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高校“电气四虎“实力排行!清华华科西交浙大-这四所学校为中国毋庸置疑的电气四强任何电气学科排名前四名肯定是这四所不会有第五所进来唯一值得关注的是第一名轮到谁坐。2007 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一名是清华然后是西交华科浙大下一次估计前四名的顺序又变了所以他们被称为电气四虎!=清华大学: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工程(0)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绝缘、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电力系统与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电力电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1 年首批博士点(4):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
2、动化、高压绝缘、理论电工全职院士数:2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工程(1):脉冲强磁场大科学中心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聚变与电磁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81 年首批博士点(3):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全职院士数:4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工程(0)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电气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绝缘技术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3、1)“高压绝缘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0)81 年首批博士点(3):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绝缘工程全职院士数:1浙江大学: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工程(0)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子技术及电磁测量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电力电子国家专业实验室81 年首批博士点(3):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子全职院士数:2上述电气四强仍为目前电气四强,被称为电气四虎另外就科研平台和科研实力来说重庆大学异军突起超越众多前辈仅次于前四强!重庆大学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工程(0)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电气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4、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和新技术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1 年首批博士点(1):理论电工全职院士数:2当然重庆大学现在实力可排第五,但是就名气和地位来说,和后面的哈工,上交等等是有差距的其他电气强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强在电机电器(国家重点学科)华北电力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强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均为全职。(全国第一
5、)程时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时杰,男,汉族,1945 年 7 月出生,湖北通山人。电力系统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科技精英,湖北省优秀教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 年获得华中工学院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加拿大 Calgary 大学博士学位,1988 年回华中理工大学工作。1991 年晋升为教授,1993 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电力安全与高效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和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
6、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曾先后工作于加拿大 Calgary 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长期致力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在电力系统适应控制、智能控制、次同步振荡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近年来,他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了基于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在基于高温超导磁储能和旋转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 361 篇,其中 SCI 检索38 篇,EI 检索 168
7、 篇,译著 1 部,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樊明武中国工程院院士1943 年 7 月生,湖北沙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 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1 年 2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科协主席。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应邀工作于美、英、法等国著名研究所,从事粒子加速器和电物理设备有关技术研究。在回旋加速器研制、改进工程中,发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论和主体技术。在 30MeV 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研制中,解决了关键设备技术问题,使该加速器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被两院院士投票评选为全国 1996 年十
8、大科技事件之一,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标志我国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2 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9 次,发表论文 60 余篇,专著2 本。目前研究领域:低能粒子加速器。加速器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到物理、控制、机械、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等学科。在研项目“低能粒子加速器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防科工委的大力支持。张勇传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1935.3.1-)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河南省南阳市人。1957 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水电能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水资源、水电、电力
9、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水库运行基础理论、规划决策、风险管理和实时控制方面都有重要创新。将水电能源理论、优化理论、控制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分析等技术进行综合交叉,为现代水电能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包括两项中-欧能源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培养了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出版著作水电能优化管理、水电系统最优控制等 11 本,发表论文 150 余篇。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男,1933 年生于湖北宜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磁约束聚变技术、高功率
