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1 ,大小:179.50KB ,
资源ID:2484834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4848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国家标准】.doc)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国家标准】.doc

1、ICS XXXXXX XXX备案号:XXX-XXXX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260200X 替代 SL260-98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 for levee project construction(修订版征求意见稿)200XXXXX 发布 200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SL2前 言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以下简称规范 )自颁布实施以来,已经伴随着我国堤防工程建设走过了 7、8 个年头,在规范施工程序、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我国堤防工程建设做出了应用贡献,并得到了广大技术人员的肯定与认可。但规范内容还是存在着

2、不少缺陷,如垂直防渗、崩岸整治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另外,近年来在我国大规模堤防工程建设实践中涌现出的许多已经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规范中得不到反映,说明规范已不能满足我国堤防工程建设的最新需要,必须加以修编补充才行。2001 年 5 月 8 日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技术标准体表中,就已明确地提出了规范在“修订时,增加堤防防渗新技术、崩岸治理等方面内容”的要求。2002年 12 月,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决定委托淮河水利委员会作为主编单位,开展对规范的修订工作。2002年 12月,淮委作为主编单位承担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修订任务后,成立了编写组,开展了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

3、,同时,为了保证这次修订主要内容的编写质量,在水利部建管司的指导和帮助下,将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两位专家充实进编写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于 2004 年 9 月完成了规范修编大纲及初稿。2004 年 10 月 23 日至 24 日,由水利部建管司主持在安徽蚌埠召开了规范修编大纲及初稿审查会,与会专家经过热心细致地讨论,对修编大纲及初稿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并形成了会议纪要。规范编写组根据大纲及初稿审查会议纪要精神,认真领会专家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规范修订初稿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并先后举行过三次编写组内讨论,几易其稿,现已完成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现将该稿发水利行业

4、各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本规范修订主编单位: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参编单位:淮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淮委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 、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编写人员:刘玉年、陈光临、李良义、肖恩尚、黄永健、张立争、闪黎、李玉强、李卫东、王九大、陈长柏、徐田春。说 明为便于广大技术人员的阅读和思考,并给本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的意见,现对规范修订稿的相关问题做出以下几点说明:一、与原规范相比较,本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有如下变化:1、总则一章中有关规范适用范围等的几条文内容有了较大变动;2、新增加了“名词、术语”一章;3、新增加了“堤基垂直防渗”一章

5、;4、将原规范中“防护工程施工”与新增崩岸整治内容合并,改成“防护及崩岸整治工程”一章;5、删除了原规范中的“加固与扩建”一章,其中不少条文内容已溶汇到相关章节条款中;6、将原规范的“工程验收”一章改为“验收准备” 。7、在附录 B 中增加了 B.0.7、B.0.8 两条内容;8、在附录 C中增加了 C.2.3一条。二、为了更清楚地与原规范章节条款加以对照、区别,所有与原规范文字有变化的内容,都以本右斜字体在征求意见稿中出现,以便于读者查对。4目 录1 总则2 名词术语3 施工准备 3.1 一般规定3.2 测量、放样 3.3 料场复核 3.4 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4 度汛与导流5 筑堤材料 5

6、.l 堤料选择 5.2 堤料采集与选购6 堤基施工6.1 一般规定 6.2 堤基清理 6.3 软弱堤基施工 6.4 透水堤基施工6.5 多层堤基施工 6.6 岩石堤基施工7 垂直防渗7.1 一般规定7.2 薄混凝土防渗墙7.3 水泥土防渗墙7.4 水泥及粘土灌浆7.5 浆体地下防渗墙7.6 土工膜垂直防渗8 堤身填筑与砌筑 8.1 一般规定8.2 碾压筑堤8.3 土料吹填筑堤8.4 抛石筑堤8.5 砌石筑墙(堤)8.6 混凝土筑墙(堤)8.7 堤身防渗施工8.8 反滤、排水施工8.9 接缝、堤身与建筑物接合部施工8.10 雨天与低温时施工9 防护及崩岸整治工程9.1 一般规定9.2 护脚工程9

