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其防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009年10月,2,内 容,乙脑基本知识河南省疫情概况河南省乙脑监测,3,乙脑基本知识,4,概 述,乙脑病毒最早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脑炎病毒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我省1953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封某医院一病人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毒株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法定乙类传染病病人起病急,以高热、惊厥、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病死率高(5%35%),致残率高(30%左右 )。乙脑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
2、一,5,病 原 学,虫媒病毒B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形状:球形,二十面立体 大小:直径2045nm 结构:单股正链RNA病毒内有衣壳蛋白(C)与核酸构成的核心,外披以含脂质囊膜,表面有囊膜糖蛋白(E)刺突,即病毒血凝素,囊膜内有内膜蛋白(M),6,乙脑病毒电镜照片,7,病 原 学,理化特性: 耐冷不耐热:1002分,5630分灭活 -701年,冷冻干燥病毒4数年 对消毒剂敏感: 碘酊、酒精、来苏液、甲醛等 对乙醚、酸敏感 抗原特性: 抗原性稳定 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8,流 行 病 学,传染源和宿主: 猪是主要传染源(猪蚊猪)和扩散宿主,马、
3、牛、驴、骡、羊、狗、鸡、鸭等也可传播。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在病毒血症期可作为传染源人感染后少数发病,多数发生短暂病毒血症,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不是主要传染源,是终末宿主蚊虫即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蝙蝠、爬行类动物、两栖类动物也可作为储存宿主,9,猪-乙脑主要传染源,猪繁殖率高,更新率快,存在大量易感猪病毒血症浓度高,持续时间长猪感染在人类流行前监测猪乙脑抗体水平的意义,10,猪-乙脑主要传染源,症状:发热,体温高达40-41 ,不食、喜卧、嗜睡,粪便干球状和表面带有白色粘液,尿色黄,个别猪后肢麻痹或关节肿大引起跛行患病母猪主要症状是流产或早产、死胎、大小不等、木乃伊胎。 患病公猪除一般症状外,
4、常发生一侧性或两侧性睾丸肿大。,11,流 行 病 学,传播媒介: 为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从福建、广东的蠛蠓中,云南和四川的革螨中分离到乙脑病毒,故也可能成为乙脑传播媒介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猪蚊猪和人,12,Animal-Arthropod-Man Cycle,The reservoir is in an animal, The virus is maintained in nature 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nvolving the arthropod vector and animal Man becomes infected
5、incidentally,13,流 行 病 学,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14岁以下儿童多见年龄 26岁发病率最高,1岁以内极少见。隐性感染率高多数呈隐性感染。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1:1000-2000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14,流 行 特 征-地区分布,日本、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家流行,全球: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15,近5年平均发病率较高省:贵州,重庆,云南,四川,陕西。,流 行 特 征-地区分布,16,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7月、8月为发病高峰.,20052007年乙脑报告病例月分布,流 行 特 征时间分布,17,发病率(/10万),岁,全国40
6、岁病例所占6.0,其中以2-6岁发病为多。 山西、陕西、山东和甘肃40岁病例增加,占总病例的73.1%、32.2%、29.9%和28.6%。,流 行 特 征年龄分布,2005-2007年全国乙脑年龄别发病率分布,18,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20042007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职业分布,构成比(),流 行 特 征职业分布,19,流 行 特 征,发病特点: 农村城市 高度分散 隐性病例显性病例,20,流 行 因 素,自然因素: 温度: 乙脑病毒繁殖量多病毒滴度较高病毒感染力强幼蚊生长快发育期短生活周期缩短孳生/繁殖增强蚊子自然感染率增高人感染率增加雨量:适度雨量促进蚊子孳生繁殖,蚊子数量增加 地理位置
7、及环境:地域性特点,温 度 高,21,流 行 因 素,社会因素: 疫苗接种、健康教育、个人防护、环境治理等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落实因素战争、动乱、种族冲突等社会安定因素,22,发病机理,病毒血症,隐性感染,侵入CNS致病,毒力强、数量多、抵抗力差,毒力弱、数量少、抵抗力强,单核巨噬细胞,23,病理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广泛,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最严重 脑组织和软脑膜有充血,水肿和出血; 神经细胞不同程度变性、肿胀、坏死, 形成脑软化灶;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单核细胞聚集 血管套;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脑软化灶,血管套,24,临 床 表 现,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 临床分期:
