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校级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基础写作讲义 消 息一、消息的含义及类别1、消息的含义消息,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进行的及时的简短报道。消息又称新闻,这是从新闻的狭义角度而言的。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新闻评论包含述评、评论。述评主要报道读者对新闻事实不太了解的内容。评论针对的是读者已知晓的,一般在此之前有叙述性质的报道出现过。 )我国最早出现在报纸上的消息,始见于 8 世纪初唐玄宗开元(公元 713-741 年)年间封建王朝政府创办的邸报。 (官员办事或居住的处所) “揭帖”16 世纪以来拥有读者最多的一种文体。它报道迅
2、速,传播面广,篇幅短小精悍,新闻性强,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新闻体裁的代表。消息是向社会及时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关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大量的信息发生。通过消息等形式的新闻报道,可传递信息,沟通情况2、消息的类别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报道内容:社会新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文艺新闻和娱乐新闻。传播工具: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2从写作角度划分,可分为四类(区别):A 动态消息:它迅速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成就。快、短、新,内
3、容单一。B 经验消息:它是对具有代表性和含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或新闻人物的报道。要求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来,以指导面上的工作。C 综合消息:是指把发生在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具有类似性质的事件综合为一体的报道。反映全局性的情况、成就、趋势、动向、问题。跨地区、跨部门,反映面广,声势大。要求有情况概述,又有典型事例的介绍,有点有面相结合。D 述评消息:是一种边述边评,评述合一的报道。它以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为主,通过对事实的分析和评议,揭示其本质意义,指明其发展趋势,用以指导现实工作。它往往在事件告一段落或转折时刻,就事件的因由、动向
4、、是非、意义,作出分析、评价,以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它以叙事为基础,以评论为目的,兼有叙事和评论之长。二、消息的要素及特点1消息的要素:“五 W”:WHEN( 何时)WHERE (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因)加 HOW(如何) 。1898 年美联社斯通提出。3正规:五要素均出现。灵活掌握:WHO 、WHY 有时可省略。前提:不影响人们对消息的理解,不影响消息的完整性。2消息的特点:A 内容真实: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只有新闻事实是准确无误的,才能使读者信服,发挥新闻报道的传播作用。为了保证消息的真实性,对
5、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必须核实,一一交代清楚。所引用的数字、事实、引语都要认真查对,做到准确无误。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搞“合理想象” ,随意拔高,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不能把个别说成一般,把计划说成现实。1996 年新闻战线就什么是新闻原则有一次讨论:(略)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了解”的意思一是知道得清楚,二是调查。 “听说”的含义一是听人说,二是听话。但是,消息不等于纯客观的报道。消息中的事实,是经过作者认真选择的,内中隐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爱憎感情、新闻素质。新闻首先要求客观。和真实、平衡来比,客观最难做到。真实也很难做到,因为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6、谁说的就是真的呢?但平衡最容易做到。平衡是一般报道都能做到的一个标准。平衡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平衡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作者的工作是把两方面的观点都告诉读者和观众。最终由他们来判断而不是由作者来判断。B 迅速及时:消息要求把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出去。重大的新闻更是争分夺秒。新4闻界有一句行话“今日的新闻是金子,隔日的新闻是银子。 ”过去,我国的新闻报道,对新闻的时效性不重视,一些新闻没有及时报道,只能用“最近” 、 “前不久” “近日来”等字眼打“马虎眼” 。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但也要讲究适宜性,不能为抢新闻而盲目求快。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报道,更要慎重,有时需要压一压,等待时机再作报
7、道。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期实验。承包、经济特区、讣告等。司法部分的行动。核试验。例:(略)新闻报道的相对静止和报道对象的绝对运动之间有着不可回避的矛盾,这使得新闻事实和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着偏差,偏差过大时,就会出现负效果。在有关自然灾害、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中,出现偏差的机会比较多。特别是一些纯消息,很容易得到读者的验证。例(略)分析:物质条件的原因和技术的原因。C 篇幅短小:消息在新闻体裁中是篇幅最简短的一种文体。长则七、八百字,短则百把字、几十字、十几字。两个因素决定消息必须写得短小精悍:新闻媒体、读者。新闻媒体的载容量有限,读者可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信息。D 结构独特:传播心理学、系