7、.3 护坡工程9.4 封顶工程9.5 崩岸整治10 管理设施施工10.1 观测设备埋没安装10.2 交通、通信设施施工10.3 其他管理设施施工11 质量控制11.1 一般规定11.2 土料质量控制11.3 堤基施工质量控制11.4 垂直防渗质量控制11.5 堤身填筑与砌筑质量控制11.6 防护及崩岸整治工程质量控制11.7 管理设施质量控制12 验收准备6附录 A 筑堤土料的简易鉴别与适用性附录 B 碾压试验附录 C 防护与崩岸整治实用技术C1 抛柴枕C2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1 总 则101 为适应堤防工程施工的需要,规范施工程序和施工 方法 ,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达到设计规定的标准,特制定本

8、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 各类新建、加固、扩建、改建堤防工程的施工 。103 堤防工程必须按照被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重大设计变更 须按规定程序申报。104 积极采用经工程试验、专家论证,且证明确实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前应报经项目法人审定同意 。105 详细分析施工期可能存在(或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106 制定文明施工具体措施,做好施工环境和文物保护以及土地还耕等工作。107 堤防工程施工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并应及时进行验收。108 堤防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82 名词术语2 0 1 薄混凝

9、土防渗墙 ( 7.2.1) 多用于堤防防渗工程中的、厚度不大于400mm 的混凝土防渗墙。2 0 2 水泥土防渗墙 (7.3.1) 将水泥与堤基土通过一定的方式混合,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的连续防渗墙体。主要有高喷灌浆防渗墙和深层搅拌防渗墙两种。2 0 3 回次 (7.3.2) 在水泥土防渗墙施工作业中,从搅拌头入土搅拌、喷浆开始至搅拌头提升离开地面止的全过程,称为一回次。2 0 4 浆体地下防渗墙 (7.5.1) 墙体为单一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凝结形成的防渗墙,按成墙工艺分为振动切槽和振动沉模两种形式。2 0 5 土工膜垂直防渗 ( 7.6) 在堤防防渗处理时,将加工好的土工膜垂直于地面铺放于开挖好

10、的槽孔中,然后再回填槽孔的一种防渗方式。2 0 6 压实度 (8.2.3) 碾压筑堤施工中,设计压实干密度与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的比值。2 0 7 抛石棱体 ( 8.4.1) 在堤脚线外用抛石法抛出的断面为棱形,并可以作为填筑闭气土方依托的堆石体。2 0 8 通缝 (8.5.5) 干砌石筑堤时,多层砌筑层都不错缝而形成的上下贯通的缝。2 0 9 丁扣砌筑 (8.5.5) 在风浪较大堤段用粗料石对堤(墙)进行干砌时,为增加堤(墙)牢固性,采用粗料石长边垂直于堤坡面砌筑的方式。2 0 10 叠砌 (8.5.5) 在干砌石护坡作业时,擅自将整块石砌筑改为多层块石砌筑的方式。2 0 11 浮塞 (8

11、.5.5) 用块石进行干砌石护坡时,在块石欠缺部位用小石、片石进行塞、垫的做法。2 0 12 开体船 ( 9.2.3) 崩岸整治作业中,用于抛投体积较大土工包 (数十立方米以上 )的、船体中部有向水中抛投控制设施的专用船只。2 0 13 窝崩 ( 9.5.4) 堤(岸)崩塌后缺口的平面形态类似半窝状的崩岸形式,窝口至窝顶的距离接近或大于窝口的长度,窝崩具有突发性、崩塌量大并在短时间内形成的特点。3 施 工 准 备3 1 一 般 规 定3. 1 1 施工单位开工前,应对合同或设计文件深入研究,并结合 工程 具体条件编制施工设计;1、2 级堤防工程施工可分段(或分项)编制,跨年度工程还应分年编制。

12、3. 1 2 开工前,应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并做好“四通一平” 、临建工程、各种设备和器材等的准备工作。3. 1 3 取土区和弃土堆放场地应少占耕地,不妨碍行洪和引排水,并做好现场勘定工作。3. 1 4 应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计划。3. 2 测量、放样3 2. 1 堤防工程基线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平面位置允许误差30mm50mm,高程允许误差30mm。3. 2. 2 堤防断面放样、立模、填筑轮廓,宜根据不同堤型相隔一定距离设立样架,其测点相对设计的限值误差,平面为50mm,高程为30mm,堤轴线点为30mm。高程负值不得连续出现,并不得超过总测点的 30。3. 2. 3 堤防基线的永久

