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4 ,大小:1.43MB ,
资源ID:2448025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4480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doc)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doc

1、2009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编制2009 年 09 月目 录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大纲 2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 6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7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12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16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20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24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2Matlab 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42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4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48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50新技术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53高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56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64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68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课程教学大纲 74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80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大纲 9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02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107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12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16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19可编程逻辑控制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123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26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32实时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35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4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45互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51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55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62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68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

3、纲 171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74DSP 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79SoPC 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85DSP 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8812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总学时:36(讲授/理论 36 学时,实验/技术/技能 0 学时,上机/课外实践 0 学时)适应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理论和方法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数学概念和方法,逐步培养利用这些概念和

4、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复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及运算方法;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复变函数的概念;知道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的概念。2、理解复变函数的导数与复变解析函数的概念;熟悉复变函数解析的充要条件;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三角函数的定义。3、理解复变函数积分的定义,了解其性质,会求复变函数的积分;理解柯西基本定理及其推广形式。掌握柯西积分公式和高阶导数公式。4、理解复数项级数收敛、发散及绝对收敛等概念;了解幂级数收敛园的概念,掌握简单的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能将一些简单的解析函数展开为幂级数;了解洛朗定理及孤立奇点的分类;掌握简单的函数在孤立奇点附近展开为

5、洛朗级数的方法。5、理解留数的概念,掌握极点留数的求法;理解留数定理;掌握用留数求围道积分的方法,会用留数求一些实积分。6、理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存在条件及其简单性质。7、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存在定理及一些重要性质。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3讲授 讨论 习题 实验 其他1 复数与复变函数4 42 解析函数 4 43 复变函数的积分6 4 24 级数 4 45 留数 4 47 傅立叶变换 8 6 28 拉普拉斯变换4 49 总复习 2 2总计 36 32 4(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教学目的和要求

6、:掌握复数及其代数运算、复数的几何表示,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教学重点和难点:复变函数的概念及表示,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教学内容:1.1 复数及其四则运算1.2 复数的几何表示1.3 共轭复数1.4 乘方与开方1.5 复球面与无穷远点1.6 复平面上的点集1.7 复变函数第二章 解析函数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解析函数的概念,解析函数的充要条件;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初等函数。4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函数及性质,柯西黎曼方程,初等函数。教学内容:2.1 解析函数的概念2.2 解析函数充要条件2.4 初等函数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复变函数积分概念,柯西定理,复合

7、闭路定理,柯西积分公式,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教学重点和难点:柯西积分公式,复合闭路定理。教学内容:3.1 复变函数积分的概念3.2 柯西积分定理3.3 柯西积分公式第四章 级数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复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洛朗级数。教学重点和难点:泰勒级数和洛朗级数。教学内容:4.1 复数项级数与复变函数项级数4.2 幂级数4.3 泰勒级数4.4 洛朗级数第五章 留数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孤立奇点、留数。教学重点和难点:留数定理及应用。教学内容:5.1 孤立奇点5.2 留数5.3 留数在定积分计算中的应用第七章 傅里叶变换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傅里叶变换与逆变换,单位脉冲函数的性质,傅里叶变换

8、的性质与卷积。5教学重点和难点:傅里叶变换性质与卷积。教学内容:7.1 傅立叶积分与傅立叶积分定理,7.2 傅氏变换与傅氏逆变换7.3 单位脉冲函数,7.4 广义傅氏变换7.5 傅氏变换的性质第八章 拉普拉斯变换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拉普拉斯逆变换。教学重点和难点: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教学内容:8.1 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8.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第二版),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编,科学出版社2007 年 2 月出版。参考书目:1.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教研室编, 复变函数 (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

9、6。2. 刘建亚主编, 大学数学教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五、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启发式教学,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课程学习总成绩的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 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和上课表现等)占 30。七、本大纲编写参照系、编写根据、编制人6参照系与编写根据:1、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规范;2、闽江学院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编制人:蔡萍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总学时:32 学时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 高等数学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一、本课程的

10、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通信工程类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如电磁场与电磁波 、 导波光学及应用等打下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体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条:(1) 掌握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拉普拉斯方程及其定解问题常用的求解方法;(2) 了解特殊函数。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章节号 内容 学时引言波动方程 8(1) 弦的波动方程的建立, 定解问题(2) 初值问题. 达朗贝尔公式、波的传扦1(3) 初边值问题. 分离变量法热传导方程 8(1) 热传导方程及其定解问题(2) 初边值问题.

