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过秦论,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影响,社会经济遭受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西汉文帝时代,社会经济虽然有所好转,但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西汉的统治
2、地位有动摇的危险。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
3、,2.识通假(1)合从缔交(“从”通“纵”)(2)赢粮而景从(“景”同“影”)(3)锄櫌棘矜(“櫌”同“耰”,一种农具)3.解多义,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4.辨活用(1)过秦论(名词作动词,指摘过失)(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包、囊一样)(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绳子)(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5)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6)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7)且夫
4、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8)据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9)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名词,贤者,贤能的人)(10)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跑的人)(11)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2)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13)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活用为动词,排序;使动用法,使朝拜)5.分古今,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6.明句式(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翻译: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句式特点:省略句(2)铸以为金人十二。翻译:铸成十二个铁人。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翻译
5、:临靠着黄河,(把它)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句式特点:省略句(4)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翻译: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句式特点:判断句,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翻译:然而,陈涉不过是个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是被征发去戍边的士兵。句式特点:判断句(6)陈涉之位,非尊于中山之君也。翻译:陈涉的地位,并不比中山的君主更尊贵。句式特点:介词短语后置句(7)锄櫌棘矜,非钅舌于钩戟长铩也。翻译:农具木棍并不比钩戟长铩更锋利。句式特点:介词短语后置句(8)谪戍之众
6、,非抗于九国之师也。翻译:被贬谪戍边的士兵(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的军队更强大。句式特点:被动句,介词短语后置句,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翻译:自身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句式特点:被动句(10)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翻译:不施仁义使攻与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判断句7.积名句(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2013湖北高考)(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013湖南高考)(3)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2013四川高考)(4)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
7、、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2012重庆高考)(5)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2012四川高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目标一理清文章层次,把握叙议关系1.全文共五段,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述部分和议论部分。哪几段是叙述?哪几段是议论?提示:前四段叙述,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三段写兴,第四段写亡;最后一段是议论,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2.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请简要加以概括。提示:第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述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述在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3.九国的强大是
8、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首先是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是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是九国之师强大。而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以九国的强大反衬出秦国的强大,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准备。,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4.秦始皇即位后,对外、对内分别采取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的实质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词句填表。提示:(1)对外:“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2)对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
9、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和“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实质: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仁义不施。,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目标二了解论证方法,体会文章语言1.“过秦论”,即论秦之过。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层层推进,论述秦国的“过失”的?提示: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指出秦亡的原因,揭示出秦的过失在于“仁义不施”。2.在过秦论一文中,涉及秦国、秦朝、九国、陈涉四种力量的对比,请用数学符号“”联结起来。提示:四种力量的对比可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而最终是力量弱小的陈涉灭亡了强大的秦朝。,文白对译
10、,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3.作者认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最后一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提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知识窗对比论证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观点、事物进行比较,通过两相对照,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鲜明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的对比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点上的对比,一是事例上的对比,常见的是事例上的对比,即用正反不同的两个事例来证明某个观点
11、。,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1.在作者看来,秦朝的过失,只是“仁义不施”四字,但作者一直不说,直到结尾才点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贾谊写过秦论旨在“过秦”,在于指出秦朝的过失,为汉文帝提供改革政治、避免社会危机的历史借鉴。作者先从秦国的兴盛写起,由初盛、益盛而极盛,而对于秦朝的过失,作者一直不说,到篇末才点明,其好处就在于能够给读者造成悬念,在对比分析中逐步弄清问题的症结,逐步接近作者的观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章的结论,收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艺术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读者领会到这个观点是自然得出的,不是作者强加的。,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