13、标石、标架埋设必须牢固,施工中须严加保护,并及时检查维护,定时核查、校正。3 2 4 堤身放样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堤基、堤身的沉降量。3. 3 料 场 复 核3. 3 1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料场进行现场复核,内容如下:1 料场位置、开挖范围和开采条件,并对可开采筑堤材料厚度及储量作出估算;2 了解料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采料时受水位变动影响的情况;103 料场土质和土的天然含水量;4 根据设计要求对料场土质做简易鉴别,对筑堤土料的适用性做初步评估,简易鉴别方法见附录 A;5 核查土料特性, 应 采集代表性土样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的要求做颗粒组成、粘性土的液塑限和击实、砂性土的

14、相对密度等试验; 对其它筑堤材料的复核,也应参照本条规定进行。3. 3 2 料场筑堤材料的可开采储量,应 满足堤防工程的填筑需求 。3 3 3 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划定取土区,并设立标志。严禁在堤身两侧设计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取土。3.4 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3. 4 1 施工机械、施工工具、设备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强度合理安排与调配。3. 4. 2 检修与预制件加工等附属企业与设施,应按所需规模及时安排。3. 4 3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应及时组织材料进场,并应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4 度汛与导流4 0 1 堤防工程施工期的度汛、导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编制

15、方案,并报有关单位批准。4 0 2 堤防工程跨汛期施工时,其度汛、导流的洪水标准,应根据不同的挡水体类别和堤防工程级别,按表 4.0.2采用。表 4.0.2 度汛、导流的洪水标准1、2 级 3级及以下堤 防 1020 510围 堰 510 354 0 3 挡水堤身或围堰顶部高程,应按照度汛洪水标准的静水位加波浪爬高与安全加高确定。当度汛洪水位的水面吹程小于 500 米、风速在 5 级(10m/s)以下时,堤(堰)顶高程可仅考虑安全加高。安全加高按表 4.0.3 的规定取值。表 4 0 3 堤防及围堰施工度汛、导流安全加高值堤防工程级别 1 2 3堤防 1.0 0.8 0.7安全加高(m) 围堰

16、 0.7 0.5 0.54 0 4 度汛时如遇超标准洪水,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4 0 5 围堰截流方案应根据龙口水流特征、抛投物料种类和施工条件选定,并应备足物料及运输机具。合龙后应注意闭气,保证围堰上升速度高于水位上涨速度。挡水体类别洪水标准(年一遇) 堤防工程级别124 0 6 挡水围堰拆除前,应对围堰保护区进行清理,并对挡水位以下的堤防工程和建筑物进行验收。5 筑堤材料5. 1 堤料选择5. 1 1 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对堤料的土质、天然含水量等要求,并结合运距、储量、开采条件等因素选择确定取料区。5 1 2 淤泥土、杂质土、冻土块、膨胀土、分散性粘土等特殊土料,一般不宜用于填筑堤

17、身;若必须采用时,应有技术论证,并需制定专门的施工工艺。5 1 3 土石混合堤、砌石墙(堤)以及混凝土墙(堤)施工所采用的石料和砂(砾)料质量,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 的要求。5. 1 4 拌制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水泥、砂石骨料、水、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的规定。5 1 5 反滤料(含土工织物)选用,应能满足设计提出的保土、透水、防堵的要求。5 2 堤料采集与选购5 2 1 取土区的位置和取土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 2. 2 陆上料区开挖前必须将其表层的杂质和耕作土、植物根系等清除;水下料区开挖前应将表层稀软淤土清除。5 2

18、. 3 土料的开采应综合考虑料场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选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料场建设1) 料场周围应布置截水沟,料场排水措施也应安排得当;2) 遇雨时,对坑口坡道宜用防水编织布进行覆盖保护。2 土料开采方式1) 当筑堤材料天然含水量接近施工控制下限值时,宜采用立面开挖; 当 含水量偏大,宜采用平面开挖;2) 在层状筑堤材料中有必须剔除的不合格料层时,宜用平面开挖 ; 当层状筑堤材料允许掺混时,宜用立面开挖;3) 冬季开采筑堤材料时,宜用立面开挖;3 取料坑壁应稳定;立面开挖时,严禁掏底施工。5 2 4 不同粒径组的反滤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筛选加工或选购,并需按不同粒径组分别堆放;用非织造土工

