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势变迁丶代际更替与中国城乡发展战略调整-_l回回陋,.2014 年第 9 期时势变迁、代际夏普与申国城乡发展战晤调整王文龙内容提要:新型域乡发展战略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认为产业扩散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二是认为城乡物质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会降低农民城市化意愿,农民工依然有较浓的乡土情结。但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长期下降趋势导致产业扩散效应减弱,农民工的代际更替导致农民工城市化意愿的增强,乡土情结的淡化,时势的变迁要求对新型城乡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调整。只有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直中的基础地位,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进行资源的均衡配直,进一步提升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城镇化战略,
2、并将新农村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产业基础培育上来,不断加强新农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我们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尽早实现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目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扩散效应代际更替产业基础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82(2014)09-0010-05 为缓解城乡三元结构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住房价格畸高,严重超造成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改变了片面的城市化战过国民承受力,在制造巨大的 ;房奴;、;蜗居族 ;群体略,重新定位城乡关系,发起了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的同时,也催生规模庞大的;蚁族;、;鼠族;、;漂;族群镇化建设运动,其中特别强调
3、了小城镇建设的作用,体,形成庞大的伪城市化人口。而集权体制与分税制希望以此为契机早日实现城乡平衡发展。然而,在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聚集程度,导致资源向权力中心历过上世纪 90 年代小城镇建设的失败后,当前各地过度集中,大多数中小城市资源匮乏,城市之间资源蓬勃开展的小城镇建设能够取得成功吗?新型城镇聚集能力的差异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使人口向大化的主攻方向应该在哪里?它如何与新农村建设相城市过度聚集,进一步推高这些城市的物价与房价,协调?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提高导致半城市化人口与伪城市化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尽量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些群体的城市化问题,
4、任其继续膨胀下去可能会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一、中国新型城乡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与目标 2.传统的城乡发展战略导致乡村的过度衰败,不中国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基于中国长期仅严重影晌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使大城市不堪重负,的城市中心论、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已经导致三农产生严重的城市病。由于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农问题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村劳动力的过度流失,使;空心村;大量出现,生产、生展和社会稳定后不得不做出的政策调整。活设施老化、公共服务逐步撤出,进一步扩大城乡差 1.传统的城乡发展战略已经催生庞大的伪城市距,形成恶性循环和马太效应。农村劳动力的过度流失化人口,严重威胁社会稳
5、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由也导致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衰落,农民人均于长期的城市中心论,极化效应的作用,加上农业现耕地数量增加,为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代化转型缓慢,导致中国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大件。但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批农民过度流人城市形成大量流民。二元户籍体制不完善,伪城市化、半城市化人口规模庞大,使中国的的长期残留也导致农民工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方面农业现代化转型缓慢。农业生产模式转型缓慢导致大难以享受到与市民平等的待遇,无法有效融人城市,量耕地被抛荒、弃耕、低效利用,严重降低了国家粮食形成庞大的半城市化人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滞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大
6、城市则饱受人口过多之苦,过量后,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僵化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农民涌入大城市使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一 10 一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a 副曙翻摩 i_堪重负,生态环境、社会治安不断恶化,各种城市病多加速农民城市化、分流伪城市化人口,减轻大城市压发,严重降低这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剧阶层之间冲力,减少各种留守问题。由于小城镇房价、生活成本突,甚至导致人才与资本的外流。考虑到大城市是中国低,农民有能力购买住房实现城市化,因此新型城镇现代化的主要引擎,技术进步与思想创新的孵化器,越化应该能够有效缓解大城市病,减少伪城市化、半城来越严重的大城市病、阶层
