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2基 于 地 域 优 势 的 综 合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与 实 践浙江省仙居县白塔中学课题组 *摘要:本课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核心,通过拓展、创生等方式开发了“走进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 、 “永安溪:美丽的精神家园” 、 “十三都原始森林:探究自然美的奥秘”等三个单元共十多个典型课例,形成了基于地域优势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术课程教学。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逐步形成了“以素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和“以主题为线索的线性开发”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课程资源的集中
2、性整合、创生性整合、综合性整合和拓展性整合等整合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建议、课程实施的原则和策略等典型经验,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美术 地域优势 课程资源 开发一、课程资源开发: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经之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然而,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却并不如人们想象得浓厚。首都师大尹少淳教授 2003 年对北京部分中学学生作过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并不感兴趣” ,调查数据显示:男生直接写“不感兴趣”的一般在 15%以上,女生一般在 10-15%之间。 而在我们前期的调
3、查研究中发现,农村中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的比例可能要远远高于这个数据,调查到的班级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人数一般都在 23%以上,我县城关一位中学校长惊奇地发现:他们学校在调查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时,许多学生将人们原本以为他们最感兴趣的美术、音乐填在最不感兴趣的栏目里。我们在个别访谈中寻找学生对美术学习热情缺失的原因,比较典型的答案是:“老是画图画,没意思” 、 “美术作业太难,比许多文化课的作业都要难做” 、 “我们没有颜料,画得不好看”等等,由此可见,美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过于强调绘画技巧,以及材料匮乏是造成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丰富美术课程内容,让美术课重新成为孩子的乐
4、趣,恢复学校*本文是浙江省 2004 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省课题目录序号:382。课题负责人:李建广; 课题组成员:张志伟、周志明、赵莉莉、吴美琴、吴华安、王益飞、泮新 伟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3等;本文执笔:李建广。美术教育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最初动因。2001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
5、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同年 7月,教育部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称标准 ) , 标准新增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并明确指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 。 标准还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美术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美术教师要结合当地及本校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构建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综合美术课程,优化美术教
6、学,使学校美术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美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美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导入乡土文化,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将独特的地域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许多美术教师都有过一些自发性的探索,国外一些学者对此也早有提及,如美国的鲁斯斯特劳斯盖纳和伊莱恩皮尔科汉在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1992,尹少淳译)中就曾提到“美术与其他课程的结合” ,并具体描述了观察猫头鹰活动的过程。英国的摩伊凯特莉在少儿绘画辅导探索 (1992,刘迎朗、刘勉怡译)中也举了一些以社会和生活为教学对象的例子。在我国,随
7、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开,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给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华东师大钱初熹副教授在美术教育的新源泉 (2001)一文中以美国、日本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作比照,阐述了后现代教育思潮影响下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畴与途径,并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美术课程开发的实例,其中包括日本广岛市立龟山小学教师三京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设计的“种植水稻计划”造型系列活动等。2002 年,钱初熹又在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一文中考察了课程统整运动的发展和各国中小学艺术综合课程的概况,并再次列举了十多个综合性美术教学活动范例,其中包括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小的美术教师在低年级开展的