19、织物代替时,其选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5 2 5 堤基及堤身结构采用的土工织物、加筋材料、土工防渗膜、塑料排水板及止水带等土工合成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数量选购, 产品均应有技术参数标示、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5 2 6 采集或选购的石料,除应满足岩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外,砌筑用石料的形状、尺寸和块重, 还应符合设计要求 。146 堤基施工6 1 一般规定6 1 1 堤基施工前,应根据勘测设计文件、堤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制订相关施工技术方案与细则。6 1 2 堤基地质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或无现行规范可遵照时,应 通过现场试验 进行必要的技术论证, 相关技术参数须得到项目法人的

20、认可 。6 1 3 当堤基冻结后有明显冰夹层和冻胀现象时,未经处理,不得在其上施工。6 1 4 堤基开挖和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应及时 如实的 详细记录,经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堤身填筑。6 1 5 基坑积水应及时抽排,对泉眼应分析其成因和对堤防的影响后予以封堵或引导;开挖较深堤基时,应防止滑坡。6 1 6 采用排水砂井、塑料排水板、碎石桩等方法加固软弱堤基或采用振冲法加固砂性堤基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6 2 堤基清理6 2 1 堤基基面清理范围包括堤身、铺盖、压载的基面,其边界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 30cm50cm。6 2 2 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堤基范围内的坑、槽、

21、沟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6 2 3 堤基开挖、清除的弃土、杂物、废碴等,均应运到指定的场地堆放。6 2 4 基面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验。基面验收后应抓紧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时,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必要时须重新清理。6 3 软弱堤基施工6 3 1 采用挖除软弱层换填砂、土时,应按设计要求用中粗砂或砂砾,铺填后及时予以压实。6 3 2 流塑态淤质软粘土地基上采用堤身自重挤淤法施工时,应放缓堤坡、减慢堤身填筑速度、分期加高,直至堤基流塑变形与堤身沉降平衡、稳定。6 3 3 软塑态淤质软粘土地基上在堤身两侧坡脚外设置压载体处理时,压载体应与堤身同步、分级、分期加载,保持施工中的

22、堤基与堤身受力平衡。6 3. 4 抛石挤淤应使用块径不小于 30cm的坚硬石块,当抛石露出土面或水面时,改用较小石块填平压实,再在上面铺设反滤层并填筑堤身。6 4 透水堤基施工6 4. 1 用粘性土做铺盖或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渗,应按本规范 8 7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铺盖分片施工时,应加强接缝处的碾压和检验。6 4 2 粘性土截水槽施工时,宜采用明沟排水或井点抽排,回填粘性土应在无水基底上,并按设计要求施工。6 4 3 采用槽型孔浇筑混凝土或高压喷射连续防渗墙等方法对透水堤基进行防渗处理时,应符合本规范第 7章相关条款的规定。6 4 4 反滤和排水应按本规范 8.8条款的要求施工。645 砂性

23、堤基采用振冲法处理时,应符合 相 关标准的规定。6 5 多层堤基施工6 5 1 多层堤基如无渗流稳定安全问题,施工时仅需将经清基的表层土夯实后即可填筑堤身。6 5 2 如采用盖重压渗、排水减压沟及减压井等措施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与本规范 8.8的 相 关规定执行。6 5 3 堤基下有承压水的相对隔水层,施工时应保留设计要求厚度的相对隔水层。6 5 4 堤基面层为软弱或透水层时,应按本规范 6 3或 6 4的相关要求处理。166 6 岩石堤基施工6 6 1 强风化岩层堤基,除按设计要求清除松动岩石外,筑砌石堤或混凝土堤时基面应铺层厚大于 30mm的水泥砂浆;筑土堤时基面应涂层厚为 3mm的粘土浆

24、,然后进行堤身填筑。6 6 2 裂缝或裂隙比较密集的基岩,采用水泥固结灌浆或帷幕灌浆进行处理时,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的规定。7 垂直防渗7 1 一般规定7 1 1 本章仅将堤防工程常用垂直防渗施工方法列出,其它工法可参照相关规范或通过施工试验确定。7 1 2 垂直防渗工法应按设计要求选取,一经确定,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7 1 3 选定垂直防渗工法后,应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7 1 4 施工中如遇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向项目法人提出,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7 1 5 防渗墙的中心线及高程,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通过测量基准点加以控制;墙体厚度