11、分离变量法2(3) 柯西问题调和方程 8(1) 方程的建立、定解问题(2)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3(3) 格林函数特殊函数 84(1) 伽马函数7(2) 球函数(2) 柱函数总学时 32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孙金海,华中理工大学教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梁昆淼,高等教学出版社,2004-02。数学物理方程第二版,谷超豪,高等教学出版社,2003-04。高等数学的理论和习题 ,M.R.Spiegel,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五、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在教学中应根据后继课程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重组, 指导学生自学。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考核方式以期

12、末考试为主,期考成绩占 70%,平时成绩 30%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总学时:64(讲授/理论 52 学时,实验/技术/技能 12 学时)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我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基础课,又是从事本专业学习及研究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为进一步从事电类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

13、的学习,应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电路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在8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电路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讲授讨论习题实验其他1 导 论 1 12 基本概念 6 4 23 电路的分析方法 7.5 7 0.54 电路定理与应用 5.5 3 0.5 25 正弦交流电路 13 12 16 选频电路与谐振 10.5 6 0.5 47 双口网络分析 6.

14、5 4 0.5 28 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 10 7 1 29 非线性电路分析 2 210 复习 2 2(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 1 章 导 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电路的历史和基本的总体概念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 电路的历史和实际生活中的作用。2 电路的总体概念。第 2 章 基本概念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以下基本概念: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R、L 、C 和电源元件的定义;等效替换。2熟悉参考方向、实际方向、关联方向三者的关系并掌握在电路中的应用。3掌握基本元件的伏安特性和等效替换的方法。4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

15、基本概念(1) 电路模型。(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功率。9(3) 物理量的方向。 #(4) 等效电路和等效替换的方法(星型和三角型等效变换*) 。2基尔霍夫定律(KL):KCL 和 KVL。*3基本元器件R、L、C 和电源元件的定义、伏安特性(VAR) 、等效替换。第 3 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连通图、有向图、树、割集、回路、矩阵。2了解独立节点、独立回路、线性电路(元件组成看)和有源二端网络的概念。3了解 2b 方程法。4熟练掌握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5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特性与应用、计算方法。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基

16、本概念:连通图、有向图、树、割集、回路、矩阵。#2基本概念:独立节点、独立回路、线性电路(元件组成看) 、有源二端网络。3分析方法(1) 2b 方程法、支路电压法、支路电流法。(2) 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4运算放大器:特性与应用。*#第 4 章 电路定理与应用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替代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2替代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第 5 章 正弦交流电路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正弦信号的时域和相量表示。2掌握电源、基本元件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示。3掌握正弦稳态

17、电路的阻抗和导纳、功率计算。4掌握相量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方法。5掌握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和回转器等双口元件的特性和分析方法。6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正弦信号的时域形式和相量形式:正弦量的三要素;复数和欧拉公式在相量表示中的应用#。2电路的相量表示方法(1) 基本元器件( R、L 、 C)的相量模型。*(2)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示。(3) 阻抗和导纳。3电路的相量分析法:网孔法、节点法和戴维宁等效法。* 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计算。* 105基本概念:互感线圈、互感系数、耦合系数、同名端。6互感线圈串联、并联去耦等效及 T 型去耦等效方法。 *

18、 7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和回转器等双口元件的特性和分析方法。*8三相电路的计算。#第 6 章 选频电路与谐振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的概念,了解波特图和滤波器的概念。2了解典型网络的频率特性。3熟悉 Multisim 软件的基本入门步骤。4掌握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基本概念:网络函数、频率特性、波特图、滤波器。2典型网络的频率特性。3通过 RC 无源滤波电路引入 Multisim 软件。4RLC 串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条件、频率特性、品质因数。*#第 7 章 双口网络分析教学目的要求:1基本概念:双口网络、网络函数、转移函数

19、、特性阻抗。2认真理解双口网络的参数表示法,会求简单双口网络的参数。3掌握双口网络的等效和组合方法,理解匹配的概念,会求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特性阻抗。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双口网络的方程(Z、Y、H、T) 、参数及参数的计算。*2双口网络的等效与组合。#3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特性阻抗的计算。*第 8 章 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一阶电路微分方程与在直流信号和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受激响应2熟悉换路定律与储能响应的概念,掌握时间常数的概念与求法3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4熟悉冲激函数和冲激响应的概念5熟悉 Multisim 软件使用入门6了解二

