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8.50KB ,
资源ID:231469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3146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doc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安 冬(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摘 要:慈善之观念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数千年。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 3 教之中都有着自己的慈善观念和不同的行善方式。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慈善观念,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对“慈善” 进行重新定义。教育期刊 关键词 :慈善;儒家;道教;佛教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5)02-0094-03 中国自古就有关于慈善的概念,在古代典籍中,最初,“慈” 与“善”二字是分开使用的。“慈” ,在书中多为爱心之意来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慈,爱也。” 孔颖达

2、在对 左传注疏时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 ,又曰 “慈谓爱之深也”。辞海释义为:“慈,本指父母的爱,引申为凡怜爱之称。”“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说“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義、美同意”1。孔子亦云:“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之后,善字被引申为善良,品行高尚。可见,慈与善经过长期演变,两字的含义日趋相近,均有仁慈、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的含义。到了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常常被合起来并列使用,于是便有了“慈善”这一称谓。 北史崔光传中出现了慈、善二字合用的最早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 现代汉语中“慈善 ”的含义,直接承袭了我国古代的“慈

3、善”概念。辞源对慈善的解析是“仁慈良善 ”,在汉语大词典 中,“慈善”指的是仁慈、慈爱、善良、有同情心,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则为对人关怀,富有爱心。这几种解释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能当作关怀、同情、仁爱、怜悯来解释,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有关爱和同情的自发的利他行为,如行善积德、扶贫助残、乐善好施等。儒、释、道 3教在慈善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著名的清末慈善家张謇曾用一段文字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又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此儒者之训也。诸君其有功于中乎?一钱匪少,一万匪多,各尽其力,以行其仁,以自完其为人而已。若因果报应,道家之求长生者,须积善之功,周人之急,济人之穷;释

4、家云,布施为第一菠萝蜜。”2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中,孔子的以“仁” 为核心的“仁爱”理论、大同思想以及孟子的“以民为本” 的思想、性善论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仁”解释道:“仁,亲也,从人从二。”3可以看出,“仁”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善的关系。孔子从道德的基础出发,用“爱人” 解释“仁”,提出“仁者爱人 ”这一观点,并把 “爱人”看作是人的本性,要求人们在处理社会交往的人际关系中要爱所有人,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宽怀容人、恩惠助人等当作“仁” ,爱一切人,做到和一切人友善,建立起一种人人相亲相爱的和谐关系。这种理念可以

5、看作是儒家慈善思想的重要动力。孔子把“仁爱” 用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提出了“大同思想 ”。在孔子看来,社会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富的平均,没有了贫富的差距,人们才能和谐相处,才可以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后来,在儒家重要经典礼记 礼运篇中,孔子把“大同世界 ”描绘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是对大同理想社会的经典描述,这种“天下为公” 的大同思想促使后人自觉的投身于扶弱济贫的慈善活动,同时,也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孟子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性善论”

6、 ,这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孟子慈善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人性善”是指人天生就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孟子曾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天生就有善端,孟子以“四心”为“ 人性善” 的出发点,进一步将人性善归结到仁、义、礼、智 4 种德性上,认为人性本善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共同的本性,他解释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孟子看来,所有慈行善举都来自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正所谓“仁,人心也” 。孟子的 “仁”也就由“ 恻隐之心”的道德感情发展成了一种道德行为,使之成为一种驱善的道德价值。孟子说:“人皆有

7、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仁之政矣。”以“ 不忍人之心 ”而行的“不忍仁之政 ”就是“仁政”,“ 仁政”是这种“不忍之心 ”的外在表现形式。将 “不忍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圣明的君王若能以“不忍人之心 ”推己及人,把自己对亲人的血缘之爱推及到百姓身上,那么天下就能安定统一,如运于掌。孟子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要求君主应推恩于民,尤其是要关心鳏、寡、孤、独等社会下层的困难群体,因为“此四者,天下穷民之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其四者”。君主要对这些困难群体给予充分的帮助和关爱,拔民之苦,救民于水火。这样,从孔子的“仁爱” 思想到孟子

8、的“仁政”,儒家思想中关于慈善的思想理论便逐步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为后世的慈善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成为历代统治者实行慈善救济的思想渊源。如兴修水利,治理河患;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平仓、义仓、社仓);赈济、以工代赈、调粟等多种赈灾济民措施;民间社会也由这类慈善观衍生出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了乐善好施风尚的形成,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慈善群体和慈善活动。二、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其善恶因果报应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百姓的伦理标准和善恶取舍的行为准则,并衍生为根深蒂固的慈善伦理传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

9、的思想源头。道德经中说:“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显然“ 慈”居首位,“慈” 就是慈爱、慈善、慈祥,以慈爱之心来慈爱天下苍生。“善” 指自我品质的最高境界,是天道的本质,也就是所说的“上善若水” 。人只有保有慈善的心,与世无争,才能与道相应,正所谓“天道无常,常与善人”。在老子看来,“道” 虽不可名状,却可以惩恶扬善,使善人享福,恶人遭殃。由此,他认为应遵守“道” 的律令,人人向善,善待芸芸众生。这种看法通过进一步升华,成为了后人的慈善道德基础。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补充并发展了“善恶报应” 理论,提出“承负说”。“承负说”是指,先人有过失,施其恶果于后代,为负