25、不应小于设计要求。7 1 6 垂直防渗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质量要求控制,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7 2 薄混凝土防渗墙7 2 1 薄混凝土防渗墙的成槽工艺,可根据堤基地质条件等情况,在薄型抓斗、冲击钻机、高压射水成槽和锯槽机等工法中选定。槽孔的孔斜率均不得大于 0.4%。7 2 2 薄型抓斗和冲击钻机成槽作业,应参照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174-96 的要求执行。7 2 3 射水法成槽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所采用喷射水流的性能指标、泵压和泵量、成槽器上下振动频率和成槽进尺速度等参数,应根据地层情况,通过现场初期施工试验确定;2 宜采用两序槽段法施工:

26、一序槽孔长度应控制在不超过成槽器长度 50mm范围18内;二序槽孔预留长度不宜大于成槽器长度 100mm;3 成槽过程中宜采用反循环泵排碴;4 墙段连接采用平接方式,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孔斜。5 一序槽施工时应关闭成槽器侧面喷嘴;在砂层中成槽应适当降低泵压、泵量;二序槽施工时应保证成槽器侧面喷嘴的畅通;6 对一序槽孔超长的墙体部位,在其初凝 48h后,在相邻二序槽孔施工时,采用小参数、慢进尺方式,用成槽器反复修整,切除多余的凸出墙体;7 当槽孔沉至设计深度后,停止下放成槽器;将成槽器提离槽孔底部 50cm,喷射净化后的泥浆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7 2 4 锯槽机成槽作业应符合下列

27、要求:1 开工前,先沿施工轴线设导向槽或导向护板固壁;槽口高程一般与地下水位高差不宜小于 2m;2 槽孔内应采用泥浆固壁,泥浆容重应不小于 12kN/m3;3 锯槽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槽厚应不小于 200mm;4 施工中若遇到树根、块石、回填建筑垃圾等障碍物时,应沿施工轴线采取人工或机械措施清除;若不能清除,应与项目法人单位协商解决;5 开槽作业应连续进行;如遇故障需停机情况时,应有相应处理措施;6 已施工好的两个相近槽孔间,应采取安全可靠的隔离措施;7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反循环泵排出槽内沉碴,残留沉碴厚应不大于200mm。7 2 5 对泥浆漏失地层应有预防措施,发现漏失现象应立即堵漏或补

28、浆。7 2 6 薄型抓斗和冲击钻机水下浇筑成墙时,槽段连接处宜采用接头管法。7 2 7 泥浆下直升导管法浇筑的混凝土,应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7 2 7 薄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的其它作业(如造孔、泥浆、混凝土浇筑以及特殊处理等)的实施,宜参照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174-96的要求执行。7 3 水泥土防渗墙7 3 1高喷灌浆防渗墙施工,应参照 水利水电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的规定执行。7 3 2 深层搅拌防渗墙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不得少于 2个回次的工艺性试搅;2 搅拌机座应安放平稳,搅拌头准确定位;每

29、一回次作业前应校正机座水平和桅杆垂直度;孔位误差不大于 50mm,成墙孔斜率不大于 0.5%;3 搅拌浆液的水泥应经过筛选,制备的浆液不得离析;4 搅拌头直径应定期检查复核,其磨损量不得大于 10mm;5 浆液水灰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通常在 0.5 2.0之间;但低于地下水位部位的水灰比不宜大于 1;6 水泥掺入量一般为 8% 15%,最佳掺量应根据掺入比试验确定;7 搅拌头下沉和提升速度应根据地层特征、设备性能、水灰比等因素综合选定,确保搅拌充分;8 供浆量控制应保持在喷浆过程中孔口处微微翻浆的状态;9搅拌和送浆应连续进行;若因故出现停浆时,应按以下不同情况采取措施: 当停浆出现在下沉搅拌送浆

30、时,应将搅拌头提升 0.5m; 当停浆出现在上提搅拌送浆时,应将搅拌头下沉 0.5m;待恢复供浆后,再进行喷射搅拌;10 相邻桩有效搭接厚度,应不小于设计要求;施工间隔不应超过 24h,如因故超时,应在设计及监理部门的认可后,用平接或补桩等措施进行处理;11 局部漏浆地段应采用控制提升速度、加大喷浆量等措施进行处理。7 4 水泥及粘土灌浆7 4 1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灌浆主、副排孔位置,钻孔深度应大于隐患深度 23m。7 4 2 水泥或粘土浆液制备方式、浓度、附加剂掺量及储浆量大小等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7 4 3 灌浆过程中应加强堤防坡面的观测巡视,观测进浆状况,巡视有无冒浆、串浆和堤坡面浸润和