8、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初期 ( 病程1-3天)急性起病,发热,乏力,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 极期 (病程4-10天)高热:39以上,持续7-10日,体温与病情呈正相关惊厥或抽搐: 病程2-5天出现,伴有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病程3-8日出现,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 呼吸衰竭:主要死因,原因:炎症、脑水肿、颅内压、脑疝其它: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颅神经损伤、植物神经紊乱等,25,临床表现,恢复期 :病程1014天后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渐好转。重者有反应迟钝、失语、吞咽困难、瘫痪等后遗症期 : 病死率约1050,约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以
9、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多见,26,临床类型,27,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象: 白细胞1030109/L,中粒细胞增至80%以上,核左移,嗜酸粒细胞可减少脑脊液 : 压力透明或微混。 WBC 50-500106/L,初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以淋巴细胞为多,蛋白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28,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血凝抑制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般用于测定血清中的乙脑抗体,比较灵敏、特异PCR检测: 进行早期诊断病毒分离:,29,诊 断,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流行病学史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
10、发病;或任何地方居民于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旅行症状体征1、 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可伴脑膜刺激症2、 急性起病,发热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如昏迷、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症状,或有中枢呼吸循环衰竭,30,诊 断,实验室检测: 1、一月内未接种乙脑疫苗,血清乙脑IgM()2、脑脊液中乙脑IgM()3、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者,或急性期乙脑IgG(-),恢复()4、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PCR法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基因5、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31,诊 断,病例分类 疑似
11、病例: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中的1或2临床诊断病例:符合脑脊液检查结果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符合病原学、血清学检测之一的疑似病例排除病例: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血清学实验阴性、已证实为其它疾病,32,鉴别诊断,高热惊厥 中毒型菌痢 其它病毒性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33,治 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重点处理 :高热、抽搐、呼衰“三关”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高热抽搐呼衰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34,并发症及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0% 支气管肺炎 最常见 肺不张 败血症 尿路感染 褥疮 预后:轻型普通型恢复好,死亡率10% 重型和暴发型死亡率20-50%,多死于中枢性呼衰,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12、35,预 防,预防原则:疫苗接种为主,灭蚊、防蚊、宿主管理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综合措施。,36,预防免疫接种,对象:6-12个月婴幼儿、初入流行区人员 方法: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0.5ml 程序:减毒活疫苗: 8月龄:第一针 1824月龄:第二针 6岁:第三针灭活疫苗: 8月龄:第一针,710天后第二针 1824月龄:第三针 6岁:第四针,37,注意:应在流行前一个月完成接种副反应 一般反应 大多数接种对象无反应,个别人接种24H内局部出现红肿或疼痛,1-2D消退。偶有发热,一般38 异常反应 主要已荨麻疹形式出现,少数发生过敏性休克与针次密切相关,预防免疫接种,38,预防免疫接种,接种疫苗禁忌症对
13、疫苗有过敏史者发热38.5C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系统缺陷等,39,灭蚊: 消除蚊虫孳生地: 清除积水:清疏排水道、改造污水沟、填平坑洼地、死水塘、消除缸、坛、瓶死水等 猪舍家畜圈及周围环境卫生: 药物灭蚊: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残杀威、三氟氯氰菊酯、醚菊酯等,预防灭蚊防蚊,40,预防灭蚊防蚊,防蚊: 避免到蚊虫多的地方活动,不露宿等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防蚊油等,41,预防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 及时报告 :应在12小时内报告 及时治疗病人 人畜居地分开:猪舍远离人居住地,统一管理 对猪进行免疫接种:流行期前一个月4月至2岁猪注射,42,预防健