7、冲突将影响到这些城市的市化人口,减轻各种留守问题。当前中国工业化已经功能发挥,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经济的极化效应减弱,扩散效应增 3.传统的城乡发展战略制造了各种留守问题,强,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导致沿海、大城市地区的劳动引发严重的人道危机。大量半城市化、伪城市化人口力成本及生活成本不断上涨,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的扩的存在,农村衰败导致的农民工大规模候鸟式迁徙,散效应,导致大量沿海、大城市企业向内地迁移,为中加速了农村家庭的解体,引发严重的留守妇女、儿童小城市、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与老人问题。虽然随着刘易斯拐点的逼近,农民工工应该说,新型城乡发展战略顺应了刘易斯拐点临资的
8、持续上涨使农业比较收益进一步降低,导致部分近、产业扩散效应增强的现实国情,有利于促进城乡留守妇女跟随丈夫一起到城市务工,使留守妇女问题之间的均衡发展,逐步化解旧城乡发展战略造成的各有所减轻,但乡村中小学大规模的撤并使城乡教育差种经济与社会危机。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农村被动陪读家庭不断增多,农二、时势变迁、代际更替对新型城乡民教育负担加重。与留守妇女、儿童问题随着刘易斯发展战略的影响拐点逼近而有所缓解相反留守老人问题随刘易斯拐点的逼近加剧,随着留守妇女、儿童的大批离开农村,由于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的两个支点建立在两个留守老人的处境更加悲惨不仅缺乏基本的生活照假设之上:一是中国经济的扩散效应会进一步增强
9、,料,更缺乏亲情的关怀,备感孤独。二是农民城市化意愿主要受城乡物质生活水平差距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是为解决传统城乡的影响,农民的乡土情结依然较浓,只有这两个假设发展战略造成的各种危机而进行的战略调整。刘易斯成立新型城乡发展战略才能取得成功。然而,随着时拐点的临近,经济扩散效应的加强为政府实施新型城势的变迁,农民工代际的更替,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的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两个假设前提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要求我们对新型城要点是新农村建设,其目标是希望通过农村发展不断乡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调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农民的城市化意愿,减轻大 1.中国经济的扩散效应已经开始减弱。新型城
10、城市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各种留守问题。新镇化建设的核心是小城镇建设,上世纪80、90 年代小农村建设要实现缩小城乡之间收人水平差距的目标城镇建设借助短缺经济时代乡镇企业的红火获得长就必须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通过农业的规模化、足发展,成为农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但随着短缺经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民收人。XJJ 易斯拐点的临近为济的结束,乡镇企业的衰落,小城镇由于缺乏产业支农地的流转、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而新农村建设撑大部分走向衰落。考虑到当时中国依然处于工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大量投入,也使城乡物化初、中期,经济发展依然处于极化效应阶段,工业、质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城乡收人差距的
11、不断缩小服务业向大中城市、沿海等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必将有效降低农民的城市化意愿,吸引部分伪城市化善、人力资本丰富地区的聚集是必然趋势,也符合市人口回流,减轻城市化压力,为农业现代化保留充足场经济基本规律。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逐渐放弃的人力资源储备。如果考虑到中国城乡流动人口 2.3 了小城镇发展战略,转而默许农民工向大城市、沿海亿的庞大规模,农村人口依然接近 50%的现实,80 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农民工大规模地向沿海发达后、90 后强烈的城市化意愿,中国的城市化依然任重地区、大城市的跨区域流动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效道远,新农村建设可以暂时减缓农民城市化速度,减率,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12、但人口向大城轻粮食安全压力,但不能替代城市化,因此新型城乡市、沿海发达地区过度集中也造成这些地区公共设发展战略的第二个要点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施、社会服务的紧张,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的恶化,生化战略的着力点是小城镇建设,希望借助小城镇建设活成本的高涨。城乡差距、城城差距的持续扩大带来aA4 2 且EM 哑 1翩圃 11.2014 年第 9 期一系列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严重危及现代化的持质比较高,足可以抵消土地成本劣势。劳动力成本上续,只有尽快缩小城乡、城城差距才能缓解各种社会危涨由于传导效应,内地与沿海逐步接近,但沿海的投机。而要缩小这两大差距,就要求改变资源、人口向大资环境、人力资源、
13、信息优势,交通、金融便利内地不城市、发达地区的过度聚集趋势,使资源在城乡之间,可比拟,因此更多的企业主不是将企业迁到内地,而城城之间均衡配置。随着发达地区工业化进人中后期是通过技术进步,让技术、资本替代劳动,有效降低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传统产业向内地、中小城市扩了生产成本,还有一些企业则主动向海外迁移以寻找散,而刘易斯拐点的临近,人口红利的消减,沿海地区更低的劳动力成本。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也使空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的急剧上涨也逼迫越来越多的沿间距离不断缩短,流通成本不断降低,进一步消解了海企业内迁,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日趋凸现。正是基于内地的土地价格优势,沿海地区电子商务、物流业更中国经济已