8、美术与常识学科相渗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及原因 ;上海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的“认识乡土空间”等系列教学活动等等。这些实例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为此,引发了我们以下几点思考:1、课程资
9、源开发需要学生的参与,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4和兴趣为主要导向;2、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努力争取成为与学生关系平等的伙伴,避免扮演权威和领导者的角色;3、通过开发和整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包括引导性的图片,技术和方法的指导等,以减少学生学习活动的盲目性。具体而言,利用地域优势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应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1、有助于缩短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走向生活、回归自然是现代哲学的普遍趋向,新课程改革也提出“生活化美术教育”的主张。因此,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我们把乡土文化导入美术教学,使课程内容走向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
10、境,完成课程资源的本土化。这不仅有助于缩短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内驱力,还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有利于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美术是一门国家课程,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是对美术课程的积极拓展与必要扩充,使之更适宜本校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拓展行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在对地域优势进行甄别、选择、转化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地相互作用,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与修正,使综合美术
11、课程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的同时,教师与学生的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3、有利于学校美术教育特色的形成在学校美术教学中导入地域文化,形成以地域优势为课程资源的校本美术课程,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的形成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由于地域优势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张扬美术教育的个性,有利于美术教育特色的形成,为校本美术课程建设和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一定的基础。二、从自发到自觉: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一)课题研究的框架与进程1、课题研究思路与框架本课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参考当前国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制定出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总目标,并从地域优势资源分析
12、入手,筛选出适合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课程主题,确定每个主题的具体教学目标,然后通过素材采集、筛选整合、教学设计等环节,完成各个课程主题的开发,再通过教学实践,以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等形式检测主题开发的成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意见,指导下一轮的课程实践行为。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和系列论文案例,将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作一个比较完整的呈现。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基本框架: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5课 程 资 源 开 发 课 程 实 施 国 内 外 成 功 案 例 分 析 制 定 课 程 开 发 总 目 标 地 域 优 势 资 源 分
13、 析 筛 选 课 程 主 题 确 定 具 体 目 标 素 材 采 集 内 容 整 合 效 果 检 测 教 学 设 计 2、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探讨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素材,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综合性美术课程内容。具体而言,我们期望本课题研究达成以下目标: 筛选出一些具有地域特色,适合进行美术综合学习活动的内容,设计出一些可行的学习活动方案,丰富美术课程内涵。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综合性美术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 对课程资源开发与
14、实践行为进行方法论上的思考,形成研究报告,为本地的课程改革与其他地区的综合美术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3、研究进程与方法本课题基本思想形成于 1994 年,当时有过一些自发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行为:将树叶、卵石、泥土等乡土素材导入美术课堂教学(李建广, 试谈山区小学美术课教学 ,曾获 1994 年台州市美术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浙江省三等奖,见附件) ,2002 年 9 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我们比较理性地提出本课题,2003 年 1 月被确立为台州市教科规划课题。通过近一年的实践研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开发和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 年 10 月,在总结前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方