31、被抬动现象,应作详细记录并协调灌浆进程。207 4 4钻孔、灌浆方式、灌浆压力以及灌浆结束条件等,应参照 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 SDJ266 88或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62-94 的相关要求执行。7 5 浆体地下防渗墙7 5 1 浆体地下防渗墙的成槽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振动沉(切)模机的模板(刀头)厚度,应满足设计规定的墙体厚度;2 成槽前要将机械就位、调平、垫稳,模板(刀头)沿施工轴线落地;与轴线的偏差应不大于 5mm,垂直度控制误差应不大于 0.2%;3 当在浅层堤基中发现块石或硬质异物时,应开挖导槽处理,导槽厚应控制在200mm 300mm;4模板(刀头)应下沉

32、到设计深度;当难以达到设计深度时,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并在设计、监理人员的确认下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5 相邻槽段施工,前期槽段要采用专门措施为后期槽段施工起导向作用,保证相邻槽段相接平顺且连续。7 5 2 浆体地下防渗墙的注浆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1 浆液材料(水泥、粉煤灰、砂、粘土、膨润土等)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的规定;2 施工前应通过现场配比试验,以取得最佳配比组合;3 浆液密度不宜小于 18kN/m3;4 制浆与供浆系统要能满足连续注浆作业要求;5 振动切槽施工时,浆液注入率应根据刀头下切和上提速度的不同合理确定,返回浆液密度不应小于 16kN/m3;6 振动沉模施工时,应在模板上提

33、时同步注浆,提升速度宜在80mm/min 300mm/min之间,注浆压力不应小于 0.5MPa,注浆流量应不小于150L/min;7 在注浆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管路畅通状况,发现管路不畅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8 当注浆压力小于设计要求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放慢模板提升速度或加大供浆流量等措施进行处理;9 当一个槽段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补浆,使浆面达到设计高程;10 对于易缩孔的地层要采取增大浆液密度、加大注浆压力、增加模板厚度等措施进行处理。7 6 土工膜垂直防渗7 6 1 开槽作业应符合本规范 7.2.3条或 7.2.4条的规定。7 6 2 铺塑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土工膜的规格、质量

34、应满足设计要求;2 铺塑前应对土工膜仔细检查,若有破损,应及时处理;3 用铺塑机将土工膜沿槽长方向展开,土工膜下端应沉至槽孔底部;4 回填土料前应对土料进行检查,确保带尖锐棱角的石块等物体不会混入土料中。7 6 3 土工膜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土工膜接头部位连接方式,应按照设计要求在焊接、粘结、缝接或搭接中选定;2 焊接温度与速度,应根据现场气温条件等因素通过试焊选定。厚度小于0.3mm的土工膜不宜采用焊接;厚度为 0.3 0.5mm的土工膜宜采用一道焊缝,两膜边缘重迭不小于 50mm;厚度大于 0.5mm的土工膜宜采用两道焊缝,两膜边缘重迭不小于 80mm。焊接完成后应仔细检查焊接质量;3

35、 采用粘接方式时,应对胶粘剂的粘结效果进行试验。涂胶粘结后,应将两膜间的粘结部位压实,确认粘结可靠后方可沉入槽内;4 采用缝接时,两膜边缘重迭不小于 100mm。土工膜沉入槽内后,接头部位应沉入充满粘土的编织袋将接头压实,编织袋直径应不小于 850mm;5 采用搭接时,搭接部位宽度不宜小于 2m,并采用充满粘土的编织袋将其压实。7 6 4 土工膜垂直防渗施工除应符合以上几条规定外,还应参照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T225-98 的相关规定。228 堤身填筑与砌筑8 1 一般规定8 1 1 堤身填(砌)筑施工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充分研究,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和分项实施进度安排。

36、8 1 2 有隐患的老堤,应先进行隐患处理,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加高培厚等施工。8 2 碾压筑堤8 2 1 填筑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 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 1:5;2 对老堤进行加高培厚处理时,必须清除结合部位的各种杂物,并将老堤坡挖成台阶状,再分层填筑;3 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 100m;人工施工时,作业面段长可适当减短;4 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5 在软土堤基上筑堤,如堤身两侧设计有压载平台时,堤身与压载平台应按设计断面同步

