外的改革,难度中等。只要掌握了 评价改革的一般方法,就可以轻松地解答此题。,4.(2016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 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 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 “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 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 制
10、,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 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 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 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解析 第(1)问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要从材料中去归纳概括,可从遵循的原则和礼制等
11、方 面去概括。第(2)问,庙号改革属于孝文帝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分析其意义时要将其 放到孝文帝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从全面融入中原、减少改革阻力、表明改革决心等方面作 答。,评析 本题以“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设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全面完整地从材料中提 取出相关信息。,5.(2015课标,45,15分,0.5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 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 上铭
12、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 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 “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 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 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 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 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3、(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 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9分),解析 (1)提取材料信息“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回 答。 (2)从唐代币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角度回答。如新的货币体系确立、不再标识重量 有利于非金属货币的产生、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等。,失分警示 注意问题的设问,“根据材料”一定要根据
14、材料信息,不要仅凭主观臆断回答;“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既要立足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的与材料信息相关的知识(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不能够仅仅罗列知识。,6.(2015课标,45,15分,0.6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 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 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 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 “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
15、。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 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 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 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 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 (2)提高
16、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 解决贪腐问题。(7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可看出清朝前期存在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官员贪腐现 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等问题,还可以看出雍正帝整顿吏治的决心。 第(2)问从材料内容可得出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等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不 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评析 本题从反腐问题切入,考查中国古代改革,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提炼观点 的能力,还考查对历史影响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偏易。准确找到材料层次是获取信息的关 键。,7.(2014课标,45,15分,0.41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7、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 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 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 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 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 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 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
18、,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 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解析 (1)从材料信息看,西汉时期的法令已不适应魏晋时期的需要,因此,魏晋时期对旧法律 适当删减,并将以往的行政法规编辑为“令”,改定了新的刑法;同时新法律条文突出了上下尊 卑的伦
19、理色彩。据此可分析回答。(2)从材料中“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 考”可知,西汉时期儒家经典影响法律实施;从材料中“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 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东汉时期儒家学者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结合魏晋时期新法 律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可知儒学观念已经逐渐法制化。据此回答即可。,解题技巧 非选择题的审题非常重要,审题细致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得分的高低。就本题 而言,第(2)问要求分三个时期分别说明儒学对法律的影响,而如果审题不仔细,就有可能将三 个时期混在一起作答,这样就会造成严重失分。,8.(2014课标,45,15分,0.56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
20、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 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 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 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 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 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
21、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答案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6分)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9分),解析 第(1)问首先要归纳材料的要点作答,抓住有效信息“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 薪)无托”,将之转化成白话文即可。然后要结合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总结出其他要点,如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等。第(2)问要从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南方开发 等角度归纳其历史作用。,规律总结 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
22、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4)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 (5)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6)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7)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2017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 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
23、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 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 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 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
24、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1)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二小问,“胡乐”“胡舞”等的出现 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据此可直接作答。 (2)依据材料中“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得出“汉化为主”,依据材料中“从方式上看, 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 的附带同化”可得出“相互学习”和“方式多样”。 (3)可以从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统一、民
25、族融合等方面作答。,1.(2016上海单科,5,2分)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 )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农民起义频繁 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 B. C. D.,C组 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D 从表中“周王室式微”“百家争鸣”等信息可判断出该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这 一时期中国出现铁犁牛耕,故正确;同时在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故正确。故选D项。,2.(2016北京文综,14,4分)“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 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
26、重 点在于 (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答案 D 由题干材料中“天下财利”“以通天下之利”等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 改革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与题干“以通天下之利”的目的不符。 评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 理解题干材料含义,把握题干主旨。,3.(2015重庆文综,1,4分)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 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 )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度,答案 B
27、 材料的大意是:要公私分明,言行端正,不说无原则附和别人的话,不做无原则讨好别 人的事,做正确的事而不去考虑别人的评价。这实际上反映了吴起变法强调整顿官场风气,故 选B项。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评析 本题考查了战国时期吴起变法的主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4.(2014四川文综,1,4分)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答案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故选A项。汉武帝时
28、期,国 家统一,因此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北魏已通过武力统 一北方,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并未使宋朝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 项。,5.(2014安徽文综,12,4分)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答案 A 商鞅变法实行的户籍什伍制、连坐法使百姓不敢触犯法律,出现“道不拾遗,山无 盗贼”的局面;奖励耕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出现“家给人足”的局面;奖励军功激励民众赴战 场效命、什伍连坐法严惩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出现“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故A项 符合题意。市易法稳定了市场秩序,有利于官府的管理和财政收入的增加,B项错误;
