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层是脑干,是生命中枢。它与一切含有生命特征的机能(睡眠、清醒、体温、呼吸、食欲、性欲等)有关。包括爬虫类动物也拥有这层大脑,因此也被称为爬虫脑。第二层叫做边缘系(旧皮层),这里是控制感情的扁桃腺、控制记忆的海马体、控制欲望的阿肯伯氏核等神经中枢密集的地方,这一层也被称为哺乳动物脑。第三层在大脑的最上端,叫做新皮质,人类拥有相比其他生物更为发达的新皮质,这一层也称为灵长类动物脑。在这里不仅调节与创造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理性、矛盾、幸福等高等感情,也是由这一层大脑调节。人类的语言,存在于新皮质上的。其上有特定的“语言区” 。人类的语言区主要有两个: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都得名于发现他们的科学
2、家。布洛卡区是大脑的言语表达中枢,主要功能是口语表达和深层次的语法。当人的布洛卡区受损,人的表达能力出现严重问题,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大多是个别词语的“电报式语言”。而威尔尼克区,是大脑的言语理解中枢,主要功能是言语理解,这一区域如有损伤,患者尽管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话语,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简单说:一个管输出,一个管理解。1997 年有一项同时发表在 自然和纽约时报的研究:科学家们在纽约征集了 12 个双语者,其中 6个在婴儿时期掌握第二语言;另外 6 个在 11 岁左右开始接触第二语言,并在讲这种语言的环境里生活,并在 19 岁之前达到流利。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尽量用复杂
3、的句子默想一天中做的事,同时用 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来扫描他们的大脑。fMRI 可以看到血流在受试者脑中不同部位的增减,而据此研究者可以得知当受试者在脑中应用语言时涉及的区域。实验的结果是:受试者整个脑部都被大范围激活(情境回忆涉及多个脑区),语言区“布洛卡区” 和“威尔尼克区” 高度活跃。两组实验者在威尔尼克区的脑部活动并没有不同,但在布洛卡区则有戏剧性的差异:婴儿时期的双语者只有一个布洛卡区;而青少年时期的双语者则有两个布洛卡区,彼此紧挨却互相独立。布洛卡区的不同成因比较复杂,并且输出系统的建立要以言语理解系统的建立为前提,让我们放到后面说,先来看区域相同的威尔尼克区。前面说过,它
4、负责言语理解,负责语言的“意义” 。那么“意义”具体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它是如何形成的?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英语思维的形成是很必要的。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和另一个说法一起来分析,那就是“英语环境” 。我认为:语言环境是指语言的声音信号在符合情境的条件被感知,而情境包含的信息则构成了声音信号的意义。我们观察咿呀学语的幼儿。他们听到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总是伴随着情境,多半是直接体验到的。例如,听到“爸爸” 这个声音,婴儿可以看见眼前的父亲;听到妈妈说自己“便便臭臭”,婴儿是看得到便便,闻得到臭味的。也就是说,幼儿从呱呱坠地地那天起,听到的话语(声音信号)大都跟他们所亲身体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
5、在一起。所有的这些信息帮助婴儿理解声音信号,并构成声音信号的“意义”。幼儿开始学语言的时候,并没有也根本不需要“翻译” ,不需要一个已经存在的语言“告诉” 它一个声音信号究竟是什么“ 意思”。幼儿自己通过情境中信息的帮助,靠“猜”和天生敏感的语音识别能力,将接触到的词语与情境紧紧结合在一起,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组成神经回路,进而形成语言区。对中国传统学习单词只将一个声音信号与一个汉语意思相对应,可以看出刺激的形式完全不同,神经元的连接也完全不同,用“汉语” 做中间媒介沟通声音信号与其对应的“意义”,看似高效率,实则步履维艰。如上所见,幼儿是在高度情境化的环境下来理解语言,进而形成威尔尼