15、案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并滚动申报省教科规划课题,2004 年 1 月被批准确立为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开发了“永安溪系列” 、 “古民居系列”和“十三都系列”三个单元十二个教学及活动内容,并进行了教学实施,已形成四项子成果,其中三项子成果已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乡土文化: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获台州市首届新课程改革论文评比一等奖;小叶子大世界试谈以素材为线索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获教育部和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全国艺术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结合课题研究开出三堂市、县观摩课,两次专题讲座,对本地美术课程改革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表一:研究过程说明时间阶段 主要完成工作 主要成
16、果2003 年 3 月2003 年 10 月课题前期研究1、进行了文献搜集和理论学习;2、总结前期研究经验,撰写论文乡土文化: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 ;1、论文乡土文化: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获台州市首届课程改革论文评比一等奖;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6与申报 3、修正完善了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省课题。 2、形成省课题申报方案。2003 年 11 月2004 年 1 月课题论证与准备1、进行了课题论证,制定了新的课题实施计划;2、进行了课题组成员培训;3、重新审视各个主题内容,确定具体目标,完成部分教学实施方案;4、完成自我评价表和调查问卷的设计;5、撰写并修
17、改小叶子大世界试谈以素材为线索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 。1、设计了学生美术学习自我评价表和美术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2、完成永安溪:美丽的精神家园的活动设计,完善了小叶子大世界一课的教学设计;3、 修 改 完 成 小 叶 子 大 世 界 试 谈以 素 材 为 线 索 的 综 合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2004 年 2 月2004 年 7 月研究实施第一阶段1、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素材采集活动,讨论并进行基于地方民间文化的课程资源整合开发;2、完成了走进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 、玩石头等课的设计;3、 实 施 了 永 安 溪 : 美 丽 的 精 神 家 园 、 走 进 古民 居 : 探
18、 寻 民 间 艺 术 的 足 迹 、 玩 石 头 等 课 教学 , 并 对 活 动 过 程 进 行 了 记 录 , 收 集 了 部 分 学 习成 果 ;4、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讨论分析。1、论文小叶子大世界获教育部与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全国艺术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建立了“本地民间文化资源”素材库;3、 完 成 走 进 古 民 居 : 探 寻 民 间 艺 术 的足 迹 教 学 设 计 和 课 堂 实 录 ; 并 在 仙 居 县中 小 学 美 术 教 研 会 上 开 出 观 摩 课 , 在 台 州市 中 小 学 新 课 程 改 革 展 示 活 动 进 行 了 交 流 。2004 年 9 月2005 年
19、 1 月研究实施第二阶段1、完成了鹅卵石镶嵌艺术欣赏与创意设计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赏析等课程内容开发;2、对新开发内容实施教学,收集了部分学习成果;3、进行了效果分析,对实施方案作了改进。1、 鹅卵石镶嵌艺术欣赏与创意设计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赏析的教学设计;2、在仙居县中小学美术教研会上开出观摩课鹅卵石镶嵌艺术欣赏与创意设计 。2005 年 2 月2005 年 7 月研究实施第三阶段1、完成了古色古香的门窗 、 永安溪之夜体验活动等课程内容开发;2、对新开发内容实施教学,收集了部分学习成果;3、对新开发课程内容的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4、整理各阶段课程资源开发内容,进行了教材编写和整理工作。1
20、、在“台州市农村支教大行动”中开出观摩课玩石头 ;2、完成了部分内容的教材编写。2005 年 9 月2005 年 11 月总结1、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和学生的学习成果;2、进行了主题为“美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成果展示活动。3、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1、完成论文古村镇新视点例谈基于地方民间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 ;2、形成研究报告;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为主要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施效果调整研究进程和实施方案,及时发现新的能促使研究不断深入的生长点,逐步积累、分析,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指导下一阶段的研究与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主要通过观察、问卷调
21、查、访谈、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等形式检测主题开发的成效,并在小组讨论过程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7中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行动计划,指导下一轮的课程实践行为。调 整 (二)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人文性质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因此,我们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建立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综合知识、审美和创新能力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情感态度: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对乡土文化的情感责任、探求新知的意志毅力以及在小组活动中形成的合作意识。通过对人文景观和地方民间艺术的了解、学
