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破集体行动的困境,使民主运转起来王燕燕 1(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摘要奥尔森、帕特南分别从不同角度 对集体行动的困境 这一问题给出了解释,两者的分析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从突破集体行动困境寻求民主治理的启示,发现要想让民主真正运转起来,既需要选择性的激励,如制度的强制约束等,又需要社会资本的投资。关键词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 资本,民主治理集体行动的困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行为状态,即在个人明知道集体利益的实现对自己有利的前提下,理性的个人仍会做出-背叛、投机、搭便车-不为集体利益采取行动的选择,并最终导致个人和集体利益都无法实现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典型例证
2、,如休谟所描述的邻里是否合作收割小麦的难题,以及公共草地的悲剧、洁净空气使用的窘境等等。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用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并结合公共物品的公共性特点分析了集体行动的逻辑:(大集团中)理性的个人不会在是否作为均能受益且不受惩罚的情况下自觉地为集团公共物品的获得而努力,除非集体为个人提供了除集团物品之外的“选择性激励” 。显然,奥尔森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人,对集团行动所做的分析是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帕特南在对意大利 20 年制度改革的实验做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制度创新对政治实践的影响以及历史创造制度的巨大惯性过程中,看到了社会资本在超越集体行动困境、培养公民共同体的公共精神,进而
3、影响制度绩效的关键作用。在追寻造成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及探求应对策略时,我们会发现帕特南与奥尔森观点的差异性及交叉性;另外帕特南教授的社会资本理论不单是为了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更是想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使民主能够运转起来,所以对二人的观点加以分析,或许能从中找到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途径、使民主真正运转起来-对实现民主治理的一些启示。一、 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探析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先提出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即“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强那些共同利益” 1,紧接着又否定了这一观点,提出从个人是理性的、追求自我利益的这一前提出发,在逻辑上并不能推出由他们组成的集团会采取行动维护集
4、团利益,那么为什么?奥尔森的解释是公共物品的特点-“没有购买任何公共物品或集体物品的人不能被排除在对这种公共物品的消费之外”-决定了不管个人是否努力都能享受到其他人努力的好处,一个理性的个人绝对不会在不付费就能获得收益、付费也不会得到更多好处的情况下去购买(作出努力)公共物品,而是选择“搭便车” 。奥尔森的分析可以简单概括为:个人是理性的、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加上集体物品的公共性特性,这两点决定了“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去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2。显然,奥尔森对集体行动困境(或集体行动逻辑)的原因给出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1作者信息:王燕燕,女,汉族,1985、1
5、,山东德州人,南京大学政治学硕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 22 号南园 331 室,邮编:210093,邮箱:,电话:15261876059当然,奥尔森又指出自己所述的集体行动的逻辑适用于大型或潜在集团,小集团不会受此限制。因为小集团中的个人虽然也是理性的,小集团的公共物品也具有公共性的特点,但小集团因其规模小、成本少、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即使由单个成员购买全部集体物品也能使个人收益大于成本,而且熟人关系使得个体成员不为集团做贡献会受到其他成员的谴责。因此奥尔森把小集团排除在集体行动逻辑之外。集体行动的困境问题并不是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论述的重点,他只在最后一章
6、为引入社会资本对集体行动困境做了介绍,他对集体行动困境原因的认识与奥尔森不同。帕特南认为在一方无法确定对方值得信任并且对方的违约、背叛行为会受到惩罚之前是不会与对方合作来追求公共利益的,即使个人知道合作对自己有利。 “如果行动者无法相互做出可信的承诺,他们只好放弃众多可以共同获利的机会,很可悲,但很合理。 ”3可见,帕特南对集体行动困境的分析逻辑是:缺乏相互信任-不合作-集体利益不会实现,即彼此之间无法信任是导致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比如,当邻里之间无法确信对方会信守诺言在自己先帮助对方收完小麦之后会转而帮自己时,那一方都不愿承担被欺骗的风险,结果是各自独立行事,双方都将失去丰收的果实。显然,帕
7、特南把缺乏信任机制作为导致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是一种社会学、心理学的分析。奥尔森和帕特南对集体行动的原因的分析各有道理,在对人个人为什么不为集体利益做贡献这一问题是上各有解释力,只是二人分析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无需争辩那一种更为合理,无论选择那一种分析方式只需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二、 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路径选择对于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方法许多学者做过探讨。例如,霍布斯提出用国家“利维坦”的强制方式来保证个体之间践行承诺,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但困难在于国家强制执行需要建立庞大的国家机器,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同时在现代提倡自由、民主的社会,强制又得不到认同。奥尔森和帕特南在分析了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之后也
