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乙型脑炎,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内科 林巍,概述,乙脑(epidemic encephalitis B),又称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 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媒传播,夏秋季流行,主要分布亚洲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病原学,虫媒病毒乙组黄病毒科 形态学 :单股正链RNA 培养特性 抗原性 抵抗力,直径4050nm,球形,有包膜,糖基化蛋白(E),非糖基化蛋白(F),主要抗原成分,可形成表
2、面抗原决定簇,具有血凝活性和中和活性,并于多种生物活性有关,Hairpin structure,电镜下乙脑病毒,基因:10976碱基对,单股正链RNA+核衣壳蛋白病毒颗粒核心,培养特性,在细胞质内繁殖(如乳鼠脑组织、鸡胚、猴肾细胞、Hela细胞) 蚊体内适宜温度2530,抗原性,小稳定,变异少 人或动物感染乙脑病毒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意义: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抵抗力,常用消毒剂即可杀灭,不耐热(100,2min或56,30min)耐低温和干燥(冰冻干燥法,4,可保存数年),流行病学,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动物:家畜、家禽、鸟
3、类(猪是主要传染源)蝙蝠,传播媒介,白蚊伊蚊,中华伊蚊,东乡伊蚊,三带喙库蚊,按蚊,长期储存宿主:蚊虫,蝙蝠 越冬宿主:候鸟、蝙蝠、蠛蠓,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集中10岁以下儿童,26岁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近年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率增加,流行特征,主要流行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我国:除东北、青海、新疆、西藏外农村城市季节:7、8、9月(与气候、雨量、蚊虫繁殖有关)高度散发,发病机制,带病毒蚊虫叮咬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血液循环(病毒血症),发病?,机体免疫力,病毒数量和毒力,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损伤机制,病毒直接侵袭神经组织神经细胞坏死
4、,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免疫损伤:体液免疫诱导特异性,结合病毒抗原,沉积于脑实质和血管壁,激活补体和细胞免疫,引起免疫攻击,导致血管壁破坏,附壁血栓形成,脑组织供血障碍,坏死,病理解剖,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以大脑皮层、基底核、视丘最严重,脊髓最轻,肉眼:软脑膜充血、水肿、出血 镜下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细胞质内空泡形成,核偏位 软化灶形成:特征性-灶性神经细胞坏死,液化形成镂空筛网状软化灶 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组织水灶性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为主,多以变性坏死神经元为中心,或
5、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 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明显,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多为于小血管旁或坏死神经细胞附近,临床表现,潜伏期:1014天(421天) 典型病例分四期1.初期2.极期3.恢复期4.后遗症期,初期13天,起病急,体温12天内升至3940,头痛、倦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嗜睡,少数神志淡漠,颈项强直,极期410天,初期症状加重,脑实质受累症状突出 高热 意识障碍 惊厥或抽搐 高热、脑实质炎症、脑水肿 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小脑暮切迹疝/颞叶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循环衰竭,恢复期,一般2周,重型16月,并发症,支气管肺炎 肺不张 败血
6、症 尿路感染 褥疮 应激性溃疡出血,后遗症期,5%20%发生率,临床分型,轻型:体温39,神志清,轻度嗜睡,无抽搐,头痛和呕吐不严重,脑膜刺激征不明显,1周恢复 普通型:体温3940,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偶有抽搐,病理征(+),病程714天,多无恢复期,临床分型,重型:体温40,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瞳孔缩小,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可有肢体瘫痪和呼吸衰竭。病程2周以上,有恢复期症状,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极重型(爆发型):起病急骤,体温12天内升至40以上,反复或持续强烈抽搐,深度昏迷,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脑疝,病死率
7、高,多在极期死亡,幸存者后遗症严重,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一般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脑脊液:无色、透明或微混,白细胞50500106/L,少数1000106/L,早期淋巴细胞为主,后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 病后34天出现(脑脊液中第2天),2周达高峰 早期诊断 ELISA、间接荧光法、2-巯基乙醇耐性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IgG抗体,特异性高,病后2周出现,56周达高峰,维持1年 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血凝抑制试验 病后45天出现,2周达高峰,维持1年以上 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 存在假阳性(乙
8、脑病毒血凝素抗原与登革热病毒、黄热病毒存弱交叉反应),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 脑组织(血和脑脊液中不易分离) 病毒抗原或核酸 组织、血液等体液,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联反应,诊断,诊断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 1.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3.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无菌性改变,特异性IgM抗体,确诊恢复期血清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活中和抗体滴度较急性期4倍增高,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或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鉴别诊断,中毒性菌痢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其他病毒性脑膜炎,治疗,一般治疗
9、对症治疗 恢复期和后遗症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积极对症和支持治疗,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危及生命三大主要症状,救治关键,1. 高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2. 抽搐:高热引起降温脑水肿引起脱水脑实质病变引起镇静剂 3. 呼吸衰竭:氧疗;脱水;痰液引流;呼吸兴奋剂;血管 扩张剂;机械通气支持 4. 循环衰竭 5. 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病人(隔离至体温正常);家畜管理和疫苗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和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乙脑疫苗(地鼠肾细胞灭活和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10岁以下儿童,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人员(接种2次,间隔710天,第2年加强1次;流行前1月注射) 禁忌征忌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禁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慢性乙醇中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