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200.50KB ,
资源ID:244756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4475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doc)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doc

1、一、前 言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用于从事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检疫和检测,由于从事微生物的检疫和检测关系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健康以及工作环境的卫生,所以要求从事检疫和检测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执行完善、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本手册作为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手册使用,指导工作人员使用和管理生物安全实验室。二、 本实验室的危险性评估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 、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危害程度评估应

2、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本实验室的由主任 负责完成。2.1 样本的生物学危险评估根据规定,本实验室(BSL-2 级)主要从事出入境动物的检验检疫;以及出入境水产品的检验,涉及的生物学危险因子及其评估见表 1。表 1 实验样本及其生物学危险评估序号可能接触的生物因子的名称、种类危险性类别 致病性传播途径感染剂量浓度 预 防 或 治 疗 措 施1 牛鼻气管炎病毒 2 牛赤羽病病毒 3 4 5 6 空气 7 口腔 8 皮 9 血液 2.2 实验试剂的生物学危险性评估存在生物安全危害可能的实验试剂必须进行生物学危险评估,评估原则遵照 2.1。表 2 常用的实验试剂及其危险性评估序号 使用试剂名称

3、 危险性类别 致病性 传播途径感染(中毒)剂量、浓度 预防或治疗措施1 化学中毒 血液 2 肠道感染 皮 3 呼吸道感染 口腔 4 空气 5 6 7 8 9 2.3 通风系统的危险性评估表 3 通风系统及其危险性评估序号可能的危险性部位(名称)可能的危险性类别 致病性 传播途径感染剂量、浓度 预防或治疗措施1 排风管道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因子累积在管道表面(见表 1) 空气 未能确定 每半年进行一次熏蒸消毒2 高效滤器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因子截留在高效滤器迎风面(见表 1) 空气 未能确定每天定时启动安装在排风机箱内的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更换时由专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按规程更换、包装、销毁。2.4 水电

4、系统的危险性评估表 4 水电系统及其危险性评估序号可能的危险性部位(名称)可能的危险性类别 致病性 传播途径感染剂量、浓度 预防或治疗措施1洗眼器的排水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因子意外溅入眼睛而应急冲洗,累积在管道表面(见表 1) 口腔 冲洗完毕,加入 56 升含氯消毒剂,30 分钟之后用大量的自来水冲稀,排入城市污水处理体系2 电 器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因子累积(见表 1) 皮肤 1 每周一次,用湿毛巾沾 3%的H2O2 消毒剂溶液搽抹消毒。 在电器表面 每天顶时启动紫外线等进行 30 分钟的消毒2.5 仪器设备的危险性评估表 5 仪器设备及其危险性评估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可能的危险性 致病性 传播途径感

5、染剂量、浓度 预防或治疗措施1 洗眼器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因子累积在电器表面 皮肤 每周一次,用湿毛巾沾 3%的H2O2 消毒剂溶液搽抹消毒。2 生物安全柜 3 高压灭菌器 4 5 6 7 8 9 三、操作管理规程3.1 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启动准备】1 如紫外灯为关闭,请关闭紫外灯;2 启动安全柜的鼓风机和照明灯,检查进风口和排风口并确认它们未被覆盖、处于正常状态;3 在操作使用之前,鼓风机至少应运行 15 分钟。【擦抹消毒】1 用 70%酒精、2%碱性脱水戊二醛或消毒效果相近、无腐蚀性消毒剂对安全柜内的所有工作面进行擦抹消毒。【材料和设备】1 把材料和设备放置于安全柜内的工作面;2 任何物品放

6、置均不能超出进风格栅的前后风口;在安全柜内工作面应隔离污染物,减少来回操作的次数;4 不能使用明火的本生灯(煤气炉) ;5 禁止使用任何闪点在 25 华度以下的易燃物质。【空气净化】 材料和设备放置于安全柜内后应允许运行 23 分钟。【运行操作】 1 运行操作时应选用适宜的服装、长袖袖套,编织袖口和橡胶手套;2 尽量减少安全柜内的来回操作次数,并采用适宜的消毒措施。【终末净化与擦抹消毒】1 从安全柜内取出材料与仪器之前,系统至少应运行 23 分钟;2 完成操作后应进行终末消毒,擦抹消毒方法同上。3 熏蒸消毒生物安全柜内的污染清除时,可将适量的多聚甲醛(空气中的终浓度达到 08) 放在电热板或电

