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83KB ,
资源ID:255772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5577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打印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问答.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打印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问答.doc

1、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问答1、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2、高职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3、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5、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6、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7、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8、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9 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10 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11 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12 高职教育应

2、树立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13、国家对高职教育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是:教育部 2006 年 16 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十一五” 期间,国家将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 双证书 ”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 “双证书”的人数达到 80% 以上。14、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有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及必要的说明15、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有: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这是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16、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有定向性

3、、应用性、整体性等特点。17、为什么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所以它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18、胡锦涛同志 2007 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哪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19、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和为高职教育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2005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3)200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4、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4)教高200616 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20、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21、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能力与水平建设。22、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1)职业针对性(就业性) ,也是其本质属性;(2)大众性;(3)产业性;(4)社会性(地方性与行业性) 。23、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什么?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求学者及其家长满意;输送新生

5、学校满意;办学者和当地政府及社区满意。24、职业教育之本是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教育。25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26、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办学思想上;第二,办学模式上;第三,办学机制上;第四,政策措施上。 27、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关键: 一是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二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128、高职教学改革的原则:总的原则是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29、高职教学改革的

6、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30、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主要是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改革。31、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心工作是 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32 大学生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素质。33、高等学校的“ 三育人”指的什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34、 “双证书 ”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35、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由具有教师、工程师或经济师等两种职业资格的教师组成的队伍;以及由教师和工程师、经济师等组成的教师队伍。36、如何建设一支“ 双师型 ”师资队伍?一要建立专

7、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二要花大力气,下大决心,聘请一批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37、行动导向教学的三个主要原则是什么?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主;教师指导帮助。38、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精神,2008 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的高职课程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1)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2)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3

8、)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4)申报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 40 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 15 分钟) 。39、什么是产学研结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答:在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目前工作的重点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教学活动、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的三结合。其形式主要有“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等。40、什么是工学结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答:工学结合是在新形势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通过校企之间“互动与双赢”,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进行高职人才培养。常见形式有:订单教育、顶岗实习、工学交替

9、等。41、实施订单式培养,要抓住哪几个环节?一是要抓订单;二是还必须进行专业改革;三是与时俱进,用好机遇,创造机遇。42、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讲练结合、 “理论实践合一” 、模拟、仿真及现场教学。 43、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的特点是什么?教学手段上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模拟仿真和生产性仪器持续进行、阶段深化的实践教学规律和“双证融通” 理念。44、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方式的特点是在评价方式上应更多地采用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共参与的形式。45、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主要特征是-从素质结构上反映出的是“双师” ;从团队组成结构上反映出专职教师与从行业企业聘请的专业

10、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相结合。46、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答:学校应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则,有专项经费与师资,建设一批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注重“成人成才”教育,发挥“ 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诚信品质、敬2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营造职业环境氛围,按企业生产要求组织实习教学,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学生社团建设、校园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7、为什么说“ 以就业为导向 ”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

11、?答:(1) “以就业为导向 ”是高职教育践行“三个代表”精神的具体体现;(2)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3) “以就业为导向”是提升高职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4) “以就业为导向” 是高职教育突破发展 “瓶颈”的关键点。一、高职教育理论问答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定位是什么?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实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

12、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2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答: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应在掌握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 。3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

13、内容有以下几点:(1)学校领导能力的建设。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战略思想、创新能力、管理执行力、决策能力、人格魅力等。(2)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探索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创新,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形成有利于职业能力形成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4)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5)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提高科研水平。(6)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教育和技能鉴定最大限度地结合好,完善和全面推行毕业

14、生的“双证书”制度。4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要点。(1)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2)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3)教学建设与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4)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先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

15、服务第一线工作。(5)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6)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3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7)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在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

16、,广泛开展社会调查, 并尽可能请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要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5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产学研结合?答:教育与生产、科技工作以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邀请企

17、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同时,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摘自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道路,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学校与企业以产学研为纽带合作培养人才,努力使更多的社会用人单位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成为订单教育的预定者,甚至发展成为和学校相辅相成的办学主体之一,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由之路。 “产学研结

