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 健 按 摩 师 基础知识,第一节 按摩概述 相关概念,按摩(推拿):以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手法(推拿手法):是指施术者用手及肢体其他部位或借助工具,在受术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按照特定的技巧要求进行操作的方法。手法是推拿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第二节 按摩的作用原理,促进气血运行:健运脾胃,疏通经络和加强肝的疏泄功能。 疏通经络:激发、调整经气,影响脏腑。 调节脏腑功能:双向良性调节。 滑利关节:改善局部营养,松解粘连,整复。 增强抗病能力:刺激经络、激发增强抗病能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利于正气发挥作用;调节脏腑,机体处于
2、最佳功能状态。,第三节 按摩的种类,医疗和保健按摩:性质、对象、从业人员要求等有所不同。 康复按摩:手法和其他手段结合,最大限度地恢复、保留机体功能,回归社会。 运动按摩:调节运动员的心理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 其他按摩:手足部按摩,美容按摩,减肥按摩等。,第四节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一、松解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持久:规范了手法应用的时间。手法应按治疗的需要持续应用足够长的时间 有力:规范了手法应用的力度。是指在操作过程中手法必须具备足够大的力量, 均匀:规范了手法的节律性。是指推拿手法操作时应保持相对的一致性。 柔和:规范了手法的技巧性。是指施术时应技巧性地运用手法,做到“
3、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同时手法的变换自然、流畅。 深透:指手法的效应要深入机体、直达病所。要求手法的刺激作用于体表,而感应于体内,达于深处的筋脉、骨肉、脏腑,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即所谓的“外呼内应”。,二、整复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稳:规范了手法动态的稳定性。 准:规范了手法操作的精准度。 巧:规范了手法用力的技巧性。 快:规范了手法发力的快捷性。,三、基本手法分类,摩擦类手法:推法、抹法、摩法、擦法、搓法。 挤压类手法:按法、点法、拨法、捏法、拿法、捻法、踩跷法。 摆动类手法:揉法、滚法、一指禅推法。 振动类手法:抖法、振法。 叩击类手法:拍法、叩法、击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屈伸法、拔伸法、摇
4、法、,六、推拿要素,1、医者的自身素质:要有足够的中西医基础知识,具备操作和应用手法的能力,身体健康。 2、推拿工具:推拿床、床单、枕头、按摩棒等。 3、体位:患者以舒适、安全,肢体尽可能放松为原则,常用仰卧位、俯卧位、坐位。医者以操作方便、发力自如为原则,多用站位,如丁字步,便于移动;特殊情况也可用坐位。 4、介质:合理使用介质有利于手法的操作,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皮肤。 5、时间:根据治疗的具体情况而定。病情复杂的时间长一些;病情简单的时间短一些。局部病症的时间短,全身病症的时间长。,七、手法组合规律 一般规律,准备手法:选择性质柔和、刺激量小的手法,如揉法、摩法等在治疗局部及其周围大
5、面积操作,使受术者从精神及身体上放松,便于配合、接受治疗,为重点手法的运用打下基础。当然,受术者局部疼痛剧烈时,也可以先点按阿是穴或相应的穴位,达到上述目的。 重点手法: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选择针对性强、刺激量较大的手法,在治疗局部操作,以缓解主病、主症。如点按穴位及压痛点以止痛,用弹拨法解痉,用摇、扳、拔伸等运动关节类手法整复。 整理手法:选择刺激量小、轻快柔和的放松手法,如揉法、搓法、抖法、捻法等,在治疗局部及其周围大面积操作,使受术者从治疗状态放松至一般常态,同时消除重点手法导致的一些不适反应。,各部位手法组合规律 例:头面部,体位: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头侧。 手法安排: 1、推
6、按手法:开天门,分推前额,按揉眼眶,推迎香到巨髎,推水沟到地仓,推承浆到地仓,按揉两颊,揉颊车到太阳2、重点手法:按印堂到神庭,按攒竹到络却,按睛明,掐鱼腰、按丝竹空、按四白,按迎香、按耳门、听宫、听会、角孙,风池,翳风,安眠等穴位。推桥弓,鱼际揉前额,捻揉耳周,重复数遍。 洗面。 3、整理手法:扫散法,拿五经:五指拿头顶督脉和两旁太阳,少阳经,自前发际经头顶向后至枕部,止于两侧风池穴。叩击头顶。 适用范围: 头昏、头痛、失眠、面瘫、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头面部症状,头面部保健。 注意事项: 1、多辅以颈项部推拿。 2、手法宜轻缓柔和,尽量避免头部的摇晃。,常用手法 一指禅推法,操作以拇指指端、指面
