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82.51KB ,
资源ID:229008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2900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以.doc)为本站会员(lufeng1000)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以.doc

1、1陕西师范大学学 位 论 文 开 题 报 告论文题目: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调查 及分析研究 以陕西省电子书包项目为例 报 告 人: 所在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时间: 2013 年 11 月 21 研究背景1.1 世 界 生 物 学 教 学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正 经 历 着 一 场 重 大 变 革生 命 科 学 是 全 世 界 公 认 的 21世 纪 的 领 头 学 科 , 欧 洲 以 及 日 本 在 内 的 许 多 发 达 国 家 都非 常 重 视 和 发 展 生 命 科 学 。 当 前 , 世 界 生 物 学 教 学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正 经 历 着 一 场 重 大

2、 变 革 ,开 发 和 研 究 生 物 学 科 由 单 向 传 授 向 主 体 探 究 转 变 的 教 学 理 念 和 模 式 是 当 前 生 物 学 教 学 变革 的 实 质 所 在 , 多 视 角 、 多 维 度 的 注 重 学 生 主 体 性 学 习 的 生 物 学 课 程 与 教 学 设 计 范 式 不断 孕 育 生 成 。 上 世 纪 末 , 中 共 中 央 、 国 务 院 提 出 要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 继 而 于 2001年 9月 在 全 国 38个 地 区 启 动 了 第 八 次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 我 们 也 称

3、 之 为“新 课 改 ”, 旨 在 培 养 学 生 搜 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 获 取 新 知 识 的 能 力 、 分 析 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以 及 交 流 与 合 作 的 能 力 , 以 促 进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和 素 质 提 升 。 2003年 , 我 国颁 布 的 普 通 高 中 生 物 课 程 标 准 强 调 了 4个 课 程 理 念 : 即 提 高 生 物 科 学 素 养 ; 面 向 全体 学 生 ; 倡 导 探 究 性 学 习 ; 注 重 与 现 实 生 活 的 联 系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 2001) 。1.2

4、 我 国 新 课 改 成 绩 显 著 , 但 新 课 改 目 标 未 完 全 实 现如 今 新 课 改 已进行了十二个年头,全国高效课堂“九大范式”、“新九大范式”等课改成绩是令人振奋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课改目标的完全实现。近几年,伴随着“衡水模式”的热议,“超级中学”、“大学生加工厂”等相继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如江 西 的 “临川 模 式 ”、 湖 北 的 “黄 冈 模 式 ”、 江 苏 的 “启 东 模 式 ”、 河 北 的 “衡 水 模 式 ”, 这 些 模 式 共同 的 特 征 , 就 是 让 学 生 将 所 有 的 时 间 和 精 力 都 浸 泡 在 题 海 之 中 , 将 学 生

5、培 养 成 高 效 率 、高 精 度 的 考 试 机 器 。 虽 然 其 办 学 理 念 有 可 借 鉴 之 处 如 衡 中 的 “精 深 特 区 ”、 “激 情 校园 ”等 举 措 , 然 而 只 重 高 考 的 应 试 产 业 链 的 循 环 , 一 家 独 大 的 资 源 垄 断 , 以 人 为 本 、 素质 教 育 的 缺 失 , 教 育 公 平 及 教 育 生 态 的 破 坏 , 足 以 引 人 深 思 。 在 这 些 “超 级 中 学 ”里 ,学 生 做 题 的 潜 力 被 挖 掘 到 极 致 , 学 生 连 课 间 操 的 间 歇 和 排 队 打 饭 的 时 间 都 要 用 来

6、做 题 ,长 期 以 来 学 生 的 生 物 学 习 是 一 种 被 动 吸 取 、 机 械 记 忆 、 反 复 练 习 、 强 化 贮 存 的 过 程 。 谈何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谈何生物素养的提高?1.3 十 八 届 三 中 全 会 倡 导 利 用 信 息 化 手 段 进 教 育 公 平 中 共 中 央 关 于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若 干 重 大 问 题 的 决 定 强 调 要 深 化 教 育 领 域 综 合 改 革 。促 进 学 生 德 智 体 美 劳 全 面 发 展 , 增 强 学 生 社 会 责 任 感 、 创 新 精 神 、 实 践 能 力 。 大 力

