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4.50KB ,
资源ID:231705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3170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doc

1、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文章标题: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 兼及君子人格及其意义 引子:现实人生与超越人生一、作为“仁义道德之师 ”的君子道德人格二、作为“仁义道德之君 ”的君子政治人格三、君子与小人及其道德和政治意义四、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 在现实人生中,我们关注的是怎样对待我们生活中的遭遇,是一种当下的、此岸的、具体的人生,超越人生则关注我们到底在精神层面、在精神价值期望上、在终极人生认识上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换言之,现实人生显现的是一种事实化的、实然的人生,超越人生彰显的则是一种价值化的、应然的人生。

2、在超越的、应然的人生上,孔子在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塑立过程中建构的是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的“君子理想型态” ,君子人格必须以在社会机制中担任职务处理公共事务为目标,同时必须有充分的德性自觉,修养自己并教化百姓,这样的人生风貌也显现在孔子自己的一生写照中,虽然他为官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仍不断争取实现抱负的机会,并且对于已经为官的弟子又不断地告诫施政的道理,可谓从未放弃对公众事务的关心。对于自我的修养,孔子即以仁与礼为纲目的两端,仁是内心丰沛不断的普遍的人性关怀,礼是仁落实在生活事务的规范原则,仁必落实为礼,唯有在礼的遵守中那个质朴的仁心才能在人际关系之间获得恰当的份际,当然在现实事务上因着各种情况的差异

3、与变化,即应有顺应情势的处理。总之,孔子的仁德与礼治的两端建立了中国传统君子人格的基本图像,形成最正面最明确的理想人格型态。以下我们以论语 为基础来建立对于君子人格的认识。在 论语中,君子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仁义道德之君” ,如论语泰伯中的“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中的君子之所指;二是“仁义道德之师” ,即儒学者认为“生而知之”的贤能。同时,孔子谈论君子经常是与小人比照起来说的。所以,我们将对作为道德人格的君子、作为政治人格的君子以及君子与小人之辨分别述之,并同时对君子人格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作一些分析。一、作为“仁义道德之师 ”的君子道德人格 论语卫灵公 中记载着孔子这样一句话:“君子义以为

4、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把君子的品德综合如上。1、君子义以为质。孔子反复强调, “君子义以为上” ,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君子把利看得很轻,穷不失义,弱不丧志,并把义利之辨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儒家强调君子应该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鄙视那些只顾蝇头小利的人。重义轻利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贯彻到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就是重视道德境界的提高,反对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但这并不是说君子不懂得利与义的关系,一概反对利,而是强调正当谋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过,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

5、处于义的制约之下。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一再强调“见利思义” , 如果不合乎义,则虽有利,亦不足取,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甚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应把弘道作为人生的追求的最高目标,提倡精神追求重于物质享受。因此,“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要还“博学于文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孔子认为达到君子境界的子贱(论语公冶长 )和南宫适(论语宪问 )都是些尚德之人。作为君子,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从而“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 。

6、2、君子礼以行之。儒家所说的礼,是指作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的一套生活行为准则。守礼,社会才能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实现上下和谐的社会环境。所以,遵守“礼”是君子最首要的要求,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第六 ) ,如果行为处世只知动机上的善意,却不知遵守一个人际互动中的份际的话,那么在社会活动中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冲突与争执,这就是不智的行为,孔子警告说:对人恭敬却不重分寸,就会反而因过度恭敬而举措多余,不必要来礼的时候还一直多礼,这就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做事谨慎是对的,但是不重视情境的需要、不知以礼节之,就会反而显得

7、胆小怕事,令人讨厌。勇于任事是应该的,但是不重视适度的礼节份际,就会破坏大家共事时的和谐气氛,而显得自己是一个鲁莽无礼之徒,造成别人做事的麻烦。直爽耿正是对的,但是若不知道别人的处境,只是一昧地直来直往,那么对于他人的生存将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使自己非常不受欢迎。所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泰伯第八 ) 。具体说,君子遵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辞让谦和。 论语八佾中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在为人处世方面,君子与士是这样做的:“君子周而不比” (论语为政 ) 、 “和而不同” 、 “泰而不骄” (论语子路 ) 、

8、 “矜而不争” (论语卫灵公 ) , “切切偲偲,恰恰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同上) 。( 2)恪守本份。君子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制的要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此,他“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泰伯 ) ,可以“固穷” ,能“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是为有礼守节,不易志;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 ,是为知礼守本,不逾矩。 (3)仁德风范。君子有礼,因为他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 。可见守仁才能行之以礼。对于君子之“仁” ,孔子有“仁者不忧”的说法(论语宪问 ) 。他认为“内省不疚” ,是以“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 ) 。关于“仁” ,这里要特别提出来。因为,君子的追求绝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 “仁”做为君子最根本的品德,它的实质就是爱人 ,即爱亲人、爱他人、直至爱一草一木、天地万物。行“仁”要从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做起,进而推广到他人和社会。所以,君子仅修身是不够的,还应“修身以安人” 、“修身以安百姓” ,把仁德推广于天下,济世安民,实现爱民、惠民、利民、富民的目的。平时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君子应具备的品德。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