7、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通过前臂及腕关节的协调摆动,从而带动拇指指间关节作屈伸活动的手法,称为一指禅推法。 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临床运用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具有接触面积小,深透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全身各部的穴位及压痛点,常用于循经络、推穴位。 作用: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理气消积、健脾和胃。 应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面瘫、胃脘痛、关节酸痛及脏腑功能失调等,滚法,操作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摆动及腕关节的屈伸活动,作连续不断地往返滚动的手法,称为滚法 。 要领 肩、肘、腕充分放松,特别是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应随前臂的旋转自然而行,不可出现
8、折刀样的突变动作。 滚动时要紧贴体表,不可跳跃或摩擦,保持明显的滚动感。 滚动时压力要均匀,不可时轻时重,特别不能有在屈伸时加下压的动作。 来回滚动要协调而有节律,不可忽快忽慢。滚动频率每分钟140次左右。,滚法,临床运用 滚法为滚法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接触面积较大、刺激平和,多用于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及四肢关节。 作用:舒筋活血、祛瘀止痛、缓解痉挛、滑利关节。 应用:常用于治疗痹证、痿证、肌肤麻木不仁、肢体瘫痪、半身不遂、颈椎病、失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筋伤、坐骨神经痛及肢体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等疾患。滚法也是常用的保健手法之一。,揉法,操作用指面或掌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
9、穴位上,并带动被操作部位一起作回旋转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要领 揉法应吸定于被操作部位,并带动其皮肤及皮下组织一起回旋转动,不可在体表上有摩擦。在治疗部位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 所施压力不宜太大,以刚好能带动被操作部位一起回旋转动为度。 肩、肘、腕等关节的摆动要协调、连贯,动作要灵活、轻缓而有节奏,速度每分钟120160次。,揉法,临床运用 揉法是临床常用手法之一,其特点是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作用:醒脑明目、宁心安神、舒肝解郁、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消积导滞、活血祛瘀、缓急止痛。 应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失眠、口眼歪斜、胸闷胁痛、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腹泻、
10、便秘、软组织损伤、筋肉痉挛、萎缩等症。 揉法能缓解强刺激反应,常与强刺激手法组成复合手法,如按揉、点揉、拿揉、掐揉等。 揉法是小儿推拿的主要手法之一,广泛地用于各种小儿常见病的治疗。运用中,应注意手法的补泻作用,特别是旋转方向对补泻的影响。 揉法是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推法,操作用指、掌、或肘部在体表作缓慢地单方向直线推动。 要领 压力要平稳适中,不可过重或过轻,应保持明显摩擦感。 推动应单方向,线路要平直,不可偏歪;速度要缓慢均匀,不可过快。 施术时需借用介质,以润滑保护皮肤,防止推破皮肤。,推法,临床运用 推法平稳着实,是临床常用手法之一,适用于全身各部。 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