10、脉冲电源技术专家,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ITER 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1997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 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先后在原子能研究所、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工作。曾赴欧洲联合托卡马克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聚变中心工作。1998 年 9 月调入我校。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我国磁约束聚变技术及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主持和参与主持过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另一装置升级改造。在“中国环流器一号“研制中负责工程方案设计,立项后又负责总体电磁工程、脉冲电源及总控系统,创造性地解决多项重大技术难题。他还成功地将聚变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取得多项
11、成果。其中大型发电机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已在电力工业广泛推广,在电磁炮、补偿脉冲发电机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正从事超导电力、脉冲功率及等离子体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曾获国家一等奖 1 项、院部委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5 项、专利 7 项、专利优秀奖 1 项。 华中科大的程时杰院士的本科好像就是西安交大 这四所学校华中科大最大的优势就是脉冲强磁场大科学工程大科学工程是中国唯一可以媲美“国家实验室“的最顶端科研平台。 不知道国内是 IEEE fellow 强,还是所谓的院士水平高西交电气有 4 个 ieee fellow,还有若干 senior member,1 个科学院院
12、士 华科需要踏踏实实多干点实事,三大奖百优博论都是硬伤!不过华科公关能力确实不错,这几年搞了几个大平台,值得交大学习!电气,交大的眼光还真不在国内。交大电气没公关出工程院院士但凭实力的 ieee fellow 还是全国最多的!慈老确实不错(交大校友杰出代表),去年上马的高压也是国家级的国防口平台,为交大多拉国防口项目开了个好头!不过这个话题没必要新开个帖吧! 一个老的权威统计西安交大电气项目统计起止时间基本数据学科设置 2003.12 一级学科名称是否一级学科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点数二级学科硕士点数电气工程是 8 8控制科学与技术是 1 1仪器科学与技术是 1 1学术队伍 2003.12(专职)
13、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数 138 院士人数长江学者数 1 正高职称人数 43 博士生导师数 26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56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52 有留学经历人数 57科学研究 2003.12在校国家重点学科数 3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 1国防重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 1省部级重点学科数 5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 1获国家级一等奖数获国家级二等奖数获省部级一等奖数 5 获省部级二等奖数 4获发明专利数 2二级学科情况二级学科名称博士点硕士点教师人数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电机与电器是是 27 46 243 1569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是 15 20 367高电压与绝
14、缘技术是是 40 39 247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是 8 19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是是 9 19 7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是是 16 15 12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是 9 205 2003.12 目前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万元)3170目前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万元)3134.4目前承担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万元)47人才培养 2001.12003.12 获优秀教学成果奖情况国家级特等奖数国家级一等奖数 1 国家级二等奖数 1 省级一等奖数2003.12 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合计 2959博士学位数 140 硕士学位数 1350 学士学位数 1569 2001.120
15、03.12 授予博士学位数合计 89 授予硕士学位数合计 484 授予学士学位数合计 1220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情况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 1 提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 1学院(系)基本数据表学校、学院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_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概况简介西安交通大学位于古城西安,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 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 年改称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务院决定迁校,1956 年交通大学的主体内迁西安,1959 年正式命名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计划重点建设的几所大学
16、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1999 年又被国家确定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若干所大学之一。2000 年 4 月初,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九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全校有 54 个本科专业,136 个二级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17 个一级学科、102 个二级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研究生授权学科覆盖了 9 个学科门类,还有 7 个专业学位点和人才基地;20 个学科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有 18 个博士后流动站,有 14 个
17、学科被列入国家“长江学者计划“。拥有 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11 个省部级实验室和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命名的图书馆。中国教育科研网西北网络中心也设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创建于 1908 年,是国内高校同类学科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学院之一。下设4 个系:电机电器及其控制工程系、工业自动化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1 个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拥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并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陕西省
18、智能电器及 CAD 工程研究中心,在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方面处于国内高校同类学科领先地位。现有教职工 202 人,其中教授 43 人、副教授 74 人。1996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按一级学科培养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并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下述三个一级学科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电气工程(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