6、克区。11 岁左右才开始接触第二语言的少年虽然丧失了敏感的语音识别等部分天赋,但理解语言的方式并没有本质不同,也都是在学校高度情境化的环境里习得语言。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二者威尔尼克区的位置相同。那么到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具备英语思维的第一步,是在高度情境化的环境下自然理解语言,在脑中形成威尔尼克区。【母语者是如何“记单词”】“背景知识”“图式”“脚本”,这三者都能是语言学家提出的理论框架。“背景知识”顾名思义就好;“ 图式”和“脚本”的概念很拗口,我下面会把他们转化为大家都能理解的说法。记得第一篇里说的“情境”吧?对于母语者来说,言语和情境高度交织,甚至每一个词都不是孤立的。当一个母语者在
7、一段话一个情境中听到一个新词,就好像一幅清晰的图画缺了那么一小块儿。而“背景知识”“图式”“ 脚本”就相当于这幅画。对该语言母语化的程度越深,对背景知识及语义学的内隐知识越多,这幅画就越“清晰”。而人类的大脑又有很顽固的将残缺“补完” 的本能,所以在你没意识到的时候,大脑已经根据情境将残缺处补完了;画作越清晰,补完的准确率也越高。这种补完是如此的高效,听到一次就能记很久很久。对于陌生词汇来说,一次下来就已经能转化为“听力词汇” ,几次下来就能随口应用了。而反过来甚至也成立,就是说如果一个语篇里没有陌生的词,那么一个母语者可以仅凭几个词来理解还原整个“画面” ,就像扫雷里点到某些点可以一下子扫开
8、一大片区域。对于英语母语者来说,不但每个词都与多个意象连接,词根词缀的音素也包含大量意义,也会为整体的“图画”提供很多线索,例如听到-ity,ad-,pre-等,大脑就会激活相关神经回路。这种在声音层面的直接理解,要比我们平时书面分析及记忆词汇所用的词根词缀法深刻得多。【“习得”与“学得”】在“二语习得” 领域里,早期著名的克拉申提出过“习得” 与“学得”之分。简单来说,“习得”是自然而然地将语言知识吸收的过程,用克拉申的原文就是“pick up”,就是说大脑在你下意识的情况不自觉的就捡了些东西进去。而对于“学得”,我们都很熟悉,就是将语言知识,包括规则等显性地 “记忆”。我认为:语言习得就是
9、人类在言语情境中接触语言现象,从而自然地无意识地发现规律并内化规律的过程。人类婴儿在 910 个月时大脑的新陈代谢达到成人水准,在 2 岁左右时神经元突触的数量比成人多 50%,这些突触在大脑的新陈代谢率降到成人一样后开始萎缩,从 2 岁左右一直到青春期逐渐减少。婴儿如作弊般高效掌握语言的能力,并不是白来的呀,它要占用大量的神经细胞。维持它需要很大的代价:就新陈代谢来说,它消耗身体 20%的氧,差不多比例的卡路里及磷脂。情境伴随原则。就是说每当你接触英语,不论是书面还是声音的,都要尽量与其所处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我从小没得到任何超出平均水准的英语教育,类似过去式完成时这种东西,是用不出来的。我就
10、有意识的“注意”英文动词附带的时间属性,无论听到看到都要刻意“体验” 一下这个词与时间的关系。当我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过去时态敏感了很多,能轻易听出别人的说话时态错误,自己也能用对了。阅读,就应该阅读长篇小说。同一作者,写作手法用词习惯等都较为固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困难,但越到后来重复元素就越多,读得也越快;小说里又充满各种描写各种情境;那么重复加情境,再加上你的“刻意体验” ,一本书下来你就会有很大收获,同时信心也将爆棚!【体验】对于人类婴儿来说,所有身体机能都高度可塑,但一定要在关键时期的时期进行必要的体验,否则会影响长期的能力。这些基本机能的体验,必须是直接体验,间接
11、体验是不行的。这一点在婴儿语音识别能力上表现得很明显。早年美国对婴儿的研究发现,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可以识别一切语言的语音,但如果只接受母语刺激,就会变得只对母语敏感,从而丧失对其他语音的敏感度。典型的就是日本人 r、l 不分。研究刚被报道后,美国家长就变得十分疯狂,纷纷买碟回家放给孩子听,生怕孩子对其他语言的语音丧失敏感。可事实证明,碟是没用的。儿童语言发展方面著名的专家 Patricia K. Kuhl 做过两个实验。第一个试验里,让一组 9 个月的美国婴儿 4 周里上 12 次中文课,每次 25 分钟。所以选择 9 个月的婴儿,是因为这时期的婴儿正处于失去对非母语音素敏感的过程中。由四位教