7、促 进教 育 公 平 , 构 建 利 用 信 息 化 手 段 扩 大 优 质 教 育 资 源 覆 盖 面 的 有 效 机 制 , 逐 步 缩 小 区 域 、3城 乡 、 校 际 差 距 。 统 筹 城 乡 义 务 教 育 资 源 均 衡 配 置 , 实 行 校 长 教 师 交 流 轮 岗 , 不 设 重 点学 校 重 点 班 , 破 解 择 校 难 题 , 标 本 兼 治 减 轻 学 生 课 业 负 担 。 推 进 考 试 招 生 制 度 改 革 , 探索 招 生 和 考 试 相 对 分 离 、 学 生 考 试 多 次 选 择 、 学 校 依 法 自 主 招 生 、 专 业 机 构 组 织 实

8、 施 、政 府 宏 观 管 理 、 社 会 参 与 监 督 的 运 行 机 制 ,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一 考 定 终 身 的 弊 端 。 推 行 初 高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和 综 合 素 质 评 价 。 逐 步 推 行 普 通 高 校 基 于 统 一 高 考 和 高 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成 绩 的 综 合 评 价 多 元 录 取 机 制 。 探 索 全 国 统 考 减 少 科 目 、 不 分 文 理 科 、 外 语 等 科 目 社 会化 考 试 一 年 多 考 。1.4 近 年 来 电 子 书 包 成 为 教 学 创 新 应 用 研 究 的 新 热 点 , 为 中 学 生

9、物 教 学 带 来 新 契 机 教 育 信 息 化 十 年 发 展 规 划 (2011-2020年 ) 指 出 要 “推 进 信 息 技 术 与 教 学 融 合 ”,通 过 信 息 技 术 支 持 下 的 教 学 , 促 进 教 育 观 念 和 教 学 方 式 的 深 刻 变 革 ,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神 和 实 践 能 力 。 作 为 信 息 技 术 发 展 的 产 物 , 电 子 书 包 (Electronic schoolbag )由 于 轻巧 便 携 、 海 量 资 源 、 及 时 学 习 等 优 势 , 于 2002年 开 始 , 在 香 港 、 台 湾 、 北 京 、

10、上 海 、 广州 等 地 推 广 开 来 且 逐 渐 成 为 信 息 技 术 支 撑 教 学 创 新 应 用 的 研 究 新 热 点 。 “电 子 书 包 ”是指 以 学 生 为 使 用 主 体 , 基 于 网 络 学 习 资 源 , 以 信 息 终 端 为 载 体 的 综 合 性 教 育 应 用 系 统 ,信 息 终 端 采 用 台 式 计 算 机 、 笔 记 本 电 脑 、 上 网 本 以 及 专 用 阅 读 器 等 设 备 。 是将 教 材 、 教辅 、 教 学 资 源 等 通 过 先 进 的 电 子 纸 技 术 、 网 络 技 术 等 整 合 而 成 的 智 能 教 学 系 统 , 实

11、现了学习终端、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聚合。而 对 于 生 物 学 来 说 , 它 是 自 然 科 学 , 同 时 又是 实 验 科 学 , 其 中 很 多 微 观 的 生 命 现 象 、 动 态 的 生 命 活 动 规 律 , 以 及 大 量 实 验 探 究 内 容 ,仅 靠 传 统 的 讲 授 很 难 满 足 新 课 程 、 新 理 念 的 要 求 。 运 用 电 子 书 包 进 行 中 学 生 物 学 教 学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的 教 学 模 式 , 有 多 方 面 优 势 , 如 能 够 有 效 创 新 教 学 模 式 , 突 出 基 于 问 题 的学 习 、 差 异 化 学

12、习 、 自 主 性 学 习 与 合 作 探 究 学 习 , 适 应 课 程 改 革 发 展 需 要 。 电 子 书 包 可有 效 整 合 部 分 教 材 、 教 辅 等 资 源 , 可 大 幅 减 轻 书 包 重 量 , 有 利 于 学 生 身 心 健 康 发 展 , 也符 合 建 设 节 约 型 社 会 的 理 念 。 然 而 , 我 国 生 物 基 础 教 育 有 着 无 可 比 拟 的 特 殊 性 , 传 统 的教 学 策 略 又 显 然 无 法 适 应 电 子 书 包 的 新 特 性 。 因 此 , 必 须 创 造 性 地 解 决 我 国 生 物 基 础 教育 中 的 主 要 问 题

