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5第 13 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一、教材依据:海峡两岸的交往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3 课。二、设计思想:教学指导思想:由于学生对海峡两岸现状有一定了解,因此本课将着重于讲述大陆和台湾同文、同根、同种的血脉联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与台独势力形成鲜明的对照。通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两岸交往信息,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设计理念: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课可以作
2、为开放课,让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收集资料,完成本课的学习:通过对史实的描述,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通过上网搜集和查询资料和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开放课,学生也许能更容易、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材分析:本课在人教版中是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继续。主要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 50 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以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让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
3、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课改教材已经一年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活,学习能力比较强,对于台湾问题学生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但是他们的知识面还不足以深入了解台湾地理、历史和台湾问题的由来。这一点,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以解决。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2 / 52.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课本
4、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台湾的历史沿革,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也对统一前景充满信心。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党
5、和政府确定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五、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六、课前准备指导学生上网收集有关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料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在课堂上作简洁介绍。教师课前准备:收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及歌曲上下五千年主题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及与本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并作整理。七、教学过程:将本课主要分三个板块去学习:回顾历史寻根 探究现实求解 总结过往成效 以诗词贯通各环节:寻根篇:我们血脉相连/为何骨肉分离求解篇:是谁不懈努力/打破两岸僵局/奈何也,寒流来袭/却
6、见,融冰契机成效篇:二十年余来往,密切3 / 5结束语:盼归期,我们共同期许导入新课:倾听诗朗诵乡愁(从诗人“愁绪”着手设问:海峡那边的亲人,何日能与母亲团聚?引入新课。)讲授新课:首先简介台湾。然后设疑:为什么说“台湾自古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回答, 引入寻根篇)。(一)回顾历史寻根我们血脉相连展示历史歌谣-同根源:卫温赴夷洲 隋通流求岛 元设巡检司 成功收台湾 清置台湾府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为何骨肉分离引入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 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台湾,美国政府插手干预中
7、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1、从温家宝总理的话“浅浅的海峡,是中国最大的国殇,是中华民族最深的乡愁”:2、 七嘴八舌:你赞同用哪一种手段来解决台湾问题?导入党和国家对台方针与政策)(二)探究现实求解是谁不懈努力 (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时间 领导人 政策新中国成立初 武装解放50 年代中期毛泽东和平解放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 八项主张新时期胡锦涛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质疑:从武装解放到和平解放再到和平统一,党和
8、国家为什么会转变态度,说明什么? 1、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和平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两岸同胞血融于水的血肉亲情,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发展两岸4 / 5关系如今已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 3、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打破两岸僵局(主要事件)1979 年:金门炮击停止 1987 年:38 年隔绝打破1992 年:“九二共识”达成 1993 年:汪辜会谈举行奈何也,寒流来袭通过展示以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主张及台湾人民对待台独的态度,举行良心审判台:审判李登辉、陈水扁。通过审判让学生认识到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
9、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却又见,融冰契机关注时事:通过连战、马英九近年来动向及陈江会谈。说明从连战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 、国民党现任领导人马英九宣布 2008 年在七月四日达成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两项政策,到 2008 年 11 月 3 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团踏上美丽宝岛台湾,显示两岸交往已进入制度化协商阶段,它不仅富有象征意义,也表明两岸关系已有实质性突破。 “汪辜会谈 ”过后,两岸关系经历了一段蹉跎岁月。两岸在走过一段近九年的风雨历程之后,终于迎来了“雨过天晴”的“ 陈江会谈”。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正如一道弯弯曲曲的长
10、江之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三)总结过往成效二十年余来往,密切设问:你能介绍一下两岸交流的具体事例吗?然后图片展示民间来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交往情况。(四)结束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盼期归,我们共同期许!通过对台湾及国际形势的分析,我们意识到解决台湾问题的艰难、复杂、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把“China”中“i”上的小点比作台湾的话,对若大的中国来说,台湾可以只算作弹丸之地,但是少了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台湾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的大事,它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与发展的希望。让我们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两岸同胞血融于水的血肉亲情,求
11、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发展两岸关系如今成为了台湾的主流民意。海峡两岸和则两利,分则两伤。这让我们更加坚信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5 / 5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充满期待。下面请同学们进行激情创作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来表达对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祝愿(设计宣传语,如 “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本是同根,赤子情深”等等)。(五)课堂总结面对如诗如画的宝岛台湾,我也想用一首诗表达一下心声,“燕子飞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两岸暂时的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因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12、,我们都是中国人,最后让我们倾听张明敏演唱的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这首歌,来虔诚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播放上下五千年主题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附歌曲歌词: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江,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大的逆境我们同熬过,就是民族的气节,就是中华的脊梁,从来没变过。手牵手,我们朝前走,昂首唱起腾飞的歌,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六)板书设计第 13 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1、寻根篇:我们血脉相连/为何骨肉分离2、求解篇:是谁不懈努力/打破两岸僵局/奈何也,寒流来袭/却见,融冰契机3、成效篇:二十余年来往,密切4、结束语:盼归期,我们共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