12、师轮流给这些婴儿上课。教师都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每位教师用十分钟,以适合婴儿的语调,读一段文字。在以后的十五分钟时间里,用不同的玩具和婴儿游玩。另一对照组的美国婴儿,也用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方法,上同样内容的课,但是上的语言是英文。四周以后,发现上中文课的婴儿对中文音素的辨别能力能够恢复,甚至达到在中文为母语家庭中成长婴儿的水平;而另一对照组的婴儿,辨别中文音素的能力则没有得到改善。第二个试验中,他们找了新的两组美国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听这些教师教课的录音,或者看同样的教课的录像。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婴儿对中文音素的辨别能力和听英文课的婴儿一样,没有能够恢复。Kuhl 的实验也说明语言学
13、习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有关语言学习的神经回路不是一个孤立的回路,而是涉及感知、认知、情感、动作等广泛的神经回路。母语的习得是建立在“体验” 的基础上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要亲身体验才行呢?也不是,百万年来人类祖先的进化,给我们留了一个异常牛x 的感知机制,那就是【镜像神经元】1996 年意大利帕尔玛,一只恒河猴脑子里负责运动的区域被植入了一根细小的电线。每当这只倒霉猴子抓取或移动物体时,其大脑区域的一些神经元就会兴奋起来,监控器还会发出破哩破哩 的声音。一天一个毕业生将冰淇淋球放到他的嘴唇边上时,监控器就破哩破哩 的叫开了。帕尔马大学的神经学家里佐拉蒂早些时候吃花生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现象。
14、当猴子看到人们或其它猴子拿着花生放到他们的嘴里时,同样的神经细胞兴奋了。简单说,就是猴子看到人吃东西,就好像它自己也吃了一样,在相同的脑区有了反应。后来的研究发现,人类有更加灵活、更加聪明、更加高级的镜像神经元,可以进行多种高级的镜像活动。此发现实在牛 X,触动了许多科学规则,改变了对文明、移情作用、哲学、学习、语言、模仿、孤独症和心理疗法的理解,为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镜像神经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是通过条分缕析的概念推理来理解他人的动作意图和情感,而是通过直接在脑中“镜像模拟”来使我们直接“感知”。这是一个效率很高的理解机制,使我们能同时接受大量信息。我不用给将一幅画分成 N 个部
15、分,用言语描述告诉你每部分都画了什么,而是直接给你看整体的画面。有了镜像神经元,我们可以更本质更细节的理解语言习得了。在真实情境中习得语言,形成语言区,建立语言思维,一定有镜像神经元的广泛参与。我认为镜像神经元就是语言习得的一个必要条件:一切有效的学习行为,都有镜像神经元的参与;一切没有镜像神经元参与的方法,都是效率极其低下的。从感觉上,“体验”就是调用镜像神经元来把言语生动化,直接在脑中镜像感知伴随言语的情境。这也是将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思维的一个方法。例如我们显性地知道英语中的动词通常都附带“时间” 属性,汉语却是没有的。那么要习得这个结构,我们就要在典型的情境中感知。例如A:Did you
16、 sleep with my wife yesterady? B: What? I wasnt even in the city! I flew to Shanghai yesterday morning and just came back two hours ago!A:Oh, Im sorry. I thought you were the SOB.这个情境中就突出体现了动词的时间属性。具体的方法,就是想象,在意识上模拟。同时要善于对比,例如 Do you sleep with my wife?能不能用,当然,但是语境就不同了:A: I know shes a whore. She sl
