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4KB ,
资源ID:2461540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4615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传记阅读 学案4 Word版含答案.doc.doc)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传记阅读 学案4 Word版含答案.doc.doc

1、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1942 年 5 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 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达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 7 月 7 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县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达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达,不幸以身殉国。1905 年出生的姚名达,以身殉国时年仅 37 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

2、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而言,37 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年纪。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他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史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 1934 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如果不是 1932 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 年 3 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除了办公时间

3、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 “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 1932 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 。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1932 年的 2 月 8 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功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

4、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的研究。 ”1933 年,姚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 ,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1937 年 8 月,姚名达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 “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 。1942 年 7 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惟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1946 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

5、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 。2002 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现在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整个 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是分不开的。B 1946 年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

6、扬了姚名达,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C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的史料以及个人的思考等记在了小纸片上。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 “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错,原文说的是“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答案:B2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有哪些

7、?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即文章的第二段,然后从中筛选关键信息。第二段中介绍了姚名达牺牲时仅 37 岁,年轻生命的突然消逝让人感到惋惜。37 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年纪,学术生命的戛然而止让人惋惜。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油印本讲义稿,且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不禁让人惋惜。答案:以身殉国时年仅 37 岁,英年早逝让人感到突然与惋惜。作为一位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37 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年纪。他长期以来的宏伟志愿中国史学史还未完成,只留

8、下了一部 1934 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但这一讲义稿也未被后世学者寻得。(每点 1 分,答全给满分)3作为 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姚名达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 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本题要求探究姚名达作为 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作答时可从他作为一个学者和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两方面分析,如作为一个学者,他抱负远大,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国难当头,他一改初衷,亲赴前线。作答时,概括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看法简要分析即可。答案:姚名达身

9、上集中体现了 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质;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学者,他治学勤谨,抱负远大,著述丰富,见解独到;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崇尚道义与气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难当头勇于担当,选择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亲赴抗日前线,与敌斗争坚强勇敢,成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美麦圭尔拿破仑将指挥总部设在尼斯,并且约见这些将领们。将领们仔细打量着他们的新任总指挥官一个只有 26 岁,留着长乱发须的瘦小家伙,一双手紧拿着他新婚妻子的画像,并且坚持每个人都要欣赏但没有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不起眼的人是位

10、政治阴谋家,借着什么秘密交易而谋得了此职位。难道他真的能指望这些在愤怒、饥饿中挣扎的 27 000 名士兵来对抗奥地利帝国?这些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领军饷,且衣不蔽体,穿着草鞋。但是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反而有条不紊地询问他们单位的大小,部队的士气,以及补给的问题。然后他告诉他们,他将于次日检阅士兵,并且在后天就要开拔部队。他并没有完全依照原先安排的时间进度来做,但是也没有落后多少。在 48 小时之内,他已经设法取得足够的面包、肉类,甚至还有白兰地酒,至少可以维持 6 天。他又将部队中顽劣不驯的士兵打散,分布到其他单位中,借以分散他们的愤怒以及哄吵的力量。为了增强部

11、队弟兄们强烈的认同感,拿破仑主持了一次正式的检阅。他对部队的演讲,展示了他那激发部队士气的伟大能力,使将士们深受感动,并且从 1796 年 4 月 2 日开始行军。他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反而快速地率领大军穿过热那亚领地。在四次遭遇战中,轻易击退了奥地利与撒丁尼亚的联军,接着在 4 月 28 日,撒丁尼亚国王同意停战。而奥地利军队也撤退以保卫米兰市。首次胜利后,拿破仑又向他的部队做了一次演讲:“将士们!到目前为止,你们一直在为一些不毛之地奋战着,虽然这些不毛之地因为你们的浴血奋战而出了名,但是对国家却毫无用处在缺乏一切物资的情况下,你们却能成就一切事情。你们

12、在没有大炮的武力下赢得战斗,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横渡河流,在没有靴鞋的情况下咬紧牙关行军,并且经常在没有面包食物,没有白兰地的情况下空腹露宿扎营。只有自由斗士才能够承受你们所忍受的艰难困苦!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他的儿子拿破仑二世从未统治过法国。但是到了 1852 年,他的侄儿路易拿破仑,却利用这个名字的声望,宣布成立第二帝国,并且理所当然地用了拿破仑三世这个头衔。拿破仑主义相信政府应由人民所指派之强大且独裁的统治者所治理这种观念继续在法国的政治中流行多年,即使在今天,它仍是一种明确而有形的力量。拿破仑实际上是千百种文艺创