20、阶电路微分方程和储能响应的特点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基本概念:换路、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2换路定律。35 个响应的含义和分析计算方法。*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5通过一阶电路进一步学习 Multisim 软件使用入门。6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第 9 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非线性电阻的基本概念和串并联组合方法。2掌握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直流工作点。3了解非线性电容和电感的概念。11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1非线性电阻的基本概念和串并联组合方法。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直流工作点。*#3

21、非线性电容和电感的概念。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燕庆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7.参考书目李翰荪.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邱关源.电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闻跃.基础电路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王文辉.电路与电子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五、实验要求与实验内容/课程实践环节基本要求1.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使用仪器的能力和电路设计、调试和参数测试能力。2.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计划学时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基础 验证 必修 2实验二:有源

22、二端网络等效定理及等效参数测定 基础 验证 必修 2实验三:直流双口网络的研究 基础 验证 必修 2实验四: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基础 验证 必修 2实验五:设计性实验电容容值的测量 基础 设计 必修 4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教学过程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通过习题求解,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主,期考成绩占 70%,平时成绩 30%,采用闭卷形式。八、必要的说明1、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微积分、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傅里叶级数和积分变换等数学基础,并要求学生已初步掌握电磁现象和电磁运动1

23、2的一般规律,能正确使用国际单位制。2、对开设信号与系统课的专业应注意与本课程的内容衔接关系。 3、讲授时应抓住基本定律为纲,抓难点及重点讲深、讲透,学生应牢固、熟练地掌握这些内容。九、本大纲编写参照系、编写根据、编制人编写人:贾俊荣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总学时:64(讲授/理论 52 学时,实验/技术/技能 12 学时)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类学生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熟

24、悉常用半导体电子器件和集成块的特性和参数;掌握低频放大器的电路构成和各种组态组成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各项有关参数的物理概念、分析和计算的方法;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运放电路的分析应用方法;熟悉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和掌握分析设计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如高频电子电路、 数字电路等打下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体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条:1、 了解 PN 结形成的机理和电特性;掌握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电特性和有关参数;2、 掌握三种基本组态的放大器电路、以及差分放大电路、有源负载电路、电流源电路、互补输出电路等基本电

25、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练掌握小信号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3、 掌握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对放大器各性能参数的影响。负反馈类型的判别分析以及深度负反馈的计算方法;4、 熟悉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典型应用电路、性能指标。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误差分析,以及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各种典型应用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设计方法;5、 掌握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基本分析方法;6、 掌握功率放大器和串联型稳压13电源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分析计算方法。7、 应用 multisim 及相关工具分析电路和解题。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 课程学

26、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 主要内容总学时 讲授 实验 习题1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8 6 22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12 10 23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 4 44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 45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 26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8 6 27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6 4 28 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信号和信号的转换 10 6 49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4 410 第十章 直流电源 4 4合计: 64 52 12(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主要内容:从半导体的基础知识开始,介绍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

27、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重点: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掌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难点: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以及由此而阐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外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主要内容: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及放大电路的图解法和等效电路分析法。包括共射、共集、共源等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和主要动态参数的分析与计算。电路能否放大的判断、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失真分析等。采用 Multisim 进行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重点和难点:上述内容既是本章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本章是课程的重点。教学目标:能正确运用计算法

28、和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及输出波形失真情14况;熟练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和共源放大电路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及Au、Ri、Ro 等性能指标的计算。学会采用 Multisim 进行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主要动态参数的分析)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其特点、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计算。重点: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计算。难点: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计算。教学目标:熟悉多级放大电路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和 Au、Ri、Ro 的计算,并能根据功能需要合理选择电路类型和耦合方式;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

29、原理、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的计算。学会采用 Multisim 进行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主要内容:通用型集成运放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基本电流源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意义。难点:各类电流源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教学目标:熟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集成运放主要参数。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主要内容:频率响应概述、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采用 Multisim 进行频率响应的分析。难点:各类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和计算。教学目标:熟悉频率响应的概念和了解晶体管的高频

30、等效模型,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和计算。学会采用 Multisim 进行频率响应的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主要内容:反馈的概念、反馈性质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的计算、负反馈引入的原则。难点: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组态的判断及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教学目标:能判断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熟悉交流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能根据需要合理引入负反馈放大电路。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主要内容:掌握比例、加减、积分运算电路的运算关系,写出各种运算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根据需要选择运算电路。重点:各种运算电路的输出与输入