11、肿止痛,舒筋缓急,调和营卫,宽胸理气,健运脾胃。 应用:对外感头痛、发热、项强、肌肉痉挛、肢节肿痛、风寒湿痹痛,脘腹胀满,胸胁胀痛,痛经、经闭及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常用本法治疗。 推法是小儿推拿儿法之一,推法,擦法,操作用指、掌紧贴一定部位作快速的直线往返摩擦的手法,称为擦法。擦法温热之性较强,可用于全身各部。 要领 适当用力下压,要紧贴体表。 被操作部位应充分暴露,在体表直接操作。 擦动的速度宜快,线路尽可能拉长。 在操作部位应涂擦介质。,擦法,临床运用 作用:温经通络、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温中散寒、宽胸理气、温肾壮阳等。 应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
12、、痉挛、肌肉萎缩、关节屈伸不利,以及脾肾阳虚所致的慢性腹泻、遗尿、阳痿、带下等症。 一般用于治疗的结束阶段。 擦法是保健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直擦腰府、横擦腰骶。,摩法,操作用掌面或指面贴附在体表作环形摩动的。常用的有指摩法和掌摩法。 要领 肩、肘、腕关节放松,肘关节微屈,指面或掌面自然着力,不可用力下压。 操法时平稳均匀、缓和协调,每分钟频率120次左右。 摩法与揉法都是环形操作,应注意区别:摩法操作时不带动皮下组织;揉法要吸定于一定部位,并带动该部位的皮下组织。临床中应用中,两者可结合起来操作,摩中带揉,揉中兼摩,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变化。,摩法,临床运用 摩法轻柔缓和,刺激量较小,适用于全身各
13、部。常用于胸腹,胁肋及颜面部。 作用: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疏肝解郁,活血消肿,散瘀止痛等。 应用:对脘腹胀痛、食积胀满、腹泻、便秘、胃肠功能紊乱、肝郁气滞、胸胁迸伤及软组织损伤等症, 摩法是小儿推拿八法之一,临床使用根据摩动的顺、逆时针方向决定其补泻。摩法是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如摩腹可用于消化系统的保健。,搓法,操作用双手掌面挟住肢体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的上下盘旋搓揉。 要领 两手用力要对称,不宜太重,以带动肢体旋转为度。 搓动的速度要快,在肢体的移动要缓慢,操作柔和、均匀、连续不断。 临床运用 本法轻快柔和,舒适放松,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尤以上肢最为常用。 作用:舒筋通络,调
14、和气血,疏肝理气,消除疲劳。 应用:常用于治疗腰背疼痛,胁肋胀痛及四肢筋肉酸、麻、胀、痛、乏力、肌肉萎缩等症。本法常与抖法、捻法一起用于四肢治疗的结束阶段,特别是上肢部。,抖法,操作以手握住肢体远端,做连续的小幅度抖动。 要领 被抖动的肢体要放松。 握持部位应在腕关节或踝关节上方,握持力度不宜太大,应松紧适度。 抖动时应适度牵拉被操作肢体,使之相对伸直,便于抖动的传导。但拉力不宜太大。 抖动的幅度小,速度要快。操作要连续不断。,抖法,临床运用 抖法轻快柔和,适用于四肢、腰部,以上肢最为常用。 作用: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缓解痉挛、滑利关节。 应用:常用于治疗肩、肘部疾病引起的疼痛、功能障碍及腰腿
15、痛等疾患。 本法是临床常用辅助手法,多与搓法、捻法一起用于四肢部治疗的结束阶段。 用于特定治疗目的时,可与拔伸法组成拉抖和牵抖的复合手法。拉抖法多用于治疗肩周炎,常配合肩关节的摇法;牵抖法多用于腰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等。,振法,操作以指或掌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高频率、小幅度振动的手法,称为振法。可分为指振法和掌振法。 要领 指、掌自然着力,不可用力下压。 前臂静止性收缩发力,不应出现主动地按压或摆动。 操作时,注意力应集中于指端、掌下。 震动幅度小,频率高,每分钟约650次左右。 临床运用 振法是内功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之一,在局部会产生温热、疏松的效应。 作用:温中散寒
16、、理气和中、消食导滞、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祛瘀镇痛 应用:常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脘腹疼痛、中气下陷、痛经、胸胁腰背扭挫伤等疾病。,按法,操作以指、掌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留之。 要领 选取部位或穴位要准确,用力方向应尽可能垂直于体表。 发力、撤力都应缓慢进行,不可变化太快。 力度的大小一般以局部有得气感为度,并根据病情维持最大力度1-3分钟。 用力应平稳、持久,不可偏歪、移动。 手法的刺激量和时间应根据受术者的体质、病情、耐受力等情况灵活掌握。,按法,临床运用 按法是最古老的推拿治疗手法之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关于按法的使用记载。按法的刺激量较强,常作为重点治疗手法
