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一、项目概述.1(一)项目地点及规模.1(二)项目区自然及生产条件.1(三)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2二、项目总体规划布局及主要建设内容.3(一)项目总体规划布局.3(二)主要建设内容.4三、项目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5(一)项目投资概算.5(二)资金筹措.6四、预期效益.6(一)经济效益.6(二)社会效益.7(三)生态效益.7五、带动农民增收的措施与指标.8一、项目概述(一) 项目地点及规模江苏省句容市中药材示范种植区位于茅山老区,茅山风景区北部的白兔镇中心村,紧邻扬溧高速,距句容市区向东 13 公里,项目实施区面积 1000 亩(已建成) 。项目区岗坡地资源较为丰富、区位适宜,为中药材产
2、业化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 项目区自然及生产条件项目区地处宁镇扬丘陵地带镇溧山脉的中段,东邻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邻太湖,北眺长江。属长江秦淮水系与太湖流域的分水陵。区内主要交通干线有:常宁高速(东西) 、扬漂高速(南北) 、沪宁高速、宁茅路(二级) 、句茅路,东连镇江,西接南京,毗邻苏锡常,交通便捷;项目区处于北纬 31.95 度,属亚热带中部气候区,夏季炎热湿润,冬天寒冷干燥,季风特征明显,干湿冷暖,四季分明;常年光照 2157 小时,平均气温 15.2 度。无霜期长达 229 天,光照充足,热量充裕,常年降雨 1058.8mm,雨量充沛。项目区土壤以下蜀黄土及平原壤土为主,耕作层深
3、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从上述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来看,我市是适宜中药材种植的最佳适生土地。其 中,我市的茅山地区就有中草药 750 多种,仅本草纲目就收录有 380 多种。多年来,茅山周边地区就有人工种植中草药的习惯。1项目实施区的 1000 多亩已经进行深翻旋耕,改造塘坝 10 座,增加蓄水 7000 立方米。计划在 2-3 年内对项目区内沟渠、道路、塘坝等进行综合配套改造,完成土地整理,基本做到了洪涝、连阴雨期间不受渍,干旱期间能灌溉。并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利用作物秸杆还田的方式逐步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及有机质含量。(三)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申报单位“句容方林药材有限公司”是江
4、苏省句容市茅山老区的一家民营农业企业,于 2011 年 5 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10 万元。公司主要从事茅山老区道地性中药材品种的收集整理、特色品种及名贵品种的人工繁育栽培。该公司由原句容棉纺厂下岗工人杨定文创办,公司创办前期,就曾以自然人在该区域承包丘陵岗坡地,从2009 年开始引进中药材品种进行适应性试种及本地中药材品种的人工繁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几年来,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经过了杭白菊、白术、知母、板兰根、紫苑、生地、丹参、防风、薏仁、玄参、急性子等十个品种试种及百亩以上规模种植试验,逐步探索出了高产、高效种植中药材的路子。培育出了区域适应性强的高产高效品种丹参、玄
5、参,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正在进行生地、防风适应性大面积种植驯化。2010 年公司租赁中心村岗坡旱地及部分水田规模已达 1000 多亩,吸纳农村 50 岁以上剩余劳动力近 150 人于农闲季节务工,年发放工资 100 万元,支付土地租金近 50 万元,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为区域内农民免费发放中药材技术宣传资料 1000 余份,在基地和公司的带动下,周边已有部分农户开始了尝试性种植,为今后的规模化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项目总体规划布局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总体规划布局示范种植区总体规划建设核心区 1000 亩,2-3 年内辐射面积达到 3000 亩,主要示范及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为:丹
6、参、玄参、防风、急性子、黄桅子等,2014 年种植布局全部调整为菊花草,同时跟随市场需求,在试验示范完成适应性栽培的基础上适量引进外地名贵品种。逐年改造完善项目区的沟、渠、路、电、路面、蓄水塘坝、桥、涵、闸、喷滴灌、管理用房、凉晒场、仓储及实验室等基础设施。项目区主要集中在白兔镇中心村,今明两年继续于茅山周边的后白镇、茅山镇、天王镇发散延伸,目前已于后白镇王庄村、茅山镇东霞村租赁部分岗坡地进行中药材种植,其目的就是以较为分散的布局点进行示范,以便引导带动更多的周边农户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建立于南京师范大学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基地的土壤分析、有
7、机肥料、生物菌的开发使用、优质中药材品种筛选、区试推广到中药材品质成分测定、有机农产品认证等全过程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把基地逐步打造成无公害的中药材示范种植区。(二)主要建设内容1.水利设施(1)新砌 0.4 米*0.4 米排水沟 2 公里;(2)新修 4 米*直径 0.4 米涵洞 35 座;(3)新增蓄水池 10 处,增加蓄水量 7000 立方米;(4)架设 380 伏输电线路 3 公里;(5)节水灌溉 150 亩。2.农业措施(1)土地整理 600 亩;(2)土壤改良 700 亩;(3)建设中药材烘干加工房 200 平方米;仓库 800 平方米。3.田间道路工程建设 3.5 米宽 0.
