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 谈 体 育 课 程 改 革 新 形 式 下 如 何 更 新 教 学 观 念体 育 观 念 改 变 与 体 育 课 程 改 革大化县民族中学 谭宗志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 世纪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通过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确有成效的。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在为此在总结、在反思、在寻求、在探索。摘
2、要: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的教学观念。以此为起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关键词: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教学观念 面对 21 世纪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基础教学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以便在未来的世界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改革与过去的体育课程相比具有历史性突破,尤其是体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观念的转变决定行为的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加强体育教学观念的墨迹是进行课程改革的
3、关键。2一、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由于种种因素体育课程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育观念落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运动成绩,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适应性不强等等,导致了体育课程的任务不能很好完成,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围绕新课程结构、转变教学
4、理念与策略、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体育课程主要不是为了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个专业或职业直接提供认知基础的,它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活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认识社会的急剧变革给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明确,在新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再是一个只懂教人如何懂得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
5、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关系(一)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与课程改革相呼应。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决定着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但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 、 “控制者” ,还是教学的“跳板”和“促进者” ,这3一问题,在不同的教学观里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化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
6、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定期应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改革。教师是课程的阐述者和传授者,学生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教学所倡导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看指导下,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两元对立,两者机械地单向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直趱萎缩,走向难、繁、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打外围战, “戴着镣铐跳舞” ,师生和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当课程由“专制”走向
7、“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而是“体验课程” (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处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是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
8、呼唤的教学改革。(二)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重大理论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进行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与学两方面在机械叠加。新课程侧重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4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单向付出,而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由于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的核心理念,
9、也是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体现。三、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一)由重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向重体育能力培养转变传统体育教学目标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尽管掌握了不少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但缺乏自己独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传统体育教学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忽视学生体育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致使学生难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要以人为本,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的重点由传授向发展转变,从人的发展角度,加强学生体育态度、情感、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二)由统一规格的体育教学向差异性体育教学转变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是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
10、格发展,不是一刀切和齐步走。传统的体育教学不考虑地区差异、经济、文化的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统一国家规定的体育教材进行教学,统一国家规定的体育课评价标准来评判所有学生的体育课成绩,由于统一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体统体育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偏重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式5教学,助长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依赖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更谈不上关注学
11、生的情感体验。这与新课程理念相矛盾,为了实现体育新课程培养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针对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训练的现状。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会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重教动作、教技术,至于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价值,则很少教给学生,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体育技能,但并没有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原因是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应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体验、感知动作,又要明白体育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是说,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根
12、本的认识,并能在他们的体育活动中得到运用。因此,体育教学中要重注过程发展,使学生在过程中参与、体验、学习、发展自己对体育课的情感,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付诸于行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过于强调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和发展的评价,过于关注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绝对提高,忽视学生原有体育基础状况和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体育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调动所有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只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问题和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进步。(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是以教师
13、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为基本的单向信息交流模式。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把学生的个体自我信息反馈向师生、学生群体间的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行互帮互学,6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在加强学生之间横向交流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贯穿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积极的态度,使体育课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的过程。(六)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体育新课程教材,鼓励教师的创造性,体现个性化。而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是体育新课程教材实施的
14、大忌。要实现体育教师由模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就必须要求教师不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是个一创造的过程,要求学生有创造精神,首先体育教师要有创造、创新精神,无论是在教学的组织,对教材的理解,还是教学过程,教学风格,每一教师都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把这些见解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上升到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优良教学风格,从而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把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体育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学观观念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的和创造力。参考文献:(1) 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人民教育出版;1986.7(2) 吴锦毅、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人民出版社.2004.3(4) 程毅撰写 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变革2007.9(5) 新课程教育网转变观念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