17、eeps with many men.But are you one of them? Do you sleep with her?把需要掌握的概念,时时放在意识层面上,随时拿出来和所听见、看见的东西相触碰背诵低效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在背诵的过程中普遍脱离真实情境,大多只是单调的模仿,无脑机械的重复,更没有镜像神经元的广泛参与帮助理解建立语言区。我认为背诵贵精不贵多,尽量挑情境度高的背,背下来之后要“反复拿出来倒腾”,碰到合适的情境就拿出来套。大家倒腾几段就会发现,对于语法的内化理解,其实有几个经典情境就够了。随便拿一段来说,六人行第一季第一集,钱德说自己的梦,他说到当他下面的电话响了,所有人都看
18、他,这时莫妮卡接了一句:“So they wasnt looking at you before?”潜台词是你一直裸体,难道人们才注意到你么?这段里就可以很好的体会过去进行时在语境中的用法,有趣又精当。总之大家要多“意会”,单调记忆是没用的。语言的文法本质首先语言在本质之一是“文法”。简单来说,就是构成句子的规则。那么为什么非要是句子呢?因为所有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在千万年来都生活在类似的环境中,基础体验相同,所以不同语言中很多基本词汇的内涵都差别不大,只是发音不同。例如我说这个 tree 怎么这么short 啦。这个 case 你 follow 一下啦。你 run 什么 run 啊。我把词都
19、换了,有区别么?所以能反映语言内在系统的,是句子的内在构成规则,中文说:我每天都去学校;英文是:I go to school everyday。话说就在 50 多年前,对于语言学习还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一统天下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就是条件反射刺激出来的,说对了给予正反馈,说错了就负反馈,模仿训练,然后婴儿就学会语言了。当时斯金纳可谓如日中天,大家普遍认为他对语言习得的论断也是正确的。可当时一位年轻的学者,麻省理工大学的乔姆斯基在语言习得的机制上向其发起了挑战。乔姆斯基认为幼儿对于语言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而简单从外界接触到的刺激,根本不足以支撑这种创造性。乔认为人类婴儿通过一种内在的“
20、语言习得机制”(LAD )来习得语言。乔的理论重创了斯金纳,间接造成当时的主流语言教学法“听说法” 的式微,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发展。之前在说“背景知识”的时候说过一个例子:你能看懂一篇英文论文,美国的 6 岁小孩看不懂,这并不能证明你比他懂英文,只是因为你有背景知识。而我们也经常说,我们学了十几年英语,也达不到国外幼儿园小孩的流利程度。或者,如果我们回到中国古代,即使是战国时期,我们也并不会有很大的沟通问题,都是白话文,最多就是短期内口音不适应,或者祖先们觉得我们措辞怪,因为语言本身也在演化。但不管怎么演化,能支撑我们和祖先交流,能让 6 岁小孩英语比我们强的,就是因为有核心的“文
21、法” 的存在。正是因为有文法,即使我们穿越百年,也能与祖先沟通;也正是因为人类幼儿有高效内化“文法” 规则的生物本能,所以一个小儿即使词汇量不多,知识很少,也可以流利的操纵自己的母语。文法并不是一个显性存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内在规则;人类在婴儿时期会自然而然的将这套规则内化,甚至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而相反亦然:我们即使“知道”一门外语的所有显性规则,也和掌握这门外语是两码事。婴儿习得语言的过程仍是一个迷。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利用“情境” 、“体验”和“ 镜像神经元”等理论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这一过程。在实践上,我们也可以“ 破解”这一过程,我们无法知道婴儿习得语言的生物细节,但通过分析
22、婴儿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而这些启示也可以指导成年人习得语言。文法是语言的灵魂,这个灵魂很难通过显性记忆的方法掌握,但可以通过体验来内化。【语言是声音信号】人类用声音作为语言的媒介,真是挺不错的。假设我们用光做媒介,可能进化伊始我们的祖先会像聋哑人一样用手语交流;如果种族能延续,也许我们会进化出一个会发光的器官,像灯塔一样闪啊闪啊的,来传递彼此的意念。更可能的情况是由于手语传递的低效率,使我们很早就被灭绝了。我们可以来看语言以声音为媒介的优越性,首先发音器官肯定比发光器官容易进化而且消耗的能量也要少,同时声音通过语音语调语气的不同能传递大量信息,还不用占用四肢。人类的历史有几
