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47.50KB ,
资源ID:248145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4814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 黑龙江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 .doc)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 黑龙江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 .doc

1、黑龙江大学学生毕业论文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入,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系统风险日益显现的客观现实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 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还是投资者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以其作为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还会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些上市公司为达到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监管政策的缺陷等合法手段或其他会计舞弊等不合法手段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且此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频频曝光的公司造假案已对股票市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严重损害了投资者

2、、债权人的利益,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假账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肌体上的一颗毒瘤,让人触目惊心!在一张张“智慧让我如此美丽”的报表面前,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 1会计的信誉遭到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不加以严厉的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于有效地健康发展。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动因、手段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对造假行为的鉴别方法和几点治理意见。一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动因(一) 两权分离导致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信息的不对2称,因而使得经营者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被掩盖。1

3、 政绩动机 企业的经营业绩是衡量企业管理当局“ 政绩“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当局的职务确保和晋升,也关系到企业管理者当局的荣辱。企业管理当局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进行会计信息的操纵。2 取得银行贷款的动机 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银行为控制风险,不仅要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估,而且还要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进行财务分析,企业管理者当局为达到贷款目的,往往利用会计处理来编制“好看“ 的会计报表,以达到骗取贷款的目的。3 少交税金的动机 企业管理当局为达到偷税、漏税、减少或延迟纳税的目的,利用种种手法操纵会计信息,达到调整账面会计利润,从

4、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少交税金的目的。4 在证券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的动机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进行配股等再融资行为证监会有严格的规定。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等融资的目的,往往利用种种手法“粉饰“ 会计报表,达到在证券市场“圈钱 “的目的。5 避免 ST 和退市的动机 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上市后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将被特别处理 ST,甚至退市。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铤而走险进行操纵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36 炒作股票的动机 上市公司股价与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很多是“ 庄家 “)的利益直接相关,为配合“庄家“炒作股票,上市公司往往要出台 “好看“的会计报表和分配方

5、案,于是上市公司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来欺骗广大中小投资者。(二) 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我国现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国家股、法人股股份所占比重过大且股权高度集中,社会公众股比重小而且非常分散。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客观上给经理人和大股东进行会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处于管理层的大股东可以逾越内部控制,直接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造假,虚增业绩,粉饰会计报表。(三) 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不合理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但在前述的现实公司治理结构下,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管理层手中,管理当局决定了审计机构的聘任、续聘、费用支付等事项,

6、也就是说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合二为一。这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经济来源上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而丧失了经济来源的独立性,在合同谈判中就处于弱势。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能迁就管理当局,就有遭到解聘的危险。由于注册会计师在最近十年发展迅猛,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迫于生存和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往往会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图或和管理当局合谋,管理当局需要什么样的报告就出具什么样的报告,反正不4存在委托人对审计本身质量的监督,也不存在委托人不付费的威胁。万一这种合谋被其他部门检查出来,委托人出于自身利益也会尽力去掩饰。会计师事务所扮演审计和咨询服务的双重角色使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

7、损害。(四) 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不对称抛开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会计造假也可以从“造假经济学“ 的角度来解释。 2虚假会计信息的大量存在,表明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存在着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旺盛需求,既然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造假者就有“ 博弈 “的理由和冲动。造假成本低首先在于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被发现的概率很小。据有的学者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被中国证监会发现并处罚的上市公司可能不足 200 例,而上市公司正式对外提供的年度会计报表、半年度会计报表、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盈利预测报告以及募股资金使用情况说明等财务资料不

8、下 10 万份。“ 3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新兴市场,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存在着监管体系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人员不足的现象。对会计造假的公司或中介机构惩治力度明显不够也使得造假成本低。迄今为止,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很少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即使会计造假行为被发现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有限的。 “从 1981 年至今,我国受到终身不得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处罚的人员不过几十个人。涉及重大案件的数家会计师事务所也只是以关闭或合并了结。 ” 4在 2002 年 1 月 15 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受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5证