14、康教育,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宣传: 报纸 电视 广播 宣传册 宣传画、标语宣传乙脑科普知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43,暴发疫情控制,疫情报告:宣传教育:能够早期发现病人,及早救治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管理:疫区处理:全面消毒 对病例居住环境: 对日间蚊虫栖息各种场所: 饲养猪、牛、马、鸡、鸭等牲畜棚舍及周围环境,44,暴发疫情控制,应急接种疫苗:传染源控制: 积极治疗病人 对猪进行免疫和统一管理加强个人防护:,45,河南省疫情概况,46,流行概况,1950-2009年累计发病268899例,年均发病4481例,发病率波动在0.3353.82/10万5070年代发病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期间发生3次大流行8
15、0年代发病呈波动性下降,1995年后发病率接近全国水平2000年至今,年发病数在400-1000例之间,发病率波动在0.34-1.30/10万,47,1952-2009年河南省乙脑发病趋势,48,流 行 特 征地区分布,49,流行特征人群分布,年龄: 全省乙脑病例以014岁年龄组为主,约占总病例的80 其中又以2-6岁年龄组为多,约占014岁组发病的60% 15岁以上年龄组约占总病例数的20%,2004-2006年河南省乙脑发病年龄分布,50,流行特征人群分布,洛阳市不同于其它市014岁年龄组发病明显下降 1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明显增多,2004-2006年河南省不同地市乙脑发病年龄分布,51,
16、流行特征人群分布,职业: 全省:发病以散居儿童为多、其次为学生、托幼儿童和农民,四者共占全省乙脑病例数的90%以上洛阳:发病以农民为多,其次为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2004-2006年河南省和洛阳市乙脑发病职业分布,52,河南省乙脑监测,53,乙脑监测,疫情监测全省(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疫苗接种率) 基于病例个案 基于暴发疫情 专项监测 哨点: 国家级监测点 省级监测点 监测内容: 疫情监测 病原学监测 乙脑宿主、媒介 健康人群血清学,54,乙脑监测,疫情监测全省病例(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疫苗接种率) (一)流行病学监测1、病例报告:24小时内网络直报。6个月疾控中心负责乙脑病
17、例随访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死亡2例及以上,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报告2、病例调查:接到报告 48 小 时 个案调查 72 小 时 录入专病系统 6 个 月 随访调查并录入专报高发季节、高发区要进行主动搜索和主动监测出现暴发疫情时要12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核实疫情、确定疫情波及范围,及时上报并写出调查报告。,55,监 测,(二)实验室监测1、标本采集 脑脊液:1周内采集12ml脑脊液 血液:急性期:1周内采24ml,恢复期:34周采集标2ml 2、标本检测 县中心收集标本并填写标本送检表,送至所辖的市疾控中心,市中心对急性期血清
18、标本进行乙脑IgM抗体检测(5日内完成),并及时反馈结果至县疾控中心,由县疾控中心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送检医疗机构 检测乙脑IgM抗体阴性的病例需在发病后34周采集恢复期血清 各级疾控中心要及时将检测结果填入个案调查表,录入数据库,并反馈结果,56,监 测,(三)疫苗接种率监测开展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应急接种和群体性预防接种监测,将接种疫苗种类、接种对象和范围、接种人数等情况,逐级上报。定期将结果电子版上报至省疾控中心,57,六、监测系统评价指标,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 100% 疑似病例报告及时率 90 病例48小时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率 90% 病例个案调查后72小时内专报系统录入率 100 病
19、例急性期血液标本采集率 80% 病例恢复期血液标本采集率 40% 病例脑脊液标本采集率 30% 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 100% 省级实验室分离毒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及时率 80% 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省份以县为单位接种率 85%,58,监测点监测,国家级监测点:南阳唐河、信阳息县 监测内容: 病例的监测:乙脑、病毒性脑炎 健康人群乙脑抗体监测 动物宿主(猪)监测 媒介蚊虫监测,59,监测点动物宿主(猪)监测,唐河:46份 息县:60份,60,监测点媒介蚊虫监测,61,监测中重点和难点-1,问题1 :乙脑的诊断比较复杂,诊断标准掌握和执行不够建议1: 对医疗机构进行乙脑监测方
20、案和诊断标准培训 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62,监测中重点和难点-2,问题2: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性和质量有待提高建议2: 加强责任心和技术培训 及时补充调查个案的空项、漏项和逻辑性错误等 督导、检查、通报等方式进行督促,63,监测中重点和难点-3,问题3:部分病例到外县、外市或外省治疗,给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样带来困难建议3: 加强疾病属地管理意识 积极和邻近县、市、省交流与合作,加强流行病学追踪,做好标本采集工作,64,监测中重点和难点-4,问题4:专报系统录入率、录入及时性和质量有待提高 建议4: 加强责任心和技术培训,规范要求 专报系统录入率达100 专报系统录入及时性:个案调查后一周内录入专报系统 专报系统录入及时率达100定期审核已录入资料,减少漏项和逻辑性错误等通过督导、检查、通报等方式进行督促,65,监测中重点和难点-5,问题5:恢复期血液标本和脑脊液采集率低建议5: 加强与医疗单位沟通和协作,争取更多标本 做好患者和家属工作使其配合采样和检测工作 加强实验室检测,及时明确诊断,66,监测中重点和难点-6,问题6:免疫接种存在漏洞 建议6: 针对免疫接种的实际问题,研究相应对策 尽量规范免疫管理,消除免疫空白 提高乙脑疫苗的基础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67,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