31、电压的函数关系。教学目标:掌握比例、求和、积分电路中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函数关系。15能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上述有关电路。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主要内容:正弦波振荡的条件、电路的组成及产生正弦波振荡可能性的判断、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各类电压比较器的阈值电压的计算及传输特性曲线的绘制、集成运放组成的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重点和难点:正弦波振荡可能性的判断、各类电压比较器的阈值电压的计算及传输特性曲线的绘制、集成运放组成的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教学目标:熟悉由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电路、电压比较器等电路的工作原理。能根据相位

32、平衡条件判断各种 LC 振荡器能否振荡。掌握 RC 串并联(桥式)振荡电路的组成、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会计算电压比较器阈值电压并能画出它们的传输特性曲线。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及分析方法。OTL、OCL等典型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重点和难点:OTL 、OCL 等典型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教学目标:掌握功放电路的特点及 OCL、OTL 电路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的估算。了解集成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第十章 直流电源主要内容:整流、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整流元器件的选择原则。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计

33、算。集成稳压器的应用。重点和难点: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计算。集成稳压器的应用。教学目标:掌握整流滤波电路工作原理,会计算整流参数,合理地选择电路器件。熟悉稳压管稳压电路和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法。掌握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工作原理,会估算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华成英、童诗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高等教学出版社参考书:1、孙肖子 张企民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谢嘉奎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 2000.10 高等教学出版社3、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4、 模拟电子技术

34、基础习题解答第四版 华成英编 高教出版社,2006 年五、实验要求与实验内容/课程实践环节基本要求16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安排 12 学时实验。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参见实验教学大纲。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的新特点,引导学生“注重物理概念” , “采用工程观点” , “重视实验技术” , “善于总结对比” , “寻找内在规律” ,以期较好、较快地掌握器件与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备课程学习后所应有的基本工程设计能力。要引导学生善于应用现代 EDA 工具来分析和设计电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预习,并采用计算机仿真

35、表述。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本门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之以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实验及作业等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该课程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占总学时的 70%,其它教学手段占总学时的 30%。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形式闭卷考试。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 60%,平时作业、计算机仿真练习占总成绩的 20,实验占总成绩的 20%。笔试和实验成绩都应合格才能获得学分。八、必要的说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应与电子线路实验、电子课程设计有机的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九、本大纲编写参照系、编写根据、编制人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总学时:64(讲授/理论 52 学时,实验/技

36、术/技能 12 学时)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类学生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为今后学习有关数字测量、数字传输与通信、数字控制课程,以及为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数字系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17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一般要求如下:(1)清楚地理解双极型和 MOS 型晶

37、体管开关特性。(2)掌握常用的数制、布尔代数基本定理和运算规则,能熟练使用公式和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3)熟悉基本逻辑门和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5)了解基本的组合和时序集成电路。(6)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扩展应用(7)了解模/数与数/模转换的工作原理和几种常用的模/数和数/模转换器。(8)掌握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训练,初步了解 EDA 工具软件的使用。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课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验 习题1 数制与码制 2 22 逻辑代数

38、基础 6 63 门电路 6 64 组合逻辑电路 10 8 25 EDA 工具软件使用初步及硬件描述语言入门 2 26 触发器 6 4 27 时序逻辑电路 10 8 28 存储器 4 49 可编程逻辑器件 2 210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6 4 211 模数和数模转换 6 612 设计性实验 4 4合计:56167264 52 12(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 数制与码制主要内容:数字电路的特点和分类;脉冲波形的主要参数;数制;不同数制间的关系与转换;二十进制码、格雷码、奇偶检验码等二进制代码。重点:几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教学目标: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特点、数制与码制。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1

39、8主要内容:逻辑值 1 和 0 的含义;基本逻辑运算和几种常用复合逻辑运算;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定律和常用公式及基本规则;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式和逻辑图;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采用 Multisim 进行逻辑化简与变换。重点和难点:公式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教学目标:掌握布尔代数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及常用公式,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熟练地应用公式和卡诺图化简函数。学会采用 Multisim 进行逻辑化简与变换(字符发生器与逻辑转换仪)。第三章 门电路主要内容:门电路的作用和常用类型;二极管、三极管和 MOS 管的开关特性;分立元件门电路和组合逻辑门电路;T

40、TL 与非门的外特性;TTL 集成门应用要点;CMOS 与非门、或非门、OC 门、三态门和传输门的电路和逻辑功能;TTL 和 CMOS 电路的主要差异。 重点:各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门电路的电气特性及中规模集成电路手册使用。教学目标:掌握主要逻辑门电路的功能;理解二极管和 MOS 管以及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掌握 TTL 基本门的逻辑功能和主要电气特性;掌握 CMOS 与非门、或非门、OC 门、三态门和传输门的逻辑功能 和主要电气特性。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主要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半加器和全加器;串行进位加法器和超前进位加法器举例;二进制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和优先编

