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 爱,墨子,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邱利娜,导语,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混乱一片。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迅速的变更中。到处充满不合理现象。有位哲人目睹这一切,立志要消除这些混乱,他在苦苦寻觅着,寻觅消除混乱的灵丹妙药。这位哲人是谁?他要找的灵丹妙药是否找到?灵丹妙药又是什么呢? 学习本文,答案一一揭晓!,巨型铜砚墨子砚的局部。 此砚长4.6米,宽2.6米,高1.76米,耗费铜、锡共2.6吨,雕有墨子头像及有关墨子的典故等内容,历时一年多制成。,相关图片,墨 子 纪 念 馆,作者简介,返回,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 鲁国
2、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 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 任宋国大夫。初学儒,后自成学派, 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 时的显学。其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 对逻辑学、认识论也有探究。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 著述的结集,据汉书艺文志所 载,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一般认为其中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 本人的主要思想。,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
3、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背景简介,墨子生活在先秦,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
4、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返回,墨子的学说思想,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 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
5、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导学案 1通假字 既以非之(“以”通“已”)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辨”)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教驯其臣(“驯”通“训”) 破碎乱行(“碎”通“萃”) 贵必敖贱(“敖”通“傲”),2一词多义,以 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
6、志)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的),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厌恶)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坏的,不好的) 独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惟独,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3.翻译下列语句,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析 题,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现
7、?,问题探究,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3、你认为墨子“兼爱”思想在当时社会 可能实现吗?,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兼爱”“同利”的主张。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参考:有
8、的人在人家休息时间或安静学习时大声谈论,有的人为了求快,购物或乘车时喜欢插队。这些人就属于那种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人。人应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狭中超脱出来,由此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4、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谈谈它给你的启迪。,拓展探究,1.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墨子主张“兼相爱”, 二者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两种主张都有人要关爱他人的意思,但是孔子和儒家所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比如对父亲的爱更对他人的爱不同),因此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意味着在爱他人中,以亲近自己的亲人最为重要。墨子主张的爱,则是普遍的不
9、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的爱。所以孟子批评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滕文公下),2.墨子认为,人人都只爱自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参考答案: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的偏狭,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 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偏狭中超越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二家的主张显然是相通的。,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