10、;后人承受先人的恶果,为承;世代既相负又相承。前人为恶,后人食其恶果;前人为善,后人享其福荫。每个人的善恶行为都会对其后代有所影响,而今世的祸福也是先人为善作恶的结果。“承负说” 还提出:“如果自身能行大善、积大德就可避免祖先的余殃,并为后代子孙造福;如果从恶不改,神灵将依据其行为赏善罚恶。”4在道教盛行的唐代,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同时也是道士,在他的巨著千金药方中明确提出,医者应具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的医德,还须“志存救济”,有慈济救人的爱心。这种以医济世的思想对后世设立医治所、惠民药局等慈善救济机构有很大启发,使民间的善举频频可见。三、佛教文化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由西域传入我国

11、,并在我国境内得到迅速发展。佛教在弘扬精神解脱的同时,还担负着劝善化俗的宗教使命。佛教教义里的慈悲观、因缘业报和修缮方式说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慈悲观是佛教的核心教义。在梵文中,“慈” 指纯粹的友爱之情, “悲”为同情、哀怜之意。佛教要求信徒以慈悲为怀,用慈爱之心给予他人幸福,以怜悯之心驱除他人痛苦。佛家宣扬人人都有“菩提心”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基于“不忍众生苦” 的思想,佛教强调 “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实行“ 与乐、拔苦 ”的义举,为众生造福田,以“慈悲喜舍 ”的四无量心善待众生,以宽广的胸襟告诫世人要发慈悲之愿而生救世之心,多行善举,

12、以得佛祖保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在这里,慈悲即拯救受苦受难的生灵,并使其充满永恒的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能够获得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取得快乐;悲心是希望受苦之人可以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受苦之人解除痛苦。由此可以看出,佛教的慈悲观是一种完全利他的道德观,是从事慈善活动的出发点。自传入我国后,通过寺院自办、发动募捐、动员信徒参与、与官绅及地方政府合办等方式,设立悲田养病坊、施药治病、扶孤助残、护生戒杀等慈善活动,在我国古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佛教提出“因缘业报” 说来实现劝善化俗的目的。东晋的名僧慧远,大力弘扬佛教的

13、因果报应论,他认为:“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5慧远认为:人有三业,业有三报,生有三世。生命之流,贯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的尊卑贵贱、福寿苦乐,都是过去业因的报应;而今世的思想行为所造就的业力,也会推动来世的流转。慧远的三报思想影响了历来就相信命运的中国人,所以人们愿为来世的美好在今世做善事。这成为了人们自觉参与慈善事业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佛教有其特殊的行善方式,如“修福田”“布施”等等。所谓 “福田”,指行善犹如农民在田播种,行善布施撒下利人救济的种子,好比有

14、秋收之利,能受诸福报于后。为圆成福德,福田又分为敬田和悲田。敬田即护持佛教,尊重人伦师道,对三宝父母师长的供养等;悲田是对鳏寡孤独、病人及动物的爱护与收养,以及有利于他人的公共福利事业等。在佛教徒看来,欲成圣佛,必须以慈悲为怀,以慈爱之心给予他人幸福,以怜悯之心拔除人之痛苦,为一切众生造福田。“福田说”劝告世人多做善事、积功德,是佛教教义中有关慈善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内容之一,唐宋时期的悲田病坊、福田院之名都直接源于此。对于“布施”,佛教这样解释道: “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为布;辍己惠人,名之为施。”6布施分为 3 种: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又分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把自己的金钱财物施舍

15、给别人是外财布施,把自己的肉体甚至生命施与他人,是内财布施;法施即顺应人们的请求,说法教化,破迷开悟;无畏施是指急人所急、难人所难、能够给他人排忧解难。布施完全是出于行善者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和慈悲之心,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具有利他的性质,这与当代慈善所具有的自愿性和利他性的特点不谋而合。中国的大慈善家熊希龄曾说,“孔教言仁,又曰博施济众;耶教言博爱,又曰爱人如己;佛教言慈悲,又曰普度众生”,“ 无论为何教何学,无不以人道为重”7。作为行为的慈善,就是要以行善积德为宗旨,只讲付出不求回报,以慈善的观念来指导行为,将这种观念自觉地付诸于实践活动。慈是一种善的动机,善是人的本性,慈善是一种爱的行为由处于慈爱和善意的道德要求所表现出的爱他人的行为文化,人们在爱心的指导下对他人进行无私的物质和行为的帮助。综上所述,“慈善 ”是一种以 “善”和“爱” 的观念为核心的,由个人、团体、组织等发起的,受社会制度影响和制约的,无私爱人的善行活动。教育期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