13、作的灵感源泉,无数的绘画、诗词、戏剧和电影都歌颂他的功绩。不管他在历史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不可否认,他仍然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超越了生命的人。不论我们是欣赏他或是憎恨他,是颂赞他或是诅咒他,我们都很难不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选自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 ,有删改)相关链接:滑铁卢战役发生时,卷土重来的俄罗斯大军还没有进入法国,即使拿破仑在滑铁卢“险胜”英国人,当奥地利军队,特别是几十万俄军杀过来的时候,拿破仑将会迎来没有任何机会的惨败。(拿破仑究竟败在哪儿)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

14、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这反映了拿破仑镇定自若、毫无畏惧的品格,为后文写其取得的骄人战绩做了铺垫。B拿破仑的演讲极具魅力,且富有鼓动性,不仅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而且使他们变成了有战斗力的集体。C士兵们被拿破仑的演讲深深打动,他们主动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拿破仑则快速地率领大军越过热那亚领地。D拿破仑一生战功赫赫,即使后人对他有欣赏、憎恨、颂赞、诅咒等不同评价,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 “他们主动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 ,放弃近途是拿破仑的决策

15、。答案:C5 “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一句有什么深意?(4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可从句中关键词的意思入手,比如“伟大的传奇” “膨胀”等;然后,将词语的意思连缀成句。其中“伟大的传奇”主要赞美的是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 “膨胀”指拿破仑的侄儿利用拿破仑的声望所获得的成就和“拿破仑主义”在法国政治中的强大力量等。答案:赞美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2 分) 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拿破仑对后世的影响,即拿破仑的侄儿利用拿破仑的声望所获得的成就以及作为法国政治力量强大根基的拿破仑主义。(2 分)6作者对拿破仑做

16、出了怎样的评价?结合你的认识,谈谈作者的评价是否合理。(5 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回答问题,首先要把握作者对拿破仑的评价性语言,比如作者认为拿破仑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超越了生命的人,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一个伟大的传奇。其次,要分析作者对拿破仑的评价是否客观、全面,评价时,还要联系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负面影响,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答案:作者认为拿破仑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超越了生命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2 分)作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1 分 )拿破仑坚强的意志、独特的人格魅力、卓越的军事才能都超越了生命本身,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

17、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过,他发动的战争虽然让一些欧洲国家纷纷走上了民族解放的道路,但同时也给其他国家的人民甚至法国人民带来了灾难。(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2 分)科学巨人玻尔1927 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 。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 ,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18、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

19、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 1917 年申请,并于 1921 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 40 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 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

20、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 ,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 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

21、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 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相关链接:玻尔(18851962) ,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 1913 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 ,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

22、了重要作用。1927 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 19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1918 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尔集)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B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

23、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与抗战组织保持密切联系。C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D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做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解析:C 项,由原文倒数第二段可知该项表述有误。答案:C8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4 分)解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题目,答题区间在原文第三、四段,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分条作答。答案: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有

24、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创造了独特的科学精神。9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5 分)解析:这是一首局部文意概括题,答题时要注意答题区间,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分条作答。答案: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物理界的代表人物。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物理学界的学术争鸣。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2 分)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宣金学门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人。她也是在该奖项设立的 100 多年里,第 13 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 3 次荣获加拿大总督小

25、说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还有布克国际文学奖等。门罗觉得,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 。在过去的大半生里,“她没有一天停止过写作” 。她生活在加拿大西部一个只有 3 000 居民的小镇,这是她第二任丈夫出生的地方。家境贫寒的门罗只完成了大学前两年的课程,随后就嫁给詹姆斯门罗,来到温哥华的郊区,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在随后几年里,她连生 4 个女儿。怀孕期间,门罗一直“像疯了一样”写作,因为她觉得, “以后有了孩子,就再也不能写作了” 。写作对主妇门罗来讲变成一件奢侈的事。孩子们到上学年龄之前,门罗在她们睡午觉的时候写作。等孩子们上学了,她就在她们上学之后写。她和第一任丈夫开了一家小

26、书店,去打理书店之前,在家做完家务后的空余时间也用来写作。她对自己每天的写作页数有一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 “这是一种强迫症,非常糟糕” 。有一段时间,她要照顾 4 个孩子,她试过一直写到凌晨 1 点,然后第二天一早 6 点起床。在她有些绝望的时候,1968 年,门罗 37 岁,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终于问世这部集子的写作时间差不多和她大女儿年龄相仿。而这本迟到的处女作一炮而红,为她第一次赢下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随着声名鹊起,她反而成了加拿大文学圈一个不折不扣的“逃离者” 。她搬回了自己出生的安大略省,在克林顿小镇定居下来。有记者称她在避开与文学界的接触方面是个“高手” 。 “我想