9、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前,公司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注册会计师等相关人员都不会遭到起诉索赔。而在通知出台之后,也依然存在操作性的问题,即投资者需证明自己的损失与虚假陈述有关。(五) 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只是经济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督者,本身不参与市场运行。但我国数十年国有国营的经济模式,导致政府对具体的经济活动不能“置身事外”,总是存在“亲历亲为”的冲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是每一级政府所高度关注的,在由中央政府统一确定上市额度的前提条件下,努力争取让本地或本部门更多的公司上市,是当地政府 “份内”、“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采用包装上市、非规范资产重组、非规范关联交易等提升公司

10、业绩、改变公司形象的手段背后,往往与当地政府的监管不力甚至视而不见有直接关系,个别地方政府甚至直接参与造假。政府鼓励或默认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这在大庆联谊一案中也有所体现:尽管受“大庆联谊”一案的影响而获罪的人数,在虚假上市处理上是空前的,但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的通报来看,受处罚的只是拿钱的。至于黑龙江省体制改革委员会将 1997 年的批复倒签到 1993 年,其直接经办人是否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得而知。 二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手段分析(一) 利用减值准备人为操纵利润6由于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及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上市公司大规模计

11、提减值、坏账的可能性不大了,但在计提的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这就可能导致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此项政策达到自身的目的,为上市公司利用准备作为调节利润的筹码提供了可能。上市公司既可以少提来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也可以通过多提减少利润,为来年利润增长埋下伏笔。例如在准备金提取和冲回方面上市公司有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减少提取坏账准备:第一种是借钱给债务人,叫他把所欠的钱还掉,实际上是借新还旧,这样账龄就下降了;第二种作法是把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往预付账款、应收票据转移,后面两个科目是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现在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操纵利润,故意安排债权

12、来调节坏账准备,如当年利润过高,就增加其它应收款,以增加坏账准备调减利润;第二年再将这些应收款收回来,坏账准备也就跟着减少,以调增当期利润。再者,作为应收款项计提准备各种方法之间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无需追溯调整累积影响数,而只需调整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影响数。这样,在上市公司无法和债务人“串谋”的情况下,自己根据账龄的长短和应收款项金额的大小来选择自己想要的准备金。另外,上市公司在收购股权过程中会形成股权投资差额, “对于借方余额的摊销期限,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 10 年的期限摊销;对于贷方余额的摊销期限,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 ” 5

13、由此在确定摊销年限方面,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7上市公司拥有一定的调节余地。此外,溢价收购资产产生回报的时间可能仅在五年以内或是更短,因而该项投资短期收益被人为提高,而长期收益会大幅下降,甚至亏损。计提的灵活性还为敢于冒“违法违规”的风险蒙混过关的胆大妄为分子提供了大施手脚的空间,反正现在只有“两年亏损 ST,三年亏损退市”这个硬杠杆,而没有“违法违规”退市的可操作性方案,只有“追溯调整”而没有“追溯惩治”的做法,大可借“会计差错”把水搅浑,只要有“计提”的法宝,似乎都可以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二) 虚构交易改变收入与成本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许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来。有些国有企业为

14、了改组成功,获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就在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上大做文章,以求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不仅企业本身乐于这样作假,当地政府也往往支持这样做。因为成立股份公司既能筹集到数量可观的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又能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有了政府的支持,其他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在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初期过于强调帮助国有企业解困脱贫,使得某些股份公司从一诞生起就先天不足,财务资料中带有许多虚假的成分。 ” 6公司上市之后一旦经营亏损的,为了满足增发新股或者配股的条件,提高配股的价格,达到从资本市场上捞到更多资金的目的,目无法纪,歪曲事实,恶意编造的虚假会计信息

15、。虽然这种情况占极少数,但这是会计信息造假最为恶劣的一种。常见的造假手段有伪造会计原始凭证、伪造8合同、虚构交易事实、使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目前,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会计准则中规定, “在涉及未决诉讼、仲裁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企业无需披露这些信息。应披露未决诉讼、仲裁的形成原因。 ” 7然而一旦败诉,极可能陷入破产的窘境。因此,上市公司在出现此类业务后就不反映在会计报表上。上市公司制造的虚假信息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与我国资本市场上浓厚的投机氛围不无关系。在这种