13、, 形 成 特 色 的 理 论 研 究 体 系 , 推 动 电 子 书 包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1.5 陕 西 省 电 子 书 包 项 目 为 中 学 生 物 教 学 研 究 创 造 了 条 件2012年 8月 , 陕 西 省 教 育 厅 结 合 本 省 实 际 , 经 过 考 核 筛 选 确 定 了 20所 学 校 作 为 电 子书 包 项 目 试 点 学 校 ( 其 中 中 学 6所 , 小 学 14所 ) , 且 每 个 试 点 学 校 选 择 一 个 试 点 班 。 陕 西省 教 育 厅 免 费 为 试 点 班 级 配 备 电 子 教 室 、 电 子 书 包 等 基 础 设 施

14、, 专 家 组 成 员 定 期 对 试 点学 校 进 行 调 研 与 指 导 。 然 而 , 在 现 阶 段 , 陕 西 省 电 子 书 包 项 目 刚 刚 起 步 , 有 关 电 子 书 包4的 各 项 研 究 尚 未 积 累 出 太 多 的 经 验 用 以 指 导 实 践 。 部 分 中 学 生 物 的 一 线 教 师 对 电 子 书 包的 应 用 仍 停 留 在 表 面 ,遇 到 问 题 时 或 简 单 借 鉴 国 外 的 观 点 与 方 法 , 或 单 纯 沿 用 传 统 课 堂 教学 的 策 略 , 没 能 真 正 利 用 好 电 子 书 包 对 传 统 教 与 学 的 方 式 进

15、行 改 良 与 革 新 ,电 子 书 包 的优 势 也 没 能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 基 于 对 电 子 书 包 教 学 应 用 的 持 续 关 注 , 有 了 更 多 的 期 待 , 并终 于 决 定 将 其 作 为 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 的 研 究 方 向 , 期 望 以 自 己 的 实 际 研 究 为 教 育 技 术 领 域贡 献 绵 薄 之 力 。2 文献综述2.1 电子书包的概念界定 电子书包来源于电子书的发展,它的使用工具主要是新式可携式的显示器,即电子阅读器(朱忆梅,2011) 。而“电子书包”概念最早由台湾朱邦复在中文电子阅读机“文昌一号”设计与发布时提出。可见,各

16、种形式的电子阅读器是电子书包的雏形(胡卫星等,2011) 。当前国外主要从两类视角界定电子书包:一类将电子书包看作未来教室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学习终端) ,学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包获取各种数字化资源,允许学生不受时空限制上传下载家庭作业、查看教师发布的通告,或者课前课后进行习题训练(Chung-Hsien Hsu and Chih-Yung Chang,2004) 。另一类将电子书包看作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虚拟空间(亦称为教育群组) ,允许个人和集体使用信息和知识,提供沟通和交流工具,帮助使用者不受硬件、软件、网站结构以及地理位置等限制便捷获得有效的资源和服务(G. Chabert ect,

17、2006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子书包教育应用标准体系专家组副组长张杰夫认为:电子书包是移动的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师生平等互动交流的学习终端,从硬件的角度来讲电子书包应该是学习终端(陈娜,2011) 。 上海市教育信息“十二五”规划纲要(讨论稿) 中,认为电子书包是在数字化环境下对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强调数字环境建设与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关系,旨在通过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创建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学习(黎加厚,2011)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对电子书包采取“实”与“虚”两种隐喻:一方面,电子书包是一种学习者便携式学习终端,可以是PDA、智能手

18、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另一方面,对电子书包的关注应该从关注“实”的发展到关注“虚”的应用服务层面,突出电子书包教育教学的系统功能架构,从而使电子书包真正意义上地帮学生减负(祝智庭等,52011) 。张迪梅认为,电子书包是集学、练、评、拓的,活动的、立体化、网络化、便携式的“电子课堂” ;电子书包是学生、教师的互动平台,也是学生、教师、教学、科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家庭等的交流平台(张迪梅,2011) 。综上所述,国内对电子书包的定义侧重于微观角度,把电子书包定位在承载教学资源的移动终端设备。国外则侧重于宏观角度的定义,把电子书包定位在学习平台层面,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学习平台。其实,无