8、给出了各自的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路径。奥尔森认为为大型的或潜在的集团中的个人提供“选择性激励”可以吸引或强迫个人为集团利益采取行动。只有当集团为个体成员提供具有可选择性的、有别于集团公共利益的激励时,参加集团行动者与没有加入集团组织或者没有为集团做贡献的人所受到的待遇才会有所不同,这样理性的个人才会因受到由“选择性激励”带来的个别利益而参加到为集体利益努力的行动中去。奥尔森将“选择性激励”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既可以通过奖励那些为集体利益出力的人来进行诱导,又可以惩罚那些没有承担集体成本的人来进行强制。帕特南则认为彼此不信任、不能合作达成集体目标的集体行动困境可以通过社会资本来加以克服。他给出
9、了三个重要的社会资本:信任、规范、社会网络。信任是社会资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先通过在“轮流信用组织”这种小规模的集团中依靠个人声誉、熟人关系实现相互信任,然后借助社会交往的网络让个人的声誉获得传递,让信任得以扩散。规范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主要指文化、习惯等非正式的规范,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增强社会信任,特别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互惠的规范让每个人都能尝到轮流信用的益处:降低交易成本、促成合作,共谋利益。社会网络为信任和规范的传递、扩散提供了有力的平台,让互信、规范的触角深入到社会中更多的存在人类活动的角落,帮助个体之间建立起互信、合作的机制,超越集体行动困境的悖论。意大利的南北差异恰
10、好能证明社会资本在实现公民共同体内的合作互助、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北方和南方在千年的传统中分别形成的信任、合作、互惠、平等的横向公民参与网络与背叛、猜疑、孤立、利用的垂直公民参与网络,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成为影响 20 世纪意大利改革制中南北制度绩效差异的关键性因素。他不但说明历史的巨大惯性对制度变革的巨大影响,而且说明社会资本确实在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促成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种社会资本的良性利用和恶性利用会产生完全相反的善或恶的结果。三、 两种分析模式的交叉尽管奥尔森与帕特南对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和应对策略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模式:一是经济学
11、的,一是社会学、心理学的。但认真分析会发现这两种不同模式的解释是有交叉的,并非完全分立。首先,两位学者都坚持个人是理性行为者这一前提。奥尔森从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来探析集团行动的逻辑,坚持个体理性这一点自不必说。帕特南的社会心理学探析对个体理性的依赖存在于其论述中,他讲的信任是建立在个人能够确信对方值得信赖的基础之上,而非盲信, “信任与合作,依赖于人们对潜在伙伴的以往行为和当前利益的真实了解” 4。人们选择合作并非基于利他主义或合作精神,合作的基础是参与者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及其真实的共同价值观念。所以,帕特南讲“在圣人的世界里,集体行动困境并不存在。但是,普通的利他主义是社会行动和社会理
12、论的堂吉诃德式的前提。如果行动者无法相互做出可信的承诺,他们只好放弃众多可以共同获利的机会,很可悲,但很合理。 ”5其次,帕特南讲的社会资本实际上是奥尔森提到的小集团所具有的社会激励。奥尔森认为在小集团中不仅存在经济激励,人们有时候还希望能在为集团利益做出贡献之后获得声望、尊敬、友谊等;并且有些时候小题团中的个人发现自己不承担集体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远不及在社会地位、个人声望等方面的损失大,所以社会压力会迫使小集团中的个人承担集体的责任,此乃小集团所的社会激励。帕特南提出的信任、互惠规范、社会网络同样会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个体行为。信守承诺、为共同利益行动会赢得他人的信任;相反就会失去信任这一
13、社会资本。同时每个人在利用社会网络扩散自己的诚信声誉时也在努力编织自己的交际网络关系,在行动中努力遵守自己圈子里的非正式规范、积累良好的信誉,否则会有被圈子淘汰的危险、遭受更多大的损失。这样互信、规范、网络本身就是构成社会激励的要素,相互信任、遵守社会规范、合作为公共利益出力,导致的结果是交往的各方均获得好的声誉、彼此的尊敬和友谊,所有这些又都会在自己的圈子(小集团或社会网络关系)中实现增值、积累及可重复利用。再者,如果将奥尔森的小集团联合形成的大集团联盟(或“联邦”集团)与帕特南的公民共同体进行类比会发现, “联邦”集团的构成逻辑是个体成员-小集团-集团之间的联盟;公民共同体是由个体公民-小
14、的社会关系网络-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公民共同体)逐级构成。公民共同体的概念范围显然要大于为某种利益联合起来的集团联盟,甚至可以说一个大的集团联盟只是公民共同体的一个子集。例如,个体工人组成一个个地方工会,地方工会作为小集团可以联合起来形成全国性的工会联盟;个体农民先组成乡镇农会,然后是地区、省级农会,最后才是全国性农会联合;工人联盟、农民联盟只是公民共同体的一部分,除他们之外社会中还会有律师联盟、医生联盟、教授联盟等等。这样比较只是想说公民共同体的容量庞大、行动困难,而集团联盟恰恰可以帮助公民共同体的成长、壮大和运转。四、 对民主治理的启示用奥尔森的大型潜在集团不会为共同利益而行动,只有小集团才
15、会组织起来实现集团目标的逻辑来分析,个体公民应该不会为民主治理出力。因为民主治理作为公民共同体的集体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个体公民不出力也能分享民主治理的成果,而单个公民承担民主治理的成本、参与民主治理活动所做的个人牺牲对民主的推进作用微乎其微、且在庞大的公民共同体中无法得到称赞,理性的公民会选择“搭便车” 。如此来推,那公民共同体作为大型潜在集团岂不是无法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民主治理岂不是成为无法推行的事务?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理性的个人为民主治理做贡献?或许奥尔森提出的选择性激励和帕特南的社会资本会让我们对民主治理的悲观态度获得转变。制度规范即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性激励。通过建立正式