7、热盘上(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控制 )。然后在生物安全柜内放置第二个放有比多聚甲醛多 10 的碳酸氢铵的加热板或盘。第二个盘上覆盖一个能够从远处将其移走的盖子(如连接一个能够从生物安全柜外拉动的绳子) ,从而尽量减少对甲醛气体的提前中和。如果相对湿度低于 70 ,在使用强力胶带如“管道密封胶带 ”(ducttape)密封前部封闭板前,还要在安全柜内部放置一个开口的盛有热水的容器。如果前部没有封闭板,则可以用重型塑料布(heavy gaugeplastic ,heeting)粘贴覆盖在前部以保证气体不会泄漏进入房间【关闭】 关闭鼓风机和照明灯。3.2 BSL-2 实验室操作规程【准备】样本准备应在样

8、品室内完成。【启动】1、 启动排风风机;2、 启动生物安全柜 1、2;3、 启动送风风机;4、 启动空调机。系统运行至少十分钟,检查压差,核心室压差正常范围应在-10Pa,缓冲室压差正常范围应在0Pa。【人员进入】1、 系统参数处于正常状态,人员方可进入;2、 人员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按缓冲间 1 淋浴间 缓冲间 2 核心实验室的顺序进入。【物品进入】1、 实验人员进入核心实验室后,物品方可进入;2、 物品应从传递窗输送进入。【实验进行】1、 实验操作应于生物安全柜内完成;2、 实验用废水应用专用的接水桶盛接;3、 带上备用更换的清洁工作服,留置于淋浴间内。【物品消毒】1、 实验结束,实验物品

9、应置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2、 高压灭菌应遵循高压灭菌器的操作规程。【人员退出】1、 实验操作完成,实验物品已完成高压灭菌,方可认为实验结束;2、 实验结束后,人员应从进入路线退出,在缓冲室内洗手,更换工作服,并用密闭的塑料袋负压包装;3、 进入淋浴室,冲淋全身,并换上清洁工作服。【系统关闭】1、 关闭空调机;2、 关闭送风系统;3、 在确认生物安全柜内紫外线灯完成消毒后,关闭生物安全柜;4、 关闭排风机。【系统消毒】1、 紫外线消毒定时于每天上午 7:007:30、下午 5:306:00,如需加班未能在此时段完成,应事先调节。2、 排风系统采用臭氧消毒,与紫外线灯同时进行。【应急】1、 实验室

10、内如遇样品溅入眼睛,请脚踏洗眼器开关冲洗眼睛;2、 如遇紧急停电,应急照明即自动启动,人员从正常路线退出。3、 如遇意外事故,击碎报警盒,按下按钮报警。【特别注意】1、 人员进入实验室内,紫外线灯应关闭,以免灼伤皮肤与眼睛;2、 洗眼器使用完毕后,洗眼水应视危险性大小决定是否置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3.3 实验操作规程331 样品的接收与开启接收和打开样品的人员应当了解样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接受过如何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的培训,尤其是处理破碎或泄漏的容器时更应如此。样品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332 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1应使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

11、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人气体。4感染性物质不能够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6刻度对应(Marktomark)移液管不需要吹出最后一滴液体,因此最好使用这种移液管。7污染的移液管应该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容器中。移液管应当在消毒剂中浸泡 18,24 小时后再进行处理。8盛放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而不能放在外面。9固定有皮下注射针头的注射器不能够用于移液。应当用钝头导管替代针头。可以用工具打开瓶塞后再用移液管取样,从而避免使用注射器和针头。10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意外滴出而扩散,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

12、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将其高压灭菌或按感染性废物处理。333 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1为了避免转移物质洒落,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应为 23mm 并完全封闭,手柄(shanks)的长度应小于 6cm 以减小振动。或者采用一次性灭菌棉签。2使用封闭式微型电加热器消毒接种环能够避免在本生灯的明火上加热所引起的感染性物质爆溅。最好使用不需要再进行消毒的一次性接种环。3为了避免产生气泡和气溶胶的扩散,不要在玻片上进行触酶试验,而应当采用试管、毛细管或盖玻片法。4准备高压灭菌和或处理的废弃样品和培养物应当放置在防漏的容器内,如实验室废物袋。5在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必须采用适当的消毒剂清除工作区的污染