16、心态下,投资者关心的是股票价格的升降,对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的真伪缺乏应有的研究和分析,更何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一般投资者很难掌握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三)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收益我国上市公司大多属集团型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还是经营范围,大多处于一种复合形的多元架构。其向公众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资料范围涵盖了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等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关联交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关联购销、受托经营、资产租赁、费用负担的转嫁、资金占用和信用担保等。作用在于充分利用集团内部的市场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营运效率,实现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的目标。如

17、果关联方交易确实以公允价格定价,就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公允性,而一旦偏离市场公平交易准则,就可以实现某些特殊目标。在实际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9操作过程中,由于其价格可由关联双方协商确定,特别是在我国评估和审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尚未得以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有些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利用协议定价的不确定性,使得会计利润在公司之间转移、避税和为一些部门及个人谋利的手段。子公司特别是控股子公司频频进行资产交易已成为上市公司利润包装又一手段。除了获得一次性的投资收益以外,还有子公司享受税收优惠等好事。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正常的资产运作对企业经营来说都必不可少,可是,子公司出售资产赶在年底密集发生,就有操纵利润

18、之嫌。根据规定,债务重组和关联交易产生的非正常收益不能计入利润,然而,这些规定均对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涉及不多,子公司资产交易受到的监管力度也相对较小。 此外,由于上市公司子公司资产交易的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为宽松,不像上市公司进行的交易那样有严格的披露要求,也无须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评估,因此容易引发不规范行为。更有一些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资产交易进行的是“暗箱操作” ,上市公司对子公司的资产交易甚至不进行公告披露。在对上市公司的交易监管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子公司交易的监管应当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1 利用控股股东和非控股子公司虚增销售上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控股股东和非控股子公司,因无须合并报表,所以

19、不必以对外的销售作为最终的销售实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销售收入会因此增加,同时应收账款和利润亦增加;而对于控股股东和非控股子公司来说,则是应付账款和存货的增加。10总体而言,并未对外实现销售,但上市公司自身已“合法地”实现了销售。2 利用不同控股程度的子公司调节销售在同时拥有几家不同控股程度的子公司且均经营同一业务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可在这些子公司之间分配订单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如果上市公司想增加利润,可将订单全部或大部分交由本部工厂或控股程度高的子公司生产,降低少数股东损益;反之,则是将订单交由控股程度低的子公司生产,提高少数股东收益。如少数股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则控股股东所获收益会因此

20、增加,还可用来规避税收。三 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鉴别无论会计人员造假手段如何高超,但他不会完全脱离实际,因此依靠上市公司的三大会计报表,再结合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基本状况,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初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有做假账的可能。(一) 对公司利润真实性的考核一个公司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营业务利润率或毛利率保持一个稳定的数值是至关重要的。假若一个企业的该项指标异乎寻常地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就应该抱着怀疑、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若相关产品都应是低附加值商品,出奇高的毛利率的确很难令人置信。(二) 对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的考核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11对于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21、企业保持一定的赊销以扩大销售范围是很正常的。各个行业的特性、竞争程度不同,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差异,如商业企业一般采取现销,周转率就应该较高。但如果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或者应收账款增长幅度惊人,那么对于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就应有所怀疑,有可能是关联交易产生的虚假销售收入或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三) 支付的所得税与利润总额进行比较目前上市公司所得税采取先征后返的政策,所得税的税基是应纳税所得额,而它是从利润总额加减纳税调整项目调整而来的,但总的来说相差不大。若支付的所得税与利润总额的比例与公司的所得税率相比有很大差异,那说明公司的利润总额虚假成分可能性较大。(四) 对利润构成的分析主要有三大层

22、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对于一个非投资管理型的普通企业,营业利润表明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额的大小,这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主要来源。目前却存在着一部分上市公司是“投资收益挑大梁” 的现象,说明该公司的收益越来越依靠政证券交易和资产处置。 “资产处置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不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通过短期证券交易获利是靠运气。由于资本的有效性比商品市场高得多,通常只能取得与其风险相适应的收益率,不能依靠短期证券交易增加股东财富。因12此,非经营收益虽然也是收益 ,但不能代表企业的收益能力 。 ” 8四 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治理从前面对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和手段分析,可以发现其动