16、的制度,规定参与者的行为、惩罚违规者,来解决个人参与集体行为时的机会主义和逃避义务的问题,引导或者强制人们为公共利益做出行动。例如,在选举投票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具体制度使参加投票者比不参加者获得更多的奖励,或者不参加者得到惩罚,这样,人们会为了自身更多的奖励、更少的惩罚而参加到投票过程中来,为公共事业出力。在其他与民主治理相关的事项中各自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保证在公民共同体这样的大型潜在集团中实现民主治理,让每个成员能够在参与中获利。尽管制度规范对约束人们的行为、推行民主的方法有帮助,但制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帕特南在分析意大利 20 年的制度改革的绩效成果时,发现在那些制度绩效高的地区存在众
17、多社团,人们关心公共事务、遵纪守法、相互信任,社会组织结构和公民参与方式都是横向的;而在制度绩效差的地区人们极少参与公共生活、互不信任,社会生活按照一种垂直附庸的形式展开。为了进一步解释这种差异帕特南追溯到千年之前的传统,发现公共生活的传统有无形成公共精神对千年之后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于是他引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和社会资本理论为自己的发现作解析,它认为社会资本是使民主能够运转起来的关键因素之一,正是基层民众对社团活动、本地区事务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互信、尊重、平等的横向关系网络,这些有利的社会资本使意大利北方制度改革的绩效远高于缺乏社会资本的南方地区。社会资本是与人力资本、物力资本相对的概念。在经济
18、学领域,通常可以通过在人力、物力上的投资来扩大产出、提高效益、增加利润,以此类推社会资本应该也可以通过投资得到增值,正如帕特南所言的社会资本具有自我增值性、可积累性以及高度的再生产性,拥有社会资本的人通常会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即“拥有着得到的更多” 7,而且社会资本的使用会增加而不是减少供给,搁置不用不但会减少,甚至会消失殆尽。社会资本是民主治理的关键因素,而且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投资得到积累 8,那么如何进行社会资本的投资以实现其增值并推动民主治理的进程呢?就个人而言,应该坚持诚信为本,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交际网络关系,提升自我信誉度;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及公共事务,在参与中扩大自己的交
19、际网络、维护自身权利、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民主治理的实现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普通公民在公民社会中充满活力的群众性基层活动。 ”6可见,社会资本的根基存在于基层群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对于国家而言,要制定鼓励性的政策,为公民社团的成长和发展及政治参与保证宽松的环境,让公民自由的参加到社团活动和政治生活中;保护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通过文化活动和宣传培养公民积极的价值观体系等。通过制度建设和社会资本的投资,构建起公民基层参与的网络体系,培养公民信任、互惠的规范,从而突破集体行动的困境,使民主运真正转起来。参考文献1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导
20、论P1 )2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3 伯特 D 帕特南,使民主运 转起来 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 罗伯特 D 帕特南,使民主运 转 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045 罗伯特 D 帕特南,使民主运 转 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27 罗伯特 D 帕特南,使民主运 转 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88 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 发展的一种新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of collective action, make the democracy w
21、orkingWang Yanyan(Colleg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Nan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Abstract:Olson and Putnam give explanations on the issue of the plight of collective action, analysis of them have both difference and cross. From breaking through the dilemma of collective action to seeking the inspi
22、ration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we find that if want democracy running really, we not only require selective incentives, such as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but also need social capital investment. Key words: the dilemma of collective action, social capital investment, democratic governance6 罗伯特 D 帕特南,使民主运 转 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中文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