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44KB ,
资源ID:2458490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4584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4 Word版含解析.doc.doc)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4 Word版含解析.doc.doc

1、练案 14 李清照词两首(2)本练案共 2 页,满分为 40 分,用时 40 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2 题。 导 学 号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 此词是李清照的咏梅之作。 渔家傲写于早期,其中的“绿蚁”是一种美酒。1李清照在她这首词作中,写到了“醉” , “醉”起什么作用呢?(4 分)答:作者在渔家傲中是以“醉”写乐。一方面欣喜春信、赞美雪里寒梅,因美景而“陶醉” ;另一方面,在与人共赏梅花、劝人饮醉中,表现了主人公的热情和喜悦。2品析“共赏金尊

2、沉绿蚁”中“赏”的作用。(4 分)答:这首词的意境十分清丽、明艳,一个“赏”字,就表现出了作者在这种意境中的一种由衷喜悦、兴奋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34 题。 导 学 号添字丑奴儿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 注 、不惯起来听!【注】 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3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6 分) 词中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答:(1)首句使用问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埋怨芭蕉给

3、自己带来的折磨,含蓄深沉地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2)芭蕉的特点是:高大繁茂,蕉心卷缩,蕉叶舒展,脉脉含情。【解析】 词的开头是一个设问句,意在引起读者的思考,思路自然转换为对芭蕉的描写,为下阕写“伤心” “愁损北人”埋下伏笔。由上阕描写的语句不难看出芭蕉的特点。4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 分)答:相同。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 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或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

4、答,不断地重复,凄清悲凉,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感伤情。不尽相同。 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解析】 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两首词中都用了“雨”这一意象,也都表达寂寞愁情,从共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可以,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也可。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56 题。临江仙 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 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5、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 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 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秣(m)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BC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 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门虽设而常关” ,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C “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

6、,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今昔对比,无限感喟。E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解析】 B 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 ”;C 词人在上片中表现的是哀情,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6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 ,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6 分)答: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2 分) ,用“春归 ”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

7、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3 分)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 (1 分)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78 题。 导 学 号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 ,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 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7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

8、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CD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 “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 “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D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E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解析】 C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 D.应是比喻或夸张手法。8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

9、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答: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 , “借我五湖舟楫” ,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 “此意莫匆匆” ,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以此表达出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1 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6 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