13、。 334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1应参考国家标准和相关文献,介绍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方法和局限性。并发给工作人员书面的操作步骤、安全或操作手册。应明确注明当出现溢出、破损或不良操作时,安全柜就不再能保护操作者。2生物安全柜必须运行正常时才能使用。3生物安全柜在使用中不能打开玻璃观察挡板。4安全柜内应尽量少放置器材或样品,不能阻碍后部的气流循环。样品在放人安全柜内的工作区前需要清除表面污染。5安全柜内不能使用酒精灯,否则燃烧产生的热量会干扰气流并可能损坏过滤器。允许使用微型电加热器,但最好使用一次性无菌接种环;6所有工作必须在工作台面的中后部进行,并能够通过观察挡板看到。7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流动。

14、8操作者不应反复移出和伸进手臂以免干扰气流。9实验记录、移液管以及其他物品不能够阻碍前面的空气格栅,因为这将干扰气体流动,引起物品的潜在污染和操作者的暴露。10工作完成后以及每天下班前,应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的表面进行擦拭。 11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安全柜的风机应至少运行 5 分钟。 335 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注入1通过认真练习和仔细操作,可以避免破碎玻璃器皿的意外刺伤。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2皮下注射针头、玻璃吸管以及破碎的玻璃均可能将感染性物质注入体内。3以下两点可以减少针刺事故: (a)注射时特别小心(b)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许多操作可用带有钝头导管的注射器替代。可用一些

15、简单的装置来打开瓶塞,然后使用吸管取样。4不要重新给用过的针头戴护套,一次性注射器用完后,不必将针头从注射器上取下,应丢弃在防穿透的带盖容器中。5应当用塑料吸管代替玻璃吸管。 336 血清的分离操作1只有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这项工作。2操作时应戴手套以及眼睛和黏膜的保护装置。3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喷溅和气溶胶的产生。血液和血清应当小心吸取,而不能倾倒。严禁用口吸液。4移液管使用后应完全浸入次氯酸盐或其他适当的消毒液中。移液管应在消毒液中浸泡至少 18 小时,然后再丢弃或灭菌清洗后重复使用。5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样品管,在加盖后应当放在适当的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和或焚烧。6为了

16、清洗喷溅和溢出的血样,应当备有每天新鲜配制的次氯酸盐溶液。 337 离心机的操作使用1在使用实验室离心机时,仪器良好的机械性能是保障微生物安全的前提条件。2应按照操作手册来操作离心机。3离心机放置的高度应当使低于平均身高的工作人员也能够看到离心机腔体内部,以正确放置十字轴和离心管套。4离心管和盛放离心样品的容器应当由厚壁玻璃制成,或最好为塑料制品,并且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破损。5用于离心的试管和样品容器应当始终牢固盖紧(最好使用螺旋盖) 。6离心管套的装载、平衡、密封和打开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7离心管套和十字轴应按重量配对,并在装载离心管后正确平衡。8操作指南中应给出液面距离心管边缘需要留出

17、的空间大小。9空离心管套应当用蒸馏水或乙醇(异丙醇,70) 平衡。盐溶液或次氯酸盐溶液对金属具有腐蚀作用,因此不能使用。10对于危险度 3 级和 4 级的微生物,必须使用可封口的离心离心管套(安全杯) 。 11当使用固定角离心转子时,必须小心不能将离心管装得过满,否则会导致漏液。 12应当每天检查离心机内转子部位的腔壁是否被沾染或弄脏。如污染明显,应重新评估离心操作规程。13应当每天检查离心转子和离心管套是否有腐蚀或细微裂痕。14每次使用后,要清除离心管套、转子和离心机腔的污染。15使用后离心管套应当倒置存放使平衡液流干。16当使用离心机时,可能喷射出可在空气中传播的感染性颗粒。如果将离心机放

18、置在传统的前开式的 I 级或级生物安全柜内,这些粒子由于运动过快而不能被安全柜内的气流截留。而在级生物安全柜内封闭离心时,可以防止生成的气溶胶广泛扩散。但是,良好的离心操作技术和牢固加盖的离心管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以防止感染性气溶胶和可扩散粒子的产生。3。38 匀浆器摇床搅拌器和超声处理器操作的使用1实验室不能使用家用(厨房 )匀浆器,因为它们可能泄漏或释放气溶胶,必须配备并使用实验室专用搅拌器和消化器(stomacher)。2. 盖子、杯子或瓶子应当保持正常状态,没有裂缝或变形。盖子应能封盖严密,衬垫也应处于正常状态。3在使用匀浆器、摇床和超声处理器时,容器内会产生压力,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气溶