23、百万年,语言的起源几乎和人类一样久远,而文字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几千年。语言是以声音作为第一媒介的,语言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声音。无论东西方,古代的识字率都是很低的。而识字,我们将他称为阅读吧,只是语言的载体。古代遍地文盲,也并不耽误交流,甚至我们说孔子“只述不作” ,更如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家,根本不识字;所以我们要知道:语言本质是声音的,而不是文字的。我为什么要刻意突出这点呢,因为在中国有文字崇拜的传统,我们历史上长久以来书面语都脱离白话文的文言文,更不用说诗词等“炼字” 的传统,我们的文字也是区别于表音文字的象形文字,古代私塾的教育方式也是读经。这些种种传统反映到我们外语学习上,就会过分
24、注重书面语,而忽视语言以声音为媒介的本质。语法翻译法的目的,主要是用来阅读。这与现代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根本就是大相径庭。语法翻译法早已被主流学界认为是应该淘汰的教学法,而中国是“硕果仅存” 的几个还在大量应用,毫无颓败之势的国家。各种现代教学法,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娴熟的目标语言使用者。可中国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教师基础!即使经过一代人轮替,也仍差的比较远。那么在这种合格教师大量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满足这种爆发性地对英语的渴求呢?没错,只能用“语法翻译法” 了,这个方法对老师口语要求不高,可以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英语教学上有一个宏观数字,叫做“接触量” ,就是说接触目标语言的总时间
25、。当然这个接触是有条件的,根据我们前面的论述,接触要符合情境,并且需要集中注意力。一般来说,接触 3000 小时就能基本掌握一门语言,用我们前面的理论,就是能将相当的文法“内化” 并能应用,阅读小说和欣赏影视作品。但我们虽然从小就机械“学习”语言,在学校的课程上,老师很少说英文,说出的英文也不符合情境,基本都是无效输入。即使自己在家下功夫,也基本是无情境无体验,痛苦异常却收效甚微。其实语言的每个声音信号,都包含大量的信息,都涉及很多神经元的链接。而语法翻译法将语言视作字典+语法的模型,将不同内涵的词汇进行简单粗暴的对应。我们本来母语就已经根深蒂固,而母语的词汇本身也对应情境,而这个情境是与英语
26、的情境通常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当我们应用英语的时候,汉语就总不自觉冒出来试图当中介和拐棍,而它每次出现却也要夹带一些私货,就是“汉语的情境” 。在语言教学里将动机分成两种:结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结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外语所在国及其人民持有好感,向往他们的文化和生活,希望到这个国家去生活、学习、工作甚至移民到这个国家,成为为这个群体的一员。而工具型的学习者学习外语或为了考试升学,或为了谋职,或为了学术研究,作为人生的辅助工具来使用。初学语言的人,对语言认知不足,学习脱离应用,所以容易简单的将发音与学习能力等同起来。部分人辨音能力强,对声音敏感,模仿原音有模有样,进而而受到称赞和表扬,自我感觉也
27、不错,就容易坚持下去。相反对声音不敏感的人,就容易丧失自信,并进入恶性循环。但当我们对语言认识加深之后,我们会发现,发音并不是那么重要,有一口可以乱真的美音或英音当然好,但即使有口音也不是很大问题。因为对于语言的口语层面,有很多更重要的因素,比如用词是否地道,节奏是否恰当,语调是否准确,情感是否有表达。而这些往往是中国人的弱项。中国学习者说不好英语,并不是因为发音不好,而是用词不准确,节奏混乱,语调平白,情感缺失,简单来说,就是根本不是在正常说话。“声音优先,情境关联,精深体验,重复莫赶,反馈不断”“声音优先” 就是要以语言的声音系统作为首要习得对象,先习得英语的声音系统。而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在
