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说明(一)课程性质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下,系统地探讨人类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去学习心理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人类心理活动的现象与规律,将个体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有机地综合为一体,促进其知识结构的体系化与科学化。(二)教学目的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探讨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二是探索其理论
2、对于指导社会实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理论,能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群体与互动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文化、亚文化与群体人格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四)教学时数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心理专业本科生,属必修课,周课时为 3 学时,总课时为 54 学时。 周次 内容 课时第 1 周 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 4第 2 周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 2第 3 周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第 4
3、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第 5 周 社会化 4第 6 周 社会化 2第 7 周 社会认知 4第 8 周 社会动机 2第 9 周 社会动机、社会态度 4第 10 周 社会态度 2第 11 周 群体与互动 4第 12 周 群众与互动 2第 13 周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 4第 14 周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 2第 15 周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4第 16 周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2第 17 周 文化、亚文化与群体人格 4第 18 周 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 2(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阅读有关资料。在讲授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调查讨论,并辅以适量的社会实践,将理
4、论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理论思考和实际应用上获得双重丰收,并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准备。二、正文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掌握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的特点;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及制约因素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二、国外学者的经典规定三、作为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第二节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一、社会行为的涵义和特点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一)社会(二)文化(三)人格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5、二、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研究取向的形成与综合二、各研究取向的基本特点(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几种主要研究取向的比较(一)研究的重点不同(二)研究的内容不同(三)研究方法不同考核要求:识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领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特点;综合分析: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制约因素。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渊源,了解其大致的发展历程,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第二节
6、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一、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三、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二)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三)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四、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一、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二、未德的社会学传统三、文化人类学的冲击四、战时及战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一)实证主义(二)实验主义(三)个体主义二、美国以外的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四、本土化: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五、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考核要求:识记: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大时期;社会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分析:现代社会心理
7、学危机的三大根源;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与不足。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科学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一)广义方法论(二)专门方法论(三)具体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术语(一)概念(二)命题(三)变量(四)假设(五)理论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实验法的功与过(一)优势:1.增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2.有助于克服社会心理学的本能论思想3.是确立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最理想方法(二)弊端1
8、.割裂了社会心理学同现实社会的关系2.造成了“价值中立”和“文化中立”的假象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法一、典型调查与个案调查二、抽样调查三、调查研究法的特点(一)调查研究法适合于大样本的研究(二)比之于实验法,调查研究法简单、具体(三)避免了被试不自然的行为反应和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影响对研究对象行为的解释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法一、跨文化研究的意义(一)保证结果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二)可以发现在不同社会中有关变量的重要性问题二、跨文化研究法的具体运用(一)现场调查(二)心理测量(三)民俗与艺术分析三、文献档案法与跨文化档案的建立第五节 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二、实
9、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三、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考核要求:识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综合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及功能,了解社会化的主要类型及途径,深入理解社会化的本质。教学时数:6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一)社会教化(二)个体内化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一、本能与环境二、社会生物学的解释三、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一、文化二、家庭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职业背景六、大众传播媒介第四节 人格、自我与社会化一、人格与社会行为二、复杂