19、胶就可能从盖子和容器间隙逸出。由于玻璃可能破碎而释放感染性物质并伤害操作者,使用塑料容器,尤其是聚四氟乙烯(po1ytetranuoroe - thylene, PTFE)容器。4使用匀浆器、摇床和超声处理器时,必须用一个结实透明的塑料箱覆盖设备,使用结束后消毒。可能的话,这些仪器可在生物安全柜内覆盖塑料罩进行操作。5操作结束后,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容器。6使用超声处理器的人员应进行听力保护。3。39 组织研磨器的操作使用1使用玻璃研磨器时应戴手套,并用一块具有吸收性的软物包住研磨器。塑料(聚四氟乙烯)研磨器更加安全。2操作和打开组织研磨器时应当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3310 冰箱与冷柜的维护和使

20、用1冰箱、低温冷柜和干冰柜应当定期除霜和清洁,应清理出所有在储存过程中破碎的安瓿和试管等物品。清理时应戴厚橡胶手套并进行面部防护,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2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学名、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名。未标明的或废旧物品应当高压灭菌并丢弃。3应当保存一份冻存物品的清单。4除非采用有效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溶液并冰箱门上应明确标示3311 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开启操作当打开装有冻干物的安瓿时必须小心,因为其内部可能处于负压,瞬间进入的空气可能使一些物质扩散进入空气。安瓿应该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建议按下列步骤打开安瓿:1首先清除安瓿外表面的污染。 2如

21、果管内有棉花或纤维塞,可以在管上靠近棉花或纤维塞的中部锉一痕迹。3用一团酒精浸泡的棉花将安瓿包起来以保护双手,然后手持安瓿从标记的锉痕处打开。4将顶部小心移去并按污染物处理。5如果塞子仍然在安瓿上,用消毒镊子除去。6缓慢向安瓿中加入液体来重悬冻干物,避免出现泡沫。 331 感染性物质保存安瓿的存放装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不能浸入液氮中,因为这样会造成有裂痕或密封不严的安瓿在取出时破碎或爆炸。如果需要低温保存,安瓿应当储存在液氮上面的气相中。此外,感染性物质应储存在低温冰柜或干冰中。当从冷冻储存器中取出安瓿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眼睛和手的防护。以这种方式储存的安瓿在取出时应对外表面进行消毒。33

22、13 样品的收集、标记和运输1始终遵循常规预防措施;所有操作均要戴手套2应当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来采集病人或动物的血样。3在静脉抽血时,应当使用一次性的安全的抽真空设备取代传统的针头和注射器,因为这样可以使血液直接采集到带塞的运输管和或培养管中。用完后自动废弃针头。4装有样品的试管应置于适当容器中运至实验室,在实验室内部转运也应这样说明书应当分开放置在防水袋或信封内。 3314 显微观察的薄膜和涂片用于显微观察的血液、唾液和粪便样品在固定和染色时,并不必杀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应当用镊子拿取这些东西,恰当储存,并经清除污染和或高压灭菌后再丢弃。3315 自动化仪器(超声处理器、涡旋混合器 )

23、的操作1为了避免液滴和气溶胶的扩散,这些仪器应采用封闭型的。2排出物应当收集在封闭的容器内进一步高压灭菌和或废弃。3在每一步完成后应根据操作指南对仪器进行消毒。3316 动物组织处理操作1组织样品应当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小块样品,如针头活检样品,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固定和消毒,但是较大样品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2应当避免冰冻切片。如果必须进行冰冻切片,应当罩住冰冻机,操作者要戴安全防护罩(面具)。清除污染时,仪器的温度要升至 20C。 3.4 加热与高压消毒操作规程341 加热消毒1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 “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 160C 或更高温度 24