27、我是个友善的人,但不好交际。 ”门罗淡淡地回答道, “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已经丧失了自信。我会听到太多我不理解的谈话。 ”她从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公众意义上的作家,她说:“唯一会阻止我写作的就是把写作当成一份职业。 ”门罗是个绝好的聆听者,她小说中的许多素材,都来自她听到的小镇上的故事。她写的基本都是在这个小镇上演的平民爱情、家庭生活。门罗共创作了 11 部短篇小说集和 1 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我从不为寻找素材发愁。我只要等,素材就会冒出来,唯一让我犯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海量的资料。 ”她说她永远都不会离开这个小镇。“她的作品地域性非常强,同时,她在小说中为我们呈现出这些地方人们的普遍共通的

28、人性。 ”纽约客小说编辑黛博拉特瑞斯曼评价道。但是很久以来,加拿大作家都不太敢触碰与加拿大相关的题材和小城镇的故事。 “我们被告知这些题材在市场上销量惨淡。 ”加拿大作家联盟的执行主任约翰德根表示, “爱丽丝门罗则为我们照亮了这条道路,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写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这是她成功的秘诀。 ”门罗每天坚持走很远的路。门罗给自己定的目标是 5 公里,如果哪一天不能走这么多,以后必须在其他时间补回来。“你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像每天坚持散步一样,门罗也从没停止写作。其实,门罗所害怕的“不是放弃写作,而是放弃那种兴奋,或者失去想

29、要写作的冲动” 。她一直疑惑:一旦不需要一直工作了,大多数人会干什么?“我唯一用来填补生活的就是写作,我没有学会如何多姿多彩地生活。 ”面对法新社的记者,她谦虚地讲道, “我想我在文学方面成功,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其他的天赋。 ”在出版最后一本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之后,门罗宣布封笔。该书获得了安大略省的延龄草图书奖。 “在欢呼中离去,感觉很美。”门罗自我安慰道。获得诺奖,似乎又让她燃起了写作的冲动。门罗笑着说:“我实在工作太久了,我想也许自己该放松放松了。但是,获得诺奖或许会让我改变封笔的主意。 ”宣布门罗获奖的彼得英格伦评价道:“短篇小说一直处于长篇小说的阴影中,门罗选择了这种艺术形式,她将它很好地

30、开垦,接近完美。 ”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兹克曾称她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 ,“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很多人想知道,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对门罗来讲是否算是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 。(选自 2013 年 10 月 16 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门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 3 次荣获加拿大总督小说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还有布克国际文学奖等。B门罗写作臻于完美,却不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美国作家奥兹克认为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31、。C门罗认为如果你遵守了你认为的好的规矩和习惯,那么你是在保护你自己,因为这样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D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客观、直白、真实地讲述了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的故事,语言朴实,同时引用了许多名家的评价,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强加因果,门罗认为坚持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但不是因为遵守规矩和习惯就可以保护自己。答案:C11门罗成功的秘诀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 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注意分析两个方面:一是思考传主成功的内容是什么,二是把握传主为成功做了哪些事情。概括门罗成功的秘诀,可以考虑

32、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门罗做了哪些事情,比如对自己作品的看法;二是其体现出来的品格,比如不受利益的诱惑、勤奋、坚持等。答案:善于聆听,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不受利益的诱惑,看轻作品的销量。发挥自己的天赋,不把写作当作一种职业,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乐趣(使命)。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勤奋写作,且坚持不懈。独立创作,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12门罗为什么说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对门罗来讲是否算是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 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第一问,从语句的含意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门罗认为写作没有终止,写作的最高境界是

33、难以达到的。第二问,答案不唯一,说出你的看法,并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答案:第一问:门罗之所以说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 ,是因为在门罗看来,写作是没有终止的,且写作的最高境界是难以达到的。第二问:(观点一) 门罗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 。在她过去的大半生中,她绝望过,逃离过,但她从未停止过。她抽出一切时间写作,并且每天规定一定的页数,强迫自己完成。诺贝尔文学奖是全世界文学界最高的奖项,她获此殊荣,就是赢得了写作这场“绝望的竞赛” 。约翰德根评价说:“爱丽丝门罗则为我们照亮了这条道路这是她成功的秘诀。 ”可见他认为门罗是成功的。(或:彼得 英格伦认为她的作品“接近完美 ”,可见他认为门罗是成功的。或:辛西娅奥兹克曾称门罗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 ,“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可见门罗是成功的)(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观点二) 门罗没有赢得这场“绝望的竞赛” 。门罗处女作一炮而红之后,她继续写作;在最后一本小说集出版后,她宣布封笔,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或许再继续写作。彼得英格伦评价她的作品“接近完美” ,但追求无止境, “接近”并不等于完美。辛西娅奥兹克曾称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这表明她的作品还需要时间的考验。诺贝尔文学奖并不代表写作的最高境界,获此殊荣不等于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 。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