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生视角下临床学习环境的质性研究 杨丽霞 潘兰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护理 学院 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生视角下的临床学习环境, 为改善临床学习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 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 Van Manen诠释现象学的研究法, 将50名实习后护生分为 8 组, 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及深度个人访谈。结果 从访谈资料中提炼出 3个主题: 实习目标具体化;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性;护生重视参与及归属感。结论 学 校和医院加强沟通, 制定具体可行并具有建设性的实习目标, 重视实习质量的 评价和监督;加强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培训, 建立激励机制;给护生提供全方位 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 提高
2、其归属感。 关键词: 临床学习环境; 护生; 临床教师; 质性研究; 基金:河南省社科联课题 (No.SKL-2013-2590) A Qualitative Stud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oward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YANG Lixia PAN Lanxia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r
3、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ursing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clinical learning outcomes. Methods The method of Van Manen phenomenology was used in the study. 50 nursing students were
4、divided into 8 groups and interviewed by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 Results Through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interview data, three themes were extracted, i. e., concretizing practicing obj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 of clinical teacher, emphasizing involvement and belonging
5、. Conclusion School should enhance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ing hospital, and establish concrete and constructive practicing objectives. The practicing outcomes should be evaluated and supervised. Teaching behavior of clinical teacher should be enhanced and stimulus for clinical teacher should be giv
6、en. Nursing student should be offered enough opportunities of involvement and sense of belongingness. Keyword: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teacher; Qualitative study;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临床实习是护士学生培养专业态度、 发展专业技能及理 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保障。 而临床实习是在临床学习环境中开展的, 临床学习环境 的质量决定了临床实习的质量。 临床学习环境是影响护生学
7、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 总和, 包括临床工作人员、护生、服务对象、教学机会、学习资源等, 是影响护 生学习经历的重要因素1。 国内外关于临床学习环境的研究大部分是量性研究,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 以护生的角度来了解临床学习环境, 为建立良好 的临床学习环境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某校刚刚结束10个月临床实习全日制护理本科生 中选取50名护生为访谈对象。先选取相同或相邻宿舍的受访者组成一个焦点小 组, 共 8个小组, 进行小组访谈, 之后抽取 8个人进行深度访谈。 1.2 纳入标准 (1) 实习科室涵盖了内、外、妇、儿、急诊科及手术室等基本科
8、室且实习时间大 于8个月; (2) 实习医院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 (3) 受访人员愿意参与本次访谈, 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以半结构式焦点小组访谈的方 式收集资料。 即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出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 由主持人组织引导多 名受访者围绕几个主题自由讨论, 访谈提纲包括:实习初期您的职业规划;实习 初期您对临床实习环境有什么期望;请谈一下您的临床实习经历;您现在对临床 实习环境有什么建议;您目前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导致您的职业规划发生了变化。 1.3.2 资料收集 研究开始前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以确保
9、研究符合伦理原则。 每个焦点小 组由主持人主持访谈, 主持人为经过培训的在读护理研究生, 主持人引导受访 者围绕主题自由讨论。在访谈前研究者先解释本研究的目的、预计使用的时间、 匿名的原则, 征得研究对象的理解后签订知情同意书。 访谈在不受干扰的的环境 下进行, 访谈的整个过程主持者不施加各种可能的引导, 访谈过程除了现场记 录还结合现场录音。每个小组访谈时间约为 4060min, 直到信息饱和为止。 1.3.3 资料分析 质性资料的初步处理及分析与资料收集同步进行, 以便随时决定资料是否饱和, 并及时与被访者核对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 根据根基理论法分析数据, 即根据记 录的片段出现的频度提炼
10、主题, 根据主题进行分类, 每个主题进行具体分析。 先 采用焦点小组法获取涵盖面广的信息, 之后进行个人访谈以进行进一步了解, 核实和确认提炼的主题。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的信度和效度, 主持人 (第一研究者) 参与整个研究过程, 包括研究对象的招募、资料收集、翻译、数据分析, 保证了 研究的连续性及翻译的准确性。 为避免第一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第二研究者 独立分析和对资料进行编码。 最后两位研究者比较结果, 讨论差异, 共同提炼主 题。 2 结果 经过深入访谈和对资料的详细分析后, 提炼出 3个主题。 2.1 实习目标具体化 临床护理人员往往以病人为中心, 忽视护生的学习目标。 “比较认真负