19、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电子书包的概念认识,都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电子书包的特点。根据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现状,笔者认为电子书包首先应是一个学习终端,这是在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发展的基础上的产品,其次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共享教学资源,支持终身学习,以促进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为目标构建的数字化学习系统。电子书包作为新型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产物,产品功能在完善,并在实际教学中展开应用,相信其概念也将不断完善(谢世杰,2011) 。2.2 电子书包的发展国际上,据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迄今至少有50个国家(地区)计划推广电子书包,市场潜力巨大。自1999年新加坡首批试用电子书包以来,韩国、马来西亚、法国

20、、德国、美国及中国等多个国家教育机构,开始加大对电子书包的关注与投入,竞相研发相关产品,部分产品已投入试用项目中。2.2.1 国外电子书包的发展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是最早将电子书包应用于实际教学的国家。1999年在德明中学试点,2010年在中小学校园大规模使用,2011年,新加坡推出了一款新的电子书包,重量小于1公斤,能储存中小学现在所有的课本、笔记本和作业等数据。电子书包上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韩国和日本也是较早研发、使用电子书包的国家。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已经正式规划,从2011年开始,除了向所有小学和中学发放纸质的语文、英语、

21、数学教科书之外,还将同时发放光盘形式的电子教科书(内容和纸质教科书完全相同) 。马来西亚从2011年4月,在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的200所中小学试点,以推广电子书包应用。在欧洲地区,法国是最早推行电子书包的国家。2000年,法国推出了一款内嵌历史与生命科学教科书的电子书包。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发出在“2018年纸质书将消亡”的声音。而在美洲地区尤其是美国,电子书包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2008年已经有成果导入案6例。目前中小学校主要使用苹果公司的iPad 和亚马逊公司的Kindle;美国加州在2010年计划分阶段让州立的各级学校舍弃传统纸质课本。2.2.2 国内电子书包的发展我国20

22、02年成立电子书包联盟,同年台湾成立电子书包发展促进会。2002-2003年,香港、台湾相继制定“电子书包”计划,随后香港进行“电子书包”试验,并在1000多所中小学进行推广。2008年,联想、汉王、金蝉等IT公司和人教集团、广东出版集团等商业公司合作,提出我国中小学电子书包实施方案。2010年,电子书包应用由最初的硬件产品投入转向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心理和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并初步建成一批实验性的交互平台,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试点。上海虹口地区于当年首批覆盖8所幼儿园,江苏扬州市,广东佛山市、江门市等同年开始在小范围内试点。台湾教育部也推出“电子书包实验教学计划” ,在台湾5所小学开始试

23、行。随着试点和示范的深入,江苏、陕西、重庆、云南、四川、山东、福建、西安等全国其他地区也开始或计划进行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应用研究。2012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电子书包逐渐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推广开来,掀起一片电子书包热。 2.3 电子书包的推广面临的问题高志丽认为推广电子书包面临着价格偏高、硬件比较单一、网络平台尚未搭建完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推广渠道不畅、标准认定和教育观念等七大难题,这些难题,都成了电子书包推广的瓶颈(高志丽,2010) 。全国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问题有: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

24、和标准,学习资源的开发问题,教学服务的建设问题,面对家长与社会的质疑问题,使用电子书包相关费用问题(李燕,2012) 。2.4 国外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研究国外众多研究项目对电子书包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在美国,通过泛在计算技术对课堂信息进行记录、整合与存取,以提升教与学效果的“Classroom 2000”项目以及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设备,探索技术融入课堂的策略与方法的1:1数字化学习MLTI(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行动。在法国,旨在提升教育实践,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Cartable Electronique”项目;在希腊,旨在提升

25、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的PAVET “Classroom of the Future”项目。2.4.1 基于电子书包的“未来课堂”构建基于电子书包的“未来课堂” ,在课堂中学生通过电子书包与电子白板、教师电脑7进行连接,实现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通过将“未来课堂”运用于希腊一所学校中,研究者发现:(1)学习者参与热情与积极程度大幅提高;(2)数字化设备的运用对教师ICT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3)20人的课堂能够实现电子书包功效最大化(Constantinos I. Doukas,2012) 。2.4.2 基于电子书包协作学习的模型通过在电子书包中整合一定情境的群组件实现计算机支持