10、的自我三、有关人格与自我发展的几种理论第五节 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一、政治社会化二、道德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六节 社会化的历程一、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二、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四、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考核要求:识记: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社会化的主要类型;领会:社会化的终身性;分析: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第五章 社会认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社会认知的基本环节;理解社会认知的归因现象及其主要的理论;并能列举重要的社会认知偏差。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认知及其特征一、社会认知:塑造行动框架二、社会认知的途径(一)面部表情(
11、二)言语活动(三)体态表现(四)行为方式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一、社会知觉二、社会印象三、社会判断第三节 印象整饰一、印象整饰的涵义二、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三、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一)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二)印象整饰功能(三)社会交换功能第四节 社会认知偏差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社会刻板印象第五节 社会行为的归因一、归因的类型与研究二、归因:一致性推论和三维模式(一)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断理论(二)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三)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与偏差考核要求:识记:社会认知及其特征;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行为的归因理论;分析:主要的社会认知偏差。第六章 社会动机教
12、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社会动机制本质,了解人类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二、本能:从麦独孤到威尔逊三、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二)强化理论(三)归因理论第二节 侵犯动机一、侵犯概念的确定二、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三、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第三节 亲合与利他动机一、恐惧与亲合二、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三、施与报:中国人的助人行为考核要求:识记:社会动机的本质;社会动机的主要类型;综合应用:社会动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七章 社会态度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社会态度的概念及其特征;
13、深入理解有关态 度形成与改变的基本理论;简单了解主要的社会态度测量的方法。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态度剖析一、社会态度的界定(一)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之中(二)倾各于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三)强调态度是一种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二、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一)对象性特征(二)内在性特征(三)持久性特征三、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测量一、量表测量(一)瑟斯顿量表(二)李凯尔特量表(三)语义差异量表二、非量表测量(一)自由反应测量(二)行为反应测量(三)生理反应测量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认知平衡和认知失调理论(一)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二、劝导在态度形成
14、和改变中的作用(一)劝导的效果和沟通的来源1.沟通来源的可信性2.沟通来源的吸引力(二)劝导的效果和沟通的信息1.信息的相差效果2.信息的情绪效果3.信息的组织形式(三)劝导的效果和沟通的目标1.沟通目标的人格特征2.沟通目标的自我涉入程度3.沟通目标是否经过预防四、沟通的情境和劝导的效果第四节 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二、种族主义与性别主义三、孝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考核要求:识记:社会态度及基本特征;领会:社会态度形成与改变的主要理论;应用:社会态度测量的方法第八章 群体与互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社会互动的涵义及功能,社会互动的理论解释;了解
15、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掌握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及分类,理解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及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教学时数:6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一、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二、日常生活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三、作为交换的社会互动第二节 对称性社会互动一、合作与竞争二、冲突与调适第三节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一、暗示(一)直接暗示(二)间接暗示(三)自动暗示(四)反暗示二、模仿三、感染第四节 社会群体及其分类一、社会群体的基本含义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三、大群体和小群体四、内群体和外群体五、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六、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第五节 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一、群体规范及其作用(一)维系群体的作用(二)
16、认知的标准化作用(三)行为的定向作用(四)惰性作用二、群体压力三、河希与从众行为研究四、内聚与内耗:中国人的群体行为第六节 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一、莫里诺与社会成员关系测量二、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一)邻近律(二)对等律(三)一致律(四)互补律(五)个人特征的影响三、人情、人伦、人缘、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考核要求:识记:社会群体及分类;群体规范的功能;领会:社会互动及理论;社会互动的基本形成;分析: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第九章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角色的概念、类型及功能;理解角色的形成过程及角色冲突的原因;了解基本的角色类型。教学时数:6教学内容:第一节
17、 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一、社会角色的本质二、社会角色的类型(一)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二)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三)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三、社会角色的功能(一)角色的互动功能(二)角色的规范功能(三)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第二节 角色的扮演与冲突一、角色的扮演二、角色的社会化三、角色丛与角色冲突四、君子与小人:中国式的角色冲突第三节 社会文化因素对角色的影响与制约一、职业角色二、性别角色三、社会文化变迁与角色适应考核要求:识记:社会角色及特征;社会角色的功能;社会角色的分类;分析:角色的社会化。 第十章 集群行为社会运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集群行为的性质与特征及基本理论;了