22、习,激发学生关注乡土文化的热情,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积极参与环境和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活动。学习策略:指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技巧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文化意识:是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感悟、理解和认同。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理解、品鉴家乡文化艺术遗产,扬弃地吸收乡土文化的精华,自觉承担起乡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综合知识:综合美术课程关注美术和各学科知识、美术和生活知识、美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期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拓宽学习空间,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培养综合认识
23、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和创新能力:指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司空见惯的生活环境中发现美的存在,体验和表现美的感受,培养审美个性,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三)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资源分析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资源是指教学对象所处的相对区域中具有地方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能形成美术课程因素的对象来源,包括自然、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因素。这类资源,也有人称之为“原生乡土美术教育资源”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括苍山麓,境内峰峦叠嶂,山清水秀,素有“人间仙居”之美称。仙居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母亲河永安溪贯穿全境,下汤新石器遗址被誉为台州文化的摇篮,神仙居、景星岩、淡
24、竹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和皤滩古街、高迁古民居等文化积淀历来为人们所赞誉。2002 年,仙居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再次证实了仙居自然文化资源的魅力。我校所在的白塔镇系仙居旅游重镇,不仅有神仙居、景星岩、高迁古民居等知名景点,而且地处苇羌溪与永安溪的交汇处,毗邻皤滩古镇、 “十三都”原始森林、天柱峰蝌蚪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十分集中,有利于对这些原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更好地促进并优化美术教学。(四)基于地域优势的三个单元教学主题与具体目标从总目标出发,经过四年多的开发与实践,我们筛选了“永安溪:美丽的精神家园” 、 “走进设计方案 实施方案 实施效果检测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
25、实践研究 主报告8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 、 “十三都原始森林:解读自然美的奥秘”等三个单元教学主题,主题的选择考虑到对学生发展有用、学生感兴趣、能够学会、能与学生生活其中的地域优势相联系、具有审美倾向、有利于进行综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等因素。【单元一】永安溪:美丽的精神家园(侧重于美术与生活环境的融合)课程主题 教学目标感受永安溪 1、在欣赏 有关永安溪的 图片作品与文字 说明的基础上, 进行一次课 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现场感受溪水,了解水的颜色、味道、 测量水温,感受永安溪溪水清澈、温柔的品质,认识溪石,了解永安溪鹅卵石的造型、硬度、纹理等。2、了解永安溪周 边环境,了解永安溪环境与水质
26、的关系,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进 行一次 审美 创作活动,活 动成果可以是:素描、色彩、 鹅卵石造型、芦苇编织、摄影或文学作品等。提高审美表 现力与创造力。漂流体验 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自己 联系竹筏,欣赏溪边风景,体验永安溪的自然风光;学唱山歌,激发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永安溪之夜 1、欣 赏永安溪的夜间景色, 倾听蛙声虫 语夜风流水等声音,体验永安溪的夜色美;2、利用合法手段少量捕捉鱼虾,通过造型和色彩等辨认鱼虾的种类 ;3、进 行一次 审美表 现活动,用 绘画、摄影、日记等形式表现永安溪的夜色以及本次活 动的场景,可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审美创作。寻找永安溪鱼种潭1、学生组织 小课题组 ,
27、进行采访调查 ,了解永安溪鱼种潭的历史与现状,掌握调查步骤,报告撰写及演示文稿制作等基础知识.、在活动过 程中提高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永安溪探源夏令营活动1、从地图 分析入手,制定活 动计划,提高活动组织能力;2、进 行实 地考察,尝试编辑考察生活 记录册与考察报告,提高素材采集与整理能力。【单元二】古镇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踪迹(侧重于美术与社会学科的综合)课程主题 教学目标走进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1、欣 赏古民居的文化遗产,鼓励学生走 进古民居,调查古民居古色古香的门窗、家具、古朴的民居,考察古民居的历史. 2、绘 画或 摄影再 现,与其他地方民居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皤