24、 小时的物品。燃烧或焚化也是一种干热方式。高压灭菌的湿热法则最为有效。2 煮沸并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3 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小心操作并保存,以保证在使用之前不再被污染。 342 高压灭菌1 高压灭菌的技术指标压力饱和蒸汽灭菌(高压灭菌 )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时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对于大多数目的,下列组合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134、2、3 分钟 126、10 分钟 121、15 分钟 115、25 分钟2 高压灭菌器的装载为了利于蒸汽的渗透和空气排出,高压灭菌物品应松散

25、包装放置在灭菌器内。要使蒸汽能够作用到其内容物。通过高压灭菌器内的蒸汽,由下而上置换空气并经排气孔排出。当所有的空气排出后,关闭排气孔的阀门,缓慢加热使压力和温度上升到安全阀预置的水平。此时记为灭菌开始时间。灭菌结束后停止加热,让温度下降到 80以下再打开盖子。4 高压灭菌器使用注意事项下列规定能够减小操作压力容器时会发生的危害:(1)高压灭菌器的操作和日常维护应由受过良好培训的人员负责。预防性的维护程序应包括:由有资质人员定期检查灭菌器内部、门的密封性以及所有的仪表和控制器。(2)应使用饱和蒸汽,并且其中不含腐蚀性抑制剂或其他化学试剂,这些物质可能污染正在灭菌的物品。(3)所有要高压的物品都

26、应放在空气能够排出并具有良好热渗透性的容器中;灭菌器内不能塞得过紧,否则蒸汽不能均匀作用于装载物。(4)当灭菌器内部加压时,互锁安全装置可以防止门被打开,而没有互锁装置的高压灭菌器,应当关闭主蒸汽阀并待温度下降到 80以下时再打开门。 (5)即使温度下降到 80以下,操作者打开门时也应当戴适当的手套和面罩来进行防护。(6)在进行高压灭菌效果的常规监测中,生物指示 剂或热电偶计应置于每件高压灭菌物品的中心。最好在“最大”装载时用热偶计和记录仪进行定时监测,以确定灭菌程序是否恰当。(7)灭菌器的过滤器(如果有 )应当每天拆下清洗。(8)应当注意保证高压灭菌器的安全阀没有被高压灭菌物品中的纸等堵塞。

27、 3.5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与灭活操作规程 消毒和灭菌的基本常识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生物安全中关于清除污染的特殊要求要根据实验工作的类型和所操作感染性物质的特性来决定。因此,有必要利用已知的普通信息来确立更具体的和标准化的程序,以满足某些特殊实验室中各种不同生物危害水平的需求。35。1 局部环境污染的清除操作需要联合应用液体和气体消毒剂来清除实验室空间、用具和设备的污染。清除表面污染时可以使用次氯酸钠(Na0C1)溶液;含有 1有效氯的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卫生设备,但是当处理高危环境时,建议使用高浓度(5gL)溶液。用于清除环境污染时,含有 3过氧化氢的溶液也可以作为漂白剂的代用品。

28、可以通过加热多聚甲醛或煮沸福尔马林所产生的甲醛蒸气熏蒸来清除房间和仪器的污染。产生甲醛蒸气。前,房间的所有开口(如门窗等)都应用密封带或类似物加以密封。熏蒸应当在室温不低于 21且相对湿度 70 的条件下进行清除污染时气体需要与物体表面至少接触 8 小时。熏蒸后,该区域必须彻底通风后才能允许人员进入。在通风之前需要进入房间时,必须戴适当的防毒面具。可 以采用气态的碳酸氢铵来中和甲醛。已有报道,可采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气雾熏蒸污染的空间,但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注:甲醛是一种危险和有刺激性的气体,并怀疑有致癌性。应使用具有供气系统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操作时应当采用“双人”制。 35。2 室内表面紫

29、外线消毒的日常操作3.6 工作服臭氧消毒操作规程3.7 排风系统臭氧消毒操作规程 3.8 滤器更换操作规程四、 进出管理制度4.1 实验室准入制度a) 非实验有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b)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c)在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4.2 实验人员的进出管理4.3 实验物品的进出管理a) 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b) 进入实验室的实验用品保持洁净。4.4 实验废水的处置管理a) 核心区的实验废水经高压消毒后才能转移出实验室b) 涉及生物安全的