41、码器;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和数码显示译码器;数据分配器和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EDA 工具软件使用初步及硬件描述语言入概貌。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中规模组合集成电路的使用。进一步深化 Multisim 等计算机仿真软件的使用。难点:用二进制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教学目标: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理解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等集成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 EDA 工具软件使用初步及硬件描述语言入门。第五章 集成触发器主要内容:触发器的基本特性;触发器的类型;由与非门和或非门组成的基本 RS 触发器;同步 RS 触发器、同步 D

42、触发器和同步 JK 触发器;边沿JK 触发器、维持阻塞 D 触发器、T 触发器和 T触发器;主从 RS 触发器和主从JK 触发器;五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转换。重点: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难点:五种触发器的相互转换。19教学目标:了解基本 RS 触发器、同步触发器、边沿触发器与主从触发器的电路形式, ;熟练地掌握同步触发器,边沿触发器与主从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状态转换真值表,特性表,特性方程,逻辑符号。学会 EDA 工具软件了解触发器的动态特性。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主要内容: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特点和类型;同步时序逻辑电路中的驱动方程、输出方程、状态方程、状态转换真值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的求取

43、;异步时序逻辑电路中的驱动方程、时钟方程、输出方程、状态方程、状态转换真值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的求取;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异步计数器、同步计数器和集成计数器。重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难点:利用集成计数器构成 N 进制计数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教学目标: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了解寄存器和计数器等集成器件的工作原理;熟悉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采用 Multisim 进行时序仿真(逻辑分析仪等使用) 。学会采用 EDA 工具软件进行时序电路设计及时序仿真。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内容:半导体存储器的作用、类型与特点;ROM 的类型及其特点;RAM 的结构、类型和特点。难点:半导体

44、存储器内部的工作机理。教学目标:介绍 ROM 和 RAM 的特点及用法。第八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主要内容: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基本结构、分类及简单应用。教学目标:介绍各类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分类、特点及简单应用。学会采用EDA 工具软件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简单设计。第十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主要内容:脉冲信号产生与整形的方法;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用 555 定时器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重点:用 555 定时器构成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教学目标:掌握 555 定时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学会采用 Multisim 分析脉冲电路。第十一章

45、模数和数模转换主要内容:数模和模数转换的概念和作用;R - 2R 倒 T 形电阻网络 DAC和常用 DAC 的类型和主要参数;并联比较型 ADC、逐次渐近型 ADC 和双积20分型 ADC。教学目标:了解常用的数模及模数转换器的结构和转换特点,掌握模数和数模转换器件的主要参数,并能正确使用。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1、康华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蔡惟铮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3、余孟尝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实验要求与实验内容/课程实践环节基本要

46、求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安排 16 学时实验。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参见实验教学大纲。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本课程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其教学方式应注重启发式、引导式并在设计性例子上多下功夫,讲授时应注意以设计、应用为教学的主线,将其它的内容与后续相关课程以及实际应用有机联系起来。要引导学生善于应用现代 EDA 工具来分析和设计电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预习,并采用计算机仿真表述。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本门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之以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计算机仿真、实验及作业等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该课程的要求。在整个教

47、学过程中,课堂讲授占总学时的 70%,其它教学手段占总学时的 30%。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形式闭卷考试。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 60%,平时作业、计算机仿真练习占总成绩的 20,实验占总成绩的 20%。笔试和实验成绩都应合格才能获得学分。八、必要的说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应与电子线路实验、电子课程设计有机的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九、本大纲编写参照系、编写根据、编制人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总学时:64 (讲授/理论 56 学时,实验/技术/技能 8 学时,上机/课外实践 学时)21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基础一、本课程

48、地位、性质和任务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技术,通讯,自动化,信号检测,信息处理,计算机等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讨论确定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的特性及数学模型,信号通过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及由某些典型信号通过某些典型系统引出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信号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基本理论及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求解电子系统的特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先行课程基础是工程数学和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

49、,教学安排在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程序语言(Matlab)之后为宜。从学科的性质来看,它综合应用现代数学的概念和分析的方法对工程技术比如电路设计,通信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以及生命科学当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指导思想和分析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树立信号与系统的概念,熟练应用数学工具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了解确知信号的时域、频域描述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确知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强调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讲授 讨论 习题 实验 其他1 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