18、合”是师资素质提升的有效方式。6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答:“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普适性,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7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

19、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6)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8什么是工学结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答:把学生在企业工作与在校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称为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勤工俭学、订单

20、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岗位见习等。工学结合形式的教学特征:模块化教学内容呈开放性和职业性;教学方法多为教、学、练结合,手把手,任务驱动,案例式;“双证”融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学校(教室) 和企业(实训基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和外聘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兼职教师占较大比例;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4道德教育。9什么是“双证书”制度?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证书”融通?答:“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证书”融

21、通主要通过:建立将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建立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把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直接以课程标准作为职业标准;采用实习教学内容及考核与职业标准及鉴定相结合的办法;与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共同开发课程,在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由其加发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直接鉴定考核,核发证书;建设满足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训基地;培养具有职业技能考核资格的教师。10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有:(1)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由课程实验实训、专业实训、技能综合实训课、企业顶岗实训或企业预

22、就业实习构成实践教学体系。(2)要按照真实或模拟职业岗位情景,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实践教学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实施产学结合。(4)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双证书”制度。(5)为学生打下继续学习的基础。(6)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提高职业能力。11 “五个对接”的基本内涵及实施策略。答:“五个对接”的内涵是: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主要实施策略为:(1)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新机制,指导推动学校和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积极开展

23、一体化办学实践。通过整合实训资源,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等方式,推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2)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指导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3)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

24、生产过程对接。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指导职业学校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4)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积极组织开展本行业所负责的职业资格认证及行业

25、相关专业的“双证书”实施工作试点。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指导相关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5课程开发、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推动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在省级以上重点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点,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5)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行业内中职与高职及职业培训机构集团化办学。指导推进招生和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入学方式和学习形式,学校教育与职业

26、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指导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探索中、高职课程相贯通,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的互认和衔接。指导职工在职接受职业教育工作,推动企业委托职业学校并协同优质社会培训机构、各级各类成人继续教育机构进行职工培训,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在职职工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12如何理解“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答: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指既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高超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艺,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高、技能强的专门人才。 (1)本质属

27、性: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用性和应用性。(2)规格要求:为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强技能性和高技艺性。(3)职业岗位群: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层次性。(4)行为主体: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性、实操性。13实训、实验和实习的区别答: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实训是指为了熟练掌握某种技术或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过程。实习是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一般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二、评估方案相关知识问答1为什么要出台新方案?答:20 世纪末,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规范院校建设,教

28、育部自 2004 年起,开展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并且也取得了预期的成效。进入“十一五”时期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转入以内涵建设为主的轨道,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教高200616 号文件的发布,揭开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上的崭新一页。但是,水平评估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的诸如重结论轻建设、重外延轻内涵、重形式轻机制、主体错位、信息失真等问题,明显影响了 16 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因此,研究制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新的评估方案,并尽早组织实施已刻不容缓。2准确把握新方案的关键是什么?答:准确把握新方案的关键是搞清楚它的目标指向。张尧学司长把它概括为:引

29、导办学方向,推进教学改革。引导办学方向,就是要通过评估,引导院校按 16 号文件指出的方向进行建设和改革,把注意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努力培养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推进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评估,引导院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引导” 、 “推进” ,是因为对于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发展历史不长、改革空间巨大的我国高职教育而言,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激发院校内在的活力,注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而不是去作规定、划标准、出模版,去强化居高临下、越俎代庖式的评估。因此,按照新方案开展评估,要努力做到两个字:“活”和“变

30、” 。所渭“活” ,就是要给各地、各校足够的改革创新的空间,使他们有可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设置目6标、规划未来、创建特色。所渭“变” ,就是要变“要我评”为“我要评” ,把保障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交还”给学校,引导院校把注意力从“迎评”转移到“采集平合”的建设、自我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上来。3新方案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新方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将评估的目的设定为:帮助学校对照社会需求与发展目标,发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提出加快改革、建设的建议。(2)主要站在需求方的角度,明确评估的主要方面( 或称“主要成效区” ),再根