23、机十分复杂,手段层出不穷,因此,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行为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强化政府管制和法律管制,而且要加强社会监管和道德建设。这样才能防范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行为的发生。(一) 完善会计制度和加快会计准则的制订对现有会计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在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问题上,尽可能减少上市公司可供会计处理选择的余地,尽量减少对同类或相似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明确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和适应原则,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当明确规范,减少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 “还要加快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对一些诸如上市公司购并、回购、认股权证等会计处理问题,应尽快制定会计准则进

24、行规范,填补制度、准则的空白,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 ” 9对上市公司在执行制度和准则中遇到的新问题要及时通过修订有关制度和准则加以解决。如 2002 年重新修订债务重组准则,对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虚增利润有着较好的效果。(二)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即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加上法制约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13束和监管力度不严,大股东往往利用其优势,操纵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寻求适合的公司治理模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要在于约束大股东的行为,妥善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而且应当在上市公司尽快实施独立董事制度

25、,并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为独立董事配备一名会计专业人员。对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独立董事的报酬与风险不对称,如何约束独立董事的行为,高级会计人才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独立董事保险制度和加快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等办法解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还要建立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约束机制,规范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构筑多层监管体系,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可分为五层:董事会、证券市场参与者、媒体、行政监督和司法诉讼。越靠前起的作用越直接,监管成本越低,纠错效果越好;越靠后“震慑力“越强,行政监督和司法诉讼主要是提高造假者的违规成本。 ” 10因此,建立必要的市场做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使五种监管渠道合理分工,共同加强

26、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三)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监督的作用一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操纵会计信息,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首先,应当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终止由上市公司聘任注册会计师的做法,14改由证监会或交易所聘任注册会计师,所需资金由特别基金解决。若短期内难以实施,可选择业绩差的公司、ST 公司以及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公司先行试点,并实行上市公司审计强行轮换制度。其次,建立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注册会计师因串通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重大会计造假,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7、。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逐步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迫使注册会计师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执业水平。再次, “推行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要求所有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限期改组为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成本。 ” 11最后,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注册会计师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四)规范市场运作,使虚假会计信息无立足之地规范证券市场的运作,有利于遏制会计操纵行为。证监会要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报露制度,在对上市公司中报、年报进一步规范的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公布季报,证券

28、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检查。另外,还要对现有的新股发行和配股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不能用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一项指标做新股发行与配股的指标,而应当考虑其他一些财务指标,这样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五) 全方位进行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思考15“市场经济是高度的法治经济,证券市场是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博弈场所,需要制订股票上市、交易、会计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的规则,以便对市场参与者进行制约和威慑,才能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转和健康发展。 ” 12科学的制度安排是诚信的保证,但制度安排不能取代诚信教育。当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和监管者都不讲诚信时,任何先进的制度只能是形同虚设

29、。因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相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道德发挥效能。 ” 13不仅要对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进行诚信教育,而且要对律师、证券分析师、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进行诚信教育,还要加强对包括政府官员、监管机构和新闻界在内的市场监管者的诚信教育。只有市场各参与者都以弘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风范,才能使制度、规范得以落实到实处,才能防范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六)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000年 1 月 1 日

30、正式实施了新会计法 , 2001 年颁布和实施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自 1997 年以来共出台了 16 个具体会计准则。这些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的出台,对遏制会计造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造假的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处以重罚,还要对协同造假的注16册会计师进行重罚,提高造假者的造假成本,使造假者无利可图,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结论会计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种艺术,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背后是充满着人为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使会计丧失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历经 10 多个年头,但公司治理的规范仍是个突出的问题,财政部、证监会再多的规则在这些高明的会计师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 14 “以前有人说,会计最基本职能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师是摄影师 ;如今,只要是制度允许或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或制度没有禁止的,就要充分利用,会计师已然成为一位“化汝师“。 15经过他们妙笔生花之手,死马也会变活马。通过以上分析,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违法违纪活动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但是也并非无懈可击。因此,解决上市公司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已刻不容缓,为我国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