28、滩古镇民居与高迁古民居的特点. 3、通 过课 外实践活 动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继承和 发扬优良的民间文化。鹅卵石镶嵌艺术欣赏与创意设计1、发现 存在于身边的鹅卵石镶嵌艺术 ,了解 鹅卵石镶嵌的功能,欣赏鹅卵石镶嵌的图案,领会图案的特点和象征意义;2、了解鹅 卵石镶 嵌在现代生活中的 应用功能变迁,激 发学生对艺术创 新的热情,设计出具有一定创意的图案样式。古老的特色民间工艺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赏析1、欣 赏 各 色 各 样 的 花 灯 ,了 解 针 刺 无 骨 花 灯 的 特 点 ,体 会 仙 居 花 灯 的 造 型 美 、色 彩 美 和 图 案 美 ;2、了解仙居无骨花灯的起源
29、和发展 历史, 领会时代变迁对民间文化 兴衰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情感;3、探究针 刺无骨花灯的制作流程,尝试进行无骨花灯的造型设计和制作。古色古香的门窗1、欣 赏古民居中精美的雕花门窗,讨论门窗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2、重点欣赏古门 窗中的纹样,探究纹样的文化内涵。3、用 线描法描摹门窗上木雕或石雕 纹样, 结合说明文字完成一个考察 报告。【单元三】走进十三都俞坑原始森林 (侧重于美术与自然学科的综合)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9课程主题 教学目标原始森林体验活动1、登上俞 坑林场 瞭望台, 观赏俞坑的整体 风貌;呼吸清新的空气,体会大森林的美, 进行写生或
30、审美创作活动。2、参 观三道 线瀑布,参观“ 三道线”水电站,体验瀑布雄壮的美,思考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认识植物、植被1、认识 一些常 见 的植物, 记住它们 的名字,为它们建立档案:摄影或写生、树叶标本、配上文字 说明,进 行 图文并茂的版面 设计;2、观 察各种 树纹 ,运用所学的美 术 知识,进行写生和图案设计。小叶子大世界1、采集各种叶子,制作标本;2、运用叶片进行 审美创作活动:构成 设计, 树叶拼贴、树叶拓印等,美化生活;3、运用生物方法 对叶片加工处理,去掉叶肉,只留叶脉,制作漂亮的 图案作品。野花野草也能装点生活1、采摘一些野花野草,作插花练习尝试;2、以野花野草为 素材, 进
31、行写生、变化与构成练习;3、欣 赏相关的美术和音乐作品,提高对野花野草艺术美的认识。认识昆虫 捕捉昆虫,认识并描述其形 态结构,制作标本,进行写生和图案设计练习亲近天柱峰,辨析蝌蚪文观赏天柱峰,体验 “十三都”雄奇的美,用望远镜观赏崖壁上的蝌蚪文,猜测文字的象征意义,想象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编 织 艺 术 赏 析 欣赏一些代表性作品,了解本地农 民的藤编、竹 编工艺,并运用其工艺进行小制作练习尝试。三、在行动中生成:地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方法探索从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到美术课程资源有一个开发、整理与实施磨合的过程,在研究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了从开发、整合、教学设计到
32、教学实施的一系列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有效帮助课程实践者把现存的原生资源转化为现有的美术教育资源,让地方优势资源在课堂中焕发新的活力。(一)课程资源开发的两种方式方式一:以素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素材原指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这里借以指称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教育内涵的原始材料,如山、水、民居、花草、树叶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下,可以将这些材料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发生关联,寻找到材料与美术教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连结点,生发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课程资源,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如何将素材转化为综合性的课程资源?我们主要采用了美国心理
33、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如由“森林”联想到:清新的空气、植物、植被、野花野草、树叶、瀑布、昆虫、动物、山区的藤编、竹编等等。再将其中某一具体素材扩展开来。这里以“小叶子大世界”一课的素材开发为例,说明素材开发的步骤和方法。案例 1:“小叶子大世界”一课的素材开发过程具体素材“树叶”的扩展图以叶子为素材的多角度联想: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10叶 子 听 觉 艺 术 角 度视 觉 艺 术 角 度植 物 的组 成 部 分 光 合作 用 为 植 株制 造 养 料 叶 绿 素 细 胞 树 叶标 本世 上 没 有 完 全相 同 的 两 片 树 叶前 人 栽 树后
34、 人 乘 凉叶 落 归 根回 归 自 然童 话景 物 描 写 的 素 材最 优 化 的排 列 组 合 “沙 沙 ”天 籁 之 音共 鸣音 符明 暗层 次叶 片形 状 叶 脉纹 理 优 美 的线 条生 命 的色 彩 条 理 与反 复( 音 乐 )( 美 术 )叶 脉 书 签树 叶 拼 贴 树 叶 写 生 平 面 构 成线 描 画这一素材的扩展行为可由教师单独完成,也可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师生一起由素材出发,讨论素材的审美价值和其他有助于学习的可能性,开发出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探究、发现生活中熟视无睹的素材的文化和教育内涵。在由素材到课程资源的转化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
35、注意发现学科知识内在的关联和共性,让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去认识学科知识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内在的联系,而不能把各科知识牵强地拼合起来。因为“只有当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时,使儿童易于理解,促进儿童的学习,这才是综合课程的目标。 ” 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各知识点关联后的可操作性,以及在具体学习情境中所选内容如何有效展开等问题。通过讨论和综合考虑,我们将“小叶子大世界”一课的结合点落在美术与自然科学的联结上,初步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认识各种植物的叶片特征,制作树叶标本;2、对叶片进行化学处理后,制作叶脉书签;3、通过对树叶的观察、了解和处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用树叶来表达思想情感,表现自