11、责的老师 在我们刚进科室时给我们讲解在本科室如何达到我们的实习目标, 每周的学习 任务等”。 “老师让我去给病人进行眼睛的冲洗, 之前见老师做过, 但是老师没 有给我具体讲解, 我只有比葫芦画瓢, 结果犯了点小错误, 感觉好懊恼”。 “科里每月举行的教学查房感觉太书面化, 感觉很多东西是我们书上就有的, 我们更想了解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护生认为临床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学习目标不熟悉, 不了解护生的学习基础及所具备的能力。 临床教师如果不了解实习计划及 实习目标, 护生就感觉在临床学习很受挫, 能力和信心都受到影响。 2.2 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性 护生认为带教老师的护理技能都比较娴熟, 但是有
12、些老师的医学护理相关知识 还不够丰富。 “遇到一些非常规的操作, 我问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老师说让我自 己动脑子, 我其实想知道护理措施的依据所在”。 护生都认为临床教师应该充分 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能够公正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我与老师 相处非常和谐, 刚开始我还不太熟练时老师非常有耐心, 当我有进步时老师会 鼓励我, 同时指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碰到这样的老师我感觉非常幸运, 以后 我自己带护生时也应该这样做”。 临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护生学习和效仿 的对象。师生关系被证明是影响临床学习经历的重要因素。 2.3 护生重视参与及归属感 有效学习依赖于许多因素, 但关键的
13、因素是护生的积极参与。 “临床实习讨论会 还是老师讲, 我们听, 虽然老师也鼓励大家发言, 但是害怕自己知识水平有限, 发言出错, 所以参与度很低”。 “有些病人担心我们技术不熟练, 拒绝我们护生 为他们操作, 老师会给病人沟通, 取得病人的理解, 当然老师也了解我们已具 备操作能力, 真的很感谢给我们提供动手的机会”。 “我们在有些科室只能做一 些基本操作, 并没有完全参与到病人的护理工作中来, 不懂为什么这么做, 也 没有体会如何独立地进行整体护理”。 “感觉一个科室里的教学氛围跟护士长的 管理与重视有很大关系, 因为护士长会对带教老师提出要求, 并对教学进行监 督”。 护生在科室中如果感
14、受到自己是病房的一分子, 有归属感及责任感, 工作 就会非常投入, 学习体验感觉非常积极。 3 讨论 3.1 制定具体的实习目标并强调评价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各护理院校均会制定实习计划及教学目标, 但往往是笼统 的目标, 不同专科应该有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形成专业思维, 体现 出良好的专业化行为和态度2。当下的实习目标设计常以基础操作、疾病护理 要点为主线, 较少涉及到护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沟通能力等专业核心胜任能力的 培养。 建议学校加强与临床教学基地的沟通, 制定具体可行的实习目标, 临床教 学人员熟悉护生学
15、习目标, 系统地进行临床教学, 在进行临床教学评价时不但 要注重护生的知识和技能, 更要重视护生临床能力的考核与培养。 3.2 注重培养临床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临床教学中, 临床教师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临床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护生 专业态度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甚至专业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影响3。临床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包括护理能力、教学能力、个性特征、人际关系等4。护生 期望临床教师不仅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 还希望临床教师具有合格 的教学能力及良好的个性特征。护生对临床教师的操作技能、知识水平都给予了 充分肯定, 但教学能力和专业个性特征还需要提高。 教学能力主要指了解护生的 学习基础、学
16、习需求及设定个性化学习目标。专业个性特征包括对护理专业的热 爱、对工作的认真、积极上进的学习精神等, 临床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在为护生 树立角色榜样、促进护生参与学习过程, 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中起到重要作用 5。临床教师作为“双肩挑”人员, 一方面要保证护理质量, 又要承担额外的 临床教学工作, 建议对临床教师的工作安排有所倾斜, 注重对临床教师教学行 为的培养, 加强激励机制, 以保证教学质量。 3.3 提高护生的参与度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护生只有真正参与到临床护理中, 才能培养专业思维, 增强自信和自尊。 护生在实习期间是以护生的身份在临床工作, 病人的自我保护 意识增强使护生有时候难
17、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同时, 伦理原则要求护理人员尊 重病人的自主决定权, 劝服病人配合临床教学工作受到限制, 导致护生缺少临 床实践机会。 这些现象直接阻碍了护生的专业发展, 降低了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 6。临床工作人员应做好护患协调, 尽力为护生提供学习机会, 让护生参与到 病人的整体护理当中去。 而作为护生也应加强责任感, 对自己定位明确, 重视学 习机会, 在工作中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想法。 医院尽可能安排相关培训与引导, 积极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潘兰霞, 王力.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 2006, 12 (18) :1685-1687. 2东梅.目标教学法在护
18、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14, 11 (11) :873-875. 3杨士来, 王晓霞.临床护理教学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 2014, 22 (24) :34-36. 4冯婷, 陈静, 姜金霞, 等.对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体验的质 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 (25) :3644-3646. 5杨柳娟, 蒋晓莲, 李小萍.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期望的综合研究J. 华西医学, 2012, 27 (2) :288-291. 6童淑萍, 李惠玲.护生临床实践护理安全风险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2) :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