14、经进入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的判断,一些加发达导致企业内迁的动力进一步减弱。因此与假地区才将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放在小城镇建设上,积极设的产业扩散效应增强不同,宏观经济不景气、产业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企图依靠低成本吸结构升级的技术瓶颈企业资本、技术对劳动的加速引内迁企业,迎接沿海、大中城市的产业扩散。替代、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传导效应,电子商务与物流 2.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中国经济的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工业化规律,导致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开始减弱。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看,在减弱,这必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经历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巳经进入中速经济增长阶 3.新生代农民工
15、城市化意愿及其影晌因素发生段,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与发达国了很大变化。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以 80 后、90 后农家之间技术、管理差距不断缩小,导致后发优势递减,民工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村的认同、城市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趋缓;而生态、能源压力的不断增大,人意愿相差很大。老一代农民工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基口红利的消失进一步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本从农村长大,对农村生活比较适应,能够干一些基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国有企业对经济核心部门的垄本农活,对现状比较满意,到城市打工的目的是挣钱,断,民营经济的困顿与弱势,产权改革的滞后,法制的有一定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在年龄越大的农民中越不完善,
16、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低下,激励机制的扭曲,明显。新生代农民工很多在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教育,都降低了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削生活条件普遍改善,文化层次普遍比较高,个人主义弱了中国经济发展能力。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思想比较浓厚,主张个人权力,普遍没有或很少干农力看,出口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信息技术周期接近活,对农村生活不适应,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尾声,可能处于长期的低速增长状态,并且由于各国较低,城市化的意愿普遍比较高,缺乏乡土情结。因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而面临更严峻的形势。私人投此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一代农民工对农村缺乏情资由于产业结构升级遭遇技术瓶颈,国有企业垄断了感,甚至因为城
17、乡二元分割而厌弃农村生活,他们对核心部门,开放产业的过度竞争导致利润低下而萎回归农村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城市化的意愿不缩,政府投资则由于效率太低、地方债务过重、基础设仅仅植根于城市的物质文明和高收入,更在于城市方施建设过于超前、产能严重过剩而遭到普遍质疑。消便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别是丰富的精神文化生费由于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民活,以及对自我实现、自我认同的抱负。因此,面对农众对经济的悲观预期而难以扩大,出口、投资、消费三民工的代际更替,以改善农民物质生活质量为主要目驾马车的同时减速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严重不标的新农村建设既难以满足老一代农民工提高收入足。宏观经济的不景
18、气必然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活力,的诉求,更难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精神沿海以出口为导向的出口加工业遭遇戚本上涨与销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导致新农村在很多地方沦为售下滑的双重打击纷纷破产,导致产业扩散动力减新的空心村,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弱。大中城市在产业结构升级遭遇技术瓶颈的情况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导致中国沿海地区、大中城下,为保证本地就业和税收也改变了对传统产业的态市经济扩散效应的减弱,代际更替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度,积极挽留这些财税与就业大户。发达地区产业聚的乡土情结和城市化意愿发生很大改变,这些变化必集,产业链比较完整,投资环境也优于内地,劳动力素然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