36、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感受;4、运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装点生活、美化空间。方式二:以主题为线索的线性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究竟哪些资源具有开发价值,必须经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层层筛选,开发出反映课程理想、适合学生发展需求、满足社会需要的课程主题,从主题出发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应用“调查分析筛选主题确定目标生发内容”的线性开发模式。这里以“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一课的开发为例,谈谈以主题为线索的线性开发模式:案例 2:“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一课的主题开发过程调查分析 筛选主题 确定目标民间文化民间艺术仙居花灯花灯的特点、品种花灯的造型、色彩花灯的发展历史花灯的制作工
37、艺花灯的展示方式1、欣赏花灯,了解特点,体会造型美、色彩美和图案美;2、了解起源和发展史,培养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情感;3、探究制作工艺,尝试进行造型的创新设计和花灯制作。内容生发采集素材整理素材绘制图形整理相关资料制作教学材料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11我们将课程资源调查分为“粗查”和“细查”两步。粗查如走马观花,主要对当地的建筑特点、人情风貌、民间艺术作大致了解。细查则是“下马观花” ,不仅要了解上述内容,还要深入调查建筑构件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民间工艺的制作技法与形成历史、各种图案的象征意义及相关故事等等。因此,细查不仅要“看” ,更要“问” ,还要“查”和“记
38、” 。这里“看”指的是现场勘察, “问”指的是向相关人员咨询、访谈, “查”是要查阅文献资料、历史典藉, “记”指的是及时记录,包括文字和图片,其实“记”已经进入了素材积累阶段。细查的目的在于全方位地掌握当地古村镇的民间文化内涵,为主题资源筛选作好认识和物质上的准备。如我们对当地的文化资源的调查(表二) 。表二:当地民间文化资源调查类别 主要分布 特点建筑艺术高迁古民居、皤滩古镇、枫树桥古宅、桐江书院、厚仁老街等比较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马头高翘,雕琢精美的木制门窗、柱头、石窗、门罩等。鹅卵石镶嵌的“门堂” 。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花纹。体现了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工艺在皤滩、高迁等地流传
39、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针刺:所有灯面图案均由刀针凿孔,经透光流影而成;无骨:通身没有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各种形状的纸质灯片经折拼粘接而成。源于唐,曾有 80 余个品种,目前抢救恢复 27 种。民风民俗水口山村的卷地龙、下崔村的跳跳马、板桥村的板凳龙、下塘村的舞狮、高迁村的婚嫁习俗等每逢喜庆节日,各村会组织本村的特色项目挨村轮流表演,一时间锣鼓喧天、流光溢彩,极大地渲染了农村的节日气氛,丰富了节日生活,很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对当地民间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 ,这一课程主题的确定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针刺无骨花灯是仙居民间工艺中的典型
40、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二是该主题适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实际,是学生能够理解和学会课程资源,具有适切性;三是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针刺无骨花灯的造型、色彩、图案内涵相当丰富,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学习。确定目标是课程主题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标的确定使得课程主题的开发变得明确且可操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12作,目标是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确定也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知识;二是技能;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教学主题的知识目标是了解花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技能目标是通过对花灯造型、色彩、图案的赏析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
41、对针刺无骨花灯以及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保护和发扬优秀民间文化的意识。内容生发即教学内容的生成,包括素材采集与整理,图形的绘制,相关文字资料的整理和教学材料制作等行为。如“花灯”一课需采集各种造型灯的图片,灯会的影像资料等素材,了解花灯的历史、制作工艺,绘制一些经典的灯面图案等,并可将上述图片和文字经选择加工编成一个教学材料,供学生学习参考。(二)课程资源整合的四种方法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面对采集到的纷杂繁多的素材,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和预期目标,并充分考虑素材的特殊性,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和编排,考虑素材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将经过精选的素材按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素材链,使课程开发行为落实在文本
42、(教材)和行动(教学设计)中,为课程顺利实施铺平道路,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资源整合。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要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的能以少胜多说明教学对象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进行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的思考,排定教学内容。内容整合时切忌求多求全,照单全收,不能以素材采集时付出多少来确定素材的重要性,而要根据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取舍、加工,宁缺勿滥,必要时可再次进行实地采集补充素材。在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种方法:方法一:突出亮点,以点带面的集中性整合面对一些内涵丰富,体量很大的教学主题,我们不可能在一两个课时内把整个主题全面地呈现给学生时,就要寻找并抓住主题中最能说明问题的经典性亮点,通过对这个亮点
