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雅温厚 明志笃行第(四)单元课时备课(信息窗 2)学 科 二年级(上册或下册) 主备人 刘川川课题 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修订者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课标解读行为动词是“体会(即体验)”,是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中,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核心词是“四则运算的意义”,这里指除法中的平均分。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除法中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第二个层次就是能用学习到的平均分的知识在具体问题中正确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表内乘法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2、进行的,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今后理解除法的意义打下基础。教材通过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做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组中充分感知平均分,教材安排了 2 个红点。第一个红点是把一些物品按份数平均分;第二个红点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学情分析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平均分的认识,通过课前的测试发现,绝大多数已经会按照份数进行平均分,还有许多学生会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在丰富的素材与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按份数和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点分析本节课数学关键能力渗透点是模型思想。本节课通过解决森林
3、里的小动物做游戏的分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总结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数学品质渗透点:本节课数学品质渗透点是思维严谨和细致认真。本节课的渗透策博雅温厚 明志笃行略是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借助学具摆一摆、分一分,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含义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动脑思考逐步养成一丝不苟、细致认真的品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两种情况。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加深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在具体操作中学会平均分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创设情境和学习新知检测目标 1 和 3 的达成。2、通过变式练习巩固应用检测目标 2 的达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本主要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屏幕出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做游戏的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根据情境图学生可能会发现:(1)12 只小熊跳拉手舞(2)16 只小松鼠分组做游戏。2、根据观察得到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博雅温厚 明志笃行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可以将小熊平均分成
5、几组?每组几只?(2)小松鼠每组只数相等,可以将小松鼠怎样分组?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熊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同桌进行交流。抽生交流分的方法,为什么能够这样分学生交流回答,个别学生还可能回答根据乘法口诀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学生学习2、解决第二个问题,松鼠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学生用学具圈一圈,分一分,同桌交流抽生交流分的方法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学生学习3、变式练习、巩固应用完成自主练习第 1 题和第 2 题班级交流请同学们解决第 3 题学生做题,抽生交流4、回顾梳理,总结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谈收获课堂检测,及时
6、反馈15 只铅笔,每把捆的同样多,可以怎么捆?教室有 24 张桌子,每排 6 张,可以排成几排?作业设计包括拓展资源17 世纪,瑞士学者哈纳在算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问题。他用一条横线分开两个圆点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便产生了除号博雅温厚 明志笃行板书设计平均分的方法 12 只小熊平均分成 2 组,每组 6 只12 只小熊平均分成 3 组,每组 4 只12 只小熊平均分成 4 组,每组 3 只12 只小熊平均分成 6 组,每组 2 只16 只松鼠平均分成 2 组,每组 8 只16 只松鼠平均分成 4 组,每组 4 只16 只松鼠平均分成 8 组,每组 2 只教后反思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会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基本上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动手,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分一分的方式,进一步体会平均分含义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