18、解集群行为的类型及其心理机制;掌握社会运动的概念、发展阶段及理论说明。教学时数:6教学内容:第一节 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一、集群行为:性质与特征二、集群行为的条件(一)环境场所(二)失艺(三)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四)相对剥夺(五)权力斗争三、集群行为的理论(一)黎肼的感染论(二)麦独孤的本能论(三)奥尔消特的社会促进论(四)布鲁默的循环反应论(五)特纳的紧急规范作用论(六)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七)科尔夏的理性行为理论第二节 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一、群众的类型二、暴乱三、骚乱第三节 大众行为:分散的集群行为一、时尚与流行二、从时到时狂:时尚的演变三、时尚的心理机制四、时尚的传
19、播机制五、恐慌及其特征第四节 由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一、流言与谣言的性质二、流言与谣言的传播过程三、如何制止流言与谣言第五节 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的非制度化尝试一、从集群行为到社会运动(一)社会运动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二)社会运动有自己的组织形式(三)社会运动会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实际行动二、社会运动的四大发展阶段(一)预备阶段(二)普及阶段(三)正式组织阶段(四)制度化阶段三、社会运动的理论解释(一)以社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理论(二)以组织活动为基础的理论(三)以社会心理分析为基础的理论考核要求:识记:集群行为的性质、特征与条件;群众行为的类型;领会:集群行为的理论;分析:社会运动的特征、发展
20、阶段及理论解释。第十一章 文化、亚文化与群体人格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民族性格的涵义;了解亚文化群体-阶级 、社区的心理特征。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 民族性格一、民族性格和民族刻板印象二、民族性格的研究历史三、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四、民族性格研究的现代趋势第二节 阶级心理一、作为“地位”亚文化群体的阶级二、阶级心理的基本要素三、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第三节 社区意识一、作为“地区”亚文化群体的社区二、社区归属感:社区意识的体现三、社区意识研究范例考核要求:综合分析:民族性格;民族刻板印象;阶级心理的基本要素;社区意识第十二章 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
21、,应使学生掌握社会文化变迁的涵义及理论解释,深入理解 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同变动不居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教学时数:2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文化变迁一、社会文化的变迁因素(一)环境与人口(二)经济与技术(三)文化创新与文化移入(四)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二、有关社会文化变迁的若干理论(一)进化论(二)循环论(三)功能论(四)冲突论(五)现代化理论第二节 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一、文化震荡与未来的震荡二、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边际人”现象三、代沟:行为方式的断裂第三节 人的现代化一、落后也是一种国民心态二、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三、转型时期中国国民的社会心态四、中国的现代化与国民性格的重塑考
22、核要求:综合分析:社会文化的变迁因素;综合应用: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理论。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1、 金盛华,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本课程主要的参考书为: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年。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5、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社会心理学参考资料选编,1986 年 。6、安德烈耶娃,社会心理
23、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 7、克特 W 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 8、安德烈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 9、舒伦伯格,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10、卡扎罗夫,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 11、奥斯坎普,应用社会心理学,1984 年英文版。 12、弗里德曼,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名词解释练习题 1. 首因效应2. 社会印象3. 晕轮效应4. 皮格马利翁效应5. 参照群体6. 同辈群体单项选择练习题 1. 目前通行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
24、建构于什么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 A. 精神分析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理解剖理论 D. 符号互动理论2.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现代社会科学,主要研究: A. 个人心理 B. 社会心理 C. 人类社会行为 D. 人类社会结构 3. 解决实验者倾向性的办法之一,是采取实验中的: A. 不问法 B. 双盲法 C. 单盲法 D. 暴露法 4. “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应是独立于研究者的: A. 经济地位 B. 价值立场 C. 家庭环境 D. 男女性别5社会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的研究取向除了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外,还有一种是:A. 政治学取向 B. 经济学取向 C. 文化人类学取向
25、 D. 教育学取向 6最早提出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的是: A.阿希 B.戈夫曼 C. 林语堂 D.卢钦斯 7认知者在与熟人交往时,起较大作用的是: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 末尾效应 D.晕轮效应8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 A.变化性 B.反复性 C. 稳定性 D.联想性9. 表明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是: A. 皮格马利翁效应 B. 洛伦兹效应 C. 托马斯效应 D. 唐璜效应 10拉皮尔认为态度与行为间存在着很大的: A.不一致性 B.一致性 C. 排斥性 D.重叠性多项选择练习题 1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有: A. 教育学 B. 社会学 C. 文化人类学 D.
26、政治学 E. 心理学2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主要有: A. 研究者的经验 B. 抽样方法的选择 C. 对总体的界定与了解D. 样本的大小 E. 计算机性能的优劣 3. 人类动态无声的交际行为可以分为: A.手势 B. 体态 C. 面部表情 D. 文字 E. 触摸 4造成偏见的原因一般有: A.群体间利害冲突 B.信息不对称 C.社会化的影响 D.权力 E.人格缺陷 5. 霍尔认为人们沟通互动双方的空间由远及近为: A.亲昵区 B. 个人区 C. 小群体区 D. 社会区 E. 公众区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 2. 简述自我观念对于个体的重要功能3. 简述同辈群体在社会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本原因4. 简述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5简述产生“旁观者效果”的原因 6简述时尚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论述题练习题 1. 谈谈你对农民工进城及其社会适应问题的看法2论述“脸面”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