31、据高职教育的发展阶段特点,确定“主要评估指标” 。(3)评估的逻辑思路是,从常态的“数据采集平台”反映的真实全貌切入,抓住影响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发现问题、探究成因,最终对“主要评估指标”作出评价。(4)现场考察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5)十分强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的建设。4新方案有哪些具体的工作目标?答:主要有五方面的工作目标:一是把握方向,将 16 号文件的精神与要求贯穿于整个方案设计,引导高职院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逐步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与持续改进的良性发展态势。二是凝聚焦点,以分析诊断、促进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目的,激发学校参与评估的内在需求

32、。三是引入多元评估主体,充分体现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意愿与要求。四是讲究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强调评与被评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并研究解决办法。五是注重引导,着眼长效,使各评估院校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的可靠、高效、持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新方案贯彻了哪几条原则?答:一是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强调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与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二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有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三是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四是评价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对

33、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作出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五是提高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六是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6新方案的导向作用与约束作用具体表现在哪里?答:新方案评估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校把注意力真正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新方案采用“采集平台+现场考察”的方法进行评估,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导向作用。在评估中, “采集平台”所反映的是院校建设与运行的即时、真实、综合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常态信息,可以客观地寻找出被评估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现场考察,双方关注的焦点自然是对深层次原因的剖析,而不是对个别数据、部分材料的真伪核查,也不是对个别技术细

34、节的研判,这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内涵建设上。运用新方案进行评估,其约束作用主要不是通过分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不同的档次,或者一定要评出多少比例的“暂缓通过”来体现。评估的实践已经证明,那样一些做法所起到的约束作用不仅有限,而且很容易助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新方案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两方面来实现:一是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这是“现场考察”的主要任务之一;二是通过数据、信息的高度公开,保证各方的有效监督,这是“采集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我们相信,由此产生的约束作用将是健康的、长效的,并会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7据说,在设计新方案时,不再把评估专家组作为主体。请问依据是什么?这样做的意义

35、何在?答:准确地说,是不再把评估专家组作为主要的主体。现代教育评价认为, “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第 3 页) 。这7就已经说清楚了教育评估的主体首先应当是教育的需求方,或者说是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方” 。评估要引导院校去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回归需求方的评估主体地位。以需求方为评估主体,带来的是评估理念、设计思路、实施方法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绩效评价模式的采用、主要评估指标的确定、逻辑思路的建立、现代人类学“田园工作法”的借鉴,甚至“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提出,都与主体的调整有着直接的关系。8在经济欠发达

36、地区,政府与学校的举办方往往投入不足,教学基本条件有一定的差距。此前的评估在促进举办者加大投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方案如何保持这一作用?答:原方案通过设置一系列刚性的硬件达标指标来促使举办者和办学者加大办学投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必须承认,那样的作用主要产生在迎评阶段。而且,对于不能充分认识高职教育重要性的主办方来说,就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而新方案是通过“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包括教学设备设施在内的各种原始信息的持续、透明并完全向社会公开,让社会、企业、家长、学生自主地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实际是一种有效的监督) 来促使举办者和办学者保证投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

37、举办者和办学者不得不时刻忌惮于因投入不足对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以及对未来的招生和就业工作等方面都会产生的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随着高职教育总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举办者和办学者还应当不断加大对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而不是满足于某些固定的绝对指标。因此,新方案与老方案在促进办学投入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着力的支点不同,新方案的作用更加有力、有效、持久。9新方案的指标体系中,几乎没有了量化的指标。被评学校因此少了明确的努力目标,评估专家因此少了明确的判断依据,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答: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评估指标体系中几乎不设量化指标,不等于不关注量化数据。新方案中的“五、申请评估的基本