17、用于全身各部。 作用:活血止痛、疏通经络、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解痉散结、矫正畸形 应用: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胸痹、头痛、痛经、肢休酸痛麻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痉挛、功能性脊柱侧弯及后突畸形等证。,点法,操作用指峰或屈指后的指间关节突起着力于一定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压。 要领 点取部位、穴位要准确。压力方向尽可能垂直于体表。 用力应平稳、持久,不可偏歪、移动。发力、撤力都应缓慢进行,不可变化太快。 力度的大小一般以局部有得气感为度,并根据病情维持最大力度1-3分钟,不可久点。 手法的刺激量和时间应根据受术者的体质、病情、耐受力等情况灵活掌握。 点法与按法的操作及要领相似,区别在于点法作用面积小
18、,刺激量大,感应强。,点法,临床运用 点法接触面积小、刺激量大,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经络穴位。 作用:具有解痉止痛,开通闭塞,舒筋活络,补泻经气,调整脏腑功能。 应用: 常用于治疗头痛、胸痛、胃脘痛、腹痛、齿痛、急慢性扭挫伤痛、半身不遂等各种病症。 由于点法刺激力强,是常用的中医急救手法之一,但不宜多用、久用。应用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以防刺激太过,发生损伤。常与揉法组成点揉的复合手法。,拿法,操作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以前臂发力,带动腕关节,做提拿或对称挤捏。 要领 拿取部位、穴位要准确。 操作时拇指与食、中指或与其余四指应对称用力,指间关节不宜弯曲。 提拿的动作应缓和而连贯,不可突然
19、用力,做到活而有力,重而不滞。 用于急救而拿取某些穴位时,应缓慢用力、对称挤压,以酸胀感为度,而不必“捏而提起”,如拿合谷、拿内关。,拿法,临床运用 拿法是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适用于颈项、肩背、四肢。 作用:祛风散寒、开窍止痛、舒筋通络、缓解痉挛 应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筋肉挛急等症。 拿法因其刺激较强,常与揉法组成拿揉的复合手法,如颈项部的拿揉风池穴、肩背部治疗的拿揉肩井穴。 拿法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以三指拿法应用较多,如小儿推拿的总收法“拿肩井穴”。,捏法,操作用拇指与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捏住一定部位的皮肉,做连续捻转挤捏 。 要领及注意事项 挤捏的力量不
20、宜太大,以带动皮肉转动为度。 用力对称、平稳、均匀、柔和,不可生硬死板。 捻转的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律性,不可断断续续或跳跃。,捏法,临床运用 本法轻快柔和,多用于头部、颈项、四肢及背脊部。 作用: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应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口眼歪斜、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软组织损伤等证。 本法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尤其是用于脊柱部位的“捏脊法”,广泛地用于小儿消化道疾患的治疗及小儿保健。,捻法,操作用手指捏住一定部位,以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作快速捻转搓揉。 要领 手指对称着力,不能捏得太紧。 捻动时要轻快灵活,不可呆滞。 在局部的移动要缓慢、连贯。 临床运用 捻法轻快柔和,适用于四肢小关节。 作
21、用:理筋通络、滑利关节、消肿止痛。 应用: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治疗指(趾)间关节酸痛、肿胀、肌健僵硬、萎缩、关节屈伸不利等症。,拍法,操作以虚掌或拍子在体表进行拍打。 要领 腕关节应充分放松,在前臂的带动下协调活动。 操作中,应保持虚掌不变,平整地拍击体表,可及清脆的空气暴鸣声。 拍击的动作要均匀、灵活、连贯、快起快落,不可在操作部位出现停顿,以免影响振荡效应。 拍击的刺激量应根据受术者的体质、病情及耐受力而灵活掌握。,拍法,临床运用 拍法轻快柔和,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手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 作用: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振奋阳气、缓解痉挛,消除疲乏 应用: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治疗风湿酸痛,各种劳损,局