8、15 米厚砂石路 6 公里。4.林业措施沿项目区道路种植经济林带兼农田林网 50 亩。5.科技措施(1)新引进菊花草 950 亩;(2)建立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农林学院等高校的良好合作,引进以南京师范大学生命学院戴传超教授为主专家人才团队,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从 2015 年开始公司将辟出一块区域,专门用于引入茅山道地性野生中药材,从中驯化出优质高效地方当家品种。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一些名贵品种进行培育驯化、适应性种植。通过培育驯化选育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建立适度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4)逐步收集整理原产于茅山地区的道地性中药材品种,建立道地性中药材品种
9、的种质资源。(5)公司将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培育专业合作社,为项目区农户免费举办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发放种植技术宣传册。对种植的农户提供种苗以及种植中的全程技术服务,扶持培育周边农户进行中药材的种植,建立“公司+院所+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5三、项目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一)项目投资概算总投资(万元)合计 财政 自筹备注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价(万元)491.8 130.0 361.8一、水利设施 70.55 54.55 16排水沟 0.4m *0.4mKM 2 8.6 17.2 17.2 0涵洞 4M*0.4M 座 35 0.21 7.35 7.35 0蓄水池 M3 7000 0.00
10、1 7 0 7输电线路 380V KM 3 8 24 24 0喷滴灌 亩 150 0.1 15 6 9二、农业措施 144.8 0 144.8土地整理 亩 600 0.043 25.8 0 25.8土壤改良 亩 700 0.05 35 0 35仓库 M2 800 0.08 64 0 64加工房 M2 200 0.1 20 0 20三、田间道路工程72 72 0砂石路面 3.5 米宽 KM 6 12 72 72 0四、林业措施 12.5 1.5 11道路林网 黄桅子(景观树)亩 50 0.25 12.5 1.5 11五、科技设施 190 0 190中药材种苗 菊花草 亩 950 0.2 190
11、0 190六、管理费用 1.95 1.95 0(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491.8 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 130 万元(省财政 100 万,句容市财政 30 万),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 361.8 万元。四、预期效益(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核心区面积 1000 多亩,将成为句容市优质高效的中药材示范基地,仅核心区每年即可实现销售8001000 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可达 400-500 万元。3 年内合作联动种植 3000 亩,5 年内带动辐射种植 5000 亩的规模,即可实现销售 4000-5000 万元, 亩均净收益 40005000 元,每年净效益可达 20002500 万元。(二)社
12、会效益项目建成后,一是可以解决少量下岗职工,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年龄偏大无力外出在家留守的人员,农闲季节于基地务工;二是区域内修建的蓄水塘坝、渠涵、道路除满足基地生产经营管理需求外,还给当地农户的生产、生活、出行带来了更多的方便。通过基地的合作联动和辐射带动,促使周边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利用广种薄收半抛荒的岗坡地,改种扩种高效优质的中药材,就地就可以由公司领头按市场价收购,增加农民收入。(三)生态效益项目区逐年深翻轮作,大力推进农作物秸杆及种植红花草紫云英还田等多种方式施用有机肥,不用少用化学肥料,普施生物农药,减少有害残留,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力及含水
13、能力。7增加田间道路林网,提高林木覆盖率,净化改善项目实施区域内的小气候。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确保区域内无污染排放,确保空气质量的优良和水源的净化,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五、带动农民增收措施及指标以公司为龙头建立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同项目区的长期紧密合作关系,从农民技术培训、现场种植技术指导、种质资源筛选、引进、试验示范、适应性栽培到道地性地方特色中药材品种的挖掘、人工繁育、项目区的土壤改良以及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予以全程技术指导,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由公司牵头于 2014 年底前完成中药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吸纳周边农户参加。开办农民技术培训学校
14、,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技术培训,以现有 1000 亩已建成的无公害种植示范区作为核心基地形成辐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合作联动周边农户于 2016 年形成 3000 亩的种植规模,亩均净效益 4000-5000 元。进而于 5 年内即 2018 年底前通过基地的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对种植的农户提供种苗以及种植中的全程免费技术服务,统一使用公司提供的肥、药、技术指导,在确保中药材品质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市场价进行产品收购等方式,促进农户自觉调整生产布局、种植结构,使其规模达到 5000 亩,不断增加项目区域内农户的收入。项目建设过程中,每年的土地流转费用近 50 万元,并吸收安置当地劳动
15、力 20 人长期就业,年发放工资 70 万元,每年季节性用工 3500 人次,支付工资近 30 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 200 多户及苗木种植大户采用林间套种等方式改种扩种中药材,每亩可净增效益 3000 元左右,每年可为周边种植户增加 1000 多万元的收入。公司旨在通过 35 年的努力,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批量化加工,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的支柱产业,力争发展成为苏南地区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中药材基地。附件:1、 项目区位置图;2、 项目区现状图;(1:10000)3、 项目区规划图;(1:10000)4、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土地租赁合同复印件,2012年度规范的企业财务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