19、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生。目前在校本科生 1600 名、各类研究生1350 余名,研究生教育规模每年以 20%左右的速度递增。1997 年牵头制定了“全国电气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培养专业学科简介“;2000 年主编了“电气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一书;2000 年至今担任“中国电力教育大学院(校)长联席会议“主席;2001年担任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2001 年担任“全国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为全国电气工程学科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了带领性的重要贡献。近三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项、
20、完成一般项目 25项,省、部基金项目 31 项,1986 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4 项、国家发明奖 7 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2 项、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近百项。近三年发表论文 1200 余篇,其中被 SCI 和 EI 收录 300 余篇,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共 10 次。学科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 14 个国家的近 60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本学科已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电气科学与技术高水平的研究中心。根据学院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在以下领域或方向与中国电力企业开展合作研究:1.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2.电力系统新型继电保护3.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4.电力系
21、统安全稳定控制理论与装置5.气体绝缘特性的研究6.聚合物击穿前低密度区的观察与研究7.直线电机电磁场理论及应用技术8.电弧理论与提高开关电器性能的方法9.电接触理论及其应用,触头接触材料与接触可靠性10.冲击电压对比测量11.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研究12.低压全范围熔断器13.电器计算机辅助工程14.谐波抑制及功率因素补偿技术15.电磁场数值计算和优化程序设计16.电介质介电性能和绝缘强度17.绝缘测试技术和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18.电气功能材料和特种绝缘的研究与开发19.电力电子变流装置20.交、直流电气传动及其控制21.电场与磁场的计算22.电机 CAD 系统(优化、专家系统、图库、数
22、据库)23.电机的计算机测试技术24.绝缘离线检测技术及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的应用25.高电压测试技术的研究26.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的物理及数学模拟研究27.开关电源、模拟集成电路理论及应用 华中科技电气学院(系)基本数据表项目统计起止时间基本数据学科设置 2003.12 一级学科名称是否一级学科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点数二级学科硕士点数电气工程是 6 6学术队伍 2003.12(专职)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数 130 院士人数 3(双聘 1 人)长江学者数正高职称人数 42 博士生导师数 28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39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51有留学经历人数 28科学研究 2003.12在校国家重点学科
23、数 2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 1(专业)国防重点实验室数 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省部级重点学科数 1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 1(教育部)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获国家级一等奖数获国家级二等奖数 1获省部级一等奖数 2 获省部级二等奖数 1获发明专利数 16二级学科情况二级学科名称博士点硕士点教师人数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电机与电器18 76 1700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62 165高电压与绝缘技术8 39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0 86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 40脉冲功率与等子体6 28 2003.12 目前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万元)2914目前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万元)5559目前
24、承担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万元)76人才培养 2001.12003.12 获优秀教学成果奖情况国家级特等奖数 1 国家级一等奖数 6 国家级二等奖数 4 省级一等奖数 6 2003.12 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合计 2261博士学位数 126 硕士学位数 435 学士学位数 1700 2001.12003.12 授予博士学位数合计 48 授予硕士学位数合计 199 授予学士学位数合计 1200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情况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提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学校、学院名称: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学院概况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
25、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其历史渊源于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南方主要大学的电机学科。1953 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华中工学院电机系,1988 年改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2001 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下设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电工教学基地、电磁工程物理研究所、电磁测量研究所、建筑电气研究所,并在国内率先成立了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研究中心和超导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学科设置覆盖了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所有五个二级学科,即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
26、论与新技术,并在国内首家获准设立了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二级学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电能生产、传输、使用、检测、控制和调度、管理的全过程。学院拥有新型电机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大电流测量实验室、应用电子技术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等多个设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基地,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授权单位。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二级学科点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一大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岗教职工 235 人,其中,工程院院士 3 人,教授 42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28 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到 30%,具有硕士学位者
27、超过 70%,已形成一支以博士和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学院每年计划内招收博士研究生 50 名,硕士研究生 200 名,本科生 450 名,每年承担数十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年科研经费 2000 万元以上,年学术论文近 500 篇。据不完全统计,五十多年来,学院已累计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逾万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 200 余项,出版学术著作 200 多部,为我国电气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步入新世纪,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为目标,以发展电力高新技术和现代电磁科学技术为主导,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醇化学术氛围,团结务实,求
