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法概论 7(3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1.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客体是主体的经济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检验权利是否正确行使、义务是否全面履行的标准。如果没有客体,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就是空的,根本难以落实,主体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2.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繁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1 )物。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是指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可以被人们控制和支配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体。物又有众多的分类,如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流通物和
2、限制流通物、特定物和种类物、可分物与不可分物、主物与从物、原物与息等等。此外,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和有价证券也属于物的范畴。(2 )经济行为。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只有通过经济行为,经济法主体也才能实现自己的经济权利、履行自己的经济义务。经济行为又具体包括了经济管理行为(如经济决策行为、经济命令行为、审查批准行为、经济监督检查行为等) 、完成一定的工作(如勘察设计、建筑安装等)和提供一定劳务(如仓储保管行为、货物运输行为等) 。(3 )无形资产。也称智力成果、精神财富、知识产品,是指能为人们带来经济价值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成果,如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
3、。3、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即基于一定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在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经济权利和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变化和更动。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则是指主体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归于消灭。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都是由经济法律事实引起的。所谓经济法律事实,是指由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根据经济法律事实是否与经济法主体的意志有关,可以将其分为两类:(1 )行为指经济法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
4、终止,都属于经济法律事实。作为经济法律事实的合法行为主要包括经济管理行为、经济协作行为和经济司法行为。而作为经济法律事实的违法行为则主要指经济法律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如国家机关的不当罚款行为、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2 )事件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而又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情况。事件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旱涝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社会现象(如战争、大规模社会动乱等) 。4、 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不正确行驶经济权利和不全面履行经济义务的现象十分常见,因此,如果不注重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经济法主体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的发展就得不到保障。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实质上就是指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保护,具体而言,就是指根据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督促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行使经济权利和切实履行经济义务,对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不履行经济义务者则予以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