37、分层填筑, 不应 先筑堤身后筑压载平台;6 相邻施工段作业面宜均衡上升;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面相接,并按本规范 8.9.1及 8.9.2的规定执行;7 当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 采用铲除或洒水湿润等方法进行处理 ;8 采用光面碾磙压实粘性土时,在新层铺料前应对压光层面作刨毛处理;在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及时碾压或经过雨淋、暴晒使表面出现疏松层时,复工前应采取复压等措施进行处理;9 施工中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10 施工中应 协调好 观测设备安装埋设和测量工作的实施;已埋设的观测设备

38、和测量标志也应保护完好;11 在软土堤基上筑堤或采用较高含水量土料填筑堤身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必要时应在堤基、坡面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进行控制;12 对占压堤身断面的上堤临时坡道作补缺口处理时,应将已板结的老土刨松,并与新铺土一起按填筑要求分层压实;13 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成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身两侧护堤地面的坑洼进行铺填和整平。8 2 2 铺料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按设计要求将土料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 如设计无特别规定,铺筑应平行堤轴线顺次进行;2 土料或砾质土可采用进占法或后退法卸料;砂砾料宜用后退法卸料;

39、砂砾料或砾质土卸料如发生颗粒分离现象时,应采取措施将其拌和均匀;3 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宜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资料时,可参照表 8.2.2的规定取值;表 8.2.2 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尺寸表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种类 铺料厚度 土块限制直径24类型 (cm) (cm)人工夯、机械夯 1520 5轻型5t10t 平碾 2025 8中型12t15t 平碾斗容 2.5m3铲运机5t8t 振动碾2530 10重型斗容大于 7m3铲运机10t16t 振动碾加载汽胎碾3050 154 砂砾料铺料厚度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确定,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铺料厚度的2/3;5 铺料至堤边时,应比设计边线超

40、填出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 10cm,机械铺料宜为 30cm。8 2 3 压实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前应先做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压实度值,试验方法附录 B;若已有相似施工条件的碾压经验时,也可参考使用;2 分段填筑,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3 碾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2) 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碾压搭接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的宽度不应小于 0.5m;垂直堤轴线方向的宽度不应小于 2m;3) 拖拉机带碾磙或振动碾压实作业时,宜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压宽度应大于 10cm;铲运机兼作压实机械

41、时,宜采用轮迹排压法,轮迹应搭压轮宽的1/3;4) 机械碾压应控制行车速度,以不超过下列规定为宜:平碾为 2km/h,振动碾为 2km/h,铲运机为 2档;4 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 1/3,行压行 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 1/3夯径;5 砂砾料压实时,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 2040;中细砂压实的洒水量,宜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压实作业宜用履带式拖拉机带平碾、振动碾或气胎碾施工。8 2 4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编织型土工织物、土工网、土工格栅等)填筑加筋土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筋材铺放基面应平整, 并按设计要求选用筋

42、材品种 ;2 筋材应垂直堤轴线方向铺展,长度按设计要求裁制;3 筋材一般不宜有拼接缝; 如筋材必须拼接时,应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1) 编织型筋材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 15cm,以细尼龙线双道缝合,并满足抗拉要求;2)土工网、土工格栅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 5cm(土工格栅至少搭接一个方格),并以细尼龙绳在连接处绑扎牢固。4 铺放筋材不允许有褶皱,并尽量用人工拉紧,以 U形钉定位于填筑土面上,填土时不得发生移动;5 填土前如发现筋材有破损、裂纹等质量问题,应及时修补或作更换处理;6 筋材上面可按规定层厚铺土,但施工机械与筋材间的填土厚度不应小于15cm;7 加筋土堤压实,宜用平碾或气胎碾,

43、但在极软地基上筑加筋土堤时,开始填筑的二、三层宜用推土机或装载机铺土压实,当填筑层厚度大于 0.6m后,方可按常规方法碾压;8 加筋土堤施工时,最初二、三层填筑应遵照以下原则:1)在极软地基上作业时,宜先由堤脚两侧开始填筑,然后逐渐向堤中心扩展,在平面上呈凹字形向前推进;2)在一般地基上作业时,宜先从堤中心开始填筑,然后逐渐向两侧堤脚对称扩展,在平面上呈凸字形向前推进;3)随后逐层填筑时,可按常规方法进行。8.3 土料吹填筑堤8 3.1 常用土料吹填筑堤方式有挖泥船法和水力冲挖机组法两种;挖泥船又分绞吸式和斗轮式两种型号。268 3.2 水下挖土多采用绞吸式、斗轮式挖泥船,水上挖土多用水力冲挖