28、真创新,共创更美好未来。 浙大电气项目统计起止时间基本数据学科设置 2003.12 一级学科名称是否一级学科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点数二级学科硕士点数电气工程(0808)是 5 5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是 1 1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是 1 1系统科学(0711)否 1学术队伍 2003.12(专职)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数 123 院士人数 2长江学者数 2 正高职称人数 44 博士生导师数 31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59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49 有留学经历人数 35科学研究 2003.12在校国家重点学科数 2.5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国防重点实验室数 0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 1省部级重点
29、学科数 4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 1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 0获国家级一等奖数 0 获国家级二等奖数 0获省部级一等奖数 0 获省部级二等奖数 6获发明专利数 13二级学科情况二级学科名称博士点硕士点教师人数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是 21 52 129 438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是 21 53 111 325电机与电器是是 20 31 71 320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是是 33 435 0电路与系统是是 4 32 56 40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是 12 68 115 436系统分析与集成否是 12 016 41 2003.12 目前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万元)1130
30、.55目前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万元)311.48目前承担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万元)40人才培养 2001.12003.12 获优秀教学成果奖情况国家级特等奖数 0 国家级一等奖数 0 国家级二等奖数 0 省级一等奖数 0 2003.12 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合计 2373博士学位数 240 硕士学位数 533 学士学位数 1600 2001.12003.12 授予博士学位数合计 60 授予硕士学位数合计 276 授予学士学位数合计 849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情况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 0 提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 1学院(系)基本数据表学校、学院名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1、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系)概况简介一、创办历史浙大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创建于 1920 年,是我国最早创建的电机工程学科之一。1998 年新的浙江大学成立,在电机工程学系的基础上组建成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二、办学目标创新是生命,电气工程学院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几年来,学院在本科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在科研方面向相邻领域渗透发展;在引进人才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努力,以增强创新的力量。出人才出成果是学校的两项根本任务,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层次复合型的优秀人才,要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大力产业化,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抓住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2、的发展机遇,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基点,通过学科的结构调整和改革,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提高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航天电气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力市场、系统科学为突破口,促进学院学科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力争在 2010 年前把电气工程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 2020 年左右建设成为综合水平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学院。三、办学特色浙江大学正在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科研和教学是学校的两个中心工作,因此,学院的工作也围绕着学校工作的两个中心开展,重视科研也重视教学是学院的办学特色
33、。在科研上既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也非常重视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帮助各行各业解决与本学院学科相关的难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教学上既重视学生基础的培养,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也积极引导学生自身提高全面素质,改革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教案,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高级人才。四、人才培养优势学院现有专业和学科属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领域。学院各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广受社会欢迎。近年来,本科毕业生 40%以上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参加就业的大量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工作
34、。学院科研教学成果显著,曾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近年来参与了“神舟号“载人飞船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曾在学院学习和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达 15 人。学院有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设施:1、设有“电机工程学系“、“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应用电子学系“和“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2、建有“电机及其控制“航天电气及微特电机“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科学及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电工电子新技术“高压大功率变流技术“等 10 个研究所。3、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35、“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电路与系统“博士点;“系统分析与集成“硕士点。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兄弟学院共享国家重点学科。4、拥有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和“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建于该学院。5、学院“电力电子学科群“和“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211 工程“建设项目。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也有一批朝气蓬勃的中青年教授。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教授,
