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学习目标1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2借助“猜数游戏”活动,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编写说明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 100 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本节引导学生讨论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 1 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一般都是在两个数之间进行大小比较(极少有在三个数之间找最大最小的情况) ,所以,较多地借助如小方块等直观模型和数数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在万以数的大小比较中,由于数字大、数位多,被比较的数的个数也增加了,
2、所以小方块和数数的方法缺少可操作性。因此,在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教科书呈现了多种学生可能会提出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当然,学生中不一定有人能很理性地通过数位顺序表来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试一试” ,借助数线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谁最矮?由给出的四座山的高度中找出最矮的。当面对多个数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通过明显特征找出最小或最大的数往往是推动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节课的情境图中给出的四个数,有三个是四位数,有一个是三位数,所以学生会很明显看出香山最矮;有的学生会借助数位顺序表,把四座山的高度写在数位顺序表的下方,很容易看出结果;当然,
3、也会有学生从其他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 “在四座山中,三座都比 1 000 米高,只有香山低于 1 000 米,所以,香山最矮” 。谁最高?由三座山中找出最高的。这三座山的高度都是四位数。位数相同时怎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学生结合原有的经验和数位顺序表上的特征,会提出“位数相同时,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哪个数大,哪个数就大” ;也可以用很生活化的语言,结合情境进行比较,如黄山和泰山都是一千多米,华山二千多米,所以华山最高。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在位数相同、最高位数字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座山的高度。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想到“比较下一个数位上数的大小” ,并借助数位顺序表很快找到答案;同样,学
4、生结合情境进行比较,如黄山的高度百位上有八个百,泰山的高度百位上只有五个百。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把四座山的高度抽象为四个数放在一起比较。试一试哪辆车最便宜?标一标,比一比。引导学生尝试在数线上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在数线上比较数的大小,一方面有利于体现数的顺序,另一方面借助几何直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数线上标出 3200 的大致位置。在数线上标出数的大致位置。目的是帮助学生体会数的大小关系,同时借助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测能力。教学建议谁最矮?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看一看,读一读四座山的高度。提出“谁最矮”的问题。(2)安排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这里常用的比较方法有两种
5、。第一,找“中间数”即两个数都和 1000 比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从一年级下册 100 以内数的比较那里借鉴经验。第二,用不同位数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学生经历了比较的过程后自己总结提升,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看看四座山的高度分别是几位数?(3)组织集体交流。有的学生很可能一眼就看出了谁最矮。这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比较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结合四座山高度的情境进行比较,在四座山中,三座都比 1 000 米高,只有香山低于 1 000 米,所以,香山最矮。有的学生可能会从不同数位的角度来解释比较的方法。谁最高?教学时,安排学生先尝试独立解决比较的问题
6、,再组织集体交流。此时,学生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比较的对象位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可以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讨论,慢慢理出比较的思路“三个数都是四位数,先看最高位” 。当然这里仍然可以用找“中间数”的方法进行比较,但是建议教师提示学生在四位数的比较中, “中间数”不一定是一个整千的数,也可以是整十数、整百数,只要是介于两个被比较的数字之间即可。为了加强学生对比较的道理的理解,建议得出结果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数位顺序表和情境再说一说比的方法。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安排学生先尝试独立解决比较的问题,再组织集体交流。此时,学生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比较的对象位数相同,最高位
7、也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可以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自由讨论,慢慢理出比较的思路“看下一位” 。为了加强学生对比较的道理的理解,建议得出结果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数位顺序表和情境再说一说比的方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阅读前面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并梳理进行多个数比较的思路:可以分两步,先按位数比,再从高位看起。(3)完成填空内容。试一试哪辆车最便宜?标一标,比一比。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再在数线上标出自行车的价格。标注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 800 和 1000,1 200 和 1 000
8、的相对位置关系,从数序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标出三个数后,再让学生填出比较的结果。在数线上标出 3200 的大致位置。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再让学生尝试标出 3200 的大致位置。标出后,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标。引导学生理解 3 200 在 3000 和4000 之间的位置应该更靠近 3000。对于学生标注的位置,相对离 3000 更近些即可,不必有太过精确的要求。练一练“练一练”一共 6 道题。第 1,2 题是配合第 1 课时内容的练习。第 3,4题是配合第 2 课时“试一试”内容的练习;第 5,6 题可作为两节课的综合练习。第 1,2 题互有侧重。第 1 题配合问题串,鼓励学生再次结合情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第 2 题则针对抽象的数进行大小比较。第 3,4 题配合“试一试”的问题串展开,不同的是第 3 题需要学生填出精确的数,第 4 题鼓励学生根据数的大小和线的长短标出数的大致位置。相比而言,第 4 题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第 5 题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第 6 题是一道拓展题,旨在通过游戏活动感受数的大小比较,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同伴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