26、的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实现对协作活动的动态监控,从而得出结论:基于电子书包协作学习的模型包括三个层面:活动层(协作活动发生场所)、配置层(存储情境及角色信息)、管理层(学习活动的管理),这将成为电子书包平台发展的趋势(Christian Martel,2004) 。2.4.3 基于电子书包的远程协作教学模型利用电子书包构建教师与学生协作平台,实现教师、学生间跨地区的教与学的协作交流。构建了一个远程协作教学模型,包含三个模块:基于网络的课程、基于SCORM的电子材料、可访问的网络协作学习系统,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教学与远程学习,新模式下学生平均成绩分别提升5%与3%,相对于传统远程教育

27、方法学习效率提升了5%,实验证明通过教师、学生间的分享交流可以提升教与学的效果(Jiann Liang Chen,2012) 。2.5 国内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研究电子书包不仅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媒介,还是“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的核心组成内容。目前,工业化与信息化部以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都成立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研究机构。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也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信息化教育新模式,推动“电子书包”辅助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于2010年10月向全国信标

28、委申报成立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并于2012年12月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第六次全体工作会议暨第二届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应用交流研讨会,发布了中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白皮书,启动了“全国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应用与教育创新示范校”项目。2.5.1 电子书包教学功能电子书包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测评等学习的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教”与“学”整个过程,对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徐显龙,2013) 。首先,整合海量信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其次,完善8的师生交互平台,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再次,提供个性

29、化学习指导,依托学案实现分层教学;最后,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胡小勇,2013) 。电子书包除了具有移动媒体的基本功能之外,其教育教学功能主要包括: 课堂同步教学与笔记功能、教学管理与评价功能、学习记录与跟踪功能、 “家校社”协同互动功能、学具管理与应用功能等(刘繁华,2013) 。张迪梅认为电子书包集优秀师资、优质教学、优质海量教学资源于一体, 电子书包以及由此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共享,将缩小学校、教师的基础性差异,体现“教学公平”(张迪梅,2011) 。李燕认为:电子书包的优势在学习方面表现为:资源形式多样,展示个性化学习;视频录制功能,课堂讲授再现;在教学方面表现为发

30、放教学材料,教学无缝连接;实现因材施教,发展优势潜能(李燕,2012) 。2.5.2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2.5.2.1 教学模式乔伊斯和威尔等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叶澜教授认为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朱小蔓教授指出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体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张武升教授认为教学模式应具备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

31、内容、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等特点,是由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构成(何克抗等,2008) 。由于东西方在教育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教育思想大多强调以学为主,而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教育思想历来强调以教为主。因此在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关注信息技术与“课前”和“课后”教学过程整合,较重视“课外整合模式”的研究,主要有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适时教学 JiTT模式等。而我国则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更重视“课内整合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和探究性教学模式(徐显龙,2013) 。2.5.2.2 基于电子

32、书包的教学模式胡小勇从课堂师生活动、三维能力培养、电子书包教学环境出发,构建了三种基于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分别是:基于电子书包的授导互动教学应用模式(回顾旧知创设情境授导互动归纳练习评价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应用模式(课前课中课后) 、9主题探究教学应用模式(创设情境,呈现任务组织参与,提供支架监督观察,适时指导评价总结,延伸拓展) (胡小勇,2013) 。刘繁华认为电子书包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包括课堂教学应用、校园活动应用以及教学管理与评价(刘繁华,2013) 。2.5.3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策略电子书包作为新兴移动设备植入课堂,其有效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呈现“垄断”态势,它的发展必

33、然需经历与现有课堂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混合阶段;另外,电子书包受软硬件、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教学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单独依靠电子书包创设丰富、真实的交际情境在现阶段并不现实。混合学习理论强调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李克东,2013) 。因而需要将电子书包与已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其他多种媒体有机整合,各种媒体相得益彰,各取所长,充分利用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富媒体技术,共同构建“智慧教室” (黄荣怀,2012) 。2.5.4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主要有:白若微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白若微,2013