36、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 863 集成电路设计专家组组长严晓浪院长,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徐德鸿教授,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2 名、博士生导师 31 名,教授 44 名,副教授67 名。学院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科研基地,如“浙江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技术中心“、“浙江大学德州仪器电气控制 DSP 实验室“、“浙江大学摩托罗拉微机应用实验室“浙江大学英飞凌实验室“等;科研和教学成果显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学院与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静冈大学,英国雪菲尔德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德国柏林
37、工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瑞士苏黎士高等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学院曾多次承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在 80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校风,培养了大批基础坚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据统计,在电气学院(或其前身电机系)学习或工作过的校友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超过 15 人,他们是:蔡昌年、章名涛、蔡金涛、支秉彝、张仲俊、张直中、黄文虎、冯纯伯、阙端麟、汪槱生、韩祯祥、潘镜芙、刘成钢、岑可法、杨奇逊等。近年来,学院不断涌现出全国三好学生
38、、省新长征突击手、省青少年英才、省高校优秀 GCD 员等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本院学生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了加强在人才输送方面的合作,学院和百余家著名企业保持稳定的联系。社会各界在学院设立各类奖学金和学生科研活动基金,其中校级奖 33 项,院级奖 18 项。五、科学研究的特色我院的科学研究的特色是强弱电相结合,围绕着电的产生、输送、变换、使用等各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得开展科研工作,学院将学院的科研力量整合为十个研究所:1、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主要从事电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机电器系统自动控制、测试、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电机变频
39、调速等方面研究开发;2、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研究所:主要从事航天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种微特电机及其智能化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检测、管理等方面研究开发;3、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主要从事交、直流电力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配网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稳定等方面研究开发;4、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力市场中的管理、电力交易方式、运营机制、市场运行仿真系统,以及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方面研究开发。5、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主要从事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各类工业自动化系统(如集散控制系统、纺织自动化、集抄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等方面研究开发。6、系统科学与控制研究所:主要从事大系统的建模、分析、
40、设计和集成,智能计算与智能控制,机器人控制,大型系统的检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7、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子开关电源(高功率因数整流器、充电器、逆变器、直流屏、UPS),各类特种电源(如感应加热电源高、压脉冲电源、谐波抑制器、电力系统短路限流器),电磁兼容技术,电力电子系统技术(如故障诊断、蓄电池智能管理、DSP 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8、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系统级芯片(SOC)设计方法研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深亚微米和微波 IC(包括嵌入式系统、FPGA、混合信号电路、独立 IP 核)分析、设计、计算机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9、高压大功率变流技术研究所:
41、高压大功率传动、牵引系统,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集成,大功率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大功率变换、无功补偿、电力滤波)等方面研究开发。10、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应用,智能测试仪器及系统,电磁测量及应用系统,电动汽车技术等方面研究开发。另外,学院还建有一个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学院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成果转化,推动电力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学院还拥有一个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利用世行贷款购置了一批先进的设备,既对学院各所开放,也对学院学校外部开放。六、希望与电力企业合作的方面希望在下列科研方面与电力企业展开合作:1、复杂电力系统的安全分析和控制;2、电力市场
42、与电力经济;3、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4、电力信息智能处理技术;5、电网规划和配电自动化;6、高性能继电保护技术;7、电力信息智能监测、处理技术;8、新型电力装置对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9、多能源分布式发电并网技术;10、大功率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技术;11、电力高效转换和储能技术。 懂了原来别的学校获得院士和科研平台就是靠公关而已别人院士多就是因为别人公关强哈大笑一声就算是吧我感觉像吞了苍蝇一样没聊下去的欲望了本话题打住 这套设备不错,也花了不少钱,但跟国家实验室还是有很大差距! 自己去了解一下程时杰是怎么上去的吧! 一国家大科学工程已经建成:(这四个大科学工程同时也是国家实验室)北京正负
43、电子对撞机中科院兰州重离子中科院沈阳金属材料中科院合肥同步辐射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在建:上海光源中科院将整合:合肥同步辐射强磁场大学科平台一期:稳态强磁场(聚变实验装置)中科院合肥2005 年 10 月国家计委立项二期:脉冲强磁场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2005 年 10 月国家计委立项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建设建设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内二国家实验室(新型国家大学科平台)国家实验室名称(5 家建成下面五家是在建的)依托单位1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北京大学2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3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5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ps:刚刚获批的青岛海洋方面的国家实验室同时也是大科学工程项目 说真的,华科在南方人气还是不错的,目前招生每年差不多八千吧,经费方面也没见的比其他学校多多少。 我有不少朋友也是华科的,感觉确实做事还是比较踏实和认真的,关系也都不错,混得也蛮好的,但是相比于浙大,上交,甚至西交的,总感觉差了一点大气的感觉,可能接触的人不是很多吧。可以这么说,东南沿海的学校学生,无论有没有水平,都显得很自信,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华科的是,有无水平,也不告诉你;西交的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