12、图解,技法鉴赏,2.过秦论是议论文,但为什么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论秦之“过”。要论秦之“过”,就必须有大量的史实作为议论的依据、说理的基础。所以本文前四段基本上是叙事,叙述秦国逐步强盛的史实,极写六国合纵攻秦反而失败,为秦所并,显示了秦上升时期的蓬勃发展之势;然后又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人少势孤却迅速推翻秦王朝,突出了秦亡之速。通过这样的叙述,得出了秦虽有百多年的兴盛史败六国,吞诸侯,一统中国,威振四海,却亡于兵弱士疲的陈涉之手,乃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在探讨秦亡的原因的同时,其过秦讽汉之旨已意在言外。,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
13、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过秦论详叙史实,精为议论,篇末才亮出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文论证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用对比,于层层对比中,翻出“仁义”要旨。过秦论是一篇针对性极强的政论文。文章从谈秦之过说起,以秦的兴亡史实为依据,层层推进,指出秦亡的过失,意在告诫西汉当朝者要多施仁义,否则将会重蹈秦亡之覆辙。然而,作者并没有进行深奥的逻辑推证,而是采用纵横交织的对比,浅显透辟的说理,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其对比手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作者拿秦国与六国的军事实力进行横向对比;其次,再拿昔日的六国之师和今天的陈涉进行纵向对比。秦与九国之师的对比更突出了秦攻取天下时的
14、势如破竹,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阐述了秦攻守之势异。通过对比,我们对秦灭亡的原因认识得更加深刻透彻,也看到了对比论证方法运用得当,其作用的神奇与强大。,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纵观全文,先以诸侯的协力齐心反衬秦破诸侯之易,继以微弱的陈涉反衬秦的余威不减、败亡不易,又以九国之师的强大反衬陈涉破秦之易,终以秦昔日由弱而强与今日虽强而败自成对比,突出秦败亡之速之易。四组对比,贯串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地翻出“仁义”要旨,故有“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之誉。学以致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李商隐咏史中的名句,也是治国箴言。请采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议论性
15、的文字,阐述这一观点。200字左右。,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写作示例:宽容是一种涵养,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往往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北宋有位叫吕蒙正的人,年轻时为相,第一次上朝就遭到文武百官的嘲弄,大家认为他乳臭未干,不像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面对如此非议,他的部下都愤愤不平。但出乎意料的是,吕蒙正本人却满不在乎,毫不计较,最后终于以才学识见赢得了大臣们的敬佩。从此,“宰相肚里好撑船”便成了后世称赞他以及其他贤良者气度的习用语。相反,三国时期的周瑜,虽是一位文武双全、多谋善断的重臣名将,但心胸狭窄。时至今日,只要一提起他,人们就会说:“这位英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16、。”话语之间,不无惋惜的味道。可见,这一弱点给他的英名带来了多大的影响。(节选自说宽容),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
17、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白对译,
18、美文阅读,素材开发,遥望贾谊彭晓玲我曾长久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墙檐上苍苍的青瓦、厚重的大门,用惊奇的眼神静默地与我对视。门环和墙面之上,袒露着斑驳的痕迹,石阶和地砖的棱角似乎都已磨平。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既能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也能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贾谊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时为南蛮之地的长沙,湘江的轰鸣之声可曾震撼过他的灵魂,让他为之一振?初冬时节,寒雨纷飞,缓缓穿过省城长沙古老的太平街,我不停地张望着两侧那些古老的建筑,好似缓缓地穿行于时间的深处。当我走进贾太傅祠内,时间好似已然静默,一切都静悄悄的。站在空荡荡的庭院,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我仿佛听到历史深
19、处贾谊的声声叹息。,美文阅读,素材开发,当然,贾谊的才华在千年之后,依旧让世人惊叹。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博士(官职),自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文帝很赏识他,一年之内,就将他提拔为太中大夫。年轻气盛的贾谊犯了官场的大忌,他的悲剧命运自是无可逃脱。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被贬的贾谊,心情沉重地行走在前往长沙的路途之上。可贾谊依然不明白,明明是为君主尽职效忠的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般被动局势呢?贾谊怀着忧郁之情缓缓南下,他来到湘江边上,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浮现。100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如今自己也遭诬陷被贬谪长沙,境遇何其相似。不过,此时的贾谊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依旧充
20、满信心,相信自己的抱负终有施展于天下的那一天。,美文阅读,素材开发,贾谊对长沙并没有好印象,于是,他每天面对着滚滚流逝的湘江水,目睹自己的心一天天枯萎,却无能为力。贾谊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的一个黄昏,有一只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长沙民间认为这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其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谪居长沙,本已郁郁不得志,加上长沙卑隰,自以为寿命不长,又凑巧碰上这件事,更是触景生情,倍感哀伤。穿行于空荡荡的贾太傅祠,而后站在寂然无声的庭院里,我不停地眺望历史的深处,贾谊孤独的背影是如此触目惊心。至他服侍的主人梁怀王坠马而死时,贾谊积攒了那么多年的泪水终于滚滚而下。可以想见,他所有的不得志早已
21、化为内心的无边愁苦,汪洋恣肆的豪情也早已变成无涯的悲苦此刻他其实已然勘破自己的命运:死是必然的归宿,只不过是什么方式。那么,与其说贾谊为梁怀王悲伤,不如说他在哀叹自己的命运。,美文阅读,素材开发,辗转于贾太傅祠,我依然不明白,继屈原、贾谊之后流放到湘江之滨的文化人,大多有一种末日感觉,不幸遮蔽了他们的心灵,比如赵汝愚、柳宗元、刘禹锡、黄庭坚等。因为精神的不幸,而迁罪于这块土地,使得他们进入这块土地时心境郁闷,他们的才情却更为恣意汪洋,诗篇里弥漫着五彩斑斓的悲凉。于是,原本倔强的湖湘文人精神更为丰蕴,添上了深切的悲观与忧郁。但是,千百年来,浪花滔滔的湘江水,依然执着地奔涌,生生不息。(摘自人民日
22、报,原文有删节)品读提示对贾谊,人们有太多的评论。惜其才华,哀其早亡者有之;感其遭遇,思得明君者有之。而这篇文章的立论则有所不同,作者在简述了贾谊的短暂人生之后,宕开一笔,谈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悲凉色彩,给人深刻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面对逆境?对生活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美文阅读,素材开发,过秦论一文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凭借什么力量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拥有天下的强大秦朝却二世而亡,这又是什么原因?文中贾谊在历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分析了秦亡的原因后说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的教训,也应是历朝历代治理天下的警钟。谁施仁政,谁得民心,谁有天下;反之,谁失民心,谁失天下,任你有坚船利剑、雄兵百万,长江天堑。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运用方向这则材料可以用在“得民心,得天下”“以德治国”等立意的作文中。,美文阅读,素材开发,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纵览历代王朝成败兴衰,得天下者无不从施仁政,得民心始;而失天下者,无不自施暴政,失民心始。2 000多年前的贾谊纵论强秦灭亡之原因,下一断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语中的,影响深远,而今,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我国鲜明地提出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治国方略,可谓顺应历史潮流,深得民心拥护。运用方向这则材料可以用在“以民为本”“仁爱”“民心向背”等立意的作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