28、“情境关联” 中“精深体验”来完成。具体说就是,要在情境中直接理解声音信号蕴涵的意义,反复体验来使其内隐化学习。而不是纠缠于书面语的结构或者是汉语的对应翻译,这里可以“不求甚解” 。老友记 中有一集讲大家都默认为钱德是个男同,钱德大惑,大家则说“You just have the quality“, 这里的 quality 与大家通常知道的涵义不何,但是大家不必纠缠于翻译,直接通过看钱德的言行及剧情,直接将其“体验” 了。如果想起周围某个朋友,直接对自己说一句:He has that quality. 再例如介词 off,很多时候代表的是一种“脱离、断开”的意象:take off, peel
29、off, off duty 等。那么语气看语法书上大段的描述头晕,不如在撕创可贴的时候就体验一下 off,从这种体验延伸,理解稍抽象的意象。对于句子结构也是如此,不要纠结于语法结构,通过在一个情境明确的例子里对一个句子的反复体验就能给我们很大帮助:I just dont get it why it is so hard for you to take your responsibility?! 当然,我们不能教条主义。例如一些专有名词,翻译也就翻译了,关系不大,后面注意多体会就好。再例如一些语音知识,连读连缀吞音等,不知道的话会很困惑。推荐一本标准美语发音的 13 个秘诀,跟着过一遍也就 OK
30、 了,重要的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实践。“重复莫赶”“重复莫赶” ,是指不能贪多求全,而是要对材料进行有机重复。这并不是说要大家精读,当然对某些语言结构是应该反复体验,但主要的意思是不推荐跨越情境和背景知识。例如老友记与绝望主妇差别不大,但与波士顿法律就不是一类的背景。之所以要求相同背景,是因为语言的“文法” 本质,我们的目的是要现在背景熟悉的言语中内化语法,文法内化之后,我们才能应用语言来理解不熟悉背景的言语。“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求全责备只能葫芦吞枣,最终令人所获微微,心中沮丧。“反馈不断”现在有一门学问叫“游戏动力学”(Game Dynamics),讲得是游戏机制如何对人产生影响。游戏中只要
31、努力就有回馈,而这种回馈也是对玩家努力的奖赏,使玩家产生不断玩下去的欲望。我这里所说的“反馈”,除了指要对体验过的语言,反复在情境中语境中体验应用,来进行 “反馈“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学习者要在安排学习计划的时候,做好对学习效果的反馈机制。例如将学习内容分段,然后每段完成了就给自己涨点经验值或者其他的奖励机制,建立属于自己的努力-收获对应体系,使自己能够坚持下去。这一点比较重要,因为“体验” 并不同于“背单词” 那么好衡量,许多时候的效果都是深刻但是不易察觉的,所以建立一个对自己的反馈奖励机制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例如我要以某个美剧为学习对象,很多同学可能会说老友记。其实老友记是喜剧,充满了双
32、关语、笑话与俏皮话,难度着实不小。我倒是建议可以考虑绝望主妇,这部美剧是情节驱动的,语言平实而不乏幽默,里面的主人公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过得是典型的郊区生活,非常具有代表性。字典也是需要的,柯林斯最佳,电脑上可以装灵格斯挂柯林斯。我们拿出绝望主妇中的十集,作为一个阶段。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具体方案。如果实在是很差,可以先看中文字幕。千万不能教条,把自己憋得死去活来。只要贯穿原则,具体方案不用那么固定。比如小张学得比较精;十集吸收了 60%,小李只吸收了 50%。没关系啊,绝望主妇都出到第 9 季了,大不了再继续看呗。关键是要兴趣驱动,学有所得,才能保证长期坚持。具体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已,跟读也好,听抄也行,但无论什么方法,最终要还原到场景中“体验” ,最好还能“角色扮演” 。同时也要做好笔记,笔记与我们声音优先的原则并不矛盾,这里笔记的作用是一个钩子,将我们体验过的情境勾住,以便后面的重复,就叫做“体验笔记”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