19、咽,且叮,自MODERN ECONOMIC RESEARCH_嚣 E 睡醺疆-实现。扩散效应的减弱必然影响到小城镇建设的产到当地务工的农民工也大部分属于流动人口,无意在业基础,没有产业基础也就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当地定居,因此新城的规划与设计远超过当地城市化会,没有就业的城镇化难以持久。而农民工的代际更的需求,造成住房大量空置,资源、严重浪费,被称为鬼替进一步削弱了小城镇建设的合理性。由于大部分城。此外,昆明的呈贡新区,唐山的曹妃旬,陕西的神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匮乏,难以提供基木等城市也基本如此。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各地本的文化娱乐活动,生活单调,因此不可能对新生代的推进,一些地方为
20、经济发展、政绩需要,也存在着强农民工具有很大吸引力也很难成为农民城市化的主烈的人为造城冲动,需要引起中央政府警阂。只有尊要载体。代际更替与扩散效应的减弱也必然影响到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才新农村建设的方向。鉴于新生代农民工对传统农村能避免城市化的重大失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生活方式的厌弃,对文化生活、个体自尊的追 2.城市化应该是一个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求,新农村建设应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文化与社会服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集权式的财政体制使务,更体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更应该注重质的资源向权力中心过度集中,导致大城市与其他城市之提升而不是量的扩张才能留住足
21、够的新生代农民发间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越来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下滑,越大,人均收人、就业机会、生活质量的差距也不断扩扩散效应的减弱也意味着中国城市化速度会逐步放大,促使人口向大城市过度聚集,催生各种严重的大慢,也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依然是很大一城市病和庞大的伪城市化人口群体,严重影响经济社部分新生代农民就业与生活的重要载体,新农村建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让城市文明惠及更多农村人不是一项临时过渡政策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是平衡口,缓解大城市病,分流伪城市化人口,就必须均衡配城乡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对于新农村建设应该有长置资源,让资源在大、中、小城市之
22、间公平配置。这就远规划,使其符合新生代农民对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要求对原有的财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增加地方政府财税留成比例,依据人口规模进行财政分配,增加三、根据现实国情合理调整城乡发展战略中央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对中小城市的转移支付,最鉴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民工的代际更替已终实现不同等级城市人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支出的经影响到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避免重大基本均等化。只有增加中小城市的财政留成和转移支的决策失误,我们就必须根据变动的时势尽快调整城付,赋予它们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它们才有充足财力乡发展战略,使其符合现实国情。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吸引人口和资本的迁 1.城市化应该
23、是一个自发过程,市场在资源配人,进一步提高这些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城市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做好规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要提高中国城市化水平和质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化必须有产业支量,还必须大幅降低房价使房价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撑,有支持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市场会根据比较优让更多的农民顺利实现城市化。要降低房价,就必须势自动调节资源的配置,协调资源的流动。违背比较尽快打破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允许农村集体建优势,忽视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政府人为造城往往设用地平等入市,加快农民宅基地改革,对符合城市代价高昂,且成功者少。远的如三线建设忽视比较优规划的小产权房进行有
24、条件转正。势和市场规律,把大量人力,物力转移到交通不便,缺 3.城市化应该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人口差乏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代价高昂且效率低下,改异,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战略。中国幅员辽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恢复,这些花费巨额资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城乡发展金人为建立的城市很快衰落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差距差异很大,因此城市化的水平和路径也有所差异。近的如鄂尔多斯新城,政府花费巨额资金建设康巴什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来说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小城新区,规划新区常住人口 100 万,但鄂尔多斯地处沙镇规模大,很多乡镇常住人口超过 20 万,比西部很多县漠边缘,气候恶劣