30、实验废水经有效消毒后才排出实验室4.5 实验废物的处置管理a) 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生物学安全可通过高压消毒处理或其他被承认的技术达到。b) 实验室核心区废弃物应高压消毒后移出出实验室。c) 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d) 动物尸体和组织的处置和焚化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4.6 实验工作服的处置管理实验室内,任何接触了病原微生物的工作服都必须由专职清洁人员消毒清洗;进入核心间工作使用后的工作服存放于指定的位置,由专职的清洁人员打包后消毒清洗;在辅助功能室工作使用的工作服定期

31、由专职清洁人员清洗。五、 防护措施5.1 个人防护a) 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I 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b) 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I 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5.1.1 防护服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5.1.2 手套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

32、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5.1.3 鞋进入实验室应换实验室内的鞋,进入实验室洁净室和核心区应再次换鞋5.1.4 面部与身体的防护处理样本的过程中,如可产生含生物因子的气溶胶,应在适当的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5.2 设备防护六、 管理措施6.1 管理岗位与责任实验室管理层对所有员工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最终责任由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的与其地位相当者承担。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

33、有权阻止不安全的活动。如设有安全委员会,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如果不是该委员会的主任,至少应是该委员会有职权的成员。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规定和程序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6.2 实验人员的健康管理所有人员应有文件证明其对工作及实验室全部设施中潜在的风险受过培训。应要求所有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接受免疫以预防感染。应保存免疫记录。禁止高度易感人群(如孕妇或免疫损伤人员)在高危险实验室中工作6.3 安全计划6.3.1 制定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操作手册。6.3.2 审核

34、每年应(由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 )对安全计划至少审核和检查一次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a) 安全和健康规定;b) 书面的工作程序包括安全工作行为;c) 教育及培训;d) 对工作人员的监督;e) 常规检查;f) 危险材料和物质;g) 健康监护;h) 急救服务及设备;i) 事故及病情调查j) 健康和安全委员会评审;k) 记录及统计:l) 确保落实审核中提出需要采取的全部措施的计划。m) 为每个领域特制的检查表可有效地协助审核工作。6.3.3 检查实验室管理层有责任确保安全检查的执行。每年应对工作场所至少检查一次,以保证:a) 应急装备、警报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正常;b) 用于危险物质漏出控制的

35、程序和物品状态,包括紧急淋浴;c) 对可燃易燃性、可传染性、放射性和有毒物质的存放进行适当的防护和控制;d) 去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程序的状态;e) 实验室设施、设备、人员的状态。6.3.4 记录a) 职业性疾病、伤害和不利事件记录 应有机制记录并报告职业性疾病、伤害、不利事件或事故以及所采取的相应行动,同时应尊重个人机密。应保持人员培训记录。应包括对每一员工的安全指导和安全预备状态的年度更新资料。b) 危险标识 应系统而清晰地标识出危险区 ,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记和物质屏障标识出危险区。通向工作区的所有进出口都应标明存在其中的危险。6.4 应急与救治6.4.1 应急 在

36、实验室发生紧急事故可启动实验室内的报警装置。6.4.2 救治 急救是指在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熟练运用医学处理原则。急救装备至少应包括一个急救箱,急救人员所需要的防护服和安全设施以及洗眼设备。急救箱急救箱从结构上应能防尘防湿。急救箱应置于显著位置并易于识别。根据国际惯例,急救箱用绿色背景下的白十字来加以标识。急救箱内应装有下列物品:a) 一般性指南的说明书b) 单独包装的不同尺寸无菌包扎敷料c) 带有绷带的无菌眼垫d) 三角绷带e) 无菌创伤敷料f) 安全别针g) 可选择的无菌的非医用的创伤敷料七、 培 训71 培训内容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对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运输和清洁员工等工作人员安全培训计

37、划的实施。培训应强调安全工作行为。一项全面的培训计划始于书面的规划,应包括对新员工的指导以及对有经验员工的周期性再培训。应要求员工在某一领域工作前阅读适用的安全手册。员工应书面确认其已接受造当的培训,阅读并理解了安全手册,包括其执行日期。一项安全培训计划至少要有消防和预备状态、化学和放射安全、生物危险和传染预防。课程应按照员工的岗位制定,应适当考虑怀孕、免疫缺陷和身体残障情况。应有一套系统评估每个员工对提供给其信息的理解力。实验室应保证全体人员受过急救培训|。应提供物品和程序以减少涉及潜在传染性材料、化学品或有害物质的不利作用和事件的发生。人员培训的内容应始终包括如何采用安全的方法来进行下列所