43、的重点突破,让学生“窥一斑以观全貌” ,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如“古色古香的门窗” 、 “鹅卵石镶嵌艺术欣赏与创意设计” 、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赏析”等课程主题的处理。案例 3:“古色古香的门窗”课程资源集中性整合在“古色古香的门窗”这一主题的素材采集过程中,我们拍摄了很多图片,内容涵盖木门上的纹样、雕花木窗、各种花色的石窗、石门框上的石雕纹样等,但在整理编排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如果把全部素材融入一个教学内容,信息量太大,而且主题不集中,容易出现散乱的教学现象,通过反复讨论与揣摩,最终把着眼点落实在雕花木窗上,先以一组精致的木窗图片配以文字说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以“四平八稳”窗图
44、片为材料进行重点赏析,从整体认识“四平八稳”窗到认识构成木窗的各个构件,再讨论八卦和四个瓶子的象征意义及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欣赏讨论过程中领会民间文化丰富内涵,然后在主题拓展时再呈现一些经典的木门、石窗和石门框上的纹样,引发学生课后的自主探究行为。这样就基本可以达到突出亮点,以点带面的效果。 图: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13四平八稳窗(仙居高迁)构件 1:蝙蝠倒挂 构件 2:八卦 构件 3:花瓶 构件 4:中国结 构件 5:问童子方法二:深入挖掘审美内涵的创生性整合有的素材看上去平淡而且渺小,如果不去发现和挖掘,内容就显得十分单薄,甚至构不成一个教学主题,这就要求我们
45、在整合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发现素材中能引发学生积极体验、思考、欣赏和审美表现的要素,进行创造性地利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创生性整合。如“小叶子” 、“野花野草”等课程内容的整合。案例 4:“野花野草也能装点生活”一课的创生性整合这一素材与“小叶子”类似,看似平淡,如果不去挖掘整合,就无法组成一个教学主题。我们先运用发散性开发模式对这一素材展开联想,一下子就联想到很多内容:如从哲学文学的角度联想到: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但生命力极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美好的春天等等;从生物学的角度联想到:草本植物;品种繁多;标本等等;从音乐的角度联想到:轻快的节奏,旋律悠扬、婉转;“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
46、草” ;采蘑菇的小姑娘等等;从美术的角度联想到:花、叶的自然美,插花艺术,蓝天白云满山满垅的野花野草,室外写生的题材,图案设计的素材,潘天寿的中国画雁荡山花等等。发散性思维是一个扩展的过程,而整合则是一个整理归纳的过程,面对联想到的内容,我们进行了以审美为主线的创生性整合,把着眼点集中落实在以野花野草为题材的图案设计上,以室外写生作为素材采集手段,再进行变化与构成设计,以中国画欣赏、音乐欣赏为拓展内容,理解野花野草除了自然美,还具有艺术美,从而构成“野花野草也能装点生活”一课的教学主题。方法三:以自主探究活动为目的的综合性整合走向综合、自主探究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在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
47、,对以组织自主探究活动为目的课程内容,应在一个活动主题的统率下,将各种素材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以实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到指导和借鉴。如“走进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 、 “永安溪一日游” 、 “体验永安溪之夜”等课程内容的整合。案例 5:“走进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的课程资源综合性整合高迁古民居中的民间艺术可谓枝繁叶茂,风格古朴的建筑,精美的木雕、石雕门窗,鹅卵石镶嵌的天井,各种纹样的柱头,让人目不暇接。怎样让学生既能体验民间艺术的丰富性,又能深入探究其中某一个主题?我们准备了一个现场考察活动的课程内容。先确定考察主题:各村的民间艺术。再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将在周边
48、各村采集到的各种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按类别整理、筛选,制作成一个以高迁古民居为主体的综合性视频短片,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了解古民居的概貌,并确定深入探究的主题。在短片欣赏的基础上,再安排一个考察案例供学生借鉴,可基于地域优势的综合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主报告14以有效提高自主探究活动的效率。方法四:与统编教材建立“超级链接”的拓展性整合美术是一门国家课程,因此,归根到底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必要补充,对一些与统编教材有关联的内容应尽可能地与其建立“超级链接” ,这一方面是对统编教材的有效拓展,可以丰富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提高教科书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
49、新开发内容的影响力,提高使用效果。如我们在对“玩石头”这一主题进行开发时,发现浙美版 15 册教材中有“巧用身边的材料”一课,就对这两个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先用学生身边常见的鹅卵石做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再拓展到利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艺术造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下页图:学生作品) 。再如将“皤滩古镇”与浙美版 14 册“北京故宫”相链接,突出欣赏和保护人类文化遗存的课程主题。春蚕到死丝方尽(石头) 手机(石头、金属) “阿花”的家(石头、木板等) 椅子(卫生筷) 台灯(玻璃瓶、金属等)法无定法,课程资源整合的方法很多,上述仅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时可能还会在同一个主题中用到多种方法。(三)教学设计的五点建议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在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过程中,其实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者的教师对教学活动已经有了初步