29、戊戌变法 的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作用,C项错误;殖产兴业促使日本 近代企业迅速发展,使日本传统产业迅速实现了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转变,D项错误。,评析 本题考查古今中外重大改革,以措施与结果的对应性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 因果关系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每项变法措施的作用。,6.(2014上海单科,8,2分)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 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答案 B 题干中,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
30、,四个选项中,B项中措施的目 的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故选B项。,7.(2013课标,45,15分,0.6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 (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 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 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 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 “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
31、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 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 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 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 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
32、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6分) (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 赋负担相对公平。(9分),解析 本题以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为命题切入点,重点考查分析材料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第(1)问要抓住材料中的“土地兼并加剧”“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累千金”“身居穷约” 等有效信息概括出相应答案。 第(2)问抓住题干中的限制语“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可以联系唐朝的“均田制”与 “租庸调制”措施,再抓住材料中的“民户在现居地登记”“夏秋两季征收”“财政总收入 增加”等来概括答案。,方法技巧 从考查内容看,选修一绝大多数试题集中在中国古代,多选
33、取对古代中国影响较大, 或特色比较明显的改革进行考查。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其中白寿彝主编的 中国通史连续出现,这一现象值得注意。请注意,所提取的材料信息不能直接照搬,应加以 总结归纳,同时注意从材料中推导出某些结论。,8.(2012课标全国,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 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 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 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
34、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 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 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 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 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答案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
35、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 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解析 本题考查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 力。选修教材中没有涉及王莽改制这一知识点,解题时可依据材料信息分析。 (1)从材料信息可知,西汉末年,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尖锐。王莽为缓 和社会矛盾、巩固政权,树立“新”朝形象而改制,据此回答“目的”。 (2)从材料信息看,王莽“托古”改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行了多次币制改革,导致币制混乱,人 民财富被掠夺,引起社会经济混乱,人们怨声载道,据此回答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9.(2011课标,45,15分)
3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 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 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 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 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 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 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
37、政事务的裁决 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 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答案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 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 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 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关于古代北方游牧
38、民族形成的部落、部落联盟性质和特点,对比 清代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的盟旗制度的构成、职责性质分析比较说明。第(2)问从盟旗制度对 蒙古社会政治、行政管理、社会经济发展、清王朝的统治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等方面 作答。,失分警示 (1)不能立足材料,从盟、旗与部落联盟的性质及特点等方面指出二者的区别。(2) 思维空间狭隘,未能将清政府改造蒙古社会组织的长远影响概括出来,导致对盟旗制度的历史 作用归纳表述不全。,评析 本题考查对清朝少数民族管理制度变革措施的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历史信息、运 用相关史学理论分析归纳、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角度思考分 析是解答好本题的关键。,10.
39、(2010课标全国,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 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 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 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 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 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
40、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答案 (1)不同之处: 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2)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榷盐法改革的相关知识。第(1)问需要从材料中归纳要点作答,归纳时一 定要突出第五琦、刘晏二人榷盐法的不同特点,最好用简练、专业的语言回答。第(2)问注意 分成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如对盐业本身的意义,对政府、人民的意义等。,评析 本题以中国榷盐法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
41、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归纳要点的能 力,答案基本来源于材料,属于容易题。本题得高分的关键是具备较强的归纳能力和语言组织 能力,答题字数过多且抓不住要点者往往失分较多。,11.(2009宁夏文综,4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 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 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 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
42、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 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 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答案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
43、剧,政府根据社 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解析 (1)由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初年,以契约形式对租佃关系加以规范,这一规定有利于防止 地主肆意剥削农民,可以为协调地主和佃户的矛盾提供依据,据此回答材料一的目的。由材料 二信息可知,韩琦认为,青苗法对农民不利,解除青苗法可以防止土地兼并,有利于政府收入增 加,据此可回答材料二的目的。 (2)综合材料一、二可知,宋代一方面租佃关系日益发展,另一方面广大的自耕农在社会经济中 依然处于重要地位,但土地兼并不利于保护小农经济,政府调整政策以维护封建秩序。据此可 回答“背景”。,12.(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
44、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
45、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出社会关系的变化,然后再从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之间的关系 角度加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商鞅变法中与材料所述现象有关的措施说清楚。,评析 本题考查社会关系变化与改革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阐述历史现象、论证历史事件内 在联系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对材料中社会关系的 变化产生了影响。,13.(2015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 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
46、十步,为一方方 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 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 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 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6分)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 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
47、中去探究”。(10分),答案 (1)法令:方田均税法。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 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 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可知是方田均税法。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2)第一 小问,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王安石变法前的社会形势分析。,考点二 近现代中外重大改革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
48、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 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 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 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 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 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 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
49、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 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 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答案 (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 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 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