8、列位置效应“倒金字塔式”按重要性递减的原则依次排列。5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三、消息的写作一条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组成,有的消息还有背景。1标题:“看报看题” ,标题是消息的眉目,具有传神达意的作用。一则好的标题,能吸引读者去阅读报纸;反之,平淡无奇的标题,则使读者一眼掠过,毫不在意。因此拟好标题很重要。消息的标题有别于一般文章的题目,有时除了正题以外,还有引题(眉题、肩题、上副题)和副题(下副题) 。引题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交代背景,烘托气氛。 “抛砖引玉” ,带出正题。正题是标题的主体,要求准确、扼要地反映消息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副题,对正题的内容作补充说明,以帮助读
9、者进一步了解新闻的内容和意义。标题的形式有多行标题、双行标题、单行标题等。可根据新闻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拟制。因受版面限制,长一点的新闻标题,常常要移行。标题移行有个起码的要求,必须在可以停顿的地方断开,否则会产生歧义。消息发表时,标题的字号应大于正文字号;引题、副题的字号一般小于正题字号,也可用不同的字体以示区别。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2消息有消息头。地方报台通常写“本报讯” , “本台讯”等字样;通讯社消息则有电头。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的电头是新闻单位加发稿地点,再加发稿月、日(有时还有发稿时、分、秒) 。消息头后面是导语。6报刊刊载的重大新闻事件应该有
10、电头。电头拟哪个地方,关键看新闻源在哪里,一般新闻发生在哪里就写哪里。3导语: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段话。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据要,乃一篇之警策” ,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接近性”原则:接近读者切身利益、接近读者地理位置、接近读者感情、接近读者求变心理、接近读者认知水平。读者兴趣与距离成反比。人们阅读新闻都是围绕“自我”进行选择,A 接近读者切身利益。B 接近读者地理位置C 接近读者感情D 接近读者求变心理E 接近读者认知水平4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干,主体怎样安排,与导语的联系较密切,它要求用具体、典型的材料,回答导语提出的问题,
11、揭示主题。新闻报道的语言平实,语义明显,有的报道中记者的倾向比较明显,但这并不是说新闻只有一层表面的意义,要注意它可能延伸的理解。如果忽视之间的逻辑意义,报道角度太单一,就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举例分析。报道要有较强的分析性: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反映应全面,尤其在介绍一些新生事物时,7要深入调查,仔细分析发生原因,才能体现事实全貌。否则,尽管事实片断很精彩,本身缺乏深度和应有的引导作用。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吃苦精神和责任意识。比如某地一度出现抢购风潮,人们排着长队,抢购甚至不转的风扇、没有图像的电视机,几十公斤的盐。记者认识到这是一个新闻,而且不是好现象。于是连忙组稿,进行报道,但对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12、没搞清楚,只是现场采访、拍摄以及记者的评述,突出了“盛况” ,却使人们产生了恐惧心理,使抢购风进一步扩大。 (多是热点现象)报道正面典型不能绝对化,报道负面典型不能细节化。报道科技知识:科技人物、科技成果、科技政策。如果记者一点都不懂,会产生盲从,夸大重要性、在该领域地位等。听科研人员自己介绍,还有一些假科技新闻,比如 92 年至 95 年的“水造石油” ,影响很大。报道外事事件避免程式化,一个考虑受众想知道政府的行动,知道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其二是政府需要通过新闻报道,将一些外事信息传递给公众。有的人认为外交无小事,所有报道换个人换个地点的通稿,公众可以通过 CNN,收听 VOA(美)和
13、BBC(英)来了解,危害可能更大。5结尾:结尾是整篇消息的收尾。为了反映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应重视结尾的写作。消息结尾的写法和一般文章的相似。 (总结、评论、希望式等)也有的消息没有结尾,主体部分叙述完了,即可结束。6背景:背景是新闻事实的历史和环境,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在消息中有机地,恰当地介绍消息发生的背景,可以烘托主题,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8消息的主要部分是新闻事实,消息的主题就是新闻事实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因此,背景材料必须紧扣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违背了这一原则,背景材料就是闲笔。例如:沙坡鸣钟是中卫县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如果报道这个地方今天发展旅游业,那么, “沙坡鸣钟”这个背景材料就是紧扣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如果报道这个地方村委会的选举, “沙坡鸣钟”这一背景材料就没有必要引用。背景材料应该详略得当、位置可以在导语、主体和结尾的任何部分,也可以独立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