22、部感觉迟钝及肌肉痉挛等病证。 拍法因其兴奋、放松作用,常用于治疗的整理结束阶段。 拍法是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多用于腰背及四肢保健。,击法,操作以指端、掌侧、拳背及特制的工具在体表有节律的击打。 要领 腕关节应充分放松,活动要连续、协调,接触面应平整。 击打的动作要均匀、灵活、连贯、快起快落,不可在操作部位出现停顿,以免影响振荡效应。 击打时应避开骨性突起部位。 击法和拍法动作相似,不同的是拍法以虚掌拍击、击法以实体击打,击法的刺激量强于拍法。根据受术者的体质、病情及耐受力而灵活掌握其刺激量 临床运用 作用: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缓解痉挛,祛瘀止痛,兴奋元阳。 应用:对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软
23、组织损伤,下肢麻木,局部陈伤劳损、感觉障碍,筋肉痉挛或头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治疗。 击法是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摇法,操作 以两手分别固定关节的远近端或同时固定一端,以关节的近端为中心,做环转活动。 要领 被操作的关节应充分放松。必要时可先用揉法、滚法、拿揉、按揉等方法在局部放松。 环转的速度应缓慢,幅度可由小逐渐增大。 环转的方向及其幅度应在被操作关节的生理许可范围内,同时要参照病理受限情况。 用力平稳,要因势利导,适可而止,切忌使用暴力。 在应用时,要诊断明确,对年老体弱者慎用。对关节畸形或关节本身有病变者,如关节结核,肿瘤、化脓性关节炎、颈椎齿状突发育不全等一律禁用。 临床运用 摇法从容
24、和缓,常用于四肢关节、颈项及腰部。 作用:疏经通络、缓解痉挛、滑利关节、分解粘连。 应用:常用于治疗痹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运动功能障碍等症, 临床常用的操作有:,摇法,摇法,摇法,扳法,操作 以两手分别扶住关节的远、近端,或同时固定远端,缓慢地将关节被动屈伸或旋转至最大限度,即手下明显感觉阻力较大时,给予一个快速的、小幅度的错动。 要领 术者沉肩、垂肘、选择稳定的档势。 被操作的关节一定要充分放松,最好先在关节处使用放松类手法,必要时可先点按、弹拨,以解痉止痛。 关节的被动屈伸或旋转一定要缓和、平稳,并注意手下的感觉,以准确地判断扳动的时机。 板动应幅度小、速度快、因势利导,不能超越关节的
25、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更不能使用暴力,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扳法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辨证准确。对关节、脊柱僵硬、强直、畸形,以及骨与关节结核、肿瘤等组织有病变者,一律禁用。 扳法应用成功后,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但“弹响声”不是手法成功的唯一标志,故在临床使用时,不可追求“弹响声”,以免发生意外损伤。,扳法,临床运用 扳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多用脊柱及四肢关节。 作用: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应用:常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错缝、脊柱侧弯等生理曲度异常、软组织粘连等病症。,扳法,扳法,扳法,拨伸法,操作用手分别固定关节的远、近端,或两手同时固定关节的一端,由助手固定另一端。沿关节的纵轴缓缓牵拉,使之间距扩大。 要领 被操作关节要充分放松。 拨伸的动作要平稳而柔和,用力要均匀而持续。 拨伸力量由小到大,不可突然发力、猛力牵拉。 拨伸力量和时间以受术者的关节生理活动范围或耐受程度而定。 临床运用 拨伸法是临床常用手法,多用于脊柱及四肢关节部。 作用:舒筋活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理筋整复、矫正畸形。 应用:常用于治疗颈、腰椎疾病,四肢关节损伤而出现的功能障碍、粘连、挛缩、以及骨折、脱位、小关节错位等病症。,拨伸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