34、) ,徐显龙闵行中学试点班级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教学资源样例(徐显龙,2013) ,李可峰的基于电子书包环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李可锋,2011) 。此外,柳繁华选取了佛山市顺德区养正西山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的两个案例,分析电子书包在学校教育和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刘繁华,2013)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只关注电子书包技术规范、现状反思、系统设计、交互模型等宏观层面,相关研究的成果为电子书包一线课堂应用打下基础。但针对如何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相关研究则较少,具体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和调查成果尚不够系统。涉及到运用电子书包进行具体学科教学的研究更少(关于生物学科教学方面

35、的文章几乎没有) ,鲜有较为成熟且深入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一线教师在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教学活动时必定会存在困难。因此本文的研究极为及时和必要。3 问题的提出 依据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正在加速进入“无纸化”时代。电子书包是未来教育应用的必然趋势,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专家大力推荐和发展的一种新兴教学形式。然而,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具体的中学生物教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10因此,本研究关注以下问题3.1 电子书包是否能够普遍地应用于中学生物教学?3.2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利用电子书包开展中学生物教学活动时存在哪些问题?3.3如何有效且高效

36、地将电子书包应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学?陕西省电子书包项目刚刚起步,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改进?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本省生物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适应陕西省的基于电子书包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建议,以期为陕西省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4 预期目标中学生物教学,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中学生物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4.1 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后续研究以理论指导;4.2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陕西省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现状; 针对目前陕西省

37、运用电子书包进行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具体的教学建议;4.3 结合陕西省电子书包试点中学具体实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基于电子书包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建议。5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现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中学生物教学应及时采用最先进最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帮助并改善当下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一种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与学习方式。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如下5.1 有助于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5.2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5.3 有助于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38、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总之,本研究试图结合当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电子书包的优势落到实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6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16.1 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对基于电子书包进行中学生物教学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与总结;6.2 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对陕西省电子书包应用现状及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6.3 模式探讨与建议:对试点中学生物教学具体案例经过分析,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对适应陕西省的基于电子书包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建议,以期为陕西省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7 研究思路与设计2012年 8

39、月 , 陕 西 省 教 育 厅 结 合 本 省 实 际 , 经 过 考 核 筛 选 确 定 了 20所 学 校 作 为 电 子书 包 项 目 试 点 学 校 , 启 动 电 子 书 包 项 目 。 这 为 本 人 研 究 创 造 了 条 件 , 因此本研究主题是与电子书包项目的有机结合,既创造了科学的研究环境又保障了研究操作具有现实依据,从而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从确定选题到论文成稿需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海量收集信息,确立研究课题。这一阶段,初步确立对“电子书包”这一新事物的研究意向,借助网络收集大量信息,包括文献资料以及各类网络报道、网页讯息,了解电子书包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

40、已有研究成果,在向导师请教和征求意见后,进一步确立“生物教学”这一研究范畴。此外,为了使研究对象更加聚焦,研究具有更强的指向性,作者选择了中学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因而最终确立了 “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第二阶段,确立论文研究框架,制定研究方法。这一阶段,进一步收集有价值的资料,确立论文研究框架并不断调整;初步了解陕西省电子书包项目发展现状,确定调查范围,逐渐确立了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观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与此同时,有意识地去收集有关电子书包项目的一切资源,例如课例讲稿、教学视频、会议记录、项目汇报演示稿以及访谈结果等。第三阶段,制定并实施调查计划,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1、。首先,在借鉴的基础上制定调查问卷,其次,在 陕 西 省 电 子 书 包 项 目 6所 试 点 中 学 ( 铜 川 印 台 区 泰 山 中 学 、 铜 川 耀 州 区官 庄 中 学 、 汉 中 市 宁 强 第 一 初 级 中 学 、 咸 阳 渭 城 区 塔 尔 破 中 学 、 洛 川 县 凤 栖 镇 初 级 中 学 、安 康 石 泉 县 两 河 初 级 中 学 ) 发放并回收问卷;最后,结合访谈、观察,基本了解陕西省电子书包应用现状及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生物教学现状。第四阶段,针对问题,进行对策建议和模式探讨。依据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整理资料,12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教育