38、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会经常遇到的高危操作,包括:a) 吸入危险(气溶胶产物),如使用接种环、划线接种琼脂平板、移液、制作涂片、打开培养物、采集血液血清标本、离心等b) 食入危险,如处理标本、涂片以及培养物c) 在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刺伤皮肤的危险d) 处理动物时被咬伤、抓伤e) 处理血液以及其他有潜在病理学危害的材料f) 感染性材料的清除污染和处理。72 培训计划序号 培训人员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日期 指导教师 备注1 实验操作人 员 安全手册 讲座 1 天,每年 2 月 8 日 2 实验操作人 员 操作规程 现场示范教 学 1 天,每年4 月 6 日 3 实验操作人 员 消毒规程 现场示范

39、教 学 1 天,每年6 月 18 日 4 实验操作人 员 应急及救治 现场示范教 学 1 天,每年8 月 20 日 5 全局人员 实验室安全 管理 观看录象 VCD 半天,每年10 月 16 日 6 全局人员 安全常识与 行为 讲座、现场 示范教学 半天,每年12 月 15 日 八、 日常监测8.1 健康体检与医疗监测实验室主任应确保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接受适当的健康监测。监测的目的是监控职业获得性疾病。为达到这些目的,应进行如下工作:促进实验室感染的早期检测;禁止高度易感人群(如孕妇或免疫损伤人员)在高危险实验室中工作;提供有效的个体防护装备和方法。 根据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及可能存在的生物学危险

40、,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与监测计划见下表。表 健康体检与监测计划序 监测项目 监测周期 参加人员 委托医院 备注号1 血常规 1 年 所有工作人员 北海市人民医院 2 尿常规 1 年 所有工作人员 北海市人民医院 3 乙型肝炎 1 年 所有工作人员 北海市人民医院 4 疯牛病毒 1 年 北海市人民医院 5 HIV 病毒 1 年 北海市人民医院 6 1 年 北海市人民医院 7 1 年 北海市人民医院 8 1 年 北海市人民医院 9 1 年 北海市人民医院 8.2 生物安全柜监测生物安全柜每年进行一次性能监测,以维持出厂技术标准。8.3 洁净通风系统的监测表 洁净通风系统的监测计划序号 监测指

41、标 正常范围 监测周期 委托检测单位 备注1 洁净度 100 级() 1 年 广西 CDC 2 送风速度 0.45m/s 1 年 广西 CDC 3 柜内静压 差 -20Pa 1 年 广西 CDC 4 1 年 广西 CDC 5 1 年 广西 CDC 6 1 年 广西 CDC 7 1 年 广西 CDC 8 1 年 广西 CDC 9 1 年 广西 CDC 10 1 年 广西 CDC 8.4 滤器的检测九、 实验室安全行为指南91 洗手1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2 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应例行洗手。3 实验

42、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92 生物性材料接触与处理 1 处理、检验和处置生物源性材料的规定和程序应利用良好微生物行为标准。2 工作行为应可降低污染的风险。执行污染区内的工作行为应可预防个人暴露。3 如果样本在收到时有损坏或泄漏,应由穿着个人防护装备之受过培训的人员开启样本以防止漏出或产生气溶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启此类容器。如果污染过量或认为样本有不可接受的损坏,则应将样本安全地废弃而勿开启。93 实验室常规安全行为1、禁止口吸移液 2、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操作尖利器具及装置,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或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

43、,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 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5、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含有传染性生物因子均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6、所有有潜在传染性或毒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在存放、处理和使用时应按未知风险的样本对待。 7、实验室工作行为的设计和执行应能减少人员接触化学或生物源性有害气溶胶8、应在有盖安全罩内离心9、所有进行涡流搅拌的样本应置于有盖容器内 10、在能产生气溶胶的大型分析设备上应使用局部通风防护 11、在操作小型仪器时使用定制的排气罩。12、在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和生物源性气溶胶的地方应采取局部排风措施13、饲养、操作动物应在适当的动物源性气溶胶防护设备中进行,工作人员应同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15、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序号 监测指标 正常范围 监测周期 委托检测单位 备注1 洁净度 10000 级 1 年 广西 CDC 2 送风速度 0.25m/s 1 年 广西 CDC 3 室内静压 差 -10Pa 1 年 广西 CDC 十、自我检查与评价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