38、条件” ,就有对基本办学条件的量化要求。不仅如此,在“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主要来集的就是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各个侧面的大量的量化数据。新方案试点评估的实际效果是,学校感觉努力的目标更加清晰、细化、具体了,专家感觉判断依据更加明确、可靠了。评估指标体系中几乎不设量化指标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因为,新方案评估以“诊断”与“开方”为主要目的。现场考察的重心在和学校一起探究“成因” 、研究对策,从而引导学校把注意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如果在指标体系中加入大量的量化指标,势必诱导评估双方把注意力放在对量化指标的判定上,这就背离了 16 号文件的精神。二是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用一些量化的指标来评估某一事

39、物的价值,认为那样做既简单又可靠。其实,量化评估方法的应用是有前提的、有限制的。对于像“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这样一种十分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体系来说,试图用简单的、线性预测的方法来评估其价值是不恰当的。评估的实践已经证明,以若干个量化指标来判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做法,不仅难以达到较高的效度与信度,而且容易引发短期行为甚至弄虚作假。10新方案里只有“通过”和“暂缓通过” ,是否会弱化对学校的激励作用?答:新方案采取淡化结论等次的做法,主要出发点是要确保高职院校把评建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前一阶段的评估实践表明,由于评估结论是分等级的,使得评估工作沾染了一些功利主义的色彩,出现

40、了与评估本身目标极不相容的一些倾向和问题,甚至滋长出一些弄虚作假、托请攻关的庸俗作风,其对正直崇高的大学文化的侵蚀作用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新方案采取淡化结论的做法,正是为了有效消除评估双方的浮躁心态,克服这种功利主义的偏向。但是,尽管结论不分等次,评估对学校的激励作用却并未削弱、由于在建立起“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之后,各院校的状态信息是实时向社会公布的,这就造成了学校与学校、地区与地区,甚至省市与省市之间的无言的竞争。这种竞争会牵动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影响行业、企业、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影响报考率、就业率等,甚至也会牵动各级政府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41、之间的联动。所以,这样做不仅不会弱化激励作用,相反,是在更广阔的8范围内、更持久的时间跨度中、更健康的竞争氛围里吹响了内涵建设、良性发展的“集结号” 。参加过新方案试点评估的院校的共同体会是:激励作用大大加强了。11新方案的指标体系与原方案的指标体系以及示范校建设标准之间有何关系?答:新方案与原方案、新方案与示范校建设的方案在指导思想、目标、承担的任务等方面,都有诸多的不同。这样,它们设置的标准自然也就各不相同。例如,新方案是在原方案实践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发展而来的,但是在评估宗旨、目标、主体、方法等方面又有许多显著的不同。因此,既不能将两个方案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也不能处处受制于原方案,影响

42、新方案的实施与成效。新方案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强调根据被评院校的规划目标与发展水平来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所有的院校,这就是所谓的“校校不同” 、 “校校受益”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领导能力、综合水平、教育改革、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处于同类院校的领先地位,但也都有进一步改革发展的空间,承担着更加艰巨的攻坚破冰的责任,因此,同样需要评估的诊断与促进。根据 5 号文件要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可在 2010 年后安排评估。当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细则。但其建设标准与新方案的指标体系从根本方向上说是

43、一致的。12新方案强调以“深度访谈”为现场考察的主要方法,是否还可以加入查阅资料、听课、看课、技能测试、召开学生专题研讨会等环节?答:新方案评估以“诊断”与“开方”为主要目的,所以强调现场考察要以“深度访淡”为主。比如,在试点评估中,仍有“专业剖析”这样一个环节,但对象调整为“特色专业” ,方法调整为“深度访谈” 。为了了解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情况,现在普遍采用“说课”的方法。其实, “说课”也是“深度访谈”的一种形式。从理论上讲,现场考察运用哪些具体的方法,应当由专家组根据现场实际来定,只要有利于达成工作目标,有利于双方的坦诚交流,不存在什么方法可用、什么方法不可用的问题。但评估的实践一再表明,