42、教学理论,提出可行的对策;最后,结合案例,对适应陕西省的基于电子书包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建议,以期为陕西省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8 研究方法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访谈调查,问卷调查,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8.1 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期刊和书籍等多种方式,搜集了有关电子书包和中学生物教学的文献研究资料,并对搜集来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了解国内外电子书包的研究与发展情况以及运用电子书包进行生物教学的研究情况,为后续中学生物教学研究做好准备。8.2 访谈调查法在问卷调查前后,针对调查内容,对上海和陕西电子书包项目的部分专家、试点中学部分老师和同学进行访谈,了解运用电子

43、书包进行生物教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编写内容,提供直接来自教学第一线的第一手资料。8.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陕西省电子书包项目试点中学,包括汉中市宁强第一初级中学、铜川印台区泰山中学、洛川县凤栖镇初级中学,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了解运用电子书包进行中学生物教学的情况。8.4 观察法 在调查的过程中,深入课堂进行观察,收集教学案例和教学录像,了解运用电子书包进行中学生物教学的情况,为本次调查积累了第一手感性资料。8.5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整体分析,总结方法和经验,结合电子书包对教学中的技术支撑,了解电子书包支持下的教与学的效果,探讨促进电

44、子书包环境中的中学生物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9 初步结果9.1 读研过程中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二中进行教育实习,在新课改的相关理论指导下积极实践,积累了宝贵的一线教学经验;9.2 积极搜集与本研究相关著作、期刊和论文百余篇,其中期刊论文都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和笔记,已充分了解国内外教育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139.3 对陕西省电子书包项目部分专家(如陕师大的傅刚善教授、乜勇老师等,省电教馆的相关负责人) 、部分试点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初步了解陕西省电子书包项目发展现状;在 导 师 支 持 的 前 提 下 , 于 2013年 11月 26日 至 29日 , 与 教 育 学 院 乜 勇

45、老 师 一 行 , 赴 上 海 参加 “教 育 信 息 化 暨 电 子 课 本 与 电 子 书 包 标 准 及 应 用 国 际 论 坛 ”, 已 获 得 国 际 范 围 内 最 新的 科 研 成 果 及 上 海 等 发 达 地 区 基 于 电 子 书 包 进 行 生 物 教 学 的 现 状 和 先 进 经 验 ;9.4 在借鉴的基础上制定调查问卷,为确保其信度和效度,请多位老师给予指导并进行了试测;9.5 已制定电子书包教学研究调查申请表,计划在省电教馆的支持下,在 陕 西 省 电 子 书 包项 目 6所 试 点 中 学 进行有关电子书包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10 主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46、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罗星凯,张琴美等译. 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72.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0-92.4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31.5黄甫全. 课程论初探一兼论课程( 论)与教学(论) 的关系J .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7.6陈娜. 未来五年影响教育的趋势、挑战和技术关于 2011 Horizon 年度

47、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81-87.7黎加厚.“电子书包”的遐想J. 远程教育杂志,2011,(4):63-65.8祝智庭,郁晓华. 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4):24-27.9张迪梅.“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9):87-89.10谢世杰. 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5.11徐显龙. 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85.12李金莲. 职业指导课程互动教学设计刍议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74-7

48、813贾振君. 建立公平的课堂师生互动关系J. 新课程(教研),2011(4):6-9.14李燕. 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问题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3):18.1415李克东,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7):1-6.16黄荣怀,胡永斌等. 智慧教室的概念和特点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4):22-23.17刘繁华. 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 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 ,2013,(1):73-76.18白若微. 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19李可锋. 基于电子书包环境下的高中化

49、学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1,(8):60-62.20高志丽. 电子书包推广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 产业聚焦 ,2010,(8):8-9.21崔鸿等. 生物课程教育学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22李森,于泽元. 对生物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 教育研究 ,2002,(2):83 -88.23原军.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尝试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 (6):17.24严晶文,张晖. 探究式教学在生物学科中的运用J. 当代教育论坛 ,2008, (6):116 -117.25柴西琴. 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2001, (8): 16 -19.26王晓丽,刘德亮. 通过“五个一”实施“校校通”工程 “校校通”工程经济型实施方案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1):74-75.27江诚. 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