25、,不适合人类生活,人烟稀少,本地城都大,属于超级镇,这些镇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比总人口才 150 万左右,当地部分富裕起来的煤老板大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备,城镇之间交通便捷、分部分向省会、首都、沿海城市迁移,属于人口流出区,工明确、距离很近,可以提供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的公共唱。、AJ四;翻瞄圃,.2014 年第 9 期服务、就业机会和生活娱乐,并且这些乡镇住房价格相能会放慢下来,农村可能依然是绝大部分农二代就业对便宜,生活成本低,农民城市化相对容易,可以承担分和生活的载体,并且这种趋势短期内还难以改变。新流大城市过剩人口的重任。在这些地区,由于小城镇发农村建设虽然使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件设施
26、得到很大育比较完善,除大、中、小城市外,部分产业基础比较雄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社会厚的中,心镇也应该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但在中保障等软环境依然十分欠缺,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西部广大地区由于工业不发达,人口净流出,乡镇基本与农民人居条件相比农民就业就更成问题,农业现缺乏产业支撑,不能提供有效就业机会,基础设施不完代化转型缓慢导致土地被大量抛荒、弃耕,低效利用,善,公共服务匮乏,交通条件一般,人居环境差,对新生基本不能为农二代提供需要的就业机会。考虑到新代农民工缺乏吸引力,在这些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终点应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必须尽快对该放在县城而不是乡镇
27、,只有县城才能提供比较完善的新农村建设重点进行调整,使新农村变得既宜居又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拥有一定产业基础与就业机会。业。要提高新农村的宜居度除进一步强化硬件设施对于远西部,人口更加稀疏,自然生态恶劣,交通不便,建设外,更应该加强软件建设,为农民建立文化活动城镇化的重点可能要放到地级市以及部分区域优势明场所,娱乐设施,图书室,组织各种农民协会、集体娱显、产业发展比较好的重点县城。乐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进一步完善农 4.新型城镇化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城市采取不同村公共服务,在中心村建设设施先进的幼儿园、小发展战略。对大型城市我们应该通过分散教育、医疗、学,非中心村由政府统一提供安全优
28、质的校车服务,商业、娱乐设施,合理设置卫星城来分散资源进而分村村建立卫生室、乡村连锁超市,继续提高农民的医散人口,并通过减少对这些政治中心的财政补贴,显疗、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缩小城乡公现城市生活的真实成本,挤出部分低素质人才,实现共服务、社会保障差距。但新农村建设最要紧的是加城市人口的合理流动和更替保持这些大城市的创新快农业现代化转型为新生代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没有能力和活力。对于中小型城市政府应该根据这些城产业支撑,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很难真正留住新市的经济状况、产业特征、交通条件进行分类,对于发生代农民。要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最关键的是加展潜力较大的中小城市政府应该进行合理
29、规划,逐步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速度,加速农地和宅基地的流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使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政府也应该为国其承担更多的城市化责任。对于那些区位优势不明土整治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只有把新农村建设的显,产业结构落后,经济活力一般的中小型城市,政府重心尽快转移到农业现代化转型、农村产业培育上应该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基础设来,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加施和公共服务,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为主要目标,巩强新农村的硬件、软件建设,不断美化新农村,为新生固已有的城市化。对于小城镇政府应该进行合理分代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降低新
30、生代类,对于那些镇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 5 万,产业优势农民的城市化意愿,减轻城市化压力,维护好国家的比较明显的中心镇、超级镇,应该进行合理引导,进一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步穷实产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向小城市发展。对于那些人口在 5 万以下的乡镇,如果参考文献:1.王文龙:反向留守、逆城市化与中国新型城市化,中有产业基础,可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州学刊2014 年第 1 期。务水平,建立中心镇,提高镇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如果 2.于根钱: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行一一 2013 年上半没有产业基础,人口规模比较小且大量流出,这样的年中国经济运行监测报告,调研世界2013年第 8 期。小城镇应该停止过多技资,而是应该清理、缩小,重新 3.殷宁宇: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规划建设成中心村,避免投资浪费。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中山大学学 5.新型城乡发展战略应该重新规划新农村建报2014 年第 4 期。设。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依然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随作者简介:王文龙,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经济扩散效应的减(湖州 313000)。弱,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艰难,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可责任编辑:吴群一 14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