44、那些容易诱导学校事先组织预演、复习等应付性准备的方法,比如听课、技能测试、召开学生专题研讨会等一定要慎用,尤其不应列为现场考察的“规定动作” 。同时,尽量不要为专家组事先设定许多必做的环节,导致评估的千篇一律。13新方案启用了“高等职业院校”这一专用名称,取代了原方案中的专用名称“高职高专院校” 。这是否意味着高等专科学校暂不在评估之列?答:教高200616 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新 方案则是具体贯彻落实 16 号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在 16 号文件中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机构统称为“高等职业院校” 。原方案沿用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名称,是在 1999

45、年为实现“五路职教大军”大联合而提出来的。事实上,无论是高等职业院校还是高等专科学校,尽管目前的校名不同,但都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是毫无疑义的。因此,新方案用“高等职业院校”来替代“高职高专院校”更为准确,也就是说高等专科学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部分,同样要列入评估之列。14原方案的名称中有“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提法新方案里去掉了“水平”两个字,有何特定的意义?答:新方案更加强调评估要促进院校内涵建设,促使院校建立持续的良性发展的机制,淡化评估的等级观念,所以去掉“水平” ,两字更为贴切。15新方案的指标体系中没有提及的部分是否能参照原方案的指标体系执行?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方案设

46、计的指导思想、思路、结构等都不同,所以不能将原方案和新方案作简单的对照比较。新方案的指标体系与原方案的指标体系之间没有重叠或互补的关系。按新方案评估,要求通过数据采集平台的原始信息来发现问题、把握全面情祝,确定深度访谈的重点与考察的内容。专家的现场考察,也不像以往那样,主要是对个别指标的查核和对材料的审阅,而是在找出学校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所在的基础上,进行“诊断”与“开方” 。因为各校的9重点问题和发展瓶颈是不相同的,产生的原因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评估指标体系所给出的只是一些建议和提示,也就不存在所谓“未提及的部分” 。16新方案的 22 个评估要素中,究竟有几个不合格的要素就可以判定为“暂缓通

47、过”?每个要素的合格标准又是怎样确定的?是否均由各省在制定“实施细则”自行确定?答:新方案的逻辑体系是“果因效” ,完全不同于原评估方案的“层层分解” 。 “关键评估要素”中的“说明”是对原因分析的提示,而不是判定“关键评估要素”合格与否的依据。专家组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学校找准问题、诊断成因、共谋对策,而不是确定几个合格、几个不合格。在新方案试评之初,作为尝试,一些省市采用了通过先评价各“关键评估要素”是否合格,然后根据合格的数量来确定院校是否通过的方法。半年多的实践说明,这一方法既不符合新方案的逻辑体系,又容易强化“鉴定情结” ,有的院校又开始对合格的数量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实,把果与因都搞清楚

48、了,应当给个什么结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好操作的判别标准,那就是社会的评价。如果一所高职院校已经面临“进出两难”的境地,那就到了不得不出示“暂缓通过”黄牌警告的时候,目的还是猛击一掌,促其警醒。17新方案公布之后为何还要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答:教高20085 号文件规定了按照新方案进行评估的总的原则、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都适用的。因此,不能代替在操作层面起指导作用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另一方面,新方案与原方案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新方案给予各省市以更大的自主权,要求各省市吃透 5 号文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结合本省市的具体情况,设计

49、并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实施细则,使各地的评估工作更加符合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更加有利于帮助当地高职院校解决在内涵建设上所面临的急迫课题。可以说,各省市的实施细则应当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这样做也有助于根治以往评估“千校一面”的痼疾。同样,为了更加公平公正地搞好此次评估工作,各地还应结合新方案的基本要求与本省市的实施细则来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由于各地的情况不一,各地对院校评估工作的要求以及评估专家的工作规范也可以有所不同,以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好新的评估工作。18用新方案实施评估之后应当怎样评价评估工作的优劣?答:在 2008 年 7 月 6 日广东清远的高职评估工作座谈会上,张尧学司长讲了四条原则,可以作为评价评估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1)不搞形式主义;(2)不弄虚作假; (3)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实践活动; (4)起到了引导办学方向、推进教学改革的作用。三、评估指标内涵相关知识问答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