44、机组;所挖泥土均采用管道以压力方式输送至作业面。8 3 3 不同土质对吹筑填筑堤的适用性的差异较大,应按以下原则区别选用:1 无粘性土、少粘性土适用于吹填筑堤,若用于老堤背水侧培厚加固更为适宜;2 流塑软塑态中、高塑性的有机粘土,不应用于筑堤;3 软塑可塑态粘粒含量高的壤土和粘土,不宜用于筑堤;但可用于充填堤身两侧的池塘洼地加固堤基;4 可塑硬塑态的重粉质壤土和粉质粘土,适用于绞吸式、斗轮式挖泥船以粘土团块的方式吹填筑堤。8 3 4 吹填区修筑围堰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认真清基,并确保围堰填筑质量;2 每次筑堰高度,除粘土团块吹填可达 2m高外,一般不宜超过 1.2m;3 根据不同土质,围堰断

45、面可采用下列尺寸:粘性土,顶宽 1m2m,内坡1:1.5,外坡 1:2.0;砂性土,顶宽 2m,内坡 1:1.51:2.0,外坡 1:2.01:2.5;4 筑堰土料可就近取土或在吹填区内取用,但取土坑边缘距堰脚不应小于 3m;5 在浅水域或有潮汐的江河滩地,可采用水力冲挖机组等设备,向透水编织布长管袋中充填土(砂)料垒筑围堰,但需及时对围堰表面作防护。8 3 5 排泥管线路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排泥管线路应平顺,避免死弯;2 水、陆排泥管的连接,应采用柔性接头。8 3 6 排泥管出泥口的布置方式,应根据吹填部位的不同,并按下列原则选定:1 吹填用于堤身两侧池塘洼地的充填时,排泥管出泥口可相对

46、固定;2 吹填用于堤身两侧填筑加固平台时,排泥管出泥口应适时向前延伸或增加出泥支管,不宜相对固定;每次吹填层厚不宜超过 1.0m,并应分段间歇施工,分层吹填。8 3 7 当用吹填法填筑新堤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先在两堤脚处各做一道纵向围堰,然后按照分仓长度要求做多道横向分隔围堰, 构成多个封闭仓区,然后逐区分层吹填;2 排泥管道居中布放,采用端进法吹填直至吹填仓末端;3 每次吹填层厚,除粘土团块允许 1.8m以外,一般宜为 0.3m0.5m;4 每层吹填完成后应间歇一段时间,待吹填土初步排水固结后才允许继续施工,必要时需辅设仓内排水设施加快排水固结;5 当吹填接近堤顶吹填面变窄不便施工时

47、,可改用碾压法填筑至堤顶。8 3 8 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截渗沟的排水和围护 ;泄水口可采用溢流堰、跌水、涵管、竖井等结构形式,设置原则和数量应参照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90的相关规定。8 3 9 在挖泥船取土区应设置水尺和挖掘导标。8 3 10 吹填施工管理应做好下列工作:1 加强管道和围堰巡查,掌握管道工作状态和吹填进展趋势;2 统筹安排水上、陆上施工,适时调度吹填区分仓轮流作业,提高机船施工效率;3 查定吹填筑堤时的开挖土质、泥浆浓度及吹填有效土方利用率等项目;4 适时 检测吹填土沿程沉积颗粒大小分布状况以及干密度和强度与吹填土固结时间的关系;5 控制排放尾水中未沉淀土颗粒的含量,防止

48、河道、沟渠淤积。8 3 11 吹填筑堤时,水下料场开挖的疏浚土分级,按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90中的疏浚土分级表的规定执行。8 3 12 采用放淤加固堤防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遵循利用涵闸、泵站抽引汛期高含砂水流的原则;2 淤填面应基本平整,并预留足够沉降量;3 机(船)作业时,机(船)应与堤身保持一定距离。8. 4 抛 石 筑 堤8 4 1 在水域或陆域软基地段采用抛石法筑堤时,应先实施抛石棱体,再以其为依托填筑堤身闭气土方。8 4 2 实施抛石棱体时,在水域,应在两条堤脚线外处各做一道;在陆域,可仅在临水侧的堤脚线外做一道。288 4 3 抛石棱体定线放样,在陆域软基地段或浅水域应插设标杆,间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