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阐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目标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并提出新余市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乡村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一体化发展规划;新余市一、引言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 80 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以超大城市为龙头 ,已经初步呈现出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同时在长江、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区也比较明显,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还没有发挥出其示范效应。我国大多数地区城乡二元结构
2、明显,城乡差别,特别是城乡基础设施的差别依然很大。1.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近年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不断转向农村,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三农” 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还是因为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致使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依旧呈现薄弱不强的局面。从我国现有基础设施存量来看,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由于资金缺口,普遍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导致基础设施的损坏严重。另外,由于农村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为了增加收入,农
3、民不得不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农用土地,使得土地的承载力逐年下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生活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足,尤其是与农民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缺乏。中小学基础设施短缺,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水平低。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自来水、电网基础设施更为缺乏,且已通自来水的自然村,由于水源不足、管理不善,供水得不到保障;部分农村地区用电尚未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全国尚有近 1000 万无电人口。交通方面,农村仍然有自然村没有通公路,且已有的乡村交通设施落后,公路路面坎坷,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对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与农产品的出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讯方面,农村通电话率
4、低,仍有自然村未通电话,且由于受地理环境以及通讯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农村电话信号差。农村邮政方面,由于乡镇邮局基础设施条件差、服务水平低,使得大部分自然村很难获得邮政服务。农村农产品交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与农产品的出售依靠乡镇集市,对农民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来的发展目标。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战略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或实现的,一体化并不是要求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完全一样,而是要求城乡发展得到同样重视,城乡发展差距日益缩小。实现城乡一体化,不是指城乡一样化,而是在
5、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农村既保留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达到城市的文明及生活的便利。现今城乡差别在硬件之一就是基础设施的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首要的就是要抓好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硬件上缩小差别。针对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必须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强化城乡设施的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不断延伸,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和城市文明,从而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农村基础设施的外部效益是为全社会所分享的。要改变农
6、村落后面貌,必须从改变基础设施抓起,形成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和流通网络。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3.1 统筹城乡布局,规划先行搞好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首先“ 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中,不应局限城市,应该把城市的基础设施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城市乡镇中心村自然村”步骤进行,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编制,统筹城乡发展。其次要切实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和与“中心城市” 基础设施对接的需要,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农业生产的优势,按照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 ,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出适用、可行和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当然为使
7、规划更切合农民需要,政府主要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具体规划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 ,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3.2 紧密结合市场和农民意愿,构建多元投资格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资金缺口大,单靠政府或者农民自身的力量都不可能负担巨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必须紧密结合市场和农民的意愿,动员各方力量, 形成政府、农民、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来推进城乡基础实施一体化和促进新农村建设。3.2.1 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系政府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应转变成涵盖城乡全部的公共财政, 应根据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促进农村发展的转移支付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农
8、村公共物品应纳入公共财政的预算范围,使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为制度内供给。3.2.2 完善投资机制,引导企业及社会投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在地区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则是必要要求。目前一些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由企业负担,如农网改造项目主要由电网公司投资、村村通电话工程主要由六大电信运营商投资等。要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完善以农民投资为主体的投资政策 ,引导农民投资,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兴办基础设施 ,争取外资投入,逐步建立起以农民投资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社会集资的良性运
9、行机制。积极探索公私合伙经营模式(PPP)、研究适宜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等,为企业及社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3.3 因地制宜、通过多样化发展来促进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不是指城乡一样化,而是在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农村既保留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达到城市的文明及生活的便利。应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应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气候地理、建筑风貌、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物产等因素,因地制宜,通过多样化发展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考虑与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与农业综合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与旅游开发
10、建设等方式相结合。四、新余市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的对策和措施4.1 新余农业基础建设现状新余位于江西中部,地处南昌、长沙两座省会城市之间,总面积 3178 平方公里,人口 112 万。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市 26 个乡镇和 396 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显示:农村交通设施,2006 年末, 100%的村和 97.41%的自然村通公路,村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或泥土路面为主;农村电力、通讯设施,96.15%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00%的村通电,100% 的自然村通电;100% 的村和 99.33%的自然村通电话;100% 的乡镇有邮电所;农村文化教育
11、设施,2006 年末,11.54%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19.23%的乡镇有公园,100%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3.69%的村在 3 公里范围内有小学,72.47%的村在 5 公里范围内有中学,100% 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78.5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41.9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6.57% 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2.63%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0.86% 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农村环境卫生设施,2008 年末,86.67% 的镇实施集中供水,33.33%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53.33%的镇有垃圾处理站,8.33%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3.38% 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
12、理,50.25%的村有沼气池,53.54% 的村完成改厕。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虽然新余农村基础建设步伐快,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还任重道远。4.2 新余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目标江西省确定新余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城市。新余市按照“ 三年大变样,五年一体化” 的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到 2013 年,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内外交通、公用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4.3 新余市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的对策和措施4.3.1 统筹城乡布局,努力做到规划先行,把农村基础建设规划纳入城乡规
13、划体系在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中,应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向乡镇农村逐步延伸的需求。各乡镇应根据实际,以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因地制宜, 制定出适用、可行和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努力形成城乡统筹、相互配套、互相衔接、全面覆盖的城乡基础建设规划体系。使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同时政府应加快城乡公路网建设,畅通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城乡水、电、气等设施一体化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4.3.2 结合市场和农民意愿,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来推进城乡基础实施一体化4.3.2.1 对接中央三农政策,逐步加大地方财政对农
14、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新余农村基础建设步伐虽快,但财政向市区市政建设倾斜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要实现新余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目标,应转变以往的理财观念和财政支出结构,对接中央三农政策与资金,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逐步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涉农资金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度。4.3.2.2 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引导企业及社会投资当前新余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重建轻管。如何改变重建轻管现象,除政府完善管理机制外,可以在农村水、电、气等方面考虑要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完善以农民投资为主体的投资政策,引导农民投资,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 广泛筹集社
15、会资金兴办基础设施 ,争取外资投入,逐步建立起以农民投资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社会集资的良性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公私合伙经营模式(PPP) 、研究适宜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等,为企业及社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4.3.3 依托新余城市战略,根据实际,通过多样化来进行依托新余城市策略,根据实际,在仙女湖、蒙山、大岗山、仰天岗等地农村基础建设规划可以与旅游休闲、文明生态村的创建相结合;在良山、湖泽、下村、珠珊、水西等乡镇农村基础建设规划可以与农业综合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资源类乡镇可以考虑与生态环境整治优化相结合;其他较为偏远乡镇农村基础建设规划可以考虑与农业综合开发和文明生态村的创建相结合。参考文献:1、凌耀初主编.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策略 M.吉林出版社,2006.2、姜轶嵩,朱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 J.武汉出版社,2004.3、赵彦朝著.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基于思路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